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呼求幫助
    守望台2000年 | 9月15日
    • 呼求幫助

      巴西一個女子高聲喊道:「上帝已經忘記了我!」原來她丈夫突然去世,之後,她感到生活有如行屍走肉,毫無意義。今天許多人深感灰心,也許渴望獲得別人幫助,你曾設法安慰這樣的人嗎?

      有些人變得極度消沉,甚至終於了結自己的生命。這些人當中有許多是年輕人。據《聖保羅報》報導,巴西的一個調查顯示,「青少年的自殺率增加了百分之26」。我們且舉個例說明這件事。請看看聖保羅一個年輕人的遭遇。他叫做沃爾特。a他無父無母,居無定所,沒有私生活,也沒有可以信任的朋友。為了終止痛苦,沃爾特決定從橋上跳下自盡。

      埃德娜是個單身母親,她認識第二個男子時,已經有兩個兒女。她和男子相識僅一個月,就在他母親家裡開始同居。這男子的母親不但涉獵通靈術,還是個酒徒。埃德娜又生了一個孩子,之後開始縱酒。她變得意志消沉,甚至試圖自殺。最後,她失去了兒女的監管權。

      年老的人又怎樣?馬麗亞是個護士,她向來愛玩,又愛跟人閒聊。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馬麗亞擔心自己稍有差池就會失去職業。這件事令她感到灰心喪氣。她嘗試自我醫治之後,就尋求醫藥幫助。她接受的療法看來有點功效。不過,後來她在57歲那年失去了職業。她再次變得抑鬱,而且情況十分嚴重。馬麗亞認為自己已經走投無路,於是打算自殺。

  • 一個沒有絕望的世界在望了
    守望台2000年 | 9月15日
    • 一個沒有絕望的世界在望了

      隨著生活的壓力越來越沉重,有很多理由足以令人感到絕望。每逢我們遇到叫人泄氣的事,要控制情緒並不容易。甚至熱愛生命的人,也可能變得極不快樂!請看看以下幾個例子。

      在古代,先知摩西有一次感到心灰意懶,於是對上帝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民數記11:15)先知以利亞逃避仇敵追殺之際,悲嘆說:「耶和華啊,現在已經夠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吧。」(列王紀上19:4,《聖經新譯本》)先知約拿則說:「耶和華啊,……求你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約拿書4:3)不過,摩西、以利亞和約拿都沒有自尋短見。他們都清楚知道,上帝的誡命吩咐說:「不可殺人。」(出埃及記20:13)他們對上帝懷有堅強的信心,意識到生命是來自上帝的恩賜,沒有什麼情況是毫無希望的。

      我們目前面對的種種難題又怎樣呢?我們除了要應付感情上的痛苦和身體上的難題,有時還要忍受家人、鄰舍或同事的不仁對待。聖經談及世人「滿懷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念,滿心妒忌、謀殺、爭端、欺詐、性情惡毒,低聲說長道短、背後中傷人、憎恨上帝、凌辱人、高傲、自負、想法子害人、不服從父母、沒有理解力、違背協議、沒有親情、毫無慈悲」。(羅馬書1:28-31)人日復一日地面對著這樣的人,生活也許會變得像個沉重的包袱。我們怎能幫助那些急需安慰和舒解的人呢?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