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脫氧核糖核酸與你警醒!1999年 | 9月8日
-
-
人體是由一些細小、有生命稱為細胞的單位構成的。據估計,人體大約由100萬億個細胞組成。在細胞的細胞核內,有成千上萬個基因。基因是個別的遺傳單位。它們操控著細胞,從而決定人的若干特徵。有些基因決定人的血型,有些決定髮質或眼睛的顏色,依此類推。因此,每個細胞都擁有一張袖珍的藍圖,即一套由基因組成的遺傳密碼。這套密碼含有人體發育、修復和運作所需的全部指示。(請參看第5頁的插圖。)這一切都是碰巧產生的嗎?
-
-
顯微鏡下察秋毫警醒!1999年 | 9月8日
-
-
細胞的構造實在精妙,教科學家讚嘆不已。物理學家保羅·戴維斯在其著作《第五個奇跡》中說:「每個細胞都擠滿了微型組織,好像有工程師在背後一手策劃似的。在細胞裡,像微型鑷子、剪刀、泵、發動機、槓桿、活瓣、管子、鏈子和甚至運載器等設備應有盡有、色色俱備。然而,細胞還不僅是一堆設計精巧的小器件而已。細胞裡的不同組件各司其職,整體順暢地一起運作,就像工廠裡複雜的生產線一樣。」
-
-
顯微鏡下察秋毫警醒!1999年 | 9月8日
-
-
生命怎樣產生?
過去數十年,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一直教科學家深感興趣。對於創造者,物理學家保羅·戴維斯始終半信半疑,然而他承認說:「每個分子都有特定的功用,在整體設計中佔一席位置,使細胞製造出正確的東西來。另外,分子還得在細胞內『跑來跑去』,在適當時間、地點跟別的分子相遇,好執行任務。沒有人向分子發號施令,吩咐它們什麼時候到哪兒去。沒有人監管它們的活動。分子純粹做分子要做的事:時而碰撞,時而反彈,時而結合。……不知怎麼的,這些沒有思想的原子就走在一起,在跳動中孕育出生命來,情況掌握得精確無誤。」
不少研究細胞內部運作的人異口同聲地說,生命一定是由具有無比智慧的力量創造出來的。這個結論合情合理。讓我們參詳一下箇中的原因。
-
-
顯微鏡下察秋毫警醒!1999年 | 9月8日
-
-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脫氧核糖核酸的複製過程
為了讓讀者看得明白,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給描繪為平面狀
1 要產生新細胞,細胞就得分裂。分裂之前,脫氧核糖核酸必須自行複製。首先,蛋白質分子像拉開拉鏈一般,解開脫氧核糖核酸的某些片段
蛋白質
2 然後,細胞裡的游離鹼基按著嚴格的配對規則,跟解開了的鏈子上與之相配的鹼基連繫起來
游離鹼基
3 最後,兩個密碼副本就複製好了。這樣,當細胞分裂時,每個新生細胞都有套跟原來的細胞一模一樣的脫氧核糖核酸密碼
蛋白質
蛋白質
脫氧核糖核酸鹼基的配對規則:
A總是跟T配對
A T(胸腺嘧啶)
T A(腺嘌呤)
C總是跟G配對
C G(鳥嘌呤)
G C(胞嘧啶)
[第8,9頁的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蛋白質的製造過程
為了容易明白起見,這兒描繪的蛋白質由10個氨基酸組成。一般蛋白質是由超過100個氨基酸組成的
1 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分子像拉開拉鏈一般,把脫氧核糖核酸的某個片段解開
蛋白質
2 游離的核糖核酸鹼基,跟其中一邊露出的脫氧核糖核酸鹼基連繫起來,形成信使核糖核酸
游離的核糖核酸鹼基
3 信使核糖核酸剝落,往核糖體去
4 轉移核糖核酸撿拾氨基酸分子,把它們送到核糖體去
轉移核糖核酸
核糖體
5 核糖體沿著信使核糖核酸移動之際,氨基酸分子得以貫串起來,合成一條鏈子
氨基酸
6 在合成期間,蛋白質鏈子開始折疊成某種形狀,好正常地發揮功用。然後,核糖體就把蛋白質鏈子釋放
轉移核糖核酸兩端有重大功用:
一端辨認信使核糖核酸密碼
另一端運送正確的氨基酸
轉移核糖核酸
配對時,核糖核酸鹼基所用的是U而不是T,所以U跟A配對
A U(尿嘧啶)
U A(腺嘌呤)
-
-
生命的奧秘——真相是什麼?警醒!1999年 | 9月8日
-
-
生命的奧祕——真相是什麼?
脫氧核糖核酸的功用十分奇妙。它符合了細胞對遺傳物質的兩個要求。首先,脫氧核糖核酸準確地自行複製,使遺傳資料得以從細胞傳到細胞去。其次,脫氧核糖核酸內部的排列次序讓細胞知道要製造什麼蛋白質,從而決定新生細胞是哪一類細胞,功用如何。不過,脫氧核糖核酸絕非獨自進行這一切過程,相反,不少特殊的蛋白質都給牽涉在其中。
脫氧核糖核酸本身是不能產生生命的。誠然,它含有合成活細胞所需各種蛋白質的全部資料,不論是複製脫氧核糖核酸以產生新細胞的蛋白質,還是幫助脫氧核糖核酸合成新蛋白質的蛋白質,製造指示都一應俱全。可是,沒有核糖核酸和某些特殊的蛋白質(包括核糖體)去「讀出」和應用指示,DNA中的基因儲存的巨量資料就都會毫無用處。
只有蛋白質也不能產生生命。蛋白質分子不能自行產生含有遺傳密碼的基因,從而複製出更多同類型的蛋白質來。
生命的奧祕已經逐步解開了。這些知識對人有什麼啟發作用呢?現代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提供了足夠證據,證實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蛋白質互相倚賴,關係錯綜複雜。種種發現顯示,三者得同時 存在,生命才能產生。因此,生命絕不可能是碰巧在地上出現的。
惟一合理的解釋是:一個具有無比智慧的創造者把指示放在脫氧核糖核酸裡,又創造了完整的蛋白質,並且把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設計得十分巧妙,使過程一經啟動,蛋白質就不斷複製脫氧核糖核酸,製造更多基因;別的蛋白質則解讀基因的密碼,複製出更多蛋白質來。
顯然,啟動生命奇妙循環的總設計師就是耶和華上帝。
受造奇妙可畏
聖經不是本論述科學的書,可是,對於創造生命的那一位,它卻早就有所論及了。大約三千年前,以色列王大衛對今天尖端的遺傳學研究一無所知,卻憑詩寄意,頌讚造物主說:「我的五臟六腑是你所造;在母腹中你把我湊合起來。我頌讚你,因為你可敬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非凡。我心裡深深領會。我在母腹中被湊合,在暗中逐漸長大,骨骼怎樣成形,你都知道。」——詩篇139:13-15,《現譯》。
請再次端詳一下鏡子中的你。看看你一雙眼睛的顏色、你的髮質、膚色和身形。想想這些特徵怎樣從你的歷代祖先傳到今天的你,又將怎樣傳到你的後代去。然後,考慮一下設計這個奇妙機制的那一位。這樣,你也許就禁不住要說出使徒約翰所寫的一番話來:「耶和華我們的上帝,你配得榮耀、尊榮、力量,因為你創造了一切,而且一切都是由於你的旨意才存在,才創造的。」——啟示錄4:11。
[第10頁的附欄或圖片]
純屬湊巧?
最近,兩個英國科學家證實,遺傳密碼不可能純粹是碰巧產生的。《新科學家》週刊說:「他們的分析顯示,在上10億×10億套可能的密碼當中,[遺傳密碼]就是最好的了。」粗略計算,密碼的可能性大約有1020(1後面跟著20個0)個,但生命開始時只用了其中之一。遺傳密碼有什麼優勝之處呢?在製造蛋白質的過程中,遺傳密碼能夠把出錯的危險減到最小,另外,它也大大減低遺傳突變對細胞造成的不利影響。換句話說,遺傳密碼可確保細胞按照嚴格的遺傳律則繁衍下去。雖然有些人把事情歸功於「強大的選擇力量,使遺傳密碼排眾而出」,上述兩個科學家所作的結論是,「這個起重要作用的密碼碰巧產生的機會微乎其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