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獅口逃生!要留意但以理的預言!
-
-
4 如果大流士把猶太俘虜但以理立為總督,已經令人吃驚了。但是大流士竟然宣布,他要把但以理立為管轄總督的三位高官之一。你可以想像這件事多麼轟動!不但這樣,但以理的表現一直十分「出色」,比其他高官更有才幹。人人都看出他「裡面有非凡的靈」。大流士甚至打算把他擢升為宰相。——但以理書6:2,3。
5.國王重用但以理,必然令其他高官和總督有什麼反應?為什麼?
5 其他高官和總督聽見,必然妒火中燒。但以理既不是米底亞人,也不是波斯人,更不是王親國戚,竟然有權管轄他們,實在令他們忍無可忍!大流士怎可能把一個外國人擢升到這個高位,但對自己的同胞,甚至自己的親屬,反而不屑一顧呢?他們覺得國王這樣做太不公平了。再者,總督們顯然覺得,為官清正的但以理會妨礙他們做貪污腐敗的勾當。可是,高官和總督卻不敢為這件事向大流士表示不滿。大流士畢竟十分器重但以理。
6.高官和總督怎樣設法打擊但以理的聲譽?為什麼他們的陰謀無法得逞?
6 於是,這些妒火中燒的政客一同商議怎樣陷害但以理。他們設法「找但以理誤國的把柄」。他有任何疏忽職守的地方嗎?他有什麼不誠實的行為嗎?高官和總督發覺,但以理辦事從不疏忽職守,也不貪污瀆職。他們想道:「我們要找這個但以理的把柄,只能從他上帝的律法下手,不然就連絲毫藉口也找不著。」於是這些老奸巨猾的人想出了一條毒計,以為這樣就可以把但以理一舉鏟除了。——但以理書6:4,5。
策動殺人陰謀
7.高官和總督向國王提出什麼建議?他們用什麼態度和語氣提出建議?
7 高官和總督「群集」起來,覲見大流士。「群集」的阿拉米語有群情洶湧的意思。看來這些人裝成有十分緊急的事要稟告國王。他們也許認為,如果他們語氣堅定,聲稱這件事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國王就大概不會質疑他們的建議。因此,他們開門見山說:「王國所有高官、長官、總督、宮廷高官、施政官一起議定,想立一條欽定的法規,實施一道禁令。王啊,三十天內,誰向你以外的任何神、任何人呼求,都要扔到獅子坑裡。」a——但以理書6:6,7。
8.(甲)為什麼大流士覺得臣子建議的法令頗合他的心意?(乙)高官和總督的真正動機是什麼?
8 歷史文獻證實,美索不達米亞一帶的國王時常被人視為神而受人崇拜。因此,高官和總督的建議無疑令大流士感到很愜意。他也可能看出,這個建議對他有實際的好處。要記住,在巴比倫的居民看來,大流士是個外國人,也是個新來的人。新法令可以確立他的國王地位,鼓勵住在巴比倫的臣民公開表態,效忠和支持新政府。可是,高官和總督建議頒布這條法令,絕不是為了國王的福利著想。他們的真正動機是要陷害但以理,因為他們知道,但以理習慣每天三次在屋頂的房間裡打開窗戶向上帝禱告。
9.為什麼新法令對大部分非猶太人都不致造成難題?
9 這條有關禱告的法令,會叫巴比倫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全都感到為難嗎?不一定。何況禁令只生效一個月,問題根本不大。再者,很少非猶太人會認為,崇拜某個人一段時期就違反自己的信仰。一個聖經學者指出:「在各國中,巴比倫是最熱中於崇拜偶像的。在巴比倫人看來,崇拜國王並不是什麼奇怪的要求。因此,他們樂意遵命,尊崇他們的征服者——米底亞人大流士——像尊崇神一樣。只有猶太人才不願服從這個命令。」
10.米底亞人和波斯人對國王頒布的法律有什麼看法?
10 無論如何,來見大流士的官員促請他「立這條法規,簽署文件,依照米底亞人和波斯人不能廢除的法律,叫法規不得更改」。(但以理書6:8)在古代東方,人往往認為國王的聖旨至高無上,久而久之就以為國王沒有可能犯錯。即使一條法令可能使無辜的人喪生,也必須執行!
11.大流士的法令對但以理有什麼影響?
11 大流士料不到法令會影響但以理,於是簽署了法令。(但以理書6:9)這樣,他在無意中簽署了行刑令,把自己最器重的官員處死。不錯,這條法令肯定牽連到但以理。
大流士只好判刑
12.(甲)但以理一知道新法令頒下,就立即怎樣做?(乙)誰窺伺著但以理?為什麼要這樣做?
12 但以理很快就獲知這條有關禱告的禁令。他立刻回到家裡,走進屋頂的房間。b房間的窗子開著,朝向耶路撒冷。他開始向上帝禱告,「就像沒有禁令以前經常做的一樣」。但以理也許以為當時只有他一個人,但那些想謀害他的人正窺伺著他。突然他們「紛紛前來」,無疑來勢洶洶,十分激動,就像他們去見大流士的時候一樣。現在他們親眼看見「但以理在他的上帝面前提出呼籲,祈求施恩」。(但以理書6:10,11)高官和總督已得著他們想要的證據,可以向大流士指控但以理了。
13.但以理的敵人向國王報告什麼事?
13 但以理的仇敵很狡猾,他們問大流士說:「王啊,你不是簽署了禁令,規定三十天內,誰向王以外的任何神、任何人呼求,就要扔到獅子坑裡嗎?」大流士回答說:「依照米底亞人和波斯人不能廢除的法律,這件事已經確立了。」於是,想謀害但以理的人立即提出指控說:「王啊,那個從猶大流放到這裡來的但以理,竟然不理會你和你簽署的禁令,仍舊一天呼求三次。」——但以理書6:12,13。
14.高官和總督把但以理稱為「那個從猶大流放到這裡來的」,看來有什麼用意?
14 高官和總督把但以理稱為「那個從猶大流放到這裡來的」,這一點頗耐人尋味。看來他們想強調,但以理雖然受大流士抬舉,得居高位,其實只是個奴隸罷了。他們認為,既然但以理是奴隸,無論國王多麼寵愛他,他也該受法律制裁!
15.(甲)大流士聽見高官和總督帶來的消息,有什麼反應?(乙)高官和總督怎樣進一步顯露他們非常鄙視但以理?
15 也許高官和總督以為,他們偵察出但以理違抗王命,國王一定會獎勵他們。如果他們真的這樣想,就大失所望了。他們帶來的消息令大流士非常難過。大流士非但沒有對但以理發怒,立即把他扔進獅子坑裡,反而整日想辦法拯救但以理。可是他一籌莫展。不消多久,但以理的仇敵回來見王,厚顏無恥地要求把但以理處死。——但以理書6:14,15。
16.(甲)大流士為什麼尊重但以理的上帝?(乙)大流士希望有什麼事發生在但以理身上?
16 大流士覺得自己已別無選擇。他不能廢除法令,也無法赦免但以理的「過犯」。他能夠做得到的,只是對但以理說:「你恆心事奉的上帝會親自搭救你的。」大流士看來很尊重但以理的上帝。耶和華使但以理有能力預告巴比倫的傾倒。上帝也賜給但以理「非凡的靈」,使他在高官中有如鶴立雞群一般。也許大流士知道,數十年前同一位上帝曾經從火爐裡救出三個希伯來青年。大流士既然無法取消他已簽署的法令,很可能他希望現在耶和華會搭救但以理。於是,他下令把但以理扔進獅子坑裡。c然後,「有人搬來一塊石頭放在坑口,王用自己的戒指和大臣的戒指蓋上印,這樣但以理的案件就不得更改了」。——但以理書6:16,17。
形勢急轉直下
17,18.(甲)什麼事表明但以理的處境令大流士非常難過?(乙)第二天清晨,國王回到獅子坑,有什麼事發生?
17 大流士垂頭喪氣,回到王宮。他不要樂手為他奏樂,因為他根本沒有心情消遣娛樂。相反,大流士整夜禁食,無法入睡。他「怎麼也睡不著覺」。天一亮,大流士就急忙趕到獅子坑去。他哀聲喊道:「但以理,活上帝的僕人啊,你恆心事奉的上帝能搭救你,不讓獅子傷害你嗎?」(但以理書6:18-20)令他大感驚訝、如釋重負的是,但以理竟能回答他!
18 「願王萬歲。」但以理對國王所說的話語氣恭敬,顯示他並沒有怨恨國王。他知道自己所受的迫害其實不是國王的意思,而是妒忌他的高官和總督造成的。(參閱馬太福音5:44;使徒行傳7:60。)但以理繼續說:「我的上帝差天使封住了獅子的口,不讓獅子把我吃掉;因為我在上帝面前確實無辜。王啊,我在你面前也沒做過對你有損的事。」——但以理書6:21,22。
19.大流士怎樣被高官和總督蒙騙利用?
19 但以理這番話,必然令大流士良心深感不安!他明知但以理沒有做過什麼壞事,根本不該扔進獅子坑裡。他清楚知道高官和總督合謀要把但以理害死,並且利用國王去達成他們的自私目的。他們一口咬定,「王國所有高官」都建議頒布法令,暗示他們跟但以理商量過這件事。大流士稍後會處置這些老奸巨猾的人。首先,他下令把但以理從獅子坑裡拉上來。上帝施行了奇跡,使但以理身上連一點傷也沒有!——但以理書6:23。
20.惡意攻擊但以理的仇敵有什麼遭遇?
20 但以理既然安然無恙,大流士於是著手處理其他的事。「王下令,人就把指控但以理的人都帶來,把他們連兒子妻子一起扔到獅子坑裡去。他們還沒有落到坑底,獅子就抓住他們,把他們的骨頭全都咬碎。」d——但以理書6:24。
21.在處置罪犯的家屬方面,摩西律法跟某些古代文化的法律有什麼顯著分別?
21 國王不但把串通陷害但以理的人處死,還一併處決了他們的妻子兒女,未免過於苛酷。在這方面,上帝的律法合理得多。上帝通過摩西先知宣告說:「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凡被殺的都為本身的罪。」(申命記24:16)然而,在某些古代文化裡,人犯了重罪,家屬受牽連處死並非罕見的事。目的也許是防止犯人的家屬在後來報復。無論如何,把高官和總督的家屬處決,絕不是但以理的意思。但以理看見這些惡人連累家人遭遇大禍,很可能感到十分難過。
22.大流士頒布什麼新諭令?
22 大流士把合謀害人的高官和總督處決之後,頒布了一道諭令說:「我現在頒令,凡我王國各地的人民,在但以理的上帝面前都要顫慄畏懼。他是活上帝,萬世長存。他的王國不會滅亡,他統治的權柄永無窮盡。他搭救人,解救人,在天上地下施行神跡奇事,搭救了但以理脫離獅子的爪。」——但以理書6:25-27。
-
-
獅口逃生!要留意但以理的預言!
-
-
[第121頁的整頁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