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情達意萬物生警醒!2003年 | 10月8日
-
-
但人類並非萬物中惟一能夠溝通的生物,動物即使依靠本能活動,也有超卓不凡的溝通本領。例如,在千里冰封的南極土地上,冬季來臨前,皇企鵝會在一年一度的求偶盛會中互相鳴叫,尋找對象。皇企鵝大展歌喉,不是要尋開心,事情原來關係到子孫的福祉。此話何解?
雌鳥產卵後,鳥卵由雄鳥孵育,雄鳥把卵放在育兒袋中,雌鳥則潛入海洋覓食。大約65天之後,雌鳥回到岸上,有時一拐一拐地走,有時在雪地上以腹滑行。雌鳥在茫茫雪野中行走150公里回到棲息地,已叫人嘖嘖稱奇;更奇的是,雪地上的皇企鵝數以萬計,鳴聲聒耳,雌鳥怎能辨認愛侶和新生的幼雛呢?原來早前在求偶盛會裡,皇企鵝已經牢記了對方的歌聲,雖然闊別多時,仍能憑歌相認,一家團聚!
除了用變化萬千的嗓音傳情達意之外,動物用來溝通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手勢、搶眼的顏色、發出閃光,散發多種不同的氣味等。
-
-
無盡溝通在世間警醒!2003年 | 10月8日
-
-
無盡溝通在世間
「不管是人還是動物,要是沒有溝通,就只會各自變成遺世獨立的孤島。」(《動物語言》)
在森林中,在熱帶大草原上,甚至在你的私人花園裡,任何角落,只要有動物,牠們都很可能忙於溝通。《動物語言》說:「動物互相溝通,除了用感官,還會用肢體動作或姿勢。用氣味來傳達隱晦的信號也是辦法,但受驚臭鼬發出的信號,就一點也不隱晦了。其他的溝通方法還多著,如吱吱尖叫、呱呱大叫、嚦嚦清唱和啾啾鳴唱;有些動物用自身的電力收發信號;有些則發光、變色;有些會『跳舞』;有些甚至輕敲或震動地面。」這些信號有何意思呢?
科學家仔細觀察動物怎樣溝通,以求找出信號背後的含義。他們發現,當地上有黃鼠狼之類的食肉動物出現時,矮腳雞(細小家禽)就會扯高嗓門,發出喔、喔、喔 的短促聲調,警告同類。如果頭上有鷹盤旋,牠們就會拖長聲調,高聲尖叫,其他矮腳雞知道危險逼近,就能趕快逃生,可見牠們果然在互通消息。科學家觀察其他鳥類時,也發現同樣的行為。
《歌曲、咆哮、禮儀》說:「研究動物怎樣溝通,方法之一是在動物發出信號時,先把它錄下來,然後重播給牠們的同類聽或看,看看牠們的反應是否一如所料。」矮腳雞對測試的反應,跟牠們在自然界的相同。在蜘蛛身上測試,也一樣行得通。雄性狼蛛會擺動毛茸茸的前腿,令雌性狼蛛注意牠。研究員想知道雌狼蛛喜歡雄狼蛛什麼,就用錄像機拍下雄狼蛛的動作,然後在剪輯時用數碼技術隱去牠的腿毛。雌狼蛛看見片斷,即時就不屑一顧。這說明什麼呢?原來真正吸引雌狼蛛的,只是雄狼蛛那不停擺動的毛腿 而已!
氣味相投
許多動物身上有個特別的腺體,用來分泌一種氣味濃烈的化學物質,叫做信息素,牠們就是靠氣味與同類溝通;另一些動物則通過尿液或糞便把信息素排出來。人類在自己的房屋外面安裝圍欄,插上標示牌或號碼牌,劃地為界,宣示業權;有些動物例如貓、狗,就用信息素告訴同類,這處是「私人重地,嚴禁闖入」。同類不用看見什麼標示牌,也知道不能越過疆界,可見這種溝通方式非常有效。
信息素還有別的用途。信息素就像一塊化學公告板,其他動物「閱讀」這塊公告板時,會感到內容豐富。《動物怎樣溝通》說,動物留下的氣味,「還可能透露地盤主人的一些其他資料,包括年歲、性別、健康狀況、本領和求偶周期。……這些用來標識地盤的特殊氣味,含有辨別身份的重要信息」。有些動物很重視自己在疆界上留下的氣味,這是不難明白的,管理動物園的人十分清楚。管理員發現,動物園的籠子清洗過後,許多動物的第一反應,就是重新留下氣味,標識疆界。《動物怎樣溝通》說:「一旦發覺氣味消失,動物會隨之感到失落,行為變得不正常,連生育能力也會中斷。」
在昆蟲世界裡,信息素的作用也非常顯著。例如,有一種叫做警告信息素的,一旦釋出,就能招引昆蟲大量聚集,發動攻擊。另一種叫集合信息素的,可以集合同類昆蟲,把牠們引向一個有食物或適合築巢的地方。警告信息素也包括性信息素在內,某些昆蟲對這種信息素很敏感。雄蠶蛾有兩條獨特的觸鬚,形狀像羊齒植物細小的葉子,看來很脆弱,但極為敏銳,就算一個雌蠶蛾的性信息素分子,也能夠探測得到!當雄蠶蛾探測到大約二百個性信息素分子時,就會出動尋找雌蠶蛾。然而,除了動物之外,植物用化學技術互相溝通,也神乎其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