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經的第45本書——羅馬書「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2.(甲)保羅在羅馬書討論什麼難題?(乙)這封信肯確地表明什麼事?
2 保羅用德提作祕書為他代筆。羅馬書堪稱為基督教希臘文聖經中最雄渾有力的書之一,書中的論據銳不可當,而且大量援引希伯來文聖經的經文作為佐證。保羅用優雅的言辭討論第一世紀的基督徒會眾由於包括猶太人和希臘人而引起的難題。猶太人因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便可享有優先權嗎?成熟的基督徒明白人無須再遵守摩西的律法,但他們有權絆跌那些較軟弱而繼續緊守古代習俗的猶太籍弟兄嗎?在信中,保羅肯確地表明猶太人和非猶太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人不能靠謹守摩西律法,而是要對耶穌基督懷具信心,並且藉賴上帝所賜的非配得仁慈,才能稱義。
-
-
聖經的第45本書——羅馬書「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8.(甲)保羅如何談及自己的任務?(乙)他怎樣表明猶太人和希臘人均應得上帝的震怒?
8 上帝對猶太人和希臘人一視同仁(1:1-2:29)。保羅在上帝感示之下對羅馬人說了些什麼話?他開宗明義地表明自己奉基督所召作使徒,在萬國中教人「信服真道」。他表示自己切望與羅馬的聖徒見面,使大家可以「互相鼓勵」(《現譯》),並且向他們宣揚好消息。「這[好消息]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正如經上早已載明:「義人必因信得生。」(1:5,12,16,17)他指出猶太人和希臘人本應同受上帝的震怒。人的不敬虔行為是無可寬恕的,因為「創世以來,上帝的隱形特質……是顯而易見的。」(1:20,《新世》)但列國的人卻愚妄地奉受造之物為神。然而,猶太人不應當苛刻地論斷列國的人,因為他們自己也罪孽深重。既然上帝是大公無私的,他必定會按著各人的行為審判這兩批人。決定的因素不在乎人是否受過肉身的割禮,「惟有裡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裡的。」——2:29。
9.(甲)猶太人有什麼長處?保羅援引什麼經文去表明人人都在罪之下?(乙)那末,人怎樣才能稱義?有什麼例子支持這個論點?
9 因信稱義(3:1-4:25)。「這樣說來,猶太人有什麼長處?」上帝的聖言交託給他們,這本是極好的事。可是「猶太人和希臘人都在罪惡之下」,在上帝眼中,沒有「義」人。信中在七處地方援引希伯來文聖經去支持這個論點。(羅3:1,9-18;詩14:1-3;5:9;140:3;10:7;箴1:16;賽59:7,8;詩36:1)律法顯明人是有罪的,故此,「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稱義。」但由於上帝的非配得仁慈及贖價所帶來的釋放,猶太人和希臘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羅3:20,28)保羅引用亞伯拉罕的例子去支持這個論點。亞伯拉罕算為義並非有賴於行為或接受割禮,而是由於他表現傑出的信心。因此亞伯拉罕不單成為猶太人的父,更成為「一切……信之人的父」。——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