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放棄!守望台2021年(研讀版) | 10月
-
-
3.有些地區的人對王國好消息反應如何?請舉例。
3 有時,雖然我們已經竭盡全力傳道,但地區裡的人還是對王國好消息沒什麼反應。讓我們來看看格奧爾格·林達爾的經歷。從1929年到1947年,林達爾弟兄獨自一人在整個冰島傳道。他分發了上萬本出版物,卻沒有一個人接受真理。他說:「有些人看來反對真理,大部分人都不感興趣。」後來,組織派基列學校畢業的特派傳道員去冰島協助傳道工作,但大部分人還是沒有什麼反應,九年後才有一些冰島人獻身受浸。b
4.別人對好消息的反應不好,我們可能有什麼感覺?
4 別人對好消息的反應不好,我們當然會感到很失望。我們的感覺很可能跟保羅一樣,他因為大多數猶太同胞不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而感到「非常悲傷,痛苦不絕」。(羅馬書9:1-3)
-
-
不要放棄!守望台2021年(研讀版) | 10月
-
-
無論我們是面對面向人傳道,還是通過書信或電話作見證,耶和華都非常欣賞我們的付出(見第6段)
6.耶和華怎樣衡量我們的傳道工作是否成功?
6 耶和華看重我們付出的努力和表現的忍耐。無論別人願不願意聽,只要我們懷著愛心努力宣揚好消息,我們的傳道工作在耶和華眼中就是成功的。保羅說:「上帝並非不義,他不會忘記你們所做的工作和你們為他的名字顯出的愛心,就是你們以前為聖民服務,現在還繼續為他們服務。」(希伯來書6:10)就算我們沒有幫助過任何聖經學生達到受浸的目標,耶和華也會記得我們的工作和愛心。所以,不論你的辛勞有沒有取得你期望的成果,你都可以從保羅對哥林多基督徒說的話得到鼓勵,他說:「你們的辛勞在主那裡不是白費的。」(哥林多前書15:58)
7.我們從保羅的話學到什麼?
7 使徒保羅是基督的僕人,是一位優秀的特派傳道員,在許多城市建立了新的會眾,但還是有人質疑他的資格,聲稱自己比保羅更優秀。這時保羅沒有說自己幫助了多少人成為基督徒,而是說:「我比他們做的工作更多。」(哥林多後書11:23)跟保羅一樣,我們要記得,耶和華最看重的是我們付出的努力和表現的忍耐。
8.我們做傳道工作時要記得什麼?
8 我們的傳道工作讓耶和華高興。有一次,耶穌派70個門徒去宣揚王國的好消息,他們結束後「歡歡喜喜地回來」。為什麼他們這麼開心呢?他們說:「主啊,因為用你的名,連邪靈也順服我們了。」不過耶穌提醒他們:「不要因邪靈順服你們而高興,卻要因你們的名字已經記錄在天上而高興。」(路加福音10:17-20)耶穌知道,他們出去傳道不一定每次都會有這麼好的成果。其實,在那些願意聽的人當中,有多少後來真的成為了門徒,我們也不清楚。所以,門徒不該只是為了成果而高興。知道耶和華欣賞他們的付出,才應該是他們感到快樂的真正理由。
9.根據加拉太書6:7-9,我們堅持不懈地傳道就會有什麼收穫?
9 我們堅持不懈地傳道,就會得到永遠的生命。我們全心全意撒播和培育王國真理的種子,也是在「順應神聖力量撒種」,讓上帝的神聖力量在我們的生活中充分發揮作用。耶和華保證,不論我們有沒有幫助聖經學生受浸成為基督徒,只要我們不灰心、不放棄,永遠的生命就會成為我們的收穫。(請讀加拉太書6:7-9)
-
-
不要放棄!守望台2021年(研讀版) | 10月
-
-
10.人們會不會接受真理,主要取決於什麼?
10 人們會不會接受真理,主要取決於他們自己的內心。在撒種人的比喻中,種子撒在不同的土壤上,但只有撒在好土上的結出了果實。(路加福音8:5-8)耶穌說,不同的土壤代表不同的人的內心,他們對「上帝的話語」有不同的反應。(路加福音8:11-15)跟撒種人一樣,我們的工作成果並不取決於我們,而主要取決於傳道對象的內心。我們的責任就是要繼續撒播王國真理的種子。就像使徒保羅說的,「人人都會按照自己的辛勞得到獎賞」,而不是按照自己辛勞的成果得到獎賞。(哥林多前書3:8)
雖然有很多年挪亞堅持不懈地傳道,但除了他的家人以外,沒有其他人跟他一起進入方舟。不過,挪亞在耶和華眼中非常成功,因為他服從耶和華(見第11段)
11.為什麼說挪亞「傳講正義」的工作很成功?(見封面圖片)
11 在古代,上帝的很多僕人在傳道時都要面對別人的冷淡反應。例如,有四五十年的時間,挪亞一直「傳講正義」。(彼得後書2:5)他當然希望別人接受他傳講的信息,但耶和華沒有說會有這樣的結果。事實上,耶和華吩咐挪亞建造方舟時只是說:「你要帶兒子、妻子、兒媳一起進方舟。」(創世記6:18)挪亞從耶和華那裡知道方舟的尺寸後,也許意識到空間有限,聽他信息的人應該不多。(創世記6:15)結果確實如此,在那個邪惡的世界裡,連一個人都沒有接受挪亞的信息。(創世記7:7)耶和華覺得挪亞很失敗嗎?完全沒有!挪亞忠心地按照耶和華的一切吩咐去做了,所以他在上帝眼中是個成功的傳道員。(創世記6:22)
12.耶利米面對冷漠和反對時怎樣保持喜樂?
12 在先知耶利米傳道的40多年中,許多人反應冷漠,甚至反對他。他因為「受人辱罵譏諷」而一度非常灰心,甚至想放棄傳道。(耶利米書20:8,9)但他沒有放棄。什麼幫助他克服消極的想法並保持喜樂呢?他專注於兩件重要的事。第一,耶和華吩咐他宣揚的信息讓人「有前途有希望」。(耶利米書29:11)第二,耶和華把他稱為自己名下的人。(耶利米書15:16)我們也一樣,我們在讓人絕望的世界裡宣揚帶來希望的信息,而且有幸被稱為耶和華名下的人。只要我們專注於這兩件重要的事,無論別人反應如何,我們都可以保持喜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