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寂漢的海島』上尋得自由
在尼科亞海灣起伏不定的海浪中移步前進的汽輪並非座無虛席。然而,這並不是由於缺少旅遊人士的緣故。事實上,哥斯達黎加的太平洋海岸,晴空萬里,碧綠的海水,潔白的沙灘,加上搖曳多姿的椰樹,對追尋熱帶樂園的人極有吸引力。但是我和同船的乘客並非來此度假。
『孤寂漢的海』
我們的目的地是聖盧卡斯島,一個歸哥斯達黎加司法部管轄的苦工犯專區。曾幾何時,聖盧卡斯是拉丁美洲一個臭名遠播的監獄。島上的居民絕大部分是積犯,而新來的人很快便要掙扎求存。島上的官員只提供最基本的需要,而犯人本身則建立了自己的等級制度,力求改善自己的境遇。很多時候,逃跑的人會被強大的湧流衝進大海,又或者死於鯊吻之下。
在50年代早期,聖盧卡斯的一位居民——何西·李昂·山齊士——將他自己在這罪犯專區的生涯寫成自傳。他那率直、殘暴,但真實的故事——『孤寂漢的海島』——很快在墨西哥和中美洲一紙風行。在哥斯達黎加更引發了輿論的大力抨擊。
當時,政府正著手進行監獄制度的現代化,強調矯正而非處分,甚至死刑也被廢除。隨著山齊士的著作把公眾的注意力帶到聖盧卡斯,改變便接踵而來了。罪犯開始受到教導去畜牧牛和野豬,捕魚和學習其他手藝。他們也種植一些有經濟價值的穀物,售賣時分得部分利潤。房屋設施也逐漸獲得改善。60年代剛開始,聖盧卡斯已成為一個低度設防的模範勞改中心。
當我離開汽輪踏上碼頭時,腦海裡還是充滿了這個海島的血淚史。但是我來這裡是當獄警而非囚犯;不錯,我剛加入了國家警隊的行列。雖然我只有十八歲,但是由於身材健碩,我的首項委派便是在聖盧卡斯作警衛。
雖是囚犯,卻有自由
自幼我受到天主教修女和教士的教導,對地獄永火的觀念大感恐懼。對我來說,一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避開地獄之門。然而我很詫異絕大部分人對此卻漠不關心。教士們在上課時或許會談及此事,但一下課便再沒有人有興趣談論宗教或聖經了。他們雖然自稱相信地獄永火,但這個信仰絕沒有幫助他們保持道德高尚。
在聖盧卡斯,情況並沒有什麼分別。雖然許多警衛和犯人都相信有地獄永火,實際上這種信仰對他們的影響微乎其微。下流的言談和不道德的事司空見慣。有一次,一位警衛由於偷運大麻到島上而被逮捕,結果變成階下囚。我的頂頭上司是個脾氣暴烈的人,他曾經兩次向一些反叛的犯人徒手挑戰。由於我有空,我經常把在島上發生的事反覆思量。我是個經驗膚淺的青年人,所以時常極感困惑,大失所望。
有一個黃昏,一個值得信任的犯人,富蘭克林,邀請我去參加聖經討論。雖然我對此興趣不大,不過談話很快便展開了。
『身為犯人,而又研讀聖經必然很困難吧。』我說。富蘭克林的回答卻令我畢生難忘。
『在身體上我是個囚犯,』他說:『但精神上我已得了自由。』
我多麼渴望能夠了解這種『自由』的意義啊!
聖盧卡斯島上的見證人
我獲悉富蘭克林正跟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每星期天,該島會開放供親友探訪。通常,兩、三艘汽船會從海灣對岸載來多至卅位蓬塔雷納斯會眾的見證人。由於我剛到步不久,看見守衛對訪客作徹底的搜查,但對見證人傳道員卻全不阻攔,任他們從容過關的現象十分詫異。令我更驚奇的卻是見證人對警衛和犯人皆一視同仁,他們對每個人都講及那基於聖經的信息。
每逢星期日,有好幾位犯人都固定地和見證人討論聖經。富蘭克林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往事使我留下深刻印象。我獲悉富蘭克林由於殺死了他的商業競爭對手而被判處十二年徒刑。在獄中他參加了會計的函授課程。因為他酒不沾唇,也沒有使用煙草和麻醉劑的惡習,獄長差遣他管理監獄的圖書館。後來,他獲配一間單人房間和獲派更多的責任。
當他還是在學時,富蘭克林有好幾位朋友都是耶和華見證人。他留意到這些朋友從來不會參與爭鬧或毆鬥,甚至當別人故意挑撥時也是如此。即使他對宗教並不認真,富蘭克林也知道見證人是一群和平,道德清白的人。因此當他聽見犯人當中有個《守望台》(有些人這樣稱呼見證人),他覺得很出奇。
有一天午膳前,富蘭克林看見一個犯人坐在飯堂外面。他的整潔外貌推使富蘭克林詢問他是否那位《守望台》。當那人回答說是時,富蘭克林禁不住問:『為什麼你會在這裡?』那人便解釋起初他被判往首都聖荷塞的中央感化院,在那裡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當被押送至聖盧卡斯後,他繼續與蓬塔雷納斯會眾中一位見證人討論。最後他在聖盧卡斯的可可灣受了浸。
那一次的相遇成為富蘭克林一生的轉捩點。從那時開始,每逢見證人來島上探訪,他便把握機會與他們熱切地討論。他也開始向其他的犯人和守衛宣講他所學到的事物。他的操行,衣著和儀表都大有改善。他和他那受了浸的同伴贏得了島上所有人的尊敬。
最後,富蘭克林的十二年徒刑被削減至三年四個月。他和他的同伴繼續研讀聖經。即使獄中氣氛惡劣,他們仍能保持喜樂,並且笑口常開。他們留意到我與其他的警衛有顯著的分別,因為我從來不說下流的笑話和淫穢的揶揄。故此他們邀請我去他們的房間討論聖經。我從他倆以及其他見證人身上學得許多有興趣的事物,尤其是關乎死者的情況和地獄永火純屬虛構等。我接受了一本《導至永生的真理》書並開始研讀它。雖然我當時並未察覺,其實真理的種子已播在我心深處,日後且結出果實來。
真正的自由終於來到
從國家警隊退伍之後,我曾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住了一段短短的日子。有一天,一位同事開始向我談及聖經。他的言談,服飾和髮型告訴我,我又碰到耶和華見證人了。這使我勾起聖盧卡斯的回憶,於是我問他為什麼只有很少人對談論屬靈的事感興趣。他簡單地答覆我,之後提議到我家作一個討論。這導至一個經常的聖經研究,後來我還獻了身和受了浸。
1975年我回哥斯達黎加去,參加了在聖荷塞舉行的區務大會。當我和富蘭克林碰巧在大會裡碰頭時,雙方都驚喜交集。他經已復得自由身,兼且受了浸。我離開聖盧卡斯時,法蘭克林未能肯定我對聖經的興趣有多濃厚,但現在我們兩人,一個前度犯人和一個退役警衛,通過對獨一的真神耶和華的崇拜所帶來的自由真正團結起來。
對某些人而言,『孤寂漢的海島』上的苦工營僅意味一些令人厭惡的事而已。但對我來說,這意味到是屬靈自由的開端。現今,身為一個基督徒長老,我樂於為那些自以為自由而其實是伏在奴役之下的人帶來釋放。——大衛·魯賓遜 君口述。
[第21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尼加拉瓜
迦勒比海
哥斯達黎加
蓬塔雷納斯
尼科亞灣
聖荷塞
巴拿馬
太平洋
km 0 50 100
mi 0 50 100
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約翰福音8:3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