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天災與人為因素
    警醒!2005年 | 7月22日
    • 天災與人為因素

      車子保養得宜,乘客的安全就有保障。相反,如果不好好愛惜車子,並加以保養,乘客就會有危險了。從某個角度來看,地球的情況也差不多。

      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活動令地球的大氣和海洋發生變化,以致天災變得頻仍,災情日趨嚴重,令地球越來越不安全,人類備受威脅。至於前景,看來也不甚明朗。《科學》週刊(英語)一篇社論談到氣候的改變時說:「地球是人類惟一的安身立命之所,而我們好像正在對地球進行一個規模很大的實驗,卻不能肯定實驗的結果。」

  • 天災與人為因素
    警醒!2005年 | 7月22日
    • 正如上一篇文章提到,近年有好幾場破壞力驚人的風暴。科學家正在研究,這是否跟全球氣溫上升有關,因為氣溫上升可能讓風暴吸收更多熱能,進而增強颶風的威力。可是,天氣改變也許只是氣溫上升的一個徵兆而已。事實上,全球氣溫上升可能已經導致另一個會帶來嚴重後果的現象。

      海平面上升與濫伐森林

      《科學》週刊一篇社論說,「在過去一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0至20厘米,而且看來還會繼續上升」。這跟全球氣溫上升有什麼關係呢?研究人員指出有兩方面可能跟全球氣溫上升有關。第一,兩極的冰層和冰川溶解,導致海洋的水增加。第二,熱膨脹,即海水變暖,體積增加。

      屬於太平洋群島的圖瓦盧,可能正受著水位上升的影響。《史密森尼學會》月刊說,在圖瓦盧首都富納富提這個珊瑚島收集到的數據顯示,該處的水位在過去十年「平均每年上升5.6毫米」。

      在世上許多地方,人口增加意味著市郊城市化、臨時搭蓋的房子激增和環境素質下降。這些發展也許會令天災發生時傷亡人數增加。請看看以下的例子。

      海地是個島國,人口甚多,濫伐森林的情況由來已久。最近有一則新聞報導談到,海地雖然經濟不佳、政治動盪、社會問題嚴重,但對國家存亡造成最大威脅的,是濫伐森林。2004年的一場悲劇,暴露了不斷砍伐森林的危險。該年,連續多場暴雨導致山泥傾瀉(土石流),奪去了幾千人的性命。

      《時代》雜誌(亞洲版)指出,南亞遭遇天災時災情之所以會那麼嚴重,原因是「全球氣溫上升,及人們建造水壩、濫伐森林和採用刀耕火種的耕種法」。另一方面,砍伐森林也會加速土壤中的水分流失,導致旱災日益嚴重。近年,印度尼西亞和巴西都鬧旱災,結果出現山林大火,規模之大前所未見,而那些森林本來是很潮濕,不容易發生火災的。

  • 天災與人為因素
    警醒!2005年 | 7月22日
    • 當然,這類天災的嚴重程度也多少取決於人為因素。一個因素是高危險地區的人口密度。作家安德魯·魯濱遜說:「世上的大城市差不多有一半都位於有地震危險的區域。」另一個因素涉及建築物的材料和結構。有人說:「真正死於地震的人有限,被倒塌的建築物壓死的人才多。」這句話說得一點不假。然而,如果人們生活貧困,沒有錢建造防震的建築物,又該怎麼辦呢?

  • 天災與人為因素
    警醒!2005年 | 7月22日
    • 幸好,火山爆發前往往會有些先兆。培雷火山就是其中一個例子。1902年,這個位於加勒比海馬提尼克島上的火山爆發了。爆發前,火山灰被吹到附近的聖皮埃爾市,人們深感不適,惶恐不安,大部分商店一連多天都關門不做生意。雖然如此,由於當地快要舉行選舉,政治家仍促請居民留下。

      在耶穌升天節,即5月8日那天,許多人都上天主教堂,祈求天主救他們脫離火山爆發的災害。當日早上不到8時,培雷火山就爆發了,噴出巨量熾熱的火成碎屑物,包括火山灰、火山渣、黑曜岩、浮石和高溫氣體,溫度由攝氏200度至500度不等。致命的黑煙衝向山下,掩埋了整個聖皮埃爾市,奪去了差不多3萬人的性命。教堂的吊鐘熔掉了,海港的船隻也燒毀了。這是20世紀的火山爆發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然而,如果人們留意火山爆發的先兆,並及時採取行動,那麼遇難的人就不會那麼多了。

      天災越來越多?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在《2004年全球災難報告》中指出,在過去十年,跟地球物理和天氣有關的災難增加了超過百分之60,又說:「這表明了日後的趨向」。報告是在12月26日之前,即印度洋發生大海嘯之前發表的。毫無疑問,如果高危險地區的人口繼續增加,森林的面積又繼續減少,前景就很難令人樂觀了。

      此外,許多工業國家仍然不斷把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去,而且程度比以前更加嚴重。《科學》週刊一篇社論說,各國遲遲不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就像「人染了病,病情日益嚴重,但卻不肯服藥。可以肯定的是,日後要付出的代價一定比現在更大」。加拿大一份關於如何減輕災情的報告談到這些「代價」,說:「氣候改變可說是國際間最普遍、影響最深遠的環境問題。」

      可是,對於人類的活動是否導致全球氣溫上升這個問題,目前各國意見仍未一致,更遑論採取補救行動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