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判全地的主一向行事公正守望台2017年(研讀版) | 4月
-
-
審判全地的主一向行事公正
他是磐石,所做的完美無瑕,所行的盡都公正。——申命記32:4
1.亞伯拉罕說了什麼,表示他堅信耶和華是公正的?(見課文開頭的圖片)
「審判全地的主難道會行事不正嗎?」(創世記18:25)亞伯拉罕問了這個問題,表示他堅信耶和華一定會秉公審判所多瑪和蛾摩拉的居民。亞伯拉罕認為耶和華絕對不會行事不公,「把義人跟惡人一併處死」。大約400年後,耶和華也說自己「是磐石,所做的完美無瑕,所行的盡都公正……是信實的上帝,大公無私,又正義又正直」。(申命記31:19;32:4)
2.為什麼說耶和華不會行事不公?
2 為什麼亞伯拉罕相信耶和華的判決總是公正的呢?因為耶和華是公正和正義的典範。在《希伯來語經卷》中,譯作「公正」和「正義」的希伯來語詞經常一起出現,因為這兩個詞的意思沒有太大的差別。既然耶和華訂下了正義的標準,那麼他勢必會按照自己訂的標準主持公道。此外,聖經還說耶和華「喜愛正義和公正」。(詩篇33:5)
3.現在世界上有哪些不公正的事?請舉例說明。
3 心地正直的人因為知道耶和華是絕對公正的上帝,而感到十分安慰。這個世界充斥著不公正的事,我們都有可能因為別人犯的嚴重過錯而受害。比如說,有些人就曾因為判決不公而含冤入獄。這些人當中只有少數人在被監禁了幾十年後,因為DNA的鑑定報告證實他們是無辜的,才有機會重獲自由。遇到判決不公的情況時,當事人一定會覺得失望甚至憤怒,但對基督徒來說,還有另一種情況是更難受的。
在會眾裡
4.基督徒的信心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受到考驗?
4 基督徒可以預料到,這個世上難免會有不公平的事發生。但如果我們感覺在會眾裡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或發現會眾裡有些事似乎不太公正時,我們的信心可能會受到考驗。如果你覺得這樣的事發生了,你會怎麼做呢?你會讓自己被這些不公正的事絆倒嗎?
5.假如我們在會眾裡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或看到不公平的事發生,為什麼不用感到驚訝?
5 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都有犯罪的傾向,所以在會眾裡我們也可能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或待人不公。(約翰一書1:8)雖然這些情況不常見,但如果真的發生了,忠貞的基督徒也不會覺得驚訝或因此被絆倒。耶和華通過他的話語給了我們實用的建議,這樣就算弟兄姊妹待我們不公,我們也可以保持忠義。(詩篇55:12-14)
6,7.(甲)一位弟兄受到什麼不公平的對待?(乙)什麼特質使他能用適當的方式去應付問題?
6 請看看威利·迪爾弟兄的經歷。迪爾弟兄從1931年開始在瑞士伯恩的分部服務,後來在1946年去美國紐約參加第八屆基列學校。迪爾弟兄從基列學校畢業後,被委派回瑞士做分區監督。他在自己的生平故事中提到,1949年5月他通知分部自己打算結婚,結果分部告訴他,結婚後除了做正規先驅,不會讓他有其他服務的權利。迪爾弟兄說:「我失去了發表演講的權利……很多人不再跟我們打招呼,甚至把我們當作被開除的人。」
7 迪爾弟兄怎樣應付這種情況呢?他說:「我們深知結婚絕非違反聖經的原則,因此我們在禱告中尋求庇護,全心信賴耶和華。」有些弟兄本來誤解了組織對結婚這件事的看法,但後來這樣的錯誤觀點被糾正過來,迪爾弟兄的服務權利也被恢復了。迪爾弟兄忠於耶和華,耶和華就獎賞他。a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如果我受到這種不公平的對待,也會用上帝的觀點去看待嗎?我會耐心等候耶和華,還是會用自己的方式處理問題呢?」(箴言11:2;請讀彌迦書7:7)
8.為什麼我們可能會誤以為自己或其他弟兄姊妹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8 然而,我們也有可能誤以為自己或其他弟兄姊妹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這是因為我們都不完美,可能對事情有不正確的看法,而且我們也可能因為不完全了解事情的全貌而產生誤解。不管怎樣,就算我們覺得自己有理,我們在禱告裡向耶和華傾訴,倚靠他、忠於他,就能避免讓自己「遷怒於耶和華」。(請讀箴言19:3)
9.本篇和下篇課文會談談什麼?
9 接下來,我們會看看三個聖經人物的事例,他們有的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有的待人不公。在本篇課文裡,我們會先回顧亞伯拉罕的曾孫約瑟和他哥哥的事例。下一篇課文會談談耶和華怎樣對待以色列王亞哈,以及使徒彼得在敘利亞的安提阿發生的事。我們應該仔細想想,這些事例可以怎樣幫助我們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也能用耶和華的觀點看事情,跟他保持良好的關係。
約瑟遭受不公的對待
10,11.(甲)約瑟曾遭受什麼不公平的對待?(乙)約瑟被囚時有機會怎麼做?
10 約瑟是耶和華的忠僕,他不但曾受到外人不公平的對待,就連他的親生哥哥也惡待他。約瑟17歲的時候被哥哥們抓走、賣作奴隸,被人強行帶去埃及。(創世記37:23-28;42:21)後來,約瑟在埃及時還被誣告說他企圖強姦主人的妻子,而且約瑟沒有經過審訊就被關進監獄。(創世記39:17-20)約瑟經歷的磨難長達13年之久。假如我們受到弟兄姊妹不公的對待,可以從約瑟身上學到什麼呢?
11 後來,法老手下的御酒總管也被關進牢房,於是約瑟有機會向他陳情。在被囚期間,御酒總管做了一個夢,約瑟為他解釋夢的含意,說他會在法老的宮廷裡恢復職位。約瑟憑上帝所賜的智慧替御酒總管解夢,同時也趁這個機會向他說明自己的遭遇。我們不僅可以從約瑟說的話學到寶貴的一課,也可以留意約瑟在向御酒總管陳情時沒有透露什麼。(創世記40:5-13)
12,13.(甲)我們怎麼知道約瑟沒有無奈地接受自己的處境?(乙)約瑟向御酒總管求情時沒有透露什麼細節?
12 請讀創世記40:14,15。請留意,約瑟說自己是被人「陷害賣來的」。在聖經原文裡,這個詞組有「被偷走」的意思。可見,約瑟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約瑟還說自己沒有做過什麼應該被囚的事,所以他請求御酒總管在法老面前替他說話,希望御酒總管可以救他出獄。
13 約瑟只是無奈地接受當時的處境嗎?當然不是,他清楚知道自己遭遇了許多不公平的事。他覺得御酒總管或許有能力幫助他,所以向御酒總管求情。不過,聖經沒有說約瑟曾告訴別人,把他賣去埃及的就是自己的親哥哥,就連法老也不知情。聖經記載,後來約瑟的哥哥們去埃及,在那裡跟約瑟相認、和好,法老還很歡迎他們,請他們把埃及當作自己的家鄉,讓他們享受「埃及全地的美物」。(創世記45:16-20)
散播有害的閒話可能會讓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見第14段)
14.就算弟兄姊妹待我們不公,我們有什麼特質就能避免說話傷害別人?
14 就算我們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也該小心不要散播有害的閒話。當然,如果弟兄姊妹犯了嚴重的罪,我們應該告知長老,向長老尋求幫助。(利未記5:1)不過,通常我們跟弟兄姊妹之間的問題不會涉及嚴重的罪,也許私底下就能解決,不需要讓其他人或長老知道。(請讀馬太福音5:23,24;18:15)在處理類似的情況時,我們應該表現忠貞的特質、實踐聖經的原則。有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其實自己根本沒有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這時我們一定很慶幸自己沒有毀謗弟兄姊妹,把事情鬧大。總之,無論我們有沒有理,散播有害的閒話都不能改善情況。我們忠於耶和華和弟兄姊妹,就能避免說話傷害別人。詩篇執筆者談到「行為純全」的人,說:「他不以口舌毀謗人,不行惡傷害同伴,不喜歡污衊密友的話。」(詩篇15:2,3;雅各書3:5)
要謹記最重要的是與耶和華的關係
15.約瑟跟耶和華有良好的關係,這為他帶來了什麼福分?
15 我們還可以從約瑟身上學到什麼呢?約瑟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長達13年之久,但是他一直都用耶和華的觀點看事情。(創世記45:5-8)約瑟從來沒有因為自己受的苦而怪罪耶和華,雖然這些經歷對他而言都是難以磨滅的,他也沒有變得怨天尤人。最重要的是,約瑟沒有因為別人的不完美或過錯就跟耶和華疏遠。約瑟對耶和華忠貞,結果有機會看到耶和華為他伸張正義、賜福給他和他的家人。
16.為什麼弟兄姊妹待我們不公時,我們更要跟耶和華保持良好的關係?
16 我們必須效法約瑟,珍視和保護自己跟耶和華的關係。千萬不要讓弟兄姊妹的過錯影響我們對耶和華的愛,也不要因此就不再崇拜耶和華。(羅馬書8:38,39)如果弟兄姊妹真的待我們不公,我們更需要像約瑟一樣,跟耶和華保持良好的關係,努力用耶和華的觀點看事情。我們盡力按照聖經的原則去解決問題,然後把事情交在耶和華手中,相信他會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法替我們伸張正義。
信賴審判全地的主
17.我們可以怎樣表示自己信賴「審判全地的主」?
17 我們生活在這個制度,就免不了會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我們或我們認識的人也可能在會眾裡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或覺得會眾裡有不公正的事。雖然這不常發生,但就算發生了也不要因此被絆倒。(詩篇119:165)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忠於耶和華,向他禱告、倚靠他,也要表現謙遜,承認自己無法完全了解事情的全貌。我們知道我們都是不完美的,有可能對事情有錯誤的看法。另外,我們還從約瑟身上學到,要避免散播有害的閒話,因為這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最後,與其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忠於耶和華、耐心等候他替我們伸張正義才是更好的做法。我們這樣做就會像約瑟一樣,得到耶和華的嘉許和他所賜的福分。我們可以確信,耶和華是「審判全地的主」、是正義的,而且「所行的盡都公正」。(創世記18:25;申命記32:4)
18.下一篇課文會談談什麼?
18 下一篇課文會談談另外兩件在聖經時代發生的事例,看看謙卑和樂意寬恕這兩種特質跟耶和華對公正的看法有什麼關係。
a 關於威利·迪爾弟兄的生平故事,請看《守望台》1991年12月1日刊〈耶和華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
-
-
你有跟耶和華一樣的正義感嗎?守望台2017年(研讀版) | 4月
-
-
你有跟耶和華一樣的正義感嗎?
我要宣告耶和華的名,他是信實的上帝,大公無私。——申命記32:3,4
1,2.(甲)拿伯和他的兒子們受到什麼不公的對待?(乙)在本篇課文裡,我們會留意哪兩種跟正義感有關的特質?
想像一下,一名男子被人誣告,說他犯了死罪,而且他還是被一些無賴漢所作的假見證陷害。他的親友因這個消息感到震驚與難過,喜愛公正的人看見這個無辜的人和他的兒子們被處決也感到痛心。這裡說的不是一個虛構的故事,而是耶和華的忠僕拿伯的經歷,當時是以色列王亞哈統治的時期。(列王紀上21:11-13;列王紀下9:26)
2 在本篇課文裡,我們會留意拿伯的經歷,也會看看在1世紀的基督徒會眾裡,一個忠貞的長老犯了什麼錯。我們會從這些記載學到,要跟耶和華有一樣的正義感,就需要有謙卑的特質。我們也會學到,當我們看到會眾裡有不公的事時,為什麼我們有耶和華的正義感就會樂意寬恕人。
顛倒是非
3,4.(甲)拿伯的為人如何?(乙)拿伯為什麼拒絕將葡萄園賣給亞哈?
3 在亞哈王統治的時代,許多以色列人都跟亞哈王和王后耶洗別一樣行惡。這些不忠的以色列人崇拜巴力,一點都不尊重耶和華和他的標準。不過,拿伯卻對耶和華保持忠貞,他珍視自己與上帝的關係勝過自己的生命。
4 請讀列王紀上21:1-3。亞哈想得到拿伯的葡萄園,於是跟拿伯說他要出價購買,或者用另一個更好的葡萄園跟拿伯交換,但拿伯都拒絕了。為什麼呢?拿伯尊重地向亞哈解釋說:「按照耶和華的觀點,我絕不能把祖業給你。」耶和華賜給以色列人的律法規定,以色列人不可將自己部族的產業賣斷。(利未記25:23;民數記36:7)拿伯根據律法來回答亞哈,這表示他有耶和華的觀點。
5.耶洗別對拿伯做了什麼?
5 拿伯的決定卻使自己慘遭亞哈王及王后的毒手。耶洗別為了讓丈夫得到葡萄園,就精心策劃去誣告拿伯,害他跟兒子們都被處死了。耶和華會怎樣處理這件悲慘不公的事呢?
上帝正義的判決
6,7.耶和華怎樣表明自己是正義的上帝?為什麼這會令拿伯的親友感到安慰?
6 耶和華很快就派以利亞去見亞哈。以利亞指責亞哈,說他做的事跟殺人犯和小偷沒兩樣。耶和華對這件事的判決是什麼呢?亞哈、他的兒子們和耶洗別都會像拿伯和他的兒子們一樣喪命。(列王紀上21:17-25)
7 亞哈殺害了拿伯,拿伯的親友都為此感到悲傷難過。不過,當他們知道耶和華也注意到這件不公的事,並且很快地採取行動時,他們一定感到安慰。然而,事情有了意想不到的發展,這考驗到拿伯的親友能否表現謙卑並且信賴耶和華。
8.亞哈對耶和華的判決有什麼反應?結果如何?
8 當亞哈知道耶和華對他作出不利的判決時,「就撕裂衣服,披上粗布。他又禁食,披上粗布睡覺,走路垂頭喪氣」。亞哈為自己的惡行懊悔,結果耶和華就對以利亞說:「他既然因為我而謙卑自抑,我就不在他有生之日降禍,到他兒子的日子,我才降禍給他的家。」(列王紀上21:27-29;列王紀下10:10,11,17)耶和華「察驗人心」,對亞哈大發慈悲。(箴言17:3)
表現謙卑能保護你
9.為什麼對拿伯的親友來說,表現謙卑能保護他們?
9 那些知道亞哈惡行的人聽見上帝的判決會有什麼感覺呢?判決的結果跟先前的不一樣,這很可能會考驗拿伯親友的信心。然而,表現謙卑能幫助他們繼續對上帝忠貞,也能讓他們完全相信上帝不會行事不公。(請讀申命記32:3,4)在未來,當耶和華使正義的人復活時,拿伯、他的兒子們還有他們的家人就會體驗到真正的公平正義。(約伯記14:14,15;約翰福音5:28,29)另外,謙卑的人會記得「人的各種行為,包括一切隱藏的事,上帝都必審判,裁定是善是惡」。(傳道書12:14)耶和華作出判決之前,也會考慮一些我們無法知道的細節,所以謙卑的特質能幫助人繼續對上帝有信心,避免在屬靈方面犯下大錯。
10,11.(甲)哪些情況對我們來說可能是個考驗?(乙)表現謙卑可以怎樣保護我們?
10 假如長老作了一個決定是你不了解或不同意的,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例如,你自己或你所愛的人失去了某個寶貴的服務機會;你的配偶、孩子或是好朋友被會眾開除了,而你不同意這樣的決定;又或者你認為某個犯錯的基督徒不該得到會眾的仁慈對待,你對這些情況會有什麼感覺呢?當我們面對這些情況時,我們對耶和華的信心和對上帝組織的信任就受到考驗了。那麼,假如我們面對這樣的考驗,表現謙卑可以怎樣保護我們呢?以下會談談兩個方面。
假如你不同意長老的決定,你會怎麼做?(見第10,11段)
11 首先,我們表現謙卑就會承認自己不知道事情的所有細節。不論我們有多了解事情的情況,只有耶和華才能看透人心。(撒母耳記上16:7)我們知道這個不爭的事實就會表現謙卑,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也會努力調整對事情的看法。其次,我們有謙卑的特質就會表現順服,也會耐心等候耶和華糾正任何真正不公的事。聖經說:「敬畏上帝的人終必得福……惡人最終不會得福,他如影的年日也不能延長。」(傳道書8:12,13)因此,表現謙卑才能蒙上帝賜福。(請讀彼得前書5:5)
會眾裡發生不公的事
12.我們會看看什麼聖經記載?我們會從中學到什麼?
12 在1世紀,敘利亞的安提阿城裡的基督徒面對一個情況,這不只讓他們在表現謙卑方面受到考驗,也考驗到他們是否樂意寬恕人。讓我們看看這個聖經記載,並且想想自己在樂意寬恕方面做得如何。另外,我們也會更明白樂意寬恕跟耶和華的正義感有什麼關係。
13,14.(甲)彼得有什麼重要的責任?(乙)他怎樣表現出勇氣?
13 使徒彼得是1世紀基督徒會眾中為人所知的長老,他曾跟耶穌密切來往,耶穌也託付給他很多重要的責任。(馬太福音16:19)例如在公元36年,彼得受託將好消息傳給哥尼流和他的親朋好友。為什麼這是個特別的情況呢?因為哥尼流是未受割禮的非猶太人。彼得看出哥尼流和他的親朋好友受聖靈膏立,就說:「這些人既然像我們一樣領受了聖靈,誰能禁止他們受水的浸禮呢?」(使徒行傳10:47)
14 後來在公元49年,使徒和長老在耶路撒冷討論歸信成為基督徒的非猶太人是否要受割禮。會議中,彼得放膽發言,提醒其他弟兄在多年前已經有未受割禮的非猶太人領受上帝所賜的聖靈。彼得親眼見證的事幫助1世紀中央長老團作出決定。(使徒行傳15:6-11,13,14,28,29)當時的基督徒不論是猶太裔或非猶太裔,想必都很感激彼得勇敢地將看見的事說出來。彼得表現出成熟基督徒的特質,讓許多人能夠信任他。(希伯來書13:7)
15.彼得在安提阿犯了什麼錯?(見課文開頭的圖片)
15 長老和使徒舉行會議後沒多久,彼得去探訪安提阿的基督徒,和那裡的非猶太裔基督徒來往。這些外邦基督徒一定從彼得那學到很多知識和經驗。不過,當彼得突然不跟他們吃飯時,他們很可能感到驚訝和失望。不但如此,會眾裡其他猶太裔基督徒,甚至連巴拿巴都受到彼得影響跟著這樣做。為什麼一個成熟的長老會作出可能使會眾分裂的錯誤決定呢?假如某個長老說的話或做的事傷害到我們,我們從彼得犯錯的記載可以學到什麼呢?
16.(甲)彼得受到怎樣的糾正?(乙)這產生哪些疑問?
16 請讀加拉太書2:11-14。彼得犯錯是因為他懼怕人。(箴言29:25)雖然他很清楚耶和華對非猶太裔基督徒有什麼看法,但耶路撒冷的猶太裔基督徒一來到,彼得就害怕這些受過割禮的人會輕看他。使徒保羅也曾參與公元49年的會議,他看見彼得的行為,就當面指責彼得很虛偽。(使徒行傳15:12;加拉太書2:13)那些因為彼得的行為而受冒犯的非猶太裔基督徒會怎麼做呢?他們會因此被絆倒嗎?彼得會因此失去寶貴的服務職責嗎?
樂意寬恕
17.耶和華樂意寬恕彼得,彼得因此有什麼機會?
17 聖經並沒有談到彼得失去服務的職責。顯然,彼得謙卑地接受了保羅的糾正。事實上,彼得後來還受到聖靈啟示寫了兩封信,這兩封信也成為聖經經卷的一部分。值得留意的是,在彼得後書裡彼得稱保羅為「我們所愛的弟兄」。(彼得後書3:15)雖然彼得作了錯誤的決定,使會眾裡非猶太裔的基督徒受到傷害,會眾的元首耶穌還是任用彼得為他服務。(以弗所書1:22)這也讓會眾裡其他基督徒有機會效法耶和華和耶穌樂意寬恕的榜樣。願我們都不要被別人所犯的過錯絆倒。
18.我們可以在哪些情況下表明自己有耶和華的正義感?
18 正如1世紀的情況,今天基督徒會眾裡的長老也都是不完美的人,「難免多次犯錯」。(雅各書3:2)我們也許都知道這個事實,但當我們被弟兄冒犯時,要實踐聖經原則就不容易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會表明自己有耶和華的正義感嗎?假如你覺得有個長老說話帶有偏見,你會怎麼做呢?或是一個長老說話魯莽傷害到你,你會因此被絆倒嗎?你會馬上認定這個弟兄沒資格做長老,還是會把事情交給會眾的元首耶穌並且耐心地等候呢?你會付出努力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也許想想這個弟兄多年來的忠貞服務嗎?如果這個冒犯你的弟兄繼續以長老的身分服務,甚至得到更多的服務機會,你會不會為他感到高興呢?你樂意寬恕人,就表明你有耶和華的正義感了。(請讀馬太福音6:14,15)
19.你決心怎麼做?
19 喜愛正義的人熱切期待耶和華伸張正義,將撒但和這個邪惡世界所造成的不公徹底消除。(以賽亞書65:17)但在這一天來到前,願我們繼續謙卑地承認自己的能力限度,對冒犯我們的人寬宏大量。我們決心這樣做就表明自己有耶和華的正義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