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身向人打開專心服務的機會守望台1996年 | 10月15日
-
-
「[要]恆常侍候主,不致分心。」——哥林多前書7:35。
1.關於哥林多的基督徒,保羅聽見什麼令人不安的消息?
使徒保羅為他在希臘哥林多城的基督徒弟兄擔心。大約五年前,他在這個以性不道德著稱的繁華城市建立了一群基督徒會眾。五年之後(公元55年左右),他在小亞細亞的以弗所城聽見來自哥林多的消息,令他深感不安,因為據報當地的會眾有分門結黨的情形存在,而且有人犯了嚴重的不道德,但會眾卻對此視而不見。除此之外,保羅收到哥林多基督徒的來信,要他就性關係、獨身、婚姻、分居、再婚等問題給他們一點指引。
2.哥林多的不道德風氣看來怎樣影響到當地的基督徒?
2 性不道德在哥林多大為流行,看來這件事在兩方面使當地的會眾受到影響。有些基督徒對道德墮落的風氣屈膝,以致對性不道德採取寬容的態度。(哥林多前書5:1;6:15-17)另外一些人則對城裡花天酒地、縱情作樂的風氣大起反感,以致走到另一極端,主張人要完全禁慾,甚至夫婦也不可發生性關係。——哥林多前書7:5。
3.保羅在寫給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裡首先處理什麼問題?
3 保羅寫了一封長信給哥林多人。他首先談及分門結黨的問題。(哥林多前書1-4章)他勸他們不要跟從人,因為這只會造成有害的分裂。他們應該團結一致,作「上帝的同工」。接著他提出具體的訓示,勸勉會眾要在道德上保持清白。(5,6章)然後使徒提及他們的來信。
鼓勵人獨身
4.保羅說,「男子不觸摸女子倒是好的。」他的話是什麼意思?
4 他寫道:「關於你們寫信提到的事,男子不觸摸女子倒是好的」。(哥林多前書7:1)「不觸摸女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為了滿足性慾而跟女子有身體上的接觸。既然保羅已經在上文譴責淫亂,他現在談及婚姻安排之內的性關係。他鼓勵人保持獨身。(哥林多前書6:9,16,18;參閱創世記20:6;箴言6:29。)他在稍後寫道:「我對沒有結婚的人和寡婦說,他們安於像我一樣就好了。」(哥林多前書7:8)保羅並沒有結婚,他也許是個鰥夫。——哥林多前書9:5。
5,6.(甲)為什麼保羅顯然並不是鼓勵人採納修道院那種禁慾的生活方式?(乙)保羅鼓勵誰獨身?為什麼?
5 很可能哥林多的基督徒對希臘哲學有若干認識;有些學派鼓吹極端的禁慾主義,主張人要絕對克己。哥林多人問保羅,基督徒是否完全不發生性關係「就好」,可能是由於受這種哲學所影響嗎?保羅的回答並沒有反映出希臘的哲學思想。(歌羅西書2:8)保羅絕沒有像天主教的神學家一樣,鼓勵人在修道院裡過獨身的禁慾生活,彷彿獨身的人特別聖潔,憑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禱告,就比別人更有希望得救似的。
6 保羅指出,「既然目前環境艱難」,他鼓勵人保持獨身。(哥林多前書7:26)他所指的可能是當時基督徒所經歷的艱難日子;基督徒如果結了婚,就可能更難應付種種艱辛。(哥林多前書7:28)保羅給未婚基督徒的勸告是:「他們安於像我一樣就好了。」給鰥夫的勸告是:「你獲得解脫,沒有妻子嗎?不要再尋求妻子了。」論到基督徒寡婦,保羅寫道:「依我的看法,她如果安於現狀就更快樂。我認為自己也是有上帝的靈的。」——哥林多前書7:8,27,40。
沒有強迫人獨身
7,8.什麼表明保羅並沒有強迫任何基督徒保持獨身?
7 耶和華的聖靈無疑指引保羅提出以上的忠告。對於獨身和婚姻,保羅的意見十分平衡合理。他並沒有把婚姻和獨身跟忠心與否扯上關係。相反,他指出人可以在這件事上自行作出決定,但是對那些能夠保持貞潔的人來說,獨身會是較佳的選擇。
8 保羅談論過「男子不觸摸女子倒是好的」以後,進一步指出:「不過,由於淫亂流行,男子該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該各有自己的丈夫。」(哥林多前書7:1,2)對沒有結婚的人和寡婦,他的忠告是:「安於像我一樣就好了。」但他隨即補充說:「可是,他們如果不能自制,就該結婚,因為與其慾火焚身,不如結婚好了。」(哥林多前書7:8,9)他對鰥夫說:「不要再尋求妻子了。你就算結婚,也不是犯罪。」(哥林多前書7:27,28)保羅的勸告不偏不倚、合理得體,容許人自行作出選擇。
9.據耶穌和保羅說,婚姻和獨身怎樣都是上帝的恩賜?
9 保羅表示,婚姻和獨身都是上帝的恩賜。「我卻願所有人都像我一樣。不過,各人有各人從上帝所得的恩賜,有人這樣,有人那樣。」(哥林多前書7:7)他無疑想到耶穌所說的話。耶穌表明婚姻是上帝創設的,但同時指出,人如果為了專心照料王國事務而自願保持獨身,這可說是一種特別的恩賜。「這句話不是人人都會容納的,惟獨那些有恩賜的人才會容納。有些閹人從母親腹中一生下來就是這樣的,有些閹人是被人弄成閹人的,有些閹人是為了天上的王國而要自己做閹人的。能容納的,就容納吧。」——馬太福音19:4-6,11,12。
容納獨身的恩賜
10.人可以怎樣「容納」獨身的恩賜?
10 雖然耶穌和保羅都把獨身稱為「恩賜」,他們卻沒有表示這是一種神奇的恩賜,是只有某些人才能享有的。耶穌說「不是人人都會容納」這種恩賜,但是他勸勉那些能容納的,「就容納吧」。耶穌和保羅就容納了這種恩賜。不錯,保羅寫道:「與其慾火焚身,不如結婚好了」,但他所談及的是那些「不能自制」的人。(哥林多前書7:9)保羅在較早時候所寫的信中表示,基督徒是能夠避免慾火焚身的。(加拉太書5:16,22-24)靠靈行事的意思就是,讓耶和華的靈指引我們的每一步。年輕的基督徒能夠這樣做嗎?能夠,只要他們緊緊跟從耶和華的話語就行了。詩篇執筆者寫道:「少年[男女]用什麼潔淨[自己]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詩篇119:9。
11.「順應靈而行」是什麼意思?
11 今日,各種放任的思想正通過許多電視節目、電影、雜誌文章、書本和歌詞散播開去,我們必須小心提防這些精神毒藥才行。這些思想都以肉體為念。年輕的基督徒,不論男女,如果想容納獨身的恩賜,就務要「不順應肉體而行、卻順應靈而行……。順應肉體的人,思想集中在肉體的事上;順應靈的人,思想集中在屬靈的事上」。(羅馬書8:4,5)屬靈的事是正義、貞潔、可喜愛、道德高尚的。基督徒無論老幼,都最好『繼續思念這些事』。——腓立比書4:8,9。
12.容納獨身的恩賜主要牽涉到什麼事?
12 人如果要容納獨身的恩賜,成功的要訣主要在於將心意集中在目標之上,然後禱告求耶和華幫助他鍥而不舍,竭力追求。(腓立比書4:6,7)保羅寫道:「人如果心裡立定主意,沒有不得已的事,有權管得住自己的意願,心裡決定要保持自己的童貞,這樣就做得好了。所以,捨去童貞而結婚的人固然做得好,保持童貞而不結婚的人卻做得更好。」——哥林多前書7:37,38。
懷著目的而保持獨身
13,14.(甲)使徒保羅怎樣把未婚和已婚的基督徒作一比較?(乙)獨身的基督徒怎樣才能說是比已婚的人做得「更好」?
13 獨身這件事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那麼,在什麼意義上說來,保持獨身可說是「更好」呢?獨身是否更好全視乎當事人怎樣運用獨身所帶來的自由。保羅寫道:「我願你們無所掛慮。沒有結婚的男子,是為主的事掛慮,要贏得主的認可。結了婚的男子,是為世界的事掛慮,要贏得妻子的認可,這樣就分心了。沒有結婚的婦人和保持童貞的女子,都是為主的事掛慮,要身體和靈都聖潔。但結了婚的女子,是為世界的事掛慮,要贏得丈夫的認可。不過我這樣說,是為了你們自己的好處;我不是要用套索勒住你們,而是要你們做合宜的事,可以恆常侍候主,不致分心。」——哥林多前書7:32-35。
14 獨身的基督徒如果利用自己的獨身情況去追求自私的目標,就不能說是比已婚的基督徒做得「更好」了。這樣的人保持獨身並不是「為了天上的王國」,而是為了個人的理由。(馬太福音19:12)未婚的男女應當「為主的事掛慮,要贏得主的認可」,以求「恆常侍候主,不致分心」。由於獨身,他們能夠專心為耶和華及基督耶穌服務。未婚的基督徒男女惟獨這樣做,才可以說是比已婚的基督徒做得「更好」。
專心工作
15.在哥林多前書第七章,保羅的論據的重點是什麼?
15 保羅在這一章所提出的論據,重點就是:雖然結婚是對的,在某些情況下,對有些人來說甚至是明智之舉,但對一些想專心事奉耶和華的基督徒男女來說,獨身無疑有利得多。結了婚的人必然會「分心」,未婚的基督徒卻能夠將精神集中在「主的事」之上。
16,17.獨身的基督徒怎樣較易於把注意集中在「主的事」之上?
16 未婚的基督徒能夠比已婚的人更專注於「主的事」,但「主的事」是什麼呢?耶穌在另一個場合談及「上帝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基督徒無法交給凱撒的。(馬太福音22:21)這些東西主要跟基督徒的生命、崇拜和服事職務有關。——馬太福音4:10;羅馬書14:8;哥林多後書2:17;3:5,6;4:1。
17 以一般而言,獨身的人能夠撥出更多時間從事耶和華的工作;這可以造益他們的靈性,也能夠增加他們的服事職務。他們能夠用更多時間作個人研讀和沉思。對於閱讀聖經,獨身的基督徒通常比已婚的基督徒較易於撥出時間這樣做。獨身的人對於聚會和外勤傳道也許能夠作較佳的準備。這些都是獨身的「好處」。——哥林多前書7:35。
18.許多獨身的弟兄能夠怎樣表明他們要專心一意事奉耶和華,「不致分心」?
18 許多身為服事僕人的獨身弟兄能夠毫無牽掛地對耶和華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以賽亞書6:8)他們能夠申請到服事訓練學校進修;這間學校是特別為獨身的服事僕人和長老而設的,目的是要把受過訓的人派到需要較大的地方服務。即使獨身的弟兄不能夠離開本地的會眾,他們仍然能夠獻出自己,以服事僕人或長老的身分為弟兄服務。——腓立比書2:20-23。
19.許多獨身的姊妹怎樣蒙上帝大大祝福?她們能夠造福會眾的方式之一是什麼?
19 獨身的姊妹既然沒有人是她們的頭,有事的時候沒法跟丈夫商量,就可能更敏於『把重擔卸給耶和華』。(詩篇55:22;哥林多前書11:3)對那些由於愛耶和華而保持獨身的姊妹來說,這樣做尤其重要。如果後來她們決定結婚,也只能夠跟「主裡」的人結婚,意思是只能夠嫁給獻了身給耶和華的人。(哥林多前書7:39)長老們很高興會眾裡有些未婚的姊妹;這些姊妹時常花時間探訪有病和年老的人。這種善行為一切有關的人都帶來快樂。——使徒行傳20:35。
20.許多基督徒怎樣表明他們決意要「恆常侍候主,不致分心」?
20 許多年輕的基督徒刻意安排自己的事務,以求能夠「恆常侍候主,不致分心」。(哥林多前書7:35)他們成為全時的先驅傳道員、海外傳道員,或在守望台社的分社辦事處服務,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事奉耶和華。他們是多麼快樂的一群人!他們的熱心多麼令人振奮!在耶和華及耶穌眼中,他們好像「清晨的甘露」一般可愛。——詩篇110:3。
無需發誓永遠獨身
21.(甲)為什麼保羅顯然並沒有鼓勵人立誓不婚?(乙)保羅所說的「過了年華方盛的時期」是什麼意思?
21 保羅的勸告的一個重點是,基督徒能夠容納獨身的恩賜「就好」了。(哥林多前書7:1,8,26,37)可是,他絕沒有敦促他們立誓不婚。剛相反,他寫道:「人如果覺得他保持童貞是不當的,已經過了年華方盛的時期,事情又該這樣辦的話,他就可以隨自己的意思去做;他不是犯罪。只管結婚好了。」(哥林多前書7:36)譯成「已經過了年華方盛的時期」這句話的希臘字詞(赫于沛珥阿克莫斯)的實際意思是「越過了最高峰」,所指的是過了性慾最旺盛的時期。人過了幾年獨身生活之後,如果最後覺得自己應該結婚,他大可以跟一位信徒同工結為夫婦。——哥林多後書6:14。
-
-
丈夫與長老——在兩種責任之間保持平衡守望台1996年 | 10月15日
-
-
1,2.為什麼教士獨身的規定是不符合聖經的?
在第一世紀,忠信的基督徒很關心怎樣在所負的各項責任之間保持平衡。使徒保羅說獨身的基督徒會「做得更好」,他的意思是不是說,獨身的男子會較適合在基督徒會眾裡作監督呢?他是不是在實際上表示,人要做長老就必須獨身?(哥林多前書7:38)天主教規定,作教士的人必須保持獨身。但教士必須獨身的規定真的符合聖經嗎?在東正教屬下各教會,教區教士可以是已婚的男子,主教卻不行。這樣的規定符合聖經嗎?
2 基督的12位使徒是基督徒會眾的基本成員,他們當中有許多是已婚的人。(馬太福音8:14,15;以弗所書2:20)保羅寫道:「我們難道無權娶姊妹做妻子,帶她往來,像其餘的使徒、主的弟兄們和磯法[彼得]一樣嗎?」(哥林多前書9:5)《新天主教百科全書》承認,「獨身的規條是教會自定的」,「新約的服事者並沒有義務要保持獨身」。耶和華見證人所跟從的是聖經的教訓,不是教會的規條。——提摩太前書4:1-3。
作長老的人可以結婚
3.什麼聖經事實表明,基督徒監督可以是已婚的男子?
3 保羅絕沒有表示作監督的男子必須是未婚的人,剛相反,他對提多寫道:「我把你留在克里特,就是要你糾正不妥善的事,又要你照我所吩咐的,在各城委任長老[希臘語,伯列斯比特羅斯]。如果誰沒有受人指控,只做一個妻子的丈夫,有相信的孩子——沒有人控告孩子縱慾,孩子也不是無法管束的——就可以委任。監督[希臘語,以辟斯高普斯,英語的『主教』一詞即來自此字]身為上帝的管家,必須沒有受人指控」。——提多書1:5-7。
4.(甲)我們怎麼知道,人無需結了婚才能作基督徒監督?(乙)長老如果是獨身的弟兄,這會有什麼好處?
4 在另一方面,聖經也沒有規定長老必須是已婚的人。耶穌就一生保持獨身。(以弗所書1:22)保羅是第一世紀基督徒會眾一位傑出的監督,他當時也沒有結婚。(哥林多前書7:7-9)今日有許多獨身的基督徒是長老。由於是獨身,他們很可能有較多時間去照料監督的種種責任。
『結了婚的男子就分心了』
5.已婚的弟兄應當承認什麼聖經事實?
5 基督徒男子如果決定結婚,就應該意識到這會為他帶來若干新的責任;這些責任是他要花時間和精神去照料的。聖經說:「沒有結婚的男子,是為主的事掛慮,要贏得主的認可。結了婚的男子,是為世界的事掛慮,要贏得妻子的認可,這樣就分心了。」(哥林多前書7:32-34)在什麼意義上說來分心呢?
6,7.(甲)已婚的男子怎樣「分心」?(乙)保羅對已婚的基督徒提出什麼勸告?(丙)這件事可以怎樣對男子是否接受一項工作委派有所影響?
6 一個原因是,已婚的男子不再有權管自己的身體。保羅很清楚地指出這件事實:「妻子沒有權管自己的身體,丈夫才有;照樣,丈夫也沒有權管自己的身體,妻子才有。」(哥林多前書7:4)有些打算結婚的人覺得,聖經這項訓示並不十分重要,因為在他們的婚姻裡,性愛不會是一件大事。可是,既然聖經要求人在婚前保持貞潔,基督徒在婚前其實並不知道未來配偶的性需要有多大。
7 保羅表明,即使一對夫婦把「思想集中在屬靈的事上」,他們仍然必須考慮到對方的性需要。他吩咐哥林多的基督徒說:「丈夫該以當盡的義務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該這樣。在這件事上不要互相虧負,除非兩相情願,暫停一段指定的時候,好讓你們有時間專心禱告,然後復合,免得你們不能自律,撒但就不斷引誘你們。」(羅馬書8:5;哥林多前書7:3,5)可悲的是,有些基督徒由於沒有聽從這項訓示,結果導致通姦的事件。既然這樣,已婚的基督徒如果打算接受一項工作委派,會使他長期跟妻子分離,就應該先將事情仔細考慮過才好。他已不再像獨身的時候,在行動上有那麼大的自由了。
8,9.(甲)保羅說已婚的基督徒「為世界的事掛慮」,他的話是什麼意思?(乙)已婚的基督徒應當為什麼事掛慮?
8 在什麼意義上說來,已婚的基督徒男子,包括長老在內,是「為世界[希臘語,科斯莫斯]的事掛慮」呢?(哥林多前書7:33)顯然,保羅所談及的並不是世界的種種惡事,這些事是所有真基督徒都要盡力避免的。(彼得後書1:4;2:18-20;約翰一書2:15-17)上帝的話語勸諭我們要「丟棄不敬神的心和世界[希臘語,科斯米科斯]的慾望,在目前的事物制度裡,本著健全的思想、正義、敬神的虔誠而生活」。——提多書2:12。
9 因此,已婚的基督徒不得不「為世界的事掛慮」,意思是他們按理說來要關心一些屬世的事;這些事其實是正常的婚姻生活的一部分。這些事包括衣食住行所需和消遣娛樂——如果有兒女,更包括其他數不清的事項。就算沒有兒女,如果婚姻要美滿,夫妻雙方就要盡力『贏得配偶的認可』。既然基督徒長老力求在各項責任之間保持平衡,他們特別要留意這件事。
又是好丈夫,又是好長老
10.基督徒如果有資格作長老,他的弟兄和外人就應當能夠在他身上見到什麼情形?
10 雖然人毋須結了婚才能作長老,但如果一個基督徒男子已經結了婚,在推薦他作長老之前,無疑應當有證據顯示,他是個滿有愛心的好丈夫,在家裡好好行使首領權。(以弗所書5:23-25,28-31)保羅寫道:「有誰盡力追求監督的職任,就是嚮往優良的工作。所以監督應該無可指責,只做一個妻子的丈夫」。(提摩太前書3:1,2)別人應當能夠看出,長老確已盡力做個好丈夫,不論妻子是不是基督徒。事實上,甚至外界人士也應當留意到,他的確好好照顧自己的妻子,也沒有忽視其他責任。保羅補充說:「監督也該從外人獲得優良的證言,免得受人責難,落入魔鬼的網羅裡。」——提摩太前書3:7。
11.「只做一個妻子的丈夫」這句話暗示什麼?因此長老應當小心留意什麼?
11 當然,「只做一個妻子的丈夫」這句話顯示長老絕不可以多妻;但這個條件也暗示,長老必須忠於配偶。(希伯來書13:4)在幫助會眾的姊妹方面,長老尤其要小心。如果有姊妹需要勸告和安慰,長老前往探訪的時候應當避免單獨跟姊妹在一起。他們最好請另一位長老或一位服事僕人跟他們同去;如果只是作個鼓勵的探訪,他們甚至可以帶妻子一起去。——提摩太前書5:1,2。
12.長老和服事僕人的妻子應當努力符合什麼條件?
12 可順帶一提的是,使徒保羅列舉長老和服事僕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時,也留意到那些受考慮授予工作特權的人的妻子;他向這些人的妻子提出勸告說:「照樣,女子應該莊重,不毀謗人,在習慣方面有節制,凡事忠信。」(提摩太前書3:11)基督徒丈夫可以給妻子很大幫助,使她們能夠符合聖經所定的條件。
對妻子所負的聖經責任
13,14.即使長老的妻子不是見證人,為什麼長老仍然應當跟妻子同住,並且盡力做個好丈夫?
13 當然,保羅向長老和服事僕人的妻子提出這項勸告,先決條件是這些妻子本身也是獻了身的基督徒。通常來說,情形都是這樣,因為聖經規定基督徒『只可以跟主裡的人』結婚。(哥林多前書7:39)但是,如果弟兄獻身給耶和華的時候已經跟不信的人結了婚,或者妻子本來是基督徒,後來卻為了不是丈夫過失的理由離開了真理,那又怎樣呢?
14 這件事本身並不足以使弟兄失去作長老的資格。可是,弟兄也不能僅因為妻子信仰不同,就跟妻子分手。保羅勸告說:「你有妻子束縛嗎?不要再尋求釋放了。」(哥林多前書7:27)保羅進一步說:「弟兄如果有妻子不是信徒,妻子肯跟他同住,他就不該離開妻子;不是信徒的一方如果要離開,就由他離開吧;無論是弟兄是姊妹,遇到這樣的情況都不必受拘束,其實這是上帝召你們得享和平呢。做妻子的,你怎麼知道不能救丈夫呢?做丈夫的,你又怎麼知道不能救妻子呢?」(哥林多前書7:12,15,16)即使妻子不是見證人,長老仍然應該是個好丈夫。
15.使徒彼得向基督徒丈夫提出什麼勸告?如果長老疏忽了丈夫的責任,這可以導致什麼後果?
15 不論妻子是信徒與否,基督徒長老都應當意識到,妻子需要他的愛護和照顧。使徒彼得寫道:「你們做丈夫的,要照樣繼續按著知識與妻子同住,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她們,因為她們是較弱的器皿,是婦女之身,同你們一起繼承生命的分外之恩。這樣,你們的禱告才不致有阻礙。」(彼得前書3:7)丈夫如果蓄意不理會妻子的需要,就會危害自己跟耶和華的關係;結果在他和耶和華之間彷彿「[有]黑雲遮蔽……以致禱告不得透入」。(耶利米哀歌3:44)如果這種情形發生在長老身上,他就可能會失去作基督徒監督的資格了。
16.保羅提出什麼重要論點?長老對這個問題應當懷有什麼感覺?
16 正如我們在上文指出,保羅的論據的重點是,雖然獨身的男子「可以恆常侍候主,不致分心」,他一旦結婚,他以前是獨身男子時所享的自由,就會失去一部分了。(哥林多前書7:35)報告顯示,有些已婚的長老對於保羅在上帝靈示之下所說的話,並非時時都了解得很清楚。由於希望履行他們認為好長老應當從事的善工,他們可能忽略了丈夫的職責。即使接受會眾裡的一項工作特權顯然會對妻子的靈性有損,有些長老仍覺得很難拒絕。他們喜歡享有婚姻的種種好處,但他們願意履行婚姻所帶來的種種責任嗎?
17.有些妻子有什麼遭遇?這種情形本可以怎樣避免?
17 誠然,長老表現熱心是可嘉的。即使這樣,如果基督徒努力履行自己在會眾裡所負的職責,但卻不理會他對妻子所負的聖經責任,他可以說是保持平衡嗎?保持平衡的長老一方面樂於幫助會眾的分子,同時也關注妻子的靈性健康。有些長老的妻子變成靈性軟弱,有些甚至在靈性上經歷「船隻失事毀壞」的情況。(提摩太前書1:19)妻子有責任要作成自己得救的工夫,在有些事例上,如果長老「餵養愛護」妻子,「好像基督待會眾一樣」,妻子就不致在靈性上遭遇難題了。(以弗所書5:28,29)不錯,長老「要留意自己,也要留意整個羊群 」。(使徒行傳20:28)長老如果是結了婚的人,就必須同時留意自己的妻子才行。
「肉體上的患難」
18.已婚基督徒所經歷的「患難」包括些什麼事?這可以對長老的活動有什麼影響?
18 使徒也寫道:「童身的人結婚,也不是犯罪。不過,結婚的人難免遭受肉體上的患難。現在我是叫你們免受患難。」(哥林多前書7:28)保羅希望那些能夠像他一樣保持獨身的人免去婚姻必然帶來的各種憂慮。就算夫婦沒有兒女,他們也可能有種種憂慮,例如健康方面的難題、經濟困難,以及對配偶的年老父母所負的聖經責任。(提摩太前書5:4,8)長老必須以堪作模範的方式接受這些責任;有時這可能影響到他們作為基督徒監督的各種活動。值得慶幸的是,大部分長老在這方面都做得很好,家庭和會眾的責任都能夠兼顧。
19.保羅說:「有妻子的該像沒有妻子」。他的話是什麼意思?
19 保羅補充說:「剩下的時候減少了。從今以後,有妻子的該像沒有妻子。」(哥林多前書7:29)當然,鑑於保羅在哥林多前書這一章的上文所說的話,他的意思顯然不是說已婚的基督徒應該在某些方面忽視妻子。(哥林多前書7:2,3,33)保羅接著解釋他的話是什麼意思,說:「享用世界的該像不盡情享用世界;因為這個世界的景象正在改變。」(哥林多前書7:31)今日,這個世界比在保羅的日子或約翰的日子更可以說是「正在過去」。(約翰一書2:15-17)所以,已婚的基督徒意識到,為了跟從基督,他們需要作出若干犧牲,因此他們無法盡情享受婚姻的各種喜樂和好處。——哥林多前書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