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刻疏散!」警醒!1988年 | 2月8日
-
-
「立刻疏散!」
《儆醒!》雜誌駐日本通訊員報導
萬多人在一夜之間逃離現場
「立刻疏散!即時離開!」大島安老院中的老年男女奉命要疏散到一間小學避難,因為三原山在1986年11月21日開始噴火。雖然安老院職員在數日之前火山開始活躍時已有所準備,但由於當日下午大山突然發生猛烈爆發,要立即逃出也不是易事。
「我們甚至沒有想到早已預備好的擔架床,」安老院的職員和子女士解釋說。「我們只用雙臂抱著或背負著他們登上市鎮當局派來安老院的兩輛公共汽車。汽車很快坐滿了人,有些人甚至要用貨車送去避難所。」
該批老人及時到達港口,送到海上保安局的巡邏船上,撤離該島。他們屬於首先離開的一群。上萬的島民和遊客也跟著疏散。
地震和火山爆發
三原山所在的伊豆大島通常稱為大島,三原山是日本受到嚴密觀測的四個活火山之一。它素以溫和的活動知名。可是,1986年11月15日,僅在火山爆發預測聯絡會宣告該山安全之後兩星期,三原山就開始噴火。火勢從第一號火山口繼續增強(參看第21頁附圖。)熔岩從這個火山口的內緣流出,進入其他破火山口。後來在21日,出乎意外的爆發使島民大感震驚。那時有一個新的火山口形成,隨即從地下裂口噴出高達330呎(100米)的火泉。山的一邊繼續爆裂,許多新的火泉從裂痕噴出。
火山的爆發已使居民震駭不已,地震更令他們喪膽。只在一小時之內已有80多次地震搖撼該島。熔岩從火山口外緣蜿蜒流向大島人煙最稠密的地區元町。熔岩向元町的奔流促使市長植村秀正下令島民立即從元町疏散。當時該島南部的波浮地區被認為比較安全。
「好像原子彈爆炸的菌狀雲」
「我們正在喝茶,」伊豆大島耶和華見證人小組的惟一長老西村次郎回憶說。「不久,一陣大爆炸震撼天空。我出外一看,三原山上空出現一團菌狀雲,好像原子彈爆炸一般。我意識火山的這次爆發非同小可。我隱約聽聞市政局的揚聲器有聲音發出,由於未能聽清楚宣布,於是致電市政局詢問。他們說元町區的居民還未接獲命令疏散。我知道我們必須吃些東西,於是吩咐太太弄飯去造些飯團。但我還未吃完第一個飯團,疏散令便發出了。
「我們一家五口,包括我那90高齡的岳母,向港口的露天停車場奔去。人們已在那裡排著長龍,準備登船撤離該島。既然我的岳母年事已高,不能獨自行走,我們遂獲准較早登船,駛向熱海。」
對有些人來說,離開他們心愛的島嶼並非易事。大島安老院的84歲高齡針灸師岡村吉治郎已在大島生活了40年。岡村敘述自己的感受說:「地震十分劇烈,但我認為終會一切無恙的,希望看看這幾天的情況如何再說。我已見慣了火山爆發和地震。我並不太過擔心,因為知道它總會平息的。但消防員拉著我,強迫我離開當地。我不得不聽從。」結果,岡村夫婦和兩個女兒,四個孫兒孫女一同離境。
下令全島居民疏散
初時,熔岩只對該島北部造成威脅,元町區的部分居民被送往波浮地區。南部居民只受到勸諭,要聚集在體育館或學校裡。
下午5時來到野增體育館避難的平川力才子說:「我只攜帶兩張毛氈和這個手提包。我以為只會住一夜而已。」她的丈夫林藏掛念他那住近新火山口的患病雙親。他們在憂急之下連忙駕車去接取父母。林藏敘述當時的情形說:「地震十分強烈,我們好像在船上一般。剛好把父母安置在車裡時,距離父家數公里以外的地面已有火噴出。」他們先行入住野增體育館,但後來奉命轉往波浮。
晚上10時50分,市長下令全島居民疏散。玉置太太敘述:「我們在波浮的第三中學避難,然後奉命行去港口。但波浮的淺水港容不下較大的船,因此我們終於要乘公共汽車前往元町,從那裡乘船去東京。」
到11月22日凌晨5時55分,上萬的島民和遊客已全部撤離該島,市長和職員們也乘最後一艘船離去。伊豆大島的疏散在大噴火之後5小時即已完成。大部分進行得很順利和有秩序,市鎮官員、派遣船隻到大島進行疏散的船公司和樂於合作的島民都值得稱讚。除了少數例外,他們都敏於服從疏散命令。留在島上的只有數百名警察、消防員、其他職員和少數拒絕疏散的人。
可是,疏散者安頓在那裡呢?誰照顧他們?島上的耶和華見證人又如何?
[第21頁的圖解或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大島
三原山
東京
下田
稻取
櫻島
伊東
熱海
海老名
[圖解]
大島
岡田
北山
熔岩流
第二火山口
爆發處
第一火山口
外輪山
差木地
波浮港
三原山
野增
元町
機場
[第20頁的圖片]
「消防員拉著我,強迫我離開當地」
-
-
喪失家園——但卻保全性命!警醒!1988年 | 2月8日
-
-
喪失家園——但卻保全性命!
《儆醒!》雜誌駐日本通訊員報導
第一艘難民船在11月21日晚上到達伊豆半島沿岸各個港口。後來當局決定要把這批人運往東京,因為大島是東京市政局的管轄區。市政府和國家當局率先組織救援工作。在伊豆和東京地區以及距離三原山僅50哩(80公里)左右的海老名市分社辦事處的耶和華見證人也組織救援工作。
由於對該事件的新聞報告被經常的電視節目所中斷,住在附近的耶和華見證人特別關懷島上的屬靈弟兄和姊妹們。伊東小組的小幡信政和其他的人首先與伊豆地區的見證人取得聯絡,並且安排接待逃難者的活動。到了當日下午6時30分,伊豆半島各海港和熱海的見證人已準備妥當接待來自大島的弟兄們。
西村次郎和四位弟兄大約在晚上10時抵達熱海,熱海的見證人手裡拿著《守望台》和《儆醒!》雜誌去迎接他們。既然政府當局尚未決定怎樣處理,難民遂獲准隨意在當地的人家居停。西村一行人首途前往湯河原,當地小組的一位長老是西村的兒子。他們的住宅遂成為大島小組避難者的聯絡中心。
翌晨8時,守望台社海老名分社辦事處的分社委員會決定立刻派遣兩位分社代表去伊豆區,兩位去東京區,以便組織救援工作。
分社代表們和西村次郎討論救援工作之際,鹽崎滿雄攜帶來自沼津小組的救濟物資抵達。逃難者特別感激所獲贈的衣物,因為不少人在離開島上時除了身上所穿的之外沒有攜帶任何衣物。他們也對糧食分派十分感激。
救援委員會奉派在伊豆和東京以所需的現金分派給大島小組的成員。委員會同時照顧逃難者們的靈性需要。
在東京展開救援工作
11月21日晚上9時55分,在多艘滿載逃難者的船向伊豆半島各城市航行之際,東京市長下令所有逃難者要送往東京。東京三田小組的耶和華見證人長老中村義男受命在當地組織救援工作。中村的住宅遂成為東京的救援工作總部。
中村請自己小組中的幾位成員以及來自品川小組的幾位成員一起前往展開救援工作。其中有10位成員在星期六凌晨2時左右離開中村的家,去碼頭迎接預定從大島抵達的船隻。弟兄們備有標誌,上面寫著:「耶和華見證人大島小組的成員,請與我們聯絡。」
直至最後一艘船抵達,他們在兩個碼頭之間奔走往來,去迎接抵達的船隻。那時已是星期六上午10時左右。中央小組的耶和華見證人也前往另一個碼頭,因為大島有些船隻會抵達那裡。由於不知道哪一艘船會有自己的同工在船上,東京的見證人試圖迎接所有來到東京的船。
川島一行回憶說:「耶和華見證人是到碼頭迎接同工的惟一宗教團體。前往接船的惟一其他團體是教師工會。」
到了星期六黃昏,三田和品川兩小組的成員自動蒐集衣物和其他救援物資,立刻分派給來自大島的屬靈弟兄。見證人把物品堆在一輛搬運車上,探訪逃難見證人所住的多個避難所。來自大島的見證人以及非見證人均從救援物資得益。
從別人的關懷獲得鼓勵
一位逃難的見證人說:「我們離開大島時並不知道要往哪裡去。可是,我們離船登岸,就看到有個牌子豎起,寫著,『耶和華見證人』。請想像我們多麼驚詫和感動!我的太太看到弟兄們親自來碼頭接船而感動到眼中含淚。
「不久之後,我們被安頓在江東區的體育中心,我們致電中村弟兄,接著分社的代表們來到鼓勵我們。我們非常感動,感激到非言語所能表達。」
在這一週之中,救援委員會的成員探訪所有容納見證人的避難中心,察看信徒同工有什麼需要。他們發現逃難的見證人已受到當地各小組的妥善照顧。有些聖經學生每天應邀去當地見證人的家中進膳;他們很感激見證人所表現的仁慈慷慨。這些見證人是他們在災難發生之前素未謀面的。
疏散的過程十分成功,因為事前有適當的警告發出,居民亦加以聽從。但全人類現正面臨一場迫在眉睫而遠較重大的危險。警告在現今已經發出,向人表明怎樣才能逃避這場危險而保全性命。你願留意這個警告嗎?
[第22頁的圖片]
西村次郎查問信徒同工們的下落a
[腳注]
a 這位為人深愛的耶和華見證人已於1987年2月逝世。
[第23頁的圖片]
鹽崎滿雄分配救援物資
許多逃難者睡在體育館的冷地板上
-
-
你願留意災難臨近的警告嗎?警醒!1988年 | 2月8日
-
-
你願留意災難臨近的警告嗎?
有些天災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不便;有些則對生命和財產造成重大損毀。通常,這種影響所及的只是地球上的小部分地方和居民,影響也只是暫時的。可是,現今這個世代卻正在面臨一場普世規模,影響到全人類的災難。
不,它並不是超級大國之間的核戰,儘管核戰是可怕的災禍。反之,我們所談論的是上帝所宣示的旨意——他要把一切罪惡從地上除去。
耶穌在論及這個事物制度末期的預言中透露災難的規模多麼巨大,說:「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馬太福音24:3,21,22。
保全性命的人
耶穌把這場普世的災難與較早時候的一場世界災難——挪亞時代的洪水——相提並論,他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馬太福音24:37)聖經敘述洪水之前時代的情況是,「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因此耶和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都從地上除滅。」——創世記6:5-8。
至於挪亞,我們在希伯來書11:7讀到:「挪亞因著信, 既蒙上帝指示(『警告』,《新世》)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挪亞和他的妻子、兒子和媳婦都得以渡過洪水的災劫而保全性命。
可是,當時其餘的人類卻把警告置諸不理。據耶穌說,洪水以前的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日子;他們毫不理會,直到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部沖去。」——馬太福音24:38,39,《新世》。
在羅得的日子,由於所多瑪和蛾摩拉的居民罪大惡極,上帝決定要毀滅他們。可是,他們卻若無其事地「又吃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雖然羅得把將臨的危險警告他的未來女婿們,但「他女婿們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上帝從天上降下硫磺烈火,毀滅了他們所有人。羅得和兩個女兒則藉著聽從警告而得以保全性命。——路加福音17:28,29;創世記19:12-17,24。
在耶穌時代發出的警告
在耶穌的日子,猶太人墨守自己的傳統而棄絕上帝的道,同時也拒絕承認上帝的兒子為基督(彌賽亞)。上帝決定藉著羅馬大軍對猶太人和他們的聖城耶路撒冷執行判決。關於這件事,耶穌預先提出警告,並且告訴門徒怎樣才能逃避這場災難。他說:
「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他又說:「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就可知道他成荒場的日子近了。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在城裡的應當出來;在鄉下的不要進城;因為這是報應的日子,使經上所寫的都得應驗。」(馬太福音24:15,16;路加福音21:20-22)那是要採取緊急行動的時候,人甚至沒有時間去挽救自己的物質資財。耶穌說:「在房上的,不要下來拿家裡的東西;在田裡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馬太福音24:17,18。
公元66年,羅馬大軍在迦勒斯將軍率領之下圍困耶路撒冷,從而應驗了耶穌的預言。羅馬人已實際挖掘聖殿的牆壁,因而站在猶太人的聖地上。這在猶太人看來是可憎的。耶穌雖已發出警告,但當時門徒並沒有機會逃走。可是,後來迦勒斯出乎意外地退兵回國。基督徒就開始逃到山上去。大多數人卻依然留在城裡不走,其他的猶太人則為了守宗教節期而繼續進城。
在公元70年,當耶路撒冷城中擠滿了守逾越節的人之際,提多將軍率領大軍捲土重來,圍困耶路撒冷。城牆終被攻破,聖殿和全城均被摧毀。據歷史家約西佛斯聲稱,當時有1,100萬人喪生。9萬7,000生還者被賣往埃及和其他地方為奴。這便是沒有留意耶穌警告的人的命運。至於聽從耶穌的命令逃往城外的人,他們都得以保全性命。
現在就要聽從警告
耶穌在馬太福音24章、馬可福音13章和路加福音21章所說的預言其實還有一項較大的應驗。要記住,耶穌同時解答了門徒問及耶穌臨在有何徵象的問題,而聖經將這件事與整個世界事物制度的終結相提並論。(但以理書2:44;馬太福音24:3,21)耶穌概要地指出他的復臨(或臨在)會是肉眼所不能見的,但會以一個徵象將其標明出來。這個徵象包括戰爭、饑荒、地震、瘟疫、不法的事增多、門徒受到迫害、列國痛苦、世人因為行將臨到地上的事而嚇得發昏等。——馬太福音24:7,8,12;路加福音21:10,11,25,26。
誰能否認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世代已經歷到這一切日增的災禍和痛苦呢?為了使世人能夠了解這些事情的意義,耶穌預言說:「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有人居住的大地,對萬國作一個見證;然後末日便會來到。」(馬太福音24:14,《新世》)耶和華見證人正熱心地在普世200多個國家地區,以200種不同的語言,傳揚這王國的好消息,向人發出警告上帝執行判決的時候已近了。論到那些目擊災禍痛苦自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人,耶穌宣布:「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馬太福音24:34。
留意耶穌的警告並不意味到逃往實際的山上,或逃到世上某些地方;反之這意味到要歸向真實的上帝耶和華,認識他為了保全性命而作的安排。你可以藉著與提出這項警告的人——耶和華見證人——取得聯絡而獲知這件事。要與他們一起研究聖經,並且和他們聯絡交往。
對從火山逃難的上萬日本人來說,留意警告若是如此重要,我們現在就採取行動以求獲得耶和華的保護而渡過世界末期的大毀滅,無疑更重要得多!
[第25頁的圖片]
羅得和兩個女兒因聽從警告而逃過毀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