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哥林多——「兩個港口的主人」
    守望台2009年 | 3月1日
    • 佔盡地利之城

      哥林多靠近科林斯地峽的西岸,卻控制了地峽東西兩個港口,也就是東邊的堅革里港和西面的萊凱阿姆港。因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博稱哥林多為「兩個港口的主人」。

  • 哥林多——「兩個港口的主人」
    守望台2009年 | 3月1日
    • 沉沒的港口——堅革里

      堅革里港位於哥林多以東11公里,從東方來的船舶都以這裡為終點站。公元4世紀末,一場大地震引發陸沉,結果這個港口城市至今仍有一半被海水淹沒。斯特拉博筆下的堅革里是個繁忙而富庶的口岸,而羅馬哲學家阿普列烏斯就說堅革里港「是萬國船舶紛紛停靠的大港口」。

      羅馬帝國統治期間,堅革里港有兩個碼頭從岸邊伸延到海中,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型馬蹄鐵。「馬蹄鐵」的入口闊150至200米,裡面可以停泊長達40米的船。人們在港口的西南面發掘出一個神廟的遺址,相信是女神伊希斯的神殿。港口的另一端有幾個相連的建築物,很可能是供奉阿佛洛狄忒的神殿。在古代,這兩個女神都被視為海員的守護神。

      堅革里的航運業很興旺,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使徒保羅逗留在哥林多期間以製造帳幕為業。(使徒行傳18:1-3)《追尋聖保羅的腳蹤》(英語)說:「在哥林多,以製造帳幕為業的人也懂得製造船帆。每到秋冬之交,他們的工作都會多得應接不暇。冬季期間,航道封閉了,兩個港口都停滿了過冬的船舶。很多船隻都趁著這個時候進行修理和補充物資。這時候,在萊凱阿姆和堅革里,人只要懂得縫製帆布,就幾乎一定可以在售賣船舶用具的商人那裡找到工作。」

      保羅在哥林多待了超過一年半。約在公元52年,他從堅革里坐船到以弗所。(使徒行傳18:18,19)在接著的四年裡,一群基督徒會眾在堅革里成立起來。聖經記載,保羅曾請求羅馬的信徒協助一個「來自堅革里會眾」的基督徒女子菲比。(羅馬書16:1,2)

      今天,常常有人在堅革里海邊清澈的碧波中暢泳,在這個已沉沒的古老港口弄潮。他們很少想到,許久以前這裡曾是個繁忙的口岸,是基督徒和從商的人都十分活躍的地方。

  • 哥林多——「兩個港口的主人」
    守望台2009年 | 3月1日
    • [第26頁的圖片]

      堅革里港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