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輕體重是一場必敗之仗嗎?警醒!1990年 | 2月8日
-
-
計算熱量並不是許多人所以為的簡單減肥方法。熱量並不是相等的。吃下100單位熱量的碳水化合物,你可能儲藏77個單位作為身體脂肪——23個單位在消化碳水化合物時耗去。可是,若從一小團牛油攝取100單位的熱量,其中97個單位就化作脂肪儲藏起來,只有3個在消化時耗去。原因是:食用脂肪在化學結構上頗接近人體脂肪,因此較易化作人體脂肪儲藏起來。計算熱量只是方法的一部分。熱量的來源也有頗大關係。以熱量而論,脂肪食物比碳水化合物較易使人增肥,所含的養分卻較少。一項研究顯示,在飲食上過度攝取碳水化合物的多名男子體重在七個月內增加了30磅,但過度吃高脂肪飲食的人只在三個月內就增加了30磅。
只進流質飲食可以迅速減輕體重,但卻時常引起併發症。在1970年代,有人提倡流體蛋白質食品,但到1977年,大約有60人據報因此而死。醫生相信心室不規則跳動,意即心臟的心室作急速和不規則的跳動,是多宗死亡的直接原因。現行的流質飲食已有改善,其中不但含有蛋白質,而且加入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即使這樣,低熱能飲食和迅速減輕體重仍然有本身的缺點。
在飲食上銳減熱量所造成的體重急降使身體的代謝作用緩慢下來——在24小時內就開始減弱,在兩週之內,新陳代謝可以減緩達百分之20之多。一位醫生對低熱量流質飲食提出疑問說:「你的代謝作用因熱量劇減而變成極度緩慢,你會發覺自己暴躁易怒、筋疲力倦。同時,你長期減去的體重有百分之70是肌肉而非脂肪。」節食者想減去的是脂肪而非肌肉。肌肉組織是人體熱量的最佳消耗者。肌肉的消失會放緩你的基本代謝率——用來維持身體各種例行運作,例如呼吸和修補細胞等,的能量。這大約佔身體所消耗的能量百分之60至75。
由於這項代謝作用的衰退,時常節食者經過幾週嚴厲節食之後,體重就不會再下降了。一個婦人自16歲就繼續以節食減肥,她產下第一個孩子之後體重增了25磅,但很快就減卻了。隨後她產下第二個孩子,體重增了50磅,但在此之後體重卻不再下降。她報導說:「我一度求教於減肥中心,在那裡大量削減熱量,每日只進500單位。第一個月減了十磅體重,第二個月減了兩磅,在隨後的兩個月,不論怎麼小心遵行計劃,體重也沒有再減。我攝取的熱量增至每天800單位時,體重每週逐漸增加兩磅,直至回復了我所辛苦減去的12磅。真是令人灰心!」
除了放緩代謝作用之外,一種能夠調整脂肪儲藏量的酵素——脂蛋白酶——在嚴厲節食之後往往變成更加活躍而儲藏更多脂肪。為了這兩個原因,有些人一恢復正常飲食,便隨即恢復已減的體重。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恢復減去的重量——極胖的人佔百分之95,一般人則佔百分之66。可是,恢復的重量大部分是脂肪而非已失的肌肉,這意味到代謝作用的衰退,結果反而促成更大的脂肪儲藏量。
一位研究家留意到,前次節食減肥之後恢復體重的人在後來節食減肥時遭遇到較大的困難。他不禁懷疑:「節制飲食可能削減後來的減肥功效嗎?」以肥胖鼠子為對象的多次試驗表明,鼠子在第一次節食時,需要21天來減去過度的重量;停止節食之後,要經過45天才恢復原狀。第二次節食時,要經過46天才減去過度的重量,但只要14天就恢復原狀了——減肥的時間慢了兩倍,復肥的時間卻快了三倍!
對人來說情況是否也一樣?藉著進低熱量飲食,111個參與實驗的人平均每週減重3.1磅,但同樣的飲食在第二次實施時每週只減重2.1磅。隨後以其他兩組人為對象所作的多次試驗證實了這些結果。
許多專家認為肥胖是一種病,說肥胖是從遺傳因子承受過來的,人體的重量早已注定,因此你也許注定是個胖子。但並非所有科學家均同意這種關於肥胖的理論。《紐約科學院年報》聲稱,肥胖本身不論起於什麼原因,都可能促使身體的化學作用發生變化:「肥胖狀態一經建立,就可能藉肥胖本身所促成的第二次代謝變化而穩定下來。」
《年報》也對肥胖是注定的這種理論表示懷疑,說:「本刊並沒有提供證據去支持任何一種假設。」有人認為腺體難題是促成體重過度的原因,尤其是甲狀腺的毛病,因為甲狀腺在控制代謝作用方面擔任重大角色。可是,有些人則認為甲狀腺失調也許是飲食過度所致。美國德州的里格爾(Riggle)醫生對此提出評論說:「甲狀腺支配代謝作用和腦下垂體。但我們要記著,營養習慣不良的人使這些腺體得不到所需的養分去製造它們的產品。因此腺體難題可能始於飲食不慎。」
暴食導致肥胖這個簡單的理由是許多人,包括研究肥胖的專家在內,所聯想到的:「可是,對大多數胖子說來,積聚過度的重量和脂肪組織很可能表示有一項悠長而又不易察覺的過程存在:在一段足夠的日子之內,熱量的攝取超越了肌肉或代謝作用所使用的程度。」(《紐約科學院年報》,1987,第343頁)
-
-
四種可操勝券的方法警醒!1990年 | 2月8日
-
-
適當的食物
熱量高、低營養的食物並不是減肥的適當食物。脂肪和單糖富於熱量,但養分卻絕少。對控制體重和供應營養兩者均宜的適當食物乃是較為複雜的碳水化合物、水果和蔬菜;較可取的肉食是魚類和禽類。
《普通疾病百科全書》告訴我們:「減肥的另一基本方法是,從你的餐單上把所有不是有益、不是富於營養、一切經過加工和不是天然的食物都剔除。除了食物中的能量之外……你的身體經常需要適量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去幫助身體的運作以及修補和更新身體細胞。你所吃的若是天然食物[未經加工的食物複合體],你就可以肯定你所獲得的是必需的養分而非『空虛』的熱量。」
適當的時候
看電視的時候絕不是吃東西的適當時候。這時你可能吃個不停達數小時之久,食物也許是油膩的炸薯片、炸薯條、餅乾或放了許多糖的甜品,所吸收的空虛熱量單位多到數以百計。這些小吃很難住口,因為脂肪和鹽加添食物的美味,糖也是十分可口的東西!
有些營養學家如今「確信人體會較少傾向於積聚脂肪,如果能夠少食多餐的話——不必減少每日的進食量。他們並且發現,最重要而應當提供當日最多熱量的一餐是早餐。」
適當的分量
要攝取各種各色的食物,而且要吃得夠。你已經知道,如果吃得太少而驚動了脂肪細胞,便會有什麼事發生!在一次減肥實驗中,受試驗的鼠子每天只准吃一餐。在研究期間,牠們的酵素作出回應,把脂肪儲量增至十倍。該項報告說:「牠們的身體好像聲言,『一有食物來到,我就要儲藏額外的脂肪,以防萬一再有緊張的情勢發生!』」
是故,「你若不得不節食,不要錯誤地突然禁食或每天只進一餐(其實等於禁食23小時)。」要以逐漸減輕體重為足,即使每週只減輕一磅或半磅。積聚脂肪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要讓自己的身體有時間逐漸消除它。因此要攝取足夠的食物,使脂肪細胞鬆懈下來,甚至為了這緣故而捐出一點熱量。但切勿貪吃。要適可而止!
隨著時間過去,你的食量會逐漸減少。我們年齡漸老,肌肉細胞便會衰退,於是脂肪細胞取而代之。既然肌肉細胞需要最多的能量,肌肉細胞衰退,能量的需要遂減少,代謝作用也緩慢下來。如果食物的攝取不隨之減少,脂肪就會積聚了。再者,如果老人減少運動——這是常見的事——就會有更多食物變成脂肪。可是,有一位研究家說,「你可以憑運動把肌肉內的脂肪除去。」不過要記著,努力節食的效果可以被偶爾的暴食所抵消。
適當的運動
科學家貝利(Covert Bailey)在他所著的《苗條抑或臃腫?》一書中說:「肥胖症的最終治療方法是運動!……簡單的事實表明,經常作健身運動的人不會越來越胖。我若提供一種藥丸,可以減少身體發胖的傾向,胖子就會排隊購買。我現在正提供這樣的藥丸;每天只需12分鐘把它吞下去!」可是,大多數資料顯示,健身運動至少要繼續20分鐘才能發揮功效。
貝利所建議的運動乃是心肺健身運動——以持續的動作使心搏加速,使身體獲得更多氧氣供應去燃燒脂肪。這方面的典型運動是慢跑、跳繩、騎腳踏車和快步走。可是,在實行這樣的運動計劃之前,請求醫生的指導是明智之舉。在減肥方面,大多數研究家都推薦運動,正如以下的評論表明。
放緩的代謝率「通常在個人攝取低能量飲食時發生,節食計劃若輔以體力活動,這種放緩就可以遏止或減少。」——《美國醫學協會雜誌》。
「減肥專家一致認為,經常的例行運動乃是減輕體重和保持體重不增的要訣。影響到心血管的適當運動可以增加身體在休息之際的代謝作用,可以延至運動後十五小時之久。這意味到甚至在停止運動之後,身體也燃燒更多熱量。」——《父母》雜誌。
「在任何有效的體重控制方法中,運動都是不可或缺的。運動的經常度比劇烈程度更加重要。」——《康州流行療法》。
「運動使我們改變。運動能夠加速代謝率,增加肌肉量,提高肌肉內部消耗熱量的酵素水平,燃燒更多脂肪。……事實表明,健康的人代謝率也較高。健康的人即使在休息時候,熱量消耗率也比肥胖的人為高。」——《苗條抑或臃腫?》
《普通疾病百科全書》警告人體重過度是個殺手,因為心臟病和高血壓可以致命,然後提出一個好消息:「令人安慰的是,體重過度的損害在體重減輕之後可以逆轉過來。」
貝利說:「大胖子常常自稱他們願意竭盡所能以任何方法去減輕體重,但可悲的事實是,一件真正對他們有益的事,他們卻不願做。他們拒絕認真作運動。」
我們若了解到身體可以從蛋白質、從碳水化合物、從節食菜譜的脂肪製造脂肪,就不會奇怪脂肪是這麼無孔不入了。貝利說:「差不多你們所吃的一切東西,只要能消化,就能轉變成脂肪。」使體重驟減的食譜可以改變人體的化學性質,以致「你具有胖子的化學性質。發胖的傾向就比你開始減肥時為高!」
燃燒脂肪需要某種類型的酵素。你若缺乏這些燃燒脂肪的酵素,貝利說,「你便會發胖。增加酵素的方法只能憑運動來刺激脫氧核糖核酸(DNA);同時,你若攝取足夠的食物,便會有充裕的氨基酸來合成化學物質。」
有時肌肉突然需要大量的能,在瞬間增加五十倍的需求量。為了取得能量,就必須具有能夠使能源發生代謝作用的酵素。這樣的酵素只能在肌肉細胞裡找到——能夠迅速燃燒熱量的酵素。人體所燃燒的熱量有百分之90是在肌肉裡燃燒的。這些酵素包含在線粒體裡,散布在全體肌肉細胞中。在運動時,它們加速燃燒肌肉組織裡的脂肪以供應身體所需的能量。
關於這些酵素,《苗條抑或臃腫?》一書說:「事實屢次表明經常的心肺健身運動實際上能促使肌肉細胞中的線粒體在數量和大小方面均有增加。進一步的生物化學研究經已證實,運動可以提高線粒體裡酵素的代謝作用。」心肺健身運動能使這件事發生;不然身體就會發胖。
1988年12月15日的《會議室報告》讚揚運動的益處說:「身體不活躍使心臟病突發的危險加倍,研究家把久坐的人列為心臟病突發危險性偏高的人與吸煙者、高血壓患者或膽固醇水平過高者類似。」文章補充說:「在慢跑或走路時攜帶一點重物會大大增加運動對健康的益處。」它建議在開始時攜帶半磅重的東西,並且加強臂部的動作。
要察出你在不該進食時誘使你吃東西的原因。要知道你自己用什麼藉口去削弱良好的決心。要立刻對它們說「不」!要堅決拒絕它們!
要培養爭取勝利的意志!一旦知道應該做什麼,就毅然去做!吃適當分量的適當食物,你可以信賴自己的身體能把它們撥作適當的用途。人體很富於適應性。為了適應高山的稀薄空氣,它能夠製造更多攜帶氧氣的紅血細胞——但需要一點時間。人體暴露在驕陽之下時能在皮膚中補充更多的黑色素,使皮膚不致受紫外線侵襲,從而能夠適應環境——但需要一點時間。人體也能適應持續的運動,製造所需的酵素去燃燒更多的脂肪以產生能量——但需要一點時間。
因此要有耐心。體重增加是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生的;你要給自己充分時間去減輕它。要逐步達到目標。在飲食和運動方面每天的細小成功會使初時的苦差變成習慣,不久之後,習慣的飛輪便會順利地把你推向一個新的形象!要努力在減肥戰上得勝,然後好好珍惜這場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