-
恃強凌弱,舉世皆然警醒!2003年 | 9月8日
-
-
恃強凌弱,舉世皆然
「你明天膽敢上課,我們就宰了你!」——加拿大一個名叫克里斯滕的學生接到恐嚇電話,對方是個女子。a
「我不是個感情用事的人,但實在受不了,連上學也提不起勁。每天我都胃痛,吃完早餐就嘔吐。」——宏美是日本的中學女生,她訴說自己受人欺負。
你曾受過別人欺負嗎?我們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被人欺負過,欺凌我們的可能是同學或同事。有時,欺負我們的正正是自己的家人。今天,上述的問題日趨嚴重,情況令人擔憂。例如,英國的電子傳媒報導,專家估計百分之53的成年人曾受到配偶或同居的一方辱罵。欺負人的和給人欺負的,沒性別之分、無背景之別,什麼種族的人都有。b
那麼,欺負人的行為包括些什麼呢?這裡說欺負人的意思,跟一般侵擾或襲擊人的行為是不一樣的。所謂欺凌弱小是指人在一段時期內,不斷這裡一點那裡一點地欺負弱小,而不是單一或偶一為之的侵擾行為。丹·奧爾沃伊斯是專門研究欺負行為的心理學家,他指出欺凌弱小的人,都有些共通的行為特徵,例如:好勇鬥狠,橫行霸道。
其實,怎樣才算是欺負人,我們很難三言兩語就說個清楚。不過有些學者說,欺凌人的是「刻意侵犯人、傷害人,令對方長期受壓」。這種壓力不單純是因為給人欺負而產生的,也是由於擔心對方還會怎樣變本加厲而惶惶不可終日。受欺凌的方式包括:不斷挖苦、屢次挑錯、出言侮辱、說長道短、無理取鬧。(請參看第12頁附欄)
上文提到的少女克里斯滕,在學期間常常受到同學針對欺侮。念小學時,幾個小霸王用口香糖黏她的頭髮,嘲笑她樣貌難看,恐嚇要揍她一頓。上了高中,情況更糟糕,她接到電話,對方恐嚇要殺死她。今天克里斯滕已經18歲,她很感慨地說:「原本以為學校是個讓人安安靜靜地念書的地方,萬萬料不到同學竟然威脅要傷害我、殺死我。」
一名精神病專家說:「很可悲,有些人喜歡以損人為樂,這實在是人性醜惡的一面。」這些行為一旦走過了頭,對方受不了就會以牙還牙,往往悲劇收場。看看一個例子:一名男子患了語言障礙症,他在公共運輸機構工作,同事天天取笑他、欺負他。有一天他真的受不了,結果槍殺四個同事,然後開槍自盡。
恃強凌弱,舉世皆然
世界各地,學童受人欺負的事無日無之。《兒科評論》刊登了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在挪威,百分之14的學童不是欺負人就是給人欺負。日本百分之15的小學生表示曾被人欺侮,澳大利亞和西班牙曾受人欺凌的學生則多達百分之17。英國一位專家估計,該國給人欺負和欺凌小輩的學生,總數達130萬名之多。
阿莫斯·羅利德是艾默克伊茨雷埃勒學院的教授,他為21所學校的2972名學生做了一項調查。《耶路撒冷郵報》報導,該名教授發現「百分之65的學生表示曾遭同學掌摑、腳踢、推撞,有些更被同學侵犯」。
近年來,有人用電子數碼化的方式侵擾他人,這個方式既陰險又難防。方法是利用手提電話、電腦發放侵害人的圖像和信息。此外,有些年輕人製作網頁,挖受害人的瘡疤,發泄怨憤。加拿大皇后大學的溫迪·克雷格博士指出,這種欺壓人的方式「對在學的年輕受害人來說,傷害特別大」。
給同事上司欺負
人們時常投訴在工作地方給人欺負,這也是辦公室暴力最常見的成因。在某些國家裡,給同事或上司欺負的事件,比種族歧視和性騷擾更常見。每年,美國五個人中就有一個在工作場所給人欺負。
2000年,英國的曼徹斯特科技大學發表了一份報告,指出在70所機構的5300名雇員中,百分之47表示在過去五年間,曾經目睹員工給人欺負的事件。1996年,歐洲聯盟分別在15個會員國裡進行了一項調查,然後歸納和分析1萬5800次訪問的數據。調查的結果顯示,百分之8的在職人士,即大約1200萬名工人表示曾受同事或上司威嚇和欺負。
不論是在校園還是工作地方,所有欺凌弱小的行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恃強凌弱,仗勢欺人。為什麼某些人橫行霸道呢?仗勢欺人對己對人有什麼影響?問題能有效解決嗎?
[腳注]
a 不是真名
b 本文雖然用「他」這個代詞泛指欺負人的一方,但這些資料對欺負人的女子也同樣適用。
[第12頁的附欄]
不同形式的欺負行為
◼ 身體上的傷害:傷害別人的身體是最明顯的欺侮行為。恃強凌弱的人,一怒之下就向對方拳打腳踢,甚至肆意破壞他人的財物。
◼ 出口傷人:他們口出惡言,令人難堪;時而破口大罵,時而說話尖刻。
◼ 挑撥離間:他們刻意散播謠言,醜詆對方。用這種方式欺侮人的,一般以女性居多。
◼ 以牙還牙:受人欺凌的人由於心有不甘,也會轉而欺負別人。誠然,這不是說給人欺負就有理由欺負別人,卻至少讓我們知道,某些人這樣做的原因。
[鳴謝]
取材自:《欺侮行為切勿坐視不理》(英語),拉喬伊、麥克萊倫、塞登合著
-
-
橫行霸道的前因後果警醒!2003年 | 9月8日
-
-
橫行霸道的前因後果
孩童竟也橫行霸道,原因是什麼呢?如果你曾經受惡霸欺負,你可能會說:「管他是什麼原因,反正這種行徑毫無道理可言。」你說得不錯,但是,了解造成橫行霸道的原因,並不等於為這種行為開脫罪責。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孩子橫行霸道,他這樣做總是不對的。不過,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 這種行為的本質,也在其他方面對我們大有好處。有什麼好處呢?
一則古代箴言說:「人洞悉事理,就不輕易發怒。」(箴言19:11)我們受一個惡霸欺負時,往往會大感憤怒、沮喪,甚至憎恨對方,以至於無法作出良好的判斷。但如果我們了解對方行為背後的原因,就會有助於我們平息怒氣。這樣,我們就能更容易找到改變這種行為的方法。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哪些因素造成了這種令人無法容忍的行為。
橫行霸道的原因
很多時候,小惡霸的性格形成始於家庭環境。這些人年少時,父母未能給他們良好的教養,甚至對他們置之不理。很多小惡霸的父母冷漠無情,甚至教孩子以怒氣和暴力來解決問題。結果,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並不認為打罵別人是橫行霸道的表現,甚至還覺得自己的行為挺合理的。
一個16歲的女孩,小時候在家裡受繼父惡待,在學校則被同學欺負。結果,她在七年級時,自己也成為欺負別人的惡霸。她說:「根本的原因在於我滿腔積怨,只想找個人出氣,管他是誰。心裡傷痛真不好受,只想把痛苦轉移到別人身上。」一般而言,欺負人的並不像這個女孩一樣打人,但欺負人的原因大都跟她一樣,出於內心的憤恨。a
在很多學校,學生人數眾多,背景各異,家庭教養差別很大。可悲的是,有些孩子橫行霸道,是因為父母教導他們,要想如願以償,就最好嚇唬、辱罵別人。
遺憾的是,這些欺負人的方法往往真的奏效。謝莉·西姆爾在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助理學監,從事兒童行為的研究達二十年之久。她說:「我們發現有些孩子懂得用欺負人的方式來達到目的,而糟糕的是,這些方式往往管用。他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權力、地位、眾人的關注。」
另一個促成惡霸有恃無恐的因素是缺乏管制。很多受害者感到求助無門,而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確實沒有人幫助他們。德博拉·佩普勒在拉瑪什解決暴力與衝突研究中心(位於多倫多的約克大學)擔任主管,曾對校園的學生進行密切觀察,結果發現在所有惡霸行徑中,被教師發現並制止的只佔百分之4。
佩普勒博士認為,對惡霸行徑進行干預至為重要。她說:「孩子沒有能力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涉及到權力。惡霸每得逞一次,他的權力就增加一分。」
那麼,為何很多受害者不把自己受欺負的事告訴別人呢?這是因為他們認定如果告訴了別人,只會令事情變得更糟。因此,很多年輕人在學時,終日焦慮不安。這樣的生活給他們造成了什麼影響呢?
對身心的影響
據美國的國家學校心理學者協會報告,每天因為害怕受惡霸欺負而逃學的學生多達十六萬。受到欺負的學生,也許不想談及跟學校、某個班級或學校活動有關的話題。他們可能每天遲到或者逃課,或者索性找個藉口完全不上學。
受欺負的孩子有些什麼表現呢?他們可能變得情緒不穩、急躁易怒、垂頭喪氣,或顯得倦怠、孤僻。他們更易於跟家人、朋友、同輩發生衝突。此外,目睹欺侮行為的其他人也會受影響。雖然他們不是直接的受害者,但是所見所聞令他們深感恐懼,以致學習能力下降。
惡霸行徑的影響還不止於此。《兒科評論》雜誌指出:「惡霸行徑對受害者以及社會帶來的最惡劣影響,是暴力行為,這包括自殺和謀殺。有些受欺負的孩子由於感到極度的絕望無助,以至輕生或採取致命的報復行動。」
多倫多大學的埃德·阿德拉夫教授從事公共衛生學的研究,他說:「跟常人相比,惡霸和受傷害的人,現時及將來情緒發生問題的機會大得多。」在2001學年,研究者對22萬5000名安大略省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學生捲入惡霸行徑,有的是受害者,其他的則是小惡霸。在這些學生當中,每十個就有一個曾真的想過自殺。
長期受惡霸欺負的人,自信心會大受打擊,健康也受到嚴重影響,甚至事業盡毀。受欺負的人,會出現頭痛、失眠、焦慮、抑鬱等症狀,有些人甚至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如果受害者在身體上受到攻擊,往往會引起別人的深切同情;但如果是在感情上受到傷害,就難以贏得同樣的反應了,這是因為感情上的傷害遠不如身體上的傷害那麼明顯。結果,受害者的親友非但不諒解他們,反而對他們的抱怨感到厭煩。
惡霸行徑不僅害人而且害己。一個橫行霸道的孩子如果沒有及時受到糾正,長大後就可能在工作中繼續欺負同事。事實上,有些研究顯示,橫行霸道的人從小養成的行為習慣,會一直延續到成年以後,他們比沒這樣做的人更容易犯罪。
對家庭的影響
在工作中受人欺負,會破壞家庭的安寧和穩定。受害者會有一種不可理喻的衝動,要傷害自己所愛的家人。另一方面,有些站在受害者一邊的配偶或家人會去跟惡霸爭鬥;另一些受害者的配偶則會責怪家人招惹麻煩。如果情況一直沒有好轉,即使一度支持受害者的配偶有時也會失去耐性。隨著時間過去,家庭破裂的機會日益增大。
有時,受惡霸欺負也會使人喪失工作和生計,造成夫妻分居、離婚,甚至使人自殺。在澳大利亞,在工作地方受惡霸欺負的,當中一半到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惡霸行徑損害了他們跟同居的人、配偶或家人的親密關係。
橫行霸道代價高昂
工作場所中的欺侮行為,還會對雇主造成重大損失。欺負人的,既可能是說話刻薄的上司,也可能是工於心計的同事;既可能是女人,也可能是男人。這些人操縱局面、精於算計,不斷批評詆毀別人,經常當眾羞辱受欺負的對象。他們很少意識到自己的無禮,也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而道歉。他們欺負的對象,往往是那些能力強、人緣好、忠心盡責的員工。
受到惡霸欺負的員工,工作效率會降低。其他目睹惡霸行徑的員工,工作效率也會受到影響。員工常常受人欺負,就會削弱他們對雇主的忠心程度,工作也不會像往日那麼勤奮。據一份報告估計,員工的欺侮行為對英國工業造成的損失,每年高達30億歐元。另外,據說超過百分之30跟壓力有關的疾病,是由這種行徑造成的。
可見,恃強凌弱的行為對社會的影響遍及世界各地。那麼,怎樣才能控制並消除這種行徑呢?
[腳注]
a 女子欺負人的方式,一般是對人不理不睬、散布謠言。不過,現在看來訴諸暴力的女子也人數日增。
[第15頁的圖片]
長期受惡霸欺負的人會變得孤獨消沉
[第15頁的圖片]
工作中的惡霸行為屢見不鮮
-
-
擺脫欺侮行為警醒!2003年 | 9月8日
-
-
擺脫欺侮行為
恃強凌弱是人的習性。然而,沒有什麼習性是改不了的。——薩莉·墨菲博士
恃強凌弱的人和受欺凌的人同樣需要輔導。恃強凌弱的人必須學會合群,而不是動輒耍狠,硬要別人就範。被欺凌的人也須懂得怎樣應付,處變不驚。
人欺凌弱小,原因往往是不懂得合群,也不了解受欺侮的人的感受。因此,恃強凌弱的人既須受到監管,也須學會與人溝通。《欺侮行為切勿坐視不理》(英語)說:「如果沒養成新的習性,恃強凌弱的人終生會欺負身邊的人。他們會欺負丈夫、妻子、兒女,在工作地方也很可能會欺凌下屬。」
教孩子不要欺負人
父母不願孩子變成小惡霸,就該及早教他們學會,了解別人的處境,體恤別人的感受。在一些國家,教育界現正推行一種新的教育法,叫培訓體恤教學法。這個新方法能使五歲幼童也學會了解別人的感受,從而懂得善待身邊的人。雖然對於這個教育法的長遠影響,至今所得的數據不多,但按初步結果看來,受過訓練的孩子都比沒接受訓練的較和氣、較合群。
為人父母,你不該把教養兒女的責任完全轉嫁給學校。要是你不希望孩子變成小惡霸,就須言傳身教,讓他學會尊重別人。你可以從哪裡尋得所需的幫助?最有效而往往被人忽略的良助,就是上帝的話語聖經。為什麼聖經能夠幫助你呢?
首先,聖經清楚指出上帝對欺侮行為的看法。聖經說:「凡喜愛暴力的人,他必恨惡。」(詩篇11:5)此外,上帝對橫行霸道的行為絕不會坐視不理。聖經報導,以色列人「因受人壓迫欺負而哀傷嘆息」,上帝感到痛心,就回心轉意顧念他們。(士師記2:18)上帝還多次挺身懲辦那些橫行霸道,恃強凌弱的人呢!(出埃及記22:22-24)
要學會體恤別人的苦況,最佳方法也是記在聖經裡。耶穌說:「所以,在一切事上,你們希望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得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12)顧己不顧人是孩子的天性,要教導他們把這條金規實行出來談何容易。但只要父母孜孜不倦、持之以恆地給孩子樹立榜樣,心機是不會白費的。孩子學會善待別人,體恤別人的感受,就會把欺侮行為視為可憎的了。
應變措施
孩子一旦受人欺負,要他心平氣和是很難的。欺負你的人巴不得看見你憤怒若狂,或嚇得不知所措。要是你暴跳如雷,或放聲大哭,他就得逞了。此後,他會重施故技,一次又一次地欺負你。
你該怎麼辦呢?請想想以下建議是否可行。雖然這些建議主要是幫助受欺侮的孩子,但其中原則對被欺凌的成年人也同樣適用。
◼ 要保持冷靜,不要動怒。聖經明智地勸告說:「要壓抑怒氣,離棄烈怒。」(詩篇37:8)要是你壓不住心頭怒火,欺侮你的人就很容易操縱你,使你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後悔莫及。(箴言25:28)
◼ 要設法排除報復的念頭。報復往往適得其反,既解決不了問題,也不會使你感到好受。一個少女在16歲的時候曾遭五名年輕人毆打,她回憶說:「當時我矢誓要報仇雪恨。於是,跟幾個朋友聯手向兩個曾襲擊我的人報復。」結果怎樣?她說,「報復之後,我還是一點也不快樂。」從此,她的品格就越來越壞。要記住聖經的明智忠告:「不要以惡報惡。」(羅馬書12:17)
◼ 情勢若看來一觸即發,盡快走開是好的。聖經說:「爭吵爆發之前就應離開。」(箴言17:14)跟欺侮你的人保持距離也是明智的做法。箴言22:3說:「精明的人見禍就躲藏,缺乏經驗的人上前就遭殃。」
◼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欺凌,你就該說出自己的感覺來。你要心平氣和,用堅定的口吻和眼神向欺負你的人說個清楚。你可以告訴他,他的行為令你反感,這樣做不但沒趣,還傷害了你。切勿說出一些中傷別人或含挑釁意味的話。(箴言15:1)
◼ 要把受欺侮的詳情,告訴一位可靠而且關心你的成年人。你可以具體說出整件事情,然後請他提供對策。也要在禱告裡告訴耶和華,因為他會幫助你、安慰你。(帖撒羅尼迦前書5:17)
◼ 不要忘記,你也該有自己的尊嚴。恃強凌弱的人想你自覺一無是處,受到不仁對待也是活該的。但我們的價值不是由人來評定,而是由上帝評定的。上帝著眼於找我們的優點,不是弱點。事實上,恃強凌弱的人才是一無是處。
父母要保護兒女
父母也可以及早教導兒女,怎樣應付別人的欺侮。例如,父母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教他們怎樣在欺凌他們的人面前泰然自若,充滿自信。
身體的姿勢,例如挺起胸膛地站立,也能叫打算欺侮你的人知難而退。說話時要看著對方,泰然自若。堅定的聲音也能產生阻嚇作用。父母要教孩子避開小惡霸,同時向值得信任的成年人,例如教師求助。
要終止惡霸行為,得從家庭教育做起。父母要撥出時間,耐心聽孩子傾訴,體恤他們的感受。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珍視他,深愛他,願意支持他。在教養兒女和應付同輩難題方面,許多專業人士都主張父母要幫助孩子積極地看自己,留意自己的優點。孩子對自己有正面的看法,就較少機會被人欺負了。
可是,單是理論是無濟於事的。家裡每個人都要學會互相尊重,彼此體恤。在家庭裡,欺侮行為是要不得的。相反,要使你的家成為一個洋溢著愛,互敬互重的安樂窩。
欺侮行為絕跡
聖經綜觀人類歷史,說了以下這句話:「人轄制人,使人受害。」(傳道書8:9)橫行霸道的人為害人間已有幾千年。一位聖經執筆者說:「我回頭看天日之下一切壓迫的事,只見受壓迫的人流淚,卻沒有人安慰他們。壓迫他們的人有權力,所以沒有人安慰他們。」(傳道書4:1)
上帝對萬事瞭如指掌,當然看見世上的欺侮行為。他不但同情遭受壓迫的人,而且很明白他們的感受。但他會坐視不理嗎?絕不會!請留意彌迦書4:4的應許:「人人都坐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不受驚嚇。這是萬軍之主耶和華親口說的。」
請想想,上述的應許實現時,世上的情形會怎樣?不再有人恃強凌弱,叫人恐懼顫抖,橫行霸道的人從此銷聲匿跡!你嚮往這樣的世界嗎?上帝除了提出這個應許,還成就了許多美事!目前耶和華見證人在世界各地推行一個聖經教育計劃,這個計劃立竿見影,成績斐然。參與這個教育計劃的人都學會除去暴烈的品格,大家和睦共處、互敬互重。(以弗所書4:22-24)不久,這種優良教育的裨益會遍及各地,橫行霸道的人從此銷聲匿跡!屆時,聖經的應許必定實現,人人都會和睦共處,完全不受欺壓!
[第16頁的圖片]
受到欺侮時,走開不是丟臉的事
[第17頁的圖片]
家庭彌漫著溫馨的氣氛,父母就能教孩子學會怎樣應付各種欺侮行為
[第18頁的圖片]
教孩子用婉轉而堅定的口吻說出自己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