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垃圾堆救回了無價之寶守望台2015年 | 4月1日
-
-
從垃圾堆救回了無價之寶
說到垃圾堆,你會想到什麼?大概是廢物堆積如山,而且臭氣熏天,對嗎?你肯定沒想過能在垃圾堆找到值錢的東西,更別說是找到寶物了。
不過,一百年前,有人卻在一個垃圾堆裡找到了無價之寶。他找到的不是什麼寶石,而是比寶石還要珍貴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對我們來說很珍貴?
意想不到的發現
20世紀初,兩位牛津大學學者伯納德·格倫費爾和阿瑟·亨特到埃及考察,在尼羅河谷附近的垃圾堆發現了一些紙莎草紙殘片。1920年,正當他們忙於為這些殘片編目時,在埃及有更多殘片出土,格倫費爾就為英國曼徹斯特的約翰·賴蘭茲圖書館買下來了。不過,兩位學者還沒完成手上的工作就已相繼去世。
後來,另一位牛津大學學者科林·羅伯特斯完成了編目的工作。在整理殘片時,羅伯特斯看到一塊大小約為9x6厘米(3.5x2.4英寸)的殘片。讓他驚訝的是,上面用希臘語寫的內容是他熟悉的,其中一面是約翰福音18:31-33,另一面是37,38節的部分內容。這時,羅伯特斯已經知道,自己無意中發現了無價之寶。
鑑定殘片的年代
羅伯特斯相信這塊殘片肯定寫於很早的年代。但有多早呢?為了找出答案,他比較了殘片和其他古抄本的字體,這門學問叫做古文字學a。經過鑑定,他推算出殘片大概是什麼年代抄寫的。但為了進一步確認,他把殘片的照片發給三位研究紙莎草紙的學者,請他們幫忙鑑定。這些專家有什麼結論呢?
研究過殘片的字體和筆畫以後,三位專家一致認為殘片寫於公元125年左右,距離使徒約翰去世不到三十年!不過,對於鑑定手稿的年份,古文字學採用的方法始終不是百分之百準確。難怪有另一位學者認為,殘片也可以寫於2世紀內的任何時期。無論如何,這塊小小的殘片仍然是現存《希臘語經卷》抄本中最古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