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宇宙起源惹爭議
    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
    • [第22頁的附欄]

      「地球大小適中,元素組合恰當,軌道近乎正圓,跟存在已久的恆星——太陽——的距離也恰到好處。有了這些特殊條件,水才能在地球表面積聚起來。」(《動物學綱要》,第七版)如果沒有水,地球就不能有生物了。

  • 宇宙起源惹爭議
    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
    • 地球特點盡如人意

      人的生存還在乎其他因素絲毫不差。先談談地球的大小,以及地球在太陽系裡的相對位置。聖經約伯記提出的一些詰問,實在教人自覺渺小:「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你若曉得就說,是誰定地的尺度?」(約伯記38:4,5)這些問題比以往更加迫切待答。為什麼呢?因為對於地球,我們知道了許多令人驚嘆的事實——包括地球的體積和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在宇宙其他地方,找不到地球這樣的行星。誠然,有些科學家從間接的證據看出,某些環繞恆星運行的星體,體積比地球起碼大數百倍。可是,在體積方面,地球其實正好適合我們生存。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地球稍為大一點,地心吸力就會較強,結果氫這種輕氣體擺脫不了地心吸力,積聚不散。這樣,大氣層就不宜生物生存了。另一方面,如果地球稍為小一點,維持生命的氧就會流失消散,地球表面的水也會完全蒸發。這樣,我們也無法存活。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也恰到好處,這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因素。天文學家約翰·巴羅和數學家法蘭克·蒂普勒曾研究「地球半徑跟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的比率」。研究結果表示,「這個比率只要跟現況稍為不同」,人類就不可能生存了。戴維·布洛克教授說:「計算結果顯示,只要地球離太陽近百分之5,大約40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嚴重溫室效應[地球過熱]了。另一方面,只要地球離太陽遠百分之1,大約20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嚴重的冰川作用[地球幾乎完全冰封]了。」——《我們的宇宙:出於巧合還是設計?》。

      除了距離恰到好處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地球每天繞著自身軸自轉一次。這個速度恰好令地球氣候溫和。金星每243天才自轉一次。地球如果這麼久才自轉一次,試問後果會怎麼樣!如果白天和黑夜這麼長,溫度就會極冷極熱,結果人類無法生存了。

      還有一件事十分重要,就是地球環繞太陽的軌道。彗星的軌道呈比較長的橢圓形。幸好地球的軌道不是這樣,而是差不多圓形。不然的話,溫度就會極冷極熱,人類也就必死無疑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