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教會走向何方?
    警醒!2007年 | 2月
    • 教會走向何方?

      「基督教會」變得怎麼樣?在你居住的地方,教會是日漸衰落還是一片興旺?也許你偶爾聽到來自非洲、東歐,以及美國等地的消息,或是聲稱宗教復興過來,或是報告教會成員大幅增加。然而,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消息,特別是來自西歐的報告,卻說教堂被關閉,信徒數目不斷減少,還有人們普遍對宗教漠不關心。

      由於信眾日減,許多教會就改變作風。有些教會宣稱他們「不會對人作出判斷」,暗示上帝會接納人的任何行為。越來越多教會提供娛樂,安排熱鬧的場合和世俗的活動來吸引人,卻沒有教導信眾認識上帝的話語。雖然有些信徒覺得為要適應現代社會,這些改變是無可避免的;然而,許多誠心正意的人卻不禁納罕,教會是否偏離了耶穌所賦予的使命。讓我們探討一下這幾十年來,教會裡出現了什麼趨勢。

  • 教會變得怎麼樣?
    警醒!2007年 | 2月
    • 教會變得怎麼樣?

      北至墨西哥,南到智利,拉丁美洲國家的文化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年長的人還記得,拉丁美洲過去基本上只有一種宗教,就是羅馬天主教。16世紀時,西班牙征服者用武力脅迫人們歸附天主教。而在巴西執掌殖民政權的,就是信仰羅馬天主教的葡萄牙。有400年之久,天主教會全力支持當權政府,以換取政府在經濟上的支持,及被認可為官方宗教。

      可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一些天主教教士意識到支持統治階層使教會失去民心,於是開始呼籲人扶貧濟困,推行所謂的解放神學。這個運動在拉丁美洲興起,起初是抗議社會貧窮的情況,因為那裡有許多天主教徒生活在貧困中。

      儘管教士參與時下的政治運動,數百萬人還是離棄了羅馬天主教,轉而參加別的教會。新興的教會迅速增加,他們的禮拜儀式包括熱烈拍手唱詩,有的氣氛近於搖滾演唱會。鄧肯·格林在他的《拉丁美洲面面觀》(英語)一書中談到:「拉丁美洲的福音運動產生了無數獨立的教會。在這些教會裡,牧師的影響力往往很大。教會人數一旦增長,通常就會分裂,新教會隨之誕生。」

      歐洲不再虔信教會

      在1600多年的時間裡,自稱信奉基督的政府統治歐洲大部分的地方。時至21世紀,教會在歐洲仍然興盛嗎?2002年,社會學家史蒂夫·布魯斯在他的著作《上帝死了——西方社會世俗化》(英語)中談到英國:「19世紀時,幾乎所有婚禮都是按宗教儀式舉行的。」但到了1971年,在英國按宗教儀式舉行的婚禮只有百分之60,到2000年就只有百分之31。

      倫敦《每日電訊報》的宗教事務記者論及這種趨勢:「所有主流教派,不論是英國聖公會或羅馬天主教會,還是循道會或聯合歸正會,長期以來都在走下坡路。」他談及一個報告說:「如今只有百分之2的英國人在星期日上教堂,到2040年,英國的教會將會走向滅亡。」關於荷蘭的宗教也有類似的報告。

      荷蘭社會及文化規劃部進行的一項調查指出:「近幾十年來,荷蘭明顯地越來越世俗化。到2020年,預計會有百分之72的荷蘭人不再隸屬任何宗教。」德國的一個網上新聞報告說:「越來越多的德國人向魔法和玄祕術求助,期望獲得以往從教會、工作和家庭得到的安慰……由於信徒稀少,德國的教堂被迫紛紛關門。」

      繼續上教堂的歐洲人,通常不是想在教堂裡找出上帝對他們有什麼要求。一份來自意大利的報告說:「意大利人把宗教修修改改,好使宗教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那裡的一位社會學家說:「教宗盡可以說這說那,我們只聽進自己愛聽的話。」西班牙天主教的情形也差不多,人們已經不再虔信宗教,而是熱中於滿足物慾,他們想現在就生活在一個有豐富物質享受的人間天堂裡。

      耶穌和他的門徒所提出的教誨,並實踐的基督教,跟教會裡出現的趨勢實在有天淵之別。耶穌創立的不是什麼自助餐式的宗教,任人隨意挑挑揀揀,中聽的話就接受,不中聽的就撇在一旁。耶穌說:「誰想來跟從我,就該承認不再擁有自己,天天背起自己的苦刑柱,不斷跟隨我。」耶穌教導民眾,人要過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就要甘願自我犧牲和樂意付出努力。(路加福音9:23)

      在北美推銷宗教

      觀察家評論說,加拿大人傾向於對宗教持懷疑態度。可是在美國,情況卻恰恰相反,人們對宗教一般都很認真。據一些大型民意調查公司報導,至少有百分之40接受調查的美國人聲稱,他們每週都去教堂,儘管點算出來的參加人數只有百分之20左右。超過百分之60的人說他們相信聖經是上帝的話語,可是,他們即使參加某個教會,但對教會的熱情卻可能很短暫。在美國,許多上教堂的人很容易就換個教會。如果一個牧師失去了聲望或是感召力,他很快就會失去自己的信眾,這通常也意味著會失去一筆豐厚的收入!

      有些教會研究商業手法來學習如何更好地「推銷」教會的活動。教會不惜花上大筆金錢,雇了專為教會服務的諮詢公司。據一份關於這類公司的報告指出,一個牧師曾滿意地說:「這筆投資很划算。」大型教堂擁有數千信徒,財政收入豐厚,連一些商業刊物,例如《華爾街日報》和《經濟學家》週刊都加以報導。這些刊物說,大型教堂「為身體和靈魂」提供了特有的「一站式服務」。一個「多功能」的教堂可能包括餐廳、咖啡店、美容院、桑拿浴和運動設施,教會還安排文娛活動,包括上劇院、拜訪社會名流和欣賞當代音樂。但是神職人員則教導人什麼呢?

      教會喜歡傳講「致富福音」,這不足為奇。信徒從教會得知,如果他們慷慨捐獻,就會飽享財富健康。在道德標準方面,上帝通常被描述為寬容的上帝。一個社會學家說:「美國的教會要前來守禮拜的人感到身心舒暢,不覺得受到諸多批評。」廣受歡迎的教會通常向人傳講自助祕訣,教人怎樣才能成功快樂。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參加沒有宗教派別的教會,因為在教堂裡幾乎從不談論教義,以免引起不和。然而,政治卻成了談論的焦點,而且往往談得非常明確具體。近來,教會參政的事例就令一些神職人員感到尷尬。

      北美的宗教究竟有沒有復興呢?2005年,《新聞週刊》(英語)報導有關一些流行的宗教儀式,包括「做禮拜時信徒會喊叫、昏厥和跺腳」,可是雜誌指出「不管在教堂裡舉行什麼儀式,做禮拜的人肯定沒有激增」。相反,在調查中聲稱自己不隸屬任何宗教的人數倒是增加得最快。有些教會看來是人數增加,但這只不過是因為其他教會的信徒減少而已。據說,教堂的禮拜儀式、管風琴音樂和身穿長袍的神職人員都不再吸引信眾,人們正「成群結隊地」放棄傳統的宗教。

      從這篇短文我們看到,教會在拉丁美洲不斷地分裂,在歐洲失去越來越多的信眾,在美國就通過提供娛樂和熱鬧的活動來換取人們的支持。當然,這是一般的趨勢,但也有不少例外。可是,以整體而言,各地的教會都在竭力掙扎,挽回自己的聲望。這是否意味著基督教正日漸衰微呢?

      [第6頁的附欄或圖片]

      宗教市場化

      據報,法國天主教會全國神職服務部的負責人曾說:「我們看見宗教正在市場化。人們上教堂就好像到超市購物一樣,如果這個不適合,就揀選那個。」在一個研究歐洲教會的報告中,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教授格蕾斯·戴維說:「人們只是從各種各樣的宗教中『挑這挑那,混合起來』,就有了自己喜歡的宗教。像其他很多東西一樣,宗教已經市場化了,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個人喜好來挑選自己合意的宗教。」

      [第4,5頁的圖片]

      意大利那不勒斯一間教堂大門上的塗鴉

      [鳴謝]

      ©Doug Scott/age fotostock

      [第4,5頁的圖片]

      許多墨西哥人不再虔信天主教

  • 基督教前景如何?
    警醒!2007年 | 2月
    • 基督教前景如何?

      全世界都會歸信基督教,還是基督教最終會絕跡世上?基督教依然純潔明亮,好像黑暗中的明燈,還是已經腐化變質?這些都是我們至今仍然關注的問題。

      耶穌用了一個簡單的比喻,表明在他撒下基督教的種子之後,仇敵撒但就馬上來插手破壞。(馬太福音13:24,25)因此,在基督完成傳道工作後的起初幾個世紀,基督教就面目全非,不是因為社會變遷,而是由於仇敵撒但的作為。今天,一般教會還在延續以往所犯的錯,並為此承擔惡果。(哥林多後書11:14,15;雅各書4:4)

      陰謀攻擊基督教

      耶穌曾預告他的教誨會受到腐化。他說:「天上的王國好比一個人把好種子撒在田裡。眾人睡覺的時候,他的仇敵來了,在小麥當中另外撒下毒麥的種子,就走了。」令人意外的是,僕人報上惡行希望獲准去收集毒麥時,這個人卻說:「不用,免得你們收集毒麥的時候,把小麥也一併連根拔起。讓這兩樣一起成長,直到收割莊稼的時候。到收割莊稼的時候,我要吩咐收割的人說:先把毒麥收集起來,捆成捆,預備燒掉,然後把小麥收在倉裡。」(馬太福音13:24-30)

      正如耶穌自己解釋,比喻中在田裡撒小麥種子的人代表耶穌,他所撒下的種子代表真基督徒。在小麥中撒下毒麥種子的敵人代表「魔鬼」,毒麥代表那些目無法紀的叛道者,他們偽稱自己是上帝的僕人。(馬太福音13:36-42)使徒保羅進一步預告了將要發生的事。他說:「我知道我離去以後,必有兇暴的狼混進你們中間,苛待羊群;就是在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歪曲的話,拉攏門徒跟從他們。」(使徒行傳20:29,30)

      基督教腐化墮落

      耶穌在比喻中所說的話和保羅的預言應驗了嗎?的確應驗了。野心勃勃的人操控了耶穌創立的教會,用來謀取一己私利。耶穌曾告訴他的門徒:「你們不屬於世界」。(約翰福音15:19)可是,渴求權力的人跟統治者結盟,組成國家教會,積聚了巨大的權力和財富。這些教會用「歪曲的話」教導人。比如說,他們教導人民要崇拜國家並且在作戰時要為國捐軀。因此,所謂的基督徒參加了十字軍東征,大肆屠殺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人。他們也參與戰爭,殺害跟自己屬於同一宗教的「弟兄」。他們絕對沒有保持基督徒的中立,也沒有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7-39;約翰福音15:19;哥林多後書10:3-5;約翰一書4:8,11)

      顯然,多個世紀以來,教會一直自稱信奉基督,但其實只不過是虛有其表。這樣,我們就不難明白前幾篇文章談到的事:教會分裂成不同的教派、干預政治、漠視上帝的律法,而且這些趨勢還延續至今。這些壞果實不屬於真基督教,而是屬於魔鬼所栽種的假基督教。那麼,錯誤的宗教前景如何?錯誤宗教不會僅因缺乏支持就自行消失,反之正如耶穌在比喻中所說,會因遭受判決而被毀滅。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