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圖像源遠流長守望台2002年 | 7月1日
-
-
宗教圖像源遠流長
「天主及他的聖者是善良和神聖的,我們跟他們聯合起來的一個方法,就是靠著宗教圖像。」——澳大利亞希臘正教會大主教轄區
在悶熱的8月天,猛烈的太陽好比火傘高張,照耀在通往愛琴海蒂諾斯島「聖母修道院」的水泥台階上。儘管灼熱難當,一批虔敬的希臘正教朝聖者,共2萬5000多人,仍緩緩地向著耶穌母親的聖像走去。那是一座裝飾得極其華麗的聖像。
人叢中,有個跛足的小姑娘在地上爬行著,她雙膝直淌著血,臉上露出痛苦和決不罷休的表情。離她不遠,有個上了年紀的婦人,是從該國很遠的地方跋涉而來的,已顯得身心俱疲,雙腿無力,舉步艱難。還有個中年男子,在人潮中憂慮不安地擠來擠去,滿身都是汗水,試圖奮力向前。他們都懷著同一目標,就是希望匍伏在瑪利亞的聖像面前,吻一吻聖像。
這些人對天主誠心一片,實在不用懷疑。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早在基督教創立之前許多世紀,崇敬宗教圖像已經有跡可尋呢?
宗教圖像大行其道
宗教圖像在東正教國家觸目皆是。在教堂裡,耶穌、瑪利亞和許多「聖者」的圖像都放在顯眼處。參加崇拜的人通常會吻圖像,向圖像焚香,以及燃點蠟燭以示尊崇。在差不多所有東正教徒的家裡,都會有個特定地方安放圖像,專供祈禱之用。東正教徒時常說,敬拜圖像使他們感到接近天主,不少人更相信圖像帶有神奇的力量,寄寓著天主的恩寵。
不過,他們可能有所不知,在崇拜中使用聖像,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是絕不贊同的。《拜占廷》(英語)一書說:「早期基督徒對偶像的看法,與猶太教一脈相承,他們非常厭惡偶像,反對任何敬拜聖人圖像的行為。」這本書又說:「從公元5世紀開始,在公開和私人的崇拜場合裡,偶像或圖像越來越流行。」使用宗教圖像的始作俑者既然不是公元1世紀的基督教會,那麼,這樣的崇拜方式究竟是從哪裡開始的呢?
追源溯流
從事研究工作的彼得連科寫道:「使用宗教圖像的傳統,是由『異教信仰衍生出來的』,可追溯至基督教創立前的遙遠年代。」許多歷史學家指出,從古代巴比倫、埃及和希臘的宗教,人們可以發現圖像崇拜的根源。例如,在古希臘,宗教偶像以雕像的面貌出現,人們相信這些雕像具有與神相若的力量。他們認為其中有些偶像是從天而降的,不是人手所造。在特別節日期間,遊行隊伍會帶著這些偶像繞城而行,向偶像獻上祭物。彼得連科說:「雖然有人教導信眾,偶像跟它所代表的神是兩回事,但信眾仍把偶像和神等同起來。」
宗教圖像的概念和崇敬宗教圖像的行為,是怎樣暗中滲入基督教裡的呢?彼得連科說,在基督使徒去世後的幾個世紀中,特別在埃及,「基督徒的信仰面對『異教信仰混合』的抗衡。當時有人奉行基督教的信仰習俗,又同時奉行由埃及、希臘、猶太、東方諸國和羅馬宗教混合而成的信仰習俗」。結果,「基督徒工匠吸收了[宗教聯合]的見解,開始採用異教的象徵物,把這些仍然帶有異教色彩的物品,立為基督教的新象徵。這些新象徵在名義上是基督教的,卻已受到異教污染」。
不久之後,宗教圖像就在私人和公開的宗教活動中成為主角。在《信心的時代》一書中,歷史家威爾·杜蘭特解釋事情是怎樣發生的。他說:「受人崇拜的聖人日益增多,要清楚分辨誰是誰和記得他們每一個,就得為這些聖人和瑪利亞大量製造畫像。基督的畫像連帶他的十字架也受人崇敬,輕信的人甚至把這些東西當做護身符。久而久之,人們漸漸發揮想像力,這些聖物、畫像和雕像就成為崇拜的對象了。人們親吻畫像,在畫像面前匍伏,向畫像燃點蠟燭熏香,用鮮花為畫像加冠,並通過畫像尋找奇跡。……雖然教會元老和宗教會議一而再地向信徒指出,圖像有別於神,只是幫助人想起神的一種工具罷了,但一般信眾卻毫不理會這樣的解釋。」
今天,許多使用宗教圖像的人也有類似觀點。他們辯稱自己沒有敬拜宗教圖像,只是對圖像表達敬意罷了。他們可能會說,使用宗教畫像崇拜真神沒有什麼不對,甚至聲稱要崇拜真神就不能不用畫像。也許你懷有相同看法。但問題是,真神 怎樣看這件事?對圖像表達崇敬之情,可能跟崇拜圖像其實沒有什麼分別嗎?這樣做實際有危險嗎?
[第4頁的附欄或圖片]
宗教圖像是什麼?
在天主教徒中,很多人會在崇拜時使用雕像。跟雕像不同,宗教圖像是平面的畫像,繪畫了基督、瑪利亞、「聖人」、天使、聖經人物的故事,或東正教會的事跡。一般地說,宗教圖像是繪在木板上的,方便搬移。
據東正教會解釋,「圖像上所繪的聖人,看上去跟凡人並不一樣」。此外,聖人圖像是「沒有景深的」,也就是說,即使景物距離觀者越遠,看上去也不覺得越窄小。圖像一般都「沒有陰影,觀者無法分清那是白天還是黑夜」。東正教會也認為,製造圖像所用的木材及顏料,「可以標誌著天主的臨在」。
[第4頁的圖片]
宗教圖像源於異教信仰
[第3頁的圖片鳴謝]
© AFP/CORBIS
-
-
用心靈崇拜真神守望台2002年 | 7月1日
-
-
用心靈崇拜真神
「你們要把天主同誰相比擬呢?你們把他與什麼相對照呢?」——依撒意亞[以賽亞書]40:18
你或許毫無保留地相信,真神接受我們在崇拜中使用宗教圖像。你可能覺得,我們無法看見那位聽禱告的真神,但用了聖像,我們就可以更親近他,使他看來更有真實感了。
然而,選取什麼方式靠近真神,是可以隨我們自己決定的嗎?在這件事上,真神不是最終有權決定,哪一種方式是他所接受,哪一種就得不著他的認可嗎?耶穌解釋真神對事情的看法,他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望福音[約翰福音]14:6)a單單是這句話,已經可以說明使用聖像或其他聖物是不當的了。
有一種崇拜方式是真神耶和華明確認可的。哪一種呢?耶穌在另一個場合解釋:「時候要到,且現在就是,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因為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他的人。天主是神,朝拜他的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若望福音[約翰福音]4:23,24)
既然「天主是神」,是個靈體,我們可以用物質圖像來代表他嗎?絕不可以。不論圖像造得怎樣叫人一見難忘,圖像永遠無法跟榮耀的真神媲美。因此,真神的圖像不能真正代表他。(羅馬書1:22,23)如果一個人使用人造的圖像靠近真神,他能夠說是「以真理去朝拜他」嗎?
聖經的清晰教義
不錯,真神的律法禁止人製造偶像作崇拜之用。十誡中的第二條命人:「不可為你製造任何彷彿天上、或地上、或地下水中之物的雕像。不可叩拜這些像,也不可敬奉。」(出谷紀[出埃及記]20:4,5)真神啟示的新約聖經也命人「遠離崇拜偶像那類事」。(格林多前書[哥林多前書]10:14,牧靈聖經)
許多使用圖像的人都堅決否認崇拜偶像。舉例來說,東正教徒往往否認他們向圖像鞠躬、下跪和祈求是實際崇拜圖像。一個東正教高級教士寫道:「我們崇敬宗教圖像,因為它們是神聖的,也因為我們崇敬圖像所代表的那位。」
不過,問題依然是:真神准許人藉著圖像間接崇拜他嗎?聖經從沒有這樣說過。當日以色列人造出一隻牛犢的像,美其名是作崇拜耶和華之用,耶和華卻對他們大加責備,指他們所做的是背教行為。(出谷紀[出埃及記]32:4-7)
潛藏危險
在崇拜中使用偶像是危險的。人可以很容易就不經意地崇拜了偶像本身,而不是崇拜偶像所代表的所謂天主。換句話說,偶像喧賓奪主,變成了崇拜的主角。
在古代以色列人的日子,這種使物體變成崇拜對象的事時有發生。例如,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期間,摩西造了一條銅蛇,掛在柱子上。這個具有蛇的形像的物體,本是用來治療以色列人的。凡真神罰他被蛇咬傷的,望望銅蛇就可以得到真神幫助。但以色列人在應許之地安頓下來之後,就把這個含有代表意義的銅蛇奉為偶像,彷彿銅蛇本身可以醫治人似的。他們向著銅蛇焚香,甚至給它命名銅蛇像。(戶籍紀[民數記]21:8,9;列王紀下18:4,新世界譯本)
以色列人也試圖把約櫃當成有魔力的東西,利用它向敵人施咒,使敵人敗亡。(撒慕爾紀上[撒母耳記上]4:3,4;5:11)類似的事也在耶利米的日子發生,耶路撒冷的居民著重聖殿,過於著重他們在殿裡崇拜的真神。(耶肋米亞[耶利米書]7:12-15)
把物品置於真神之上而加以崇拜,今天依然十分常見。從事研究工作的彼得連科說:「人們把宗教圖像……當為崇拜對象,就有淪於崇拜偶像的危險。……我們必須承認崇敬宗教圖像源於異教,後來成為大多數人的崇拜方式。」希臘正教會教士季米特里奧斯·康斯坦特洛斯在他所著的《了解希臘正教會》一書也說:「有信徒實際向宗教圖像做出崇拜之舉,並不令人意外。」
那些認為宗教圖像只是工具,並非直接崇拜對象的講法,是不足以令人相信的。為什麼呢?試想想,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不是認為某個瑪利亞或「聖人」的圖像,要比其他也是代表他們的圖像更靈驗、更值得崇敬嗎?例如,在希臘蒂諾斯島上某個代表瑪利亞的聖像,本身就有一些正教的忠實擁護者;另一方面,在希臘北部蘇梅拉的那個瑪利亞聖像,同樣也有一群擁護者不離不棄,但雙方的擁護者卻互不相容。雖然這兩個聖像都代表同一個已故多年的人物,然而在各自的擁護者眼中,都認為自己所擁護的那個是比較強的,所行的驚人奇跡也比較多。因此,實際上人們相信某些聖像擁有特殊能力而崇拜他們。
向「聖人」或瑪利亞禱告?
那麼,以瑪利亞或「聖人」等人物作為崇敬對象又怎樣呢?耶穌回答撒但的引誘時,援引申命紀[申命記]6:13說:「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他。」(瑪竇福音[馬太福音]4:10)稍後,耶穌指出真正朝拜的人要朝拜「父」,其他人物一概不應受人朝拜。(若望福音[約翰福音]4:23)正因為這樣,當使徒約翰要朝拜天使時,天使譴責他說:「萬不可這樣作!……你只該朝拜天主。」(若望默示錄[啟示錄]22:9)
向耶穌的母親瑪利亞或某個「聖人」禱告,通過他們與真神修好關係,有沒有不妥呢?聖經簡單直接地說:「在天主與人之間的中保也只有一個,就是降生成人的基督耶穌。」(弟茂德前書[提摩太前書]2:5)
保衛你跟真神的關係
在崇拜中使用圖像,明顯有違聖經的教義,這樣做只會使人遠離上主的恩寵和救助。耶穌表明,人要得到永遠生命,就要吸收惟一的真神的知識,認識真神的完美品格、旨意,以及了解他怎樣待人接物。(若望福音[約翰福音]17:3)圖像只是一件死物,當然無法幫助人認識真神,叫人對真神的崇拜得蒙接納。(聖詠集[詩篇]115:4-8)人只有研究聖經,才可以得到這種重要知識。
崇拜聖像不僅無益,還會損害人的靈性。怎會這樣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種行為可以使人同耶和華的關係疏遠。以色列人「用可憎的偶像觸怒他」。真神說:「我要掩面不顧他們。」(申命記32:16,20,新世界譯本)人想與真神重修舊好,就「必要拋棄自己的銀偶像和金偶像」。(依撒意亞[以賽亞書]31:6,7)
因此,聖經很適當地勸勉我們:「孩子們,你們要謹慎,遠避偶像!」(若望一書[約翰一書]5:21)
[腳注]
a 除非另外注明,本篇的所有經文都照思高聖經學會譯本譯法。
[第6頁的附欄]
接受真理,用心靈崇拜真神
奧利韋拉是個虔誠的信徒,屬於阿爾巴尼亞正教會。1967年,該國的正教活動受到禁阻,她只好暗地裡遵守教會的習俗。為了買鑲金包銀的聖像、熏香和蠟燭,她差點兒用盡了微薄的退休金;又因怕賊來偷,就把宗教物品收進床榻裡,許多時,還要睡在床邊的椅子上。上個世紀90年代初,耶和華見證人登門造訪,奧利韋拉欣然接受了聖經的真理。她清楚看出,要正確地敬拜上主,就必須靠著聖靈;敬奉圖像是上帝所不悅的。(約翰福音4:24)聖經老師察覺一點:自從奧利韋拉學習聖經以來,家裡的「聖像」就一天比一天減少了。後來,她更連半幅圖像也沒有,還受了浸。奧利韋拉說:「現在我除掉了無用的圖像,耶和華反倒把聖靈賜給我。我很慶幸,不必使用圖像,也能得著他的力量。」
雅典娜居住在希臘萊斯沃斯島,是狂熱的東正教徒,唱詩班裡的歌手。她對正教傳統總是一絲不苟的,也使用聖像。多虧耶和華見證人傳講真理,她才曉得教會的規條不都合乎聖經,這些規條包括使用聖像、十字架做崇拜。為了追溯這些宗教物品的本源,雅典娜堅要親自進行研究,以求找到答案。仔細考查之下,她得知聖像和十字架都是來自異教的。於是,她毅然改信,用心靈崇拜上帝。為求這樣做,她不惜放棄所有聖像,包括那些很貴重的圖像。儘管如此,雅典娜寧願捨掉這一切宗教物品,跟從潔淨的崇拜,使上帝的心歡喜。(使徒行傳19:19)
[第7頁的附欄或圖片]
只把圖像視作藝術品?
近年來,全球有很多人搜集正教圖像。收藏者都認為,圖像只是反映拜占廷文化的藝術品,而不是什麼聖物。怪不得,有些人雖然說不信神,也用圖像布置居室或辦公室。
然而,敬虔的基督徒怎可忘記:宗教圖像原是用作崇拜的物品。別人擁有圖像,這是他的自由,我們當然無權過問。可是,基督徒卻不會私下珍藏這些物品,因為他們聽從申命記7:26的訓示:「凡可憎的偶像,你不可帶進家裡,免得你成為當滅的。你倒要對偶像深惡痛絕。」(新世界譯本)
[第7頁的圖片]
真神不許人在崇拜中使用偶像
[第8頁的圖片]
聖經知識幫助我們以心靈崇拜真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