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祝福還是咒詛——任你選擇!
    守望台1996年 | 6月15日
    • 祝福還是咒詛——任你選擇!

      「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得存活。」——申命記30:19。

      1.人類享有什麼天賦?

      耶和華上帝把我們這些有智力的人類設計出來,是要我們享有自由的意志。我們不是被創造成機器人,而是享有作抉擇的權利和責任。(詩篇100:3)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可以自由選擇怎樣行事為人,只是他們要為這件事向上帝負責。

      2.亞當作了什麼選擇?結果怎樣?

      2 創造者慷慨地為人類提供了在地上樂園生活的永久幸福。為什麼這項旨意還沒有實現呢?因為亞當作了錯誤的選擇。耶和華曾經吩咐亞當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2:16,17)要是亞當選擇服從上帝,我們的始祖本來就得到祝福了。不服從招致死亡。(創世記3:6,18,19)結果,亞當把罪和死亡遺傳給所有後代。——羅馬書5:12。

      祝福有望

      3.上帝怎樣保證他對人類所定的旨意一定實現?

      3 耶和華上帝設立了一項安排,使他祝福人類的旨意最終能夠實現。耶和華親自預告會有一個苗裔;他在伊甸園預告說:「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3:15)上帝後來應許,通過這個苗裔,也就是亞伯拉罕的一個子孫,順服的人類會獲得祝福。——創世記22:15-18。

      4.耶和華作了什麼安排去祝福人類?

      4 上帝應許帶來祝福的苗裔就是耶穌基督。論到耶穌在耶和華祝福人類的安排中所扮演的角色,基督的使徒保羅寫道:「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已經為我們而死;上帝憑此就向我們顯揚自己的愛。」(羅馬書5:8)有罪的人類要是服從上帝,從耶穌基督的贖價犧牲得益,就能夠享有種種祝福。(使徒行傳4:12)你會選擇服從,選擇得福嗎?不服從會招致截然不同的結局。

      咒詛又怎樣?

      5.「咒詛」是什麼意思?

      5 祝福的相反就是咒詛。「咒詛」這個詞的意思是咒罵人或者求神降禍於人。希伯來詞克拉拉赫 出自卡拉爾 這個動詞詞根,字面意思是「輕」。可是在比喻意義上,這個詞有「咒罵」或者「藐視」的意思。——利未記20:9;撒母耳記下19:43。

      6.在古代的伯特利附近,有什麼事發生在以利沙身上?

      6 請看看一個戲劇性的實例,說明咒詛可以迅速見效。有一次,上帝的預言者以利沙正從耶利哥往伯特利去。經文說:「以利沙……正上去的時候,有些童子從城裡出來,戲笑他說:『禿頭的上去吧!禿頭的上去吧!』他回頭看見,就奉耶和華的名咒詛他們。於是有兩個母熊從林中出來,撕裂他們中間四十二個童子。」(列王紀下2:23,24)聖經沒有透露以利沙說了什麼話咒詛那些戲笑他的兒童。可是,他的話果然奏效,因為這是上帝的預言者奉耶和華的名說的,而且內容符合上帝的旨意。

      7.戲笑以利沙的兒童有什麼遭遇?為什麼?

      7 兒童戲笑以利沙,主要原因看來是,以利沙穿著以利亞慣常所穿的外衣,兒童不願以利亞後繼有人。(列王紀下2:13)以利沙為了證明自己是以利亞的繼承人,同時為了教訓這些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使他們知道應該尊重耶和華的預言者,於是奉以利亞的上帝的名咒詛這群戲笑他的暴民。耶和華立刻使兩頭母熊從林中出來,撕裂他們當中42個人,表明他認可以利沙做他的預言者。耶和華當機立斷,毅然採取行動,因為這些人公然藐視他當時在地上所用的溝通管道。

      8.以色列人答應做什麼?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8 多年前,以色列人也沒有尊重上帝的安排。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公元前1513年,耶和華向以色列人施恩,把他們從埃及的奴役拯救出來,『如鷹將他們背在翅膀上』。不久,他們答應服從上帝。請留意,服從跟贏得上帝的認可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耶和華通過摩西說:「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於是,以色列人肯定地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出埃及記19:4,5,8;24:3)以色列人聲稱愛耶和華,獻了身給他,並且矢誓服從他的話。這樣做本來會為他們帶來很大的祝福。

      9,10.摩西還在西奈山的時候,以色列人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

      9 可是,上帝還沒有「用指頭」把協議的基本原則刻在石版上以前,咒詛看來是無可避免的。(出埃及記31:18)為什麼有這麼可悲的事發生呢?以色列人不是表示樂意遵守耶和華的一切吩咐嗎?不錯,他們說話聲稱 尋求祝福,實際行動 卻招惹咒詛。

      10 摩西在西奈山領取十誡的40日期間,以色列人沒有信守先前所許要忠於耶和華的諾言。聖經記載說:「百姓見摩西遲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亞倫那裡,對他說:『起來!為我們做神像,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我們不知道他遭了什麼事。』」(出埃及記32:1)這又是一個例子,有人不尊重耶和華用來領導指揮手下子民的代理人。以色列人受不住引誘,模仿埃及人拜偶像,結果落得悲慘下場,一天之內有大約3000人死在刀下。——出埃及記32:2-6,25-29。

      宣布祝福與咒詛

      11.約書亞執行什麼跟祝福和咒詛有關的訓示?

      11 以色列人流浪曠野的40年快要結束,摩西把選擇服從上帝而得享的祝福逐一羅列。另外,他也把以色列人選擇不服從耶和華就會遭受的咒詛列舉出來。(申命記27:11-28:10)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不久,約書亞就執行摩西有關宣述祝福和咒詛的訓示。以色列人有六個部族站在以巴路山腳,另外六個部族聚集在基利心山前。利未人站在兩山之間的谷中。看來,每逢利未人向聚集在以巴路山前的部族宣讀咒詛,他們就說「阿們」;每逢向站在基利心山腳的部族宣讀祝福,他們就回應。——約書亞記8:30-35。

      12.利未人宣布了一些什麼咒詛?

      12 請想像你聽見利未人說:「有人製造耶和華所憎惡的偶像,或雕刻,或鑄造,就是工匠手所做的,在暗中設立,那人必受咒詛!……輕慢父母的,必受咒詛!……挪移鄰舍地界的,必受咒詛!……使瞎子走差路的,必受咒詛!……向寄居的和孤兒寡婦屈枉正直的,必受咒詛!……與繼母行淫的,必受咒詛!因為掀開他父親的衣襟。……與獸淫合的,必受咒詛!……與異母同父,或異父同母的姊妹行淫的,必受咒詛!……與岳母行淫的,必受咒詛!……暗中殺人的,必受咒詛!……受賄賂害死無辜之人的,必受咒詛!……不堅守遵行這律法言語的,必受咒詛!」每逢宣讀一項咒詛,站在以巴路山前的部族都說:「阿們!」——申命記27:15-26。

      13.請用自己的話講述利未人所宣布的祝福。

      13 現在想像你聽見利未人逐一宣讀祝福,站在基利心山前的部族也一一回應:「你在城裡必蒙福,在田間也必蒙福。你身所生的,地所產的,牲畜所下的,以及牛犢、羊羔,都必蒙福。你的筐子和你的摶麵盆都必蒙福。你出也蒙福,入也蒙福。」——申命記28:3-6。

      14.以色列人憑什麼得到祝福?

      14 以色列人憑什麼得到祝福呢?經文說:「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上帝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天下萬民之上。你若聽從耶和華——你上帝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申命記28:1,2)的確,得到上帝祝福的要訣就是服從上帝。今天又怎麼樣?個別來說,我們會選擇祝福和生命,繼續『聽從耶和華的話』嗎?——申命記30:19,20。

      深入想想

      15.申命記28:3所載的祝福指出了什麼事?這一點對我們有什麼益處?

      15 我們不妨想想以色列人服從耶和華可以得到的祝福。例如,申命記28:3說:「你在城裡必蒙福,在田間也必蒙福。」得到上帝祝福不在於地區和委派。有些人可能覺得受環境困住了。他們也許住在極度貧困的地方,或者生活在戰亂頻仍的國家。另有些人可能渴望在別的地區事奉耶和華。有些基督徒男子也許感覺灰心,因為他們沒有受委任做會眾的服事僕人或長老。有時,基督徒女子可能感到沮喪,因為她們無法參與全時服務,做先驅或海外傳道員。可是,任何人只要『留意聽從耶和華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都會受到祝福,從今天直到永遠。

      16.今天耶和華的組織怎樣體現申命記28:4的原則?

      16 申命記28:4說:「你腹中的果子、你土地上的果實、你牲口所下的、你幼小的牛和肥嫩的羊、必都蒙賜福。」(《呂譯》)翻做「你……的」這個希伯來語單數代詞的用法顯示,順服的以色列人會個別體驗這些祝福。今天,順服耶和華的僕人又怎麼樣?耶和華見證人的組織繼續在普世增長擴展,這是由於上帝祝福500多萬熱心的王國好消息宣揚者所作努力的緣故。(馬可福音13:10)1995年,出席主的晚餐的人數目超過1300萬,表明還有更大的增長餘地。你有以種種王國祝福為樂嗎?

      以色列人的選擇關係重大

      17.「臨到」我們身上的是祝福還是咒詛,關鍵在於什麼?

      17 事實上,任何以色列人只要服從上帝,祝福就會如影隨形了。聖經應許說:「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申命記28:2)同樣,聖經論到咒詛說:「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申命記28:15)假如你是個古代以色列人,「臨到」你身上的是祝福還是咒詛呢?關鍵在於你服從不服從上帝。

      18.以色列人本可以怎樣避免受到咒詛?

      18 申命記28:15-68羅列種種咒詛,都是不服從所招致的痛苦後果。有些咒詛跟服從所帶來的種種祝福剛相反;申命記28:3-14就把這些祝福列舉出來。以色列人時常落得受咒詛的淒慘下場,因為他們選擇參與謬誤的崇拜。(以斯拉記9:7;耶利米書6:6-8;44:2-6)多麼可悲!要是他們作出正確的選擇,服從耶和華對人有益的律法和原則,就是上帝所定的明確善惡標準,他們就本可以免去這一切惡果。今天,很多人選擇行事跟聖經的原則背道而馳。他們信奉偽宗教,犯不道德,吸毒,縱酒等,結果飽受痛苦煎熬,境況堪憐。像古代以色列和猶大,人如果作出這類錯誤的選擇,就會令上帝不悅,招致不必要的痛苦。——以賽亞書65:12-14。

      19.請描述猶大和以色列選擇服從耶和華的時候享有怎樣的情況。

      19 以色列只有服從耶和華,才得到豐盛的祝福,國泰民安。例如,關於所羅門王的日子,聖經說:「猶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邊的沙那樣多,都吃喝快樂。……所羅門在世的日子,從但到別是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列王紀上4:20-25)在大衛王的時代,以色列國遭受上帝的仇敵猛烈反對。即使這樣,國民選擇服從上帝的真理,所以體驗到耶和華的支持和祝福。——撒母耳記下7:28,29;8:1-15。

      20.上帝深信人類會怎樣?

      20 你會服從上帝還是不服從呢?以色列人可以自行選擇。我們雖然人人都繼承了亞當的犯罪傾向,卻都享有自由選擇的恩賜。我們要應付撒但,要應付這個邪惡世界和自己的不完美,但仍舊可以作出正確的選擇。另外,創造者深信,世上總會有人儘管面對種種考驗和引誘,也作出正確的選擇,不只是聲稱這樣做,實際行動也是這樣做。(彼得前書5:8-10)你是這樣的人嗎?

      21.下篇文章會討論什麼?

      21 在下篇文章,我們會從歷史的鑑戒檢討自己的態度和言行。願我們大家懷著感恩之心回應上帝通過摩西所說的話:「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得存活。」——申命記30:19。

  • 祝福還是咒詛——今天的鑑戒
    守望台1996年 | 6月15日
    • 祝福還是咒詛——今天的鑑戒

      「這些事一一臨到他們身上,作為鑑戒,並且寫了下來,正是警告我們這些到了各事物制度終結的人。」——哥林多前書10:11。

      1.人要檢查鐵製的工具,照樣我們應該檢查什麼?

      在油漆的遮蓋下,鏽可以慢慢腐蝕鐵製的工具。也許要過相當時間,鏽才在表面顯現出來。同樣,人內心的態度和慾望可能漸漸敗壞,過了很久才有嚴重的後果,或者讓別人看見。我們通常會明智地檢查鐵製的工具,看看有沒有生鏽;同樣,我們也應該仔細檢查自己的內心,及時維修,這樣才能保全自己身為基督徒的忠誠。換句話說,我們因此可以得到上帝祝福,不致受他咒詛。有些人認為,向古代以色列人宣讀出來的祝福和咒詛,對於活在目前事物制度終結的人意義不大。(約書亞記8:34,35;馬太福音13:49,50;24:3)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哥林多前書第10章記載了以色列人的事跡作為鑑戒,我們從中可以學得不少教訓。

      2.哥林多前書10:5,6怎樣談論以色列人在曠野的經歷?

      2 使徒保羅指出,受基督領導的基督徒好比受摩西領導的以色列人。(哥林多前書10:1-4)以色列人本來可以進入應許之地,只是「他們大多數人都不蒙上帝認可,結果倒斃在曠野裡」。保羅告訴基督徒同工說:「這些事成了我們的鑑戒,叫我們不要渴求有害的事,像他們所渴求的。」(哥林多前書10:5,6)慾望是在心裡形成的,所以我們必須留意保羅列舉的鑑戒。

      提防拜偶像

      3.以色列人犯了什麼與金牛犢有關的罪?

      3 保羅首先警告說:「你們也不要拜偶像,像他們有些人所拜的;就如有話寫著說:『人民坐下吃喝,起來作樂。』」(哥林多前書10:7)這個鑑戒是:以色列人回頭採納埃及人的生活方式,造了一隻金牛犢來拜。(出埃及記32章)門徒司提反指出難題的癥結說:「我們的父祖不肯服從[摩西,上帝的代表],反而把他推開,心裡轉回埃及,對亞倫說,『為我們造些神在我們前頭領路吧。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我們不知道他遭遇了什麼事。』在那些日子,他們就造了一隻公牛犢,又向這個偶像獻上犧牲,開始為自己雙手所造的東西作樂。」(使徒行傳7:39-41)請留意,偏離正道的以色列人「心裡」懷著錯誤的慾望,結果拜起偶像來。「他們就造了一隻公牛犢,又向這個偶像獻上犧牲。」另外,他們「開始為自己雙手所造的東西作樂」。當時他們撥弦奏樂,載歌載舞,又吃又喝。偶像崇拜顯然誘惑力很大,娛樂性很濃。

      4,5.我們必須避免什麼有拜偶像意味的行為?

      4 埃及預表受撒但操縱的世界。這個世界差不多崇拜娛樂。(約翰一書5:19;啟示錄11:8)撒但的世界把演員、歌手、運動明星奉為偶像,推崇他們的舞蹈音樂和享樂觀念。不少人雖然聲稱崇拜耶和華,卻受到引誘沉迷娛樂。每逢有基督徒犯了錯而必須受到責備,他靈性軟弱往往因為起初耽於喝酒、跳舞或某種有拜偶像意味的享樂活動。(出埃及記32:5,6,17,18)有些娛樂的確健全有益,令人愉快。可是,今天大部分的世俗音樂、舞蹈、電影、錄像帶都旨在敗壞人的情慾。

      5 真基督徒不會屈膝拜偶像。(哥林多後書6:16;約翰一書5:21)願我們大家小心提防,以免沉迷有拜偶像色彩的娛樂,耽於世俗享樂,結果害了自己。我們如果容許自己受世俗影響,有害的慾望和態度就會不知不覺在頭腦和心裡生根。這些有害的慾望和態度如果不糾正過來,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倒斃」在撒但制度的「曠野」裡。

      6.在娛樂方面,我們必須採取什麼積極的行動?

      6 「忠信睿智的奴隸」像摩西在金牛犢事件中呼籲人民一樣說:「凡屬耶和華的,都要到我這裡來!」要採取積極的行動表明我們堅決擁護純真崇拜,這樣做可以保全性命。摩西所屬的利未部族就迅速把腐化人的事除去。(馬太福音24:45-47;出埃及記32:26-28)要仔細檢討你所選的娛樂、音樂、錄像帶等。這些東西要是有任何敗壞的成分,你就要站在耶和華一方。要在禱告裡認真倚靠上帝。要改變你所選的娛樂和音樂。要像摩西除去金牛犢一樣,把敗壞靈性的東西除掉。——出埃及記32:20;申命記9:21。

      7.我們怎樣才能保護內心?

      7 我們怎樣防止內心受到鏽蝕呢?方法就是殷勤研讀上帝的話語,讓真理滲透我們的頭腦和心靈。(羅馬書12:1,2)我們應該經常參加基督徒聚會。(希伯來書10:24,25)光是被動地出席聚會就像在生鏽的地方塗上油漆,這樣做也許對我們有一點浮面的好處,卻不能把癥結解決。我們應該為聚會預先準備,沉思內容,積極參與。這樣,我們才能夠有力地把腐蝕我們內心深處的事物除去。這樣做也能夠幫助我們緊守上帝的話語,使我們有力量忍受種種信心試煉,「凡事健全」。——雅各書1:3,4;箴言15:28。

      提防淫亂

      8-10.(甲)哥林多前書10:8記載什麼鑑戒?(乙)我們可以怎樣實行耶穌在馬太福音5:27,28所說的話而造益自己?

      8 保羅接著舉出另一個鑑戒,勸勉我們說:「我們也不該做淫亂的人,像他們有些人行淫亂,結果一天就有二萬三千人倒斃。」a(哥林多前書10:8)使徒所指的,是以色列人向假神下拜,「與摩押女子行起淫亂」。(民數記25:1-9)犯不道德是死罪!放縱不道德的思想慾望就像讓內心『生鏽』一樣。耶穌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通姦。』可是我告訴你們,凡不斷望著女子而對她起慾念的,心裡已經跟她通姦了。」——馬太福音5:27,28。

      9 挪亞日子的洪水以前,叛逆的天使懷著敗壞的思想,結果墮落犯罪。這件事證明,「望著女子而對她起慾念」十分危險。(創世記6:1,2)請也記住,大衛王一生中最可悲的事是由他繼續不正當地注視女子引起的。(撒母耳記下11:1-4)已婚的義人約伯卻『與眼睛立約,不戀戀瞻望處女』,免得犯不道德,由此證明自己是個緊守忠誠的人。(約伯記31:1-3,6-11)眼睛好比內心的窗戶。人心敗壞,就發出種種邪惡的事來。——馬可福音7:20-23。

      10 我們如果把耶穌的話實行出來,就不會看色情刊物,也不會對基督徒同工、同事或其他人懷有不道德的念頭,以致放縱錯誤的思想。只是輕輕拂拭金屬的表面,不能徹底除鏽。同樣,不可對不道德的念頭和傾向抱有輕輕忽忽的態度,彷彿不打緊似的。要堅決戒絕不道德的傾向。(參閱馬太福音5:29,30。)保羅勸勉信徒同工說:「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根絕淫亂、不潔、性慾、有害的慾望、貪婪;這樣的事等於拜偶像。由於這些事,上帝的烈怒將要來到。」不錯,由於性不道德的事,「上帝的烈怒將要來到」,這就是他的咒詛。所以我們必須在這方面「治死」自己的肢體。——歌羅西書3:5,6。

      提防反叛的怨言

      11,12.(甲)哥林多前書10:9提出什麼警告?這段經文指的是哪一件事?(乙)保羅的警告應該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11 保羅接著警告說:「我們也不該試探耶和華,像他們有些人試探他,結果被蛇所滅。」(哥林多前書10:9)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期間,在以東的邊境附近,不斷「怨讟上帝和摩西說:『你們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死在曠野呢?這裡沒有糧,沒有水,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就是上帝神奇地賜下的嗎哪。(民數記21:4,5)請想想,以色列人竟然『不斷怨讟上帝』,說上帝的供應淡薄!

      12 以色列人的怨言其實試探耶和華的忍耐。結果,耶和華沒有寬容以色列人。他使毒蛇進入以色列人當中,有很多人被蛇咬死。以色列人省悟過來,摩西於是為他們說項,災殃就終止了。(民數記21:6-9)這件事無疑成了我們的鑑戒:不要表現反叛、抱怨的精神。對於上帝和他的神治安排,更不可這樣。

      提防喃喃埋怨

      13.哥林多前書10:10警告人要提防什麼事?保羅心目中的是哪一次反叛事件?

      13 論到在曠野流浪的以色列人,保羅舉出最後一個鑑戒說:「你們也不要喃喃埋怨,像他們有些人喃喃埋怨,結果被毀滅者所滅。」(哥林多前書10:10)可拉、大坍、亞比蘭,連同跟他們一夥的人違反神治秩序,挑戰摩西和亞倫的權威,發起了一場反叛。(民數記16:1-3)叛徒遭受毀滅以後,以色列人又喃喃埋怨起來。他們覺得叛徒遭受毀滅是屈枉公正。民數記16:41說:「第二天,以色列全會眾都向摩西、亞倫發怨言說:『你們殺了耶和華的百姓了。』」這一次,由於以色列人挑剔上帝的司法公正,結果上帝降下瘟疫,以色列人有1萬4700人死去。——民數記16:49。

      14,15.(甲)混進會眾的「不敬神的人」犯了哪一種罪?(乙)我們可以從可拉的事件學得什麼教訓?

      14 公元第一世紀,有些「不敬神的人」混進基督徒會眾。這些人是假教師,也是喃喃埋怨的人。他們「漠視主位,詆毀有榮耀的」受膏者,就是那些受到託付去照料會眾靈性的人。論到不敬神的叛道者,門徒猶大還說:「這些人總是喃喃埋怨,對際遇諸多不滿,又順著私慾而行。」(猶大書3,4,8,16)今天,有些人總是喃喃埋怨,因為他們任由腐蝕靈性的態度在心裡形成。通常,他們只留意負責督導會眾的人怎樣不完美,並且開始喃喃埋怨這些人。他們喃喃埋怨和發怨言,更可能演變成批評『忠信奴隸』所出版的刊物。

      15 就某個聖經課題誠懇地提出疑問是正當的。可是,我們如果形成消極態度,在密友圈子中提出議論批評,就怎麼樣呢?我們最好問問自己,『這樣最終會有什麼後果?停止喃喃埋怨,謙卑地禱告求智慧不是好得多嗎?』(雅各書1:5-8;猶大書17-21)可拉和支持他的人反叛摩西和亞倫的權威,也許他們一心以為自己的看法正確,於是沒有反省自己的動機。無論怎樣,他們到頭來大錯特錯。可拉和其他叛徒遭受毀滅後,以色列人為這件事喃喃埋怨,也是大錯特錯。這些鑑戒應該促使我們反省自己的動機,除去喃喃埋怨和發怨言的精神,讓耶和華煉淨我們。這樣做多麼明智!——詩篇17:1-3。

      學到教訓,得享祝福

      16.哥林多前書10:11,12的勸告有什麼用意?

      16 保羅說完了一連串警告的話以後,在上帝靈示下勸勉說:「這些事一一臨到他們身上,作為鑑戒,並且寫了下來,正是警告我們這些到了各事物制度終結的人。所以,自以為站得穩的,可要當心,免得倒下來。」(哥林多前書10:11,12)我們千萬不要把自己在基督徒會眾的地位視為當然。

      17.我們要是察覺心裡懷有不正當的動機,就應該怎樣做?

      17 鐵很容易生鏽,同樣,我們身為亞當犯罪以後的後代,都繼承了做惡事的傾向。(創世記8:21;羅馬書5:12)我們要是察覺心裡有不正當的動機,就不要灰心。剛相反,我們應該當機立斷,毅然採取行動。鐵接觸到潮濕的空氣,或者有腐蝕性的物質,鏽蝕就會大大加速。照樣,我們必須盡量避免接觸撒但世界的「空氣」,遠避下流的娛樂、普遍的不道德風氣、消極怨懟的思想。——以弗所書2:1,2。

      18.關於人類的不良傾向,耶和華作了什麼安排?

      18 耶和華為人類提供了一項恩賜,好讓我們抵抗自己所繼承的不良傾向。他賜下自己獨生的兒子,叫信從他的人可以有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3:16)我們要是緊緊跟隨耶穌的腳蹤,表現與基督相似的品格,就會為別人帶來祝福。(彼得前書2:21)我們自己也會獲得上帝的祝福而不是咒詛。

      19.我們可以怎樣從聖經記載的榜樣得益?

      19 今天,我們雖然像古代的以色列人一樣容易犯錯,卻有上帝命人寫下來的全本話語指引我們。我們從上帝的話語知道耶和華待人的方式,認識他的特質。上帝的特質是藉著耶穌顯明出來的,因為耶穌「是上帝榮耀的反映,是上帝本質的精確形像」。(希伯來書1:1-3;約翰福音14:9,10)我們經常禱告,殷勤研讀聖經,就可以有「基督的思想」。(哥林多前書2:16)每逢我們遇到引誘和其他考驗信心的事,聖經所載古代人物的榜樣,特別是耶穌基督的卓越榜樣,可以讓我們借鏡。我們要是實踐這幾點,就不會遭受上帝的咒詛。正相反,我們今天就可以蒙耶和華嘉許,將來更可以永遠享受他的祝福。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