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基督的愛親近耶和華
-
-
耶穌「憐憫他們」
8.聖經原文用了一個希臘語詞來描述耶穌的深刻感情,這個語詞含有什麼意思?
8 耶穌跟天父一樣,充滿憐憫之心。很多聖經記載都表明,耶穌深深明白及體諒別人的痛苦,主動關心陷於困境的人。聖經原文用了一個譯作「憐憫」的希臘語詞,有位學者說:「這個語詞描述人的內心深深受到打動。在希臘語裡,這是用來描述同情心的最強字眼。」現在讓我們看看,耶穌在哪些場合憐憫困苦的人,挺身幫助他們。
9,10.(甲)為什麼耶穌和使徒們要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乙)當耶穌受到打擾不能休息時,他有什麼反應?為什麼?
9 教導別人認識上帝。馬可福音6:30-34的記載透露,耶穌憐憫別人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請想想以下情景:使徒們剛完成了一次傳道旅程回來,興奮地聚集在耶穌跟前,急著要把所見所聞告訴耶穌。但那時已有一大群人聚集起來,耶穌和使徒們連吃飯的空也沒有。耶穌善於觀察,看出使徒們很疲累,就對他們說:「來,我們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去休息一下。」他們上了船,駛往加利利海北端一個僻靜的地方去。但群眾看見他們離開,也知道了他們的行蹤,就紛紛沿著北面的海岸走到那個地方,竟然比他們的船還先到一步!
10 耶穌有沒有因為被打擾、不能休息而不高興呢?絕沒有!耶穌看見成千上萬的人聚集起來等著他,心裡大受感動。馬可報導,耶穌「看見一大群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綿羊一樣。耶穌就教導他們許多事」。耶穌看出這些人非常需要上帝的指引。他們好像綿羊四處流離,沒有牧人帶領和保護。耶穌知道當日那些冷酷無情的宗教領袖,對一般平民毫不關心,沒有盡牧人的責任好好照顧羊群。(約翰福音7:47-49)耶穌於是憐憫民眾,對他們傳講「上帝的王國」。(路加福音9:11)值得注意的是,耶穌在還沒有看見群眾對他的教導有什麼反應之前,已對產生了憐憫之心。換句話說,耶穌不是因為別人願意聽他的教導才憐憫他們,而是出於憐憫之心才付出努力教導他們。
耶穌「伸出手來摸他」
11,12.(甲)在聖經時代,人們對痲瘋病人有什麼看法?耶穌對那個來向他求醫的「滿身痲瘋」的人有什麼反應?(乙)耶穌親手觸摸痲瘋病人,這件事對這個病人有什麼意義?一位醫生的經歷怎樣說明這點?
11 紓解別人的痛苦。患了各種各樣疾病的人,都感受到耶穌對人的憐恤之情,所以紛紛到他那裡求醫。有一次,一群人跟著耶穌,有個「滿身痲瘋的人」也跟著他。在這個場合,耶穌對人的憐憫之情表露無遺。(路加福音5:12)在聖經時代,痲瘋病人必須被隔離,以免把痲瘋傳給其他人。(民數記5:1-4)不過,猶太宗教領袖自行定出許多冷酷無情的規條,對痲瘋病人諸多限制。a請留意耶穌是怎麼做的,經文說:「有一個痲瘋病人來到耶穌那裡,跪下懇求他說:『只要你願意,就能使我痊癒。』耶穌很可憐他,就伸出手來摸他,說:『我很願意!你痊癒吧。』痲瘋立刻從他身上消失。」(馬可福音1:40-42)耶穌很清楚,按法律來說,痲瘋病人連公共場所也不該去。雖然這樣,耶穌卻很憐憫他,不但沒有叫他走,反而做了一件別人難以想像的事。耶穌竟然伸出手來摸他!
12 你能夠想像耶穌的這個舉動,對那個痲瘋病人有多大意義嗎?看看以下的事例,你就會明白了。保羅·布蘭德醫生是個治療痲瘋病的專家,他講了在印度行醫時的一次經歷。他為一個年輕的痲瘋病人檢查,一邊用手搭著病人的肩膊,一邊通過傳譯講解病人要接受什麼治療。病人突然放聲大哭。醫生問他:「我說錯了什麼話,令你這麼難堪?」傳譯員用那個病人的母語問他,然後回答說:「醫生,你沒說錯什麼。他只想讓你知道,他哭是因為你竟然用手搭在他的肩膊上。在你來這裡行醫之前,已經很久很久沒有人觸摸他了。」對那個走到耶穌跟前的痲瘋病人來說,耶穌的舉動意義更大。耶穌摸過他之後,長期令他受盡歧視的頑疾竟然痊癒了!
13,14.(甲)耶穌走到拿因城門口的時候,遇到了哪些人?為什麼當時的情況讓人特別難過?(乙)耶穌憐憫拿因城的寡婦,於是做了什麼?
13 對哀傷的人深表同情。耶穌看見別人痛苦哀傷,就很同情他們。讓我們看看路加福音7:11-15的記載。事情發生在耶穌展開傳道工作的中期,他來到加利利的拿因城附近的郊區。耶穌走近城門的時候,遇到一隊送殯的人。死者家屬的坎坷經歷實在讓人同情。一個年輕人死了,他是獨生子,母親是個寡婦。曾幾何時,她也在送殯的行列中,送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丈夫。這一次則是她的兒子,這個年輕人很可能是她唯一的依靠。送殯的群眾可能還包括一些哭喪的人和彈奏哀樂的人。(耶利米書9:17,18;馬太福音9:23)這個傷心欲絕的母親很可能走在死者的擔架旁邊,耶穌定睛看著她。
14 耶穌為這個母親感到難過,「十分可憐她」。他語氣堅定地告訴她:「不要哭了。」然後,他走到抬擔架的人身旁,上前按住擔架。大家就都站住了。耶穌以洪亮有力的聲音,對著死者說:「年輕人,我吩咐你起來!」接著有什麼事發生呢?「死者就坐起來,開口說話」,就像從酣睡中醒來一樣!接著,「耶穌把他交給他的母親」。當時的場面肯定很感人!
15.(甲)聖經記載了很多耶穌憐憫別人的事例,這些記載顯示憐憫跟行動有什麼關係?(乙)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穌?
15 我們從這些聖經記載學到什麼呢?請留意,耶穌總是把憐憫化作行動。每當耶穌看到別人受苦受難,都會憐憫他們,並且採取行動幫助他們。我們可以怎樣跟從他的榜樣呢?我們既然是基督徒,就有義務要傳好消息和幫助人做基督的門徒。我們這樣做,主要是因為愛上帝。不要忘記,傳道工作也給我們機會對人表現憐憫。我們要是跟耶穌一樣關心別人,就會想盡力向他們傳講好消息。(馬太福音22:37-39)那麼,我們又該怎樣關心正在受苦或經歷傷痛的弟兄姐妹呢?當然,我們無法施行奇跡,醫好他們的疾病或把死者復活過來。不過,我們可以把憐憫化作行動,主動關心人,並提供切合實際的幫助。(以弗所書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