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力罪行何以如此猖獗?警醒!2003年 | 7月8日
-
-
他們怎能做得出來?
沒有任何單一的理由,能夠解釋各種反常的暴力行為是怎樣發生的。有些罪行令人覺得難以理解,就是因為根本毫無道理可言。例如,人很難明白,一個人為什麼會走到陌生人身旁,然後無端端把他刺死;又或者有人會駕車到一所屋子附近,跟著亂槍掃射。
有人聲稱,喜愛暴力是與生俱來的。有人則持不同意見,認為人性本惡不能解釋反常的暴力行為。(參看附欄「天生嗜殺?」)
不少專家相信,那些毫無道理可言的暴力行為,是由許多複雜因素和環境配合促成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學院提交的報告至今只能說:「殺人的事,不是理性冷靜的人會做的。」政府機關未必都同意報告的用詞,但許多人都同意話裡暗含的意思。那些人做出這麼反常的事,思想必然出了問題。只有在邏輯思維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做出匪夷所思的事。關於這些影響,就讓我們看看專家怎樣說。
家庭破裂
菲律賓國家調查局發言人,馬里亞尼托·藩加尼萬回應《警醒!》撰稿人的提問時,談及嚴重罪行犯人的生活背景。他說:「他們有些來自破碎家庭;有些缺乏別人的關愛;有些因為社會道德淪亡,得不著指引,結果誤入歧途。」許多對問題有研究的人指出,在兇悍的罪犯當中,大多數都跟家人的關係疏離,而且家中經常充滿火藥味。
美國國立暴力罪行研究中心的一個報告,列出一些因素,幫助我們確認,怎樣的青少年可能會在校園裡嚴重傷人。就家庭方面,報告列出的因素包括:親子關係惡劣,經常吵鬧;父母對兒女的難題一無所知;感情淡薄;父母沒有約束兒女的行為;孩子有太多私人空間,使他們容易在父母面前隱瞞自己,過著陽奉陰違的生活。
家庭破碎,令許多兒童吃盡苦頭。有些父母沒時間關懷兒女,下一代得不到適當的家庭教育,長大後往往道德觀念模糊。某些專家認為,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兒童,很難與人維繫感情。他們心腸剛硬,容易傷害別人,而且通常沒有悔意。
煽動仇恨的團體和教派
有些團體或教派煽動仇恨,特別容易成為某類罪行的導火線。在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個19歲黑人男子從購物商場步行回家途中,一顆子彈射進他的腦袋,就橫屍於人行道旁。他遭到一個跟他同齡的男子射殺,兇手並無特定目標,只是隨意向人開槍。他為什麼這樣做呢?據說,如果他能殺死一個黑人,就有資格加入一個白人至上的組織,並得到一個蜘蛛網的紋身作為獎勵。
1995年東京地下鐵路的神經毒氣襲擊案;圭亞那瓊斯敦集體自殺案;69個太陽神殿教徒在瑞士、加拿大和法國死亡案,都涉及教派的唆使。上述例子說明,某些教派能夠影響人的思想到什麼地步。魅力十足的教派領袖拿出一些所謂好處作餌,就可以令別人做出「難以想像」的事。
媒體與暴力
五花八門的現代傳播媒體,可能也是暴力行為的幫兇。證據顯示,電視、電影、電子遊戲和互聯網,都不乏描繪暴力的內容,人要是經常接觸這些內容,良心就會變得麻木,也獲得犯罪的靈感。美國精神病學協會主席達尼埃爾·博倫斯坦醫生說:「經過三十年以上的研究,至今有超過一千個案例反映出,有些兒童的暴戾行為,跟傳媒渲染暴力有關。」博倫斯坦醫生對美國參議院作證說:「我們深信,那些以暴力做題材的娛樂,公眾要是不停地觀賞,就必損害健康。」(參看附欄「醫生論標榜暴力的電腦遊戲」)
有些具體例子經常被人引用,以證明這是合理的推斷。上篇文章提及的槍擊案中,一對夫婦在海灘觀看日出時遭無情射殺。控方提出的證據顯示,兇手曾重複地觀賞一部渲染暴力的電影,這令他對殺人產生興奮的感覺。在一宗導致15人死亡的校園槍擊案中,犯案的兩個學生據說愛玩內容充滿暴力的電子遊戲,每天一玩就是多個小時;此外,他們也不停觀賞那些美化暴力和殺戮的電影。
濫用藥物
在美國,青少年犯謀殺罪的比率在八年間增加了兩倍。當局歸咎什麼原因?幫會,特別是那些參與霹靂可卡因買賣的幫會。警方表示,最近在洛杉磯發生的五百多宗殺人案中,「百分之75是幫會做的」。
在美國聯邦調查局學院發表的報告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在兇殺案中,很大部分的疑犯都是癮君子或有吸毒前科。」有些人的思想受毒品影響,失控殺人。也有人因為爭奪販毒利益,互相廝殺。毒品能夠叫人做出不少可怕的事,其威力顯而易見。
殺人武器,唾手可得
上一篇文章提及的獨行槍手,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連環開槍,打死35人,打傷19人。槍手持有的半自動武器,是軍隊所用的類型。許多人就說,大殺傷力武器唾手可得,也會導致暴力罪行增加。
一份報告顯示,1995年日本只有32宗槍殺案,大多是幫會間的仇殺,但同年美國卻有超過一萬五千宗槍殺案發生。差別這樣大,是什麼原因?有人指出,日本槍殺案明顯較低,是因為日本法例對擁有槍械管制較嚴。
無力應付難題
一聽到發生駭人聽聞的事,有些人可能說:「那人真是發神經!」但不是每個犯罪的人都有精神病的。許多罪犯其實都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專家指出,極端行為可能跟人的性格缺陷有關,包括:缺乏學習和社交能力;受過性侵犯;反社會傾向;憎恨某個群體,例如女性;犯過後沒有悔意,以及操控別人的慾望。
無論他們的難題是哪一樣,有些人因為應付不來,思想起了變化,就會做出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事來。例如,一個看護很想別人注意她,這種慾望強烈到不正常的程度,結果她給幼童注射一種肌肉弛緩藥,使他們停止呼吸。然後她把小孩逐個「救回」,這樣,她就得到別人的注意,因而心滿意足。很不幸,她無法幫助所有孩子恢復呼吸,最後她因謀殺獲罪。
-
-
暴力罪行何以如此猖獗?警醒!2003年 | 7月8日
-
-
[第25頁的附欄]
引致暴力罪行的因素
很多專家認為,以下因素能導致人在無明確目的之情況下犯罪:
家庭破裂
與仇恨團體及極端分子來往
加入危險教派
觀看或參與含暴力成分的娛樂
活在暴力充斥的環境中
濫用藥物
無力應付難題
殺人武器,唾手可得
患上某類型的精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