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記住你偉大的創造主!守望台1999年 | 11月15日
-
-
要記住你偉大的創造主!
「你趁著……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當記念造你的主。」——傳道書12:1。
1.獻了身給上帝的年輕人,應當渴望怎樣運用自己的青春和精力?
耶和華賜力量給他的僕人,使他們能夠遵行他的旨意。(以賽亞書40:28-31)不論年紀老幼,他們都得著他的幫助。但是,獻了身給耶和華的年輕人,尤其要明智地善用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因此,他們當把「傳道者」,古代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提出的勸告謹記在心。他敦促青年人說:「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傳道書1:1;12:1。
2.獻了身的基督徒的兒女應當怎樣行?
2 所羅門勸人要在年輕的日子就記住偉大的創造主,他的勸告最初是向以色列的青年男女提出的。他們生來就屬於一個獻了身給耶和華的國家。今天,獻了身的基督徒所生的兒女又怎樣?他們無疑也當把偉大的創造主謹記在心。他們這樣做,就會尊榮上帝,並且使自己得益不淺。——以賽亞書48:17,18。
以往的好榜樣
3.約瑟、撒母耳和大衛立下什麼榜樣?
3 聖經載有許多堪作模範的青年,他們自幼就記住偉大的創造主。雅各的兒子約瑟從小就記住他的創造主。有一次,波提乏的妻子引誘約瑟與她行淫,但約瑟堅決拒絕,說:「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上帝呢?」(創世記39:9)利未部族的撒母耳不僅在年幼的日子記住創造主,而且一生都這樣做。(撒母耳記上1:22-28;2:18;3:1-5)伯利恆城年輕的大衛無疑時刻記住他的創造主。他出去迎戰非利士巨人歌利亞時,對上帝表現無比的信賴。他對歌利亞說:「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罵帶領以色列軍隊的上帝。今日耶和華必將你交在我手裡。我必殺你,斬你的頭,……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上帝;又使這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他必將你們交在我們手裡。」不久,歌利亞果然死了,非利士人都四散奔逃。——撒母耳記上17:45-51。
4.(甲)一個被擄到敘利亞的以色列女孩和年輕的約西亞王,怎樣記住偉大的創造主?(乙)耶穌12歲的時候,怎樣記住創造主?
4 另一個記住偉大創造主的年輕人,是一個被擄到外地去的以色列女孩。由於她放膽發言,對敘利亞元帥乃縵的妻子作了個美好的見證,乃縵於是去見上帝的先知,不但把痲瘋病醫好了,最後更成為耶和華的敬拜者。(列王紀下5:1-19)年輕的約西亞王表現很大的勇氣,積極提倡耶和華的純真崇拜。(列王紀下22:1-23:25)但在記住偉大創造主的年輕人當中,最傑出的無疑是拿撒勒的耶穌。請想想耶穌在12歲時所發生的事。他的父母帶他到耶路撒冷守逾越節。在歸途上,他們發覺耶穌並沒有跟他們同行,於是回到耶路撒冷找他。第三天,他們終於找著他,他正在聖殿裡跟導師們討論聖經問題。耶穌的母親問他為什麼叫他們這樣擔心,耶穌問道:「你們為什麼要到處找我呢?你們不知道我一定在我父親的家裡嗎?」(路加福音2:49)耶穌在他「父親的家」聖殿裡吸收深具屬靈價值的知識,無疑對他有很大益處。今天,我們想獲得偉大創造主的確切知識,耶和華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是個極佳的地方。
現在就記住耶和華!
5.你會用什麼話,把傳道者在傳道書12:1所說的話表達出來?
5 全心敬拜耶和華的人渴望盡早開始事奉他,並且終其餘生都繼續為上帝服務。可是,人若在年幼的日子沒有記住創造主,以致虛度了青春的歲月,那又怎樣呢?傳道者在上帝靈示之下說:「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傳道書12:1。
6.有什麼證據顯示,年老的西緬和安娜記住偉大的創造主?
6 沒有人喜歡看見年老「衰敗的日子」來到。可是,將上帝謹記在心的老年人卻得以保持喜樂。例如,年老的西緬在聖殿裡把嬰孩耶穌抱在臂膀裡,喜樂地宣告說:「至高統治主,現在可以照你所聲明的,讓你的奴隸平平安安自由而去了。因為我已經親眼看見你用來施行拯救的人,就是你在所有民族眼前預備的;他就是光,可以除去眾國族的遮巾,又是你人民以色列的榮耀。」(路加福音2:25-32)八十四歲高齡的安娜也記住她的創造主。她從沒有缺席不在聖殿裡;當耶穌被帶到聖殿時,她也在場。「就在那時辰,她走近前來,開始答謝上帝,把孩子的事講給所有等候耶路撒冷得解救的人聽。」——路加福音2:36-38。
7.事奉上帝多年而年紀老邁的人,現在的處境如何?
7 在現代,不少耶和華見證人事奉上帝多年,現在已年紀老邁、體力衰退、病痛纏身。可是他們卻十分快樂,我們也深深賞識他們所作的忠貞服務!他們體驗到「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因為他們深知他對地球操有大權,並把耶穌基督立為天上大能的君王。(尼希米記8:10)現在,不論老幼都當認真聽從這個吩咐:「少年人和處女,老年人和孩童,都當讚美耶和華!願這些都讚美耶和華的名!因為獨有他的名被尊崇;他的榮耀在天地之上。」——詩篇148:12,13。
8,9.(甲)誰在「衰敗的日子」臨到時處境堪憐?他們為什麼會處於這種情況?(乙)你會怎樣解釋傳道書12:2的意思?
8 人如果不理會創造主,對他的偉大旨意一無所知,一旦年老「衰敗的日子」來到,他們就處境堪憐了,也許甚至會大感苦惱。他們經歷到老年的種種艱難,也感受到撒但被逐出天上以來、臨到人間的許多禍患。但他們卻沒有屬靈的悟性,可以坦然面對這一切試煉。(啟示錄12:7-12)因此,傳道者敦促我們要記住創造主,「不要等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雨後雲彩反回」的時候才這樣做。(傳道書12:2)這段話含有什麼意思呢?
9 所羅門把年輕的日子比作巴勒斯坦的夏天;這個季節天色晴朗,日月星辰在無雲的天空中發出燦爛的光輝。情形看來十分順利,前景一片光明。可是人到了老年,日子就變得好像寒冷多雨的冬天一樣,各種禍患艱難接踵而來。(約伯記14:1)人如果認識了創造主,卻沒有趁一生的盛夏之年事奉他,就十分可悲了!在仿如寒冬的老年,各事都看來黯淡無光。人在年輕的日子如果只是追求空虛無益的事物,雖有機會事奉耶和華也沒有好好把握,那麼處境就更可悲了。所以,不論我們是什麼年紀,務要像先知摩西的忠心同工迦勒一樣,「專心跟從耶和華」。——約書亞記14:6-9。
老年的境況
10.(甲)「看守房屋的」,(乙)「有力的」,分別代表什麼?
10 所羅門接著指出艱難的日子將會來到,屆時「看守房屋的發顫,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傳道書12:3)「房屋」是指人的身體。(馬太福音12:43-45;哥林多後書5:1-8)「看守」房屋的是臂膀和雙手,它們保護身體,同時供應身體的需要。人到了老年,雙手時常會因為虛弱、緊張、麻痺而發顫。「有力的」則是指雙腿。它們不再像柱子一樣堅穩了,而是變得彎曲無力,以致雙腳只是一步一拖地走。即使這樣,你豈不是很高興見到年老的信徒同工照常出席基督徒聚會嗎?
11.比喻來說,「推磨的」和「從窗戶往外看的」是指什麼?
11 「推磨的稀少就止息。」怎樣止息呢?老人的牙齒可能蛀蝕或脫落,剩下的十分稀少。要嚼碎固體食物也變得十分困難,甚至不得不完全停下來止息了。「從窗戶往外看的」,意即我們的眼睛和視力,都變得昏暗了,或甚至完全陷入黑暗之中。
12.(甲)「街門」怎樣「關閉」?(乙)你對年老的王國宣揚者有什麼想法?
12 傳道者繼續說:「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唱歌的女子也都衰微。」(傳道書12:4)沒有事奉上帝的老年人,他們的口的兩扇門——嘴唇——不再時常打開,把「房屋」(身體)裡的思想表達出來了。他們不再把什麼東西拿到代表公眾生活的「街」上。可是,熱心宣揚王國的年長者又怎樣呢?(約伯記41:14)他們即使要慢慢步行,挨家逐戶探訪人,有些連說話也有困難,他們卻仍然忠貞不二地讚美耶和華!——詩篇113:1。
13.傳道者怎樣描述老年人的其他難題?但年老的基督徒卻能夠怎樣?
13 老人牙齒脫落,只好用牙齦咀嚼食物,因此推磨的聲音變得很微小。老人在床上睡得不香甜,甚至雀鳥的鳴聲也會把他驚醒。唱歌的日子已過去了;就算他能夠歌唱,聲音也十分微弱。「唱歌的女子」——樂曲的調子——「也都衰微」。老人聽覺不靈,音樂和別人的歌聲都聽來模糊不清。可是,年長的受膏者和他們的同伴,當中有些年紀也不輕了,仍然在基督徒的聚會裡引吭高歌,讚美上帝。我們多麼高興有他們在會眾裡,跟我們一起頌讚耶和華!——詩篇149:1。
14.老年人時常懷有什麼恐懼?
14 老年的苦況的確可憐,不理會創造主的人就更為可悲了。傳道者說:「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蹣跚而行』,《新譯》],[刺山柑]也都廢掉;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弔喪的在街上往來。」(傳道書12:5)老人站在樓梯的高處,會害怕跌下來,甚至瞻望高處也可能令他們頭暈眼花。他們走到行人擁擠的街上,也擔心遭遇意外或被盜賊所傷害。
15.「杏樹」怎樣「開花」?「蚱蜢」怎樣「蹣跚而行」?
15 老年男子「杏樹開花」。看來這是指他的頭髮開始灰白,然後滿頭白髮。蒼蒼的白髮不斷脫落,就像白色的杏花飄滿一地。他「蹣跚而行」,也許彎著背、雙臂垂下,或者雙手放在臀上,手肘曲起,看來好像蚱蜢一樣。可是,如果我們有人看來跟這裡的描述有點相似,別人卻應當記住,我們其實屬於耶和華手下行動迅速、銳不可當的蝗蟲大軍!——參看《守望台》1998年5月1日刊,8-13頁。
16.(甲)「刺山柑也都廢掉」這句話暗示什麼?(乙)人「永遠的家」是什麼?什麼跡象顯示死亡即將臨到?
16 老年人胃口不佳,即使面前的食物像刺山柑那麼美味,也無法令他食指大動。很久以來,刺山柑一直用作開胃食品。「刺山柑也都廢掉」這句話暗示,隨著老人的食慾逐漸消退,甚至刺山柑也無法令他恢復食慾。這種情形表示他已走近他「永遠的家」(墳墓)了。如果他沒有記住創造主,一生作惡多端,以致上帝在復活死者時沒有記念他,墳墓就會成為他的永遠之家了。從老人的家門(他的口)發出的哀聲和呻吟,顯示死亡即將臨到了。
17.「銀鏈」怎樣折斷?「金罐」可能代表什麼?
17 聖經勸勉我們,要趁「銀鏈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之前,就記住我們的創造主。(傳道書12:6)「銀鏈」可能是指脊髓。這個奇妙的通道把無數的訊息傳送到腦裡,它一旦受到無可彌補的損壞,死亡就成定局了。「金罐」可能是指腦子,藏在與碗相若的頭顱裡。脊髓是跟腦子連接起來的。像黃金一樣寶貴的腦子一旦破裂,人就活不下去了。
18.「泉旁」的「瓶子」比喻什麼?瓶子破了,就會怎樣?
18 泉旁的「瓶子」是指心臟。血液流入心臟,然後心把血抽送出來,流遍身體各處。人死的時候,心臟就像瓶子在泉旁破了一樣,不再能夠讓血液流進流出,把身體所需的養料運送到身體各部分了。於是,「在井口破爛」的「水輪」停止轉動,維持生命的血液不再循環流動了。公元17世紀,威廉·哈維證實血液是在體內循環流動的,但耶和華在此之前很久,已經把血液循環的作用向所羅門透露出來。
19.傳道書12:7的話怎樣對死人適用?
19 傳道者接著說:「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上帝。」(傳道書12:7)「水輪」破爛了之後,原本出自地上塵土的人體也歸回塵土了。(創世記2:7;3:19)上帝所賜的生命力(靈)歸回創造主手裡,人就死去了。——以西結書18:4,20;雅各書2:26。
記住創造主的人有什麼前途?
20.摩西在詩篇90:12所作的禱告,其實懇求上帝怎樣?
20 所羅門有力地表明,記住偉大的創造主對我們有多重要。記住耶和華而全心遵行他旨意的人,他們的希望無疑不僅限於現今這短促、多難的一生。不論年紀老幼,他們都有摩西一樣的態度。摩西禱告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上帝這位謙卑的先知衷心渴望耶和華指教他和以色列人,好叫他們明智地珍惜他們「一生的年日」,以蒙上帝悅納的方式善用光陰。——詩篇90:10,12。
21.我們要明智地數算自己的日子,為耶和華增光,就必須怎樣行?
21 基督徒青年尤其要決心聽從傳道者的勸諭,自幼就記住創造主。他們有多麼寶貴的機會為上帝作神聖服務!可是,不論年紀老幼,我們只要在這「末時」明智地數算自己的日子,為耶和華增光,我們就能夠繼續數算自己的日子,直到永遠。(但以理書12:4;約翰福音17:3)當然,我們要這樣做,就得記住創造主才行。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切實履行對上帝所負的義務。
-
-
你正履行你對上帝的本分嗎?守望台1999年 | 11月15日
-
-
你正履行你對上帝的本分嗎?
「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傳道書12:14。
1.耶和華向他的子民提供什麼幫助?
耶和華扶持那些記住他是偉大創造主的人。上帝所靈示的話語讓他們知道該怎樣做才能完全取悅他。上帝的聖靈指引他們遵行天父的旨意,「在各樣良善的作為上不斷結出果實」。(歌羅西書1:9,10)不但如此,耶和華也通過「忠信睿智的奴隸」向我們提供靈糧和神治指引。(馬太福音24:45-47)所以,上帝的子民全心事奉他,努力執行宣揚王國好消息的重大工作,他們享有許多來自天上的祝福。——馬可福音13:10。
2.關於為耶和華服務,這裡提出一些什麼問題?
2 真基督徒專心致志,很樂於為耶和華作神聖的服務。可是,有些人可能灰心下來,認為自己的努力沒有什麼意義。例如,有些獻了身的基督徒不禁納罕,他們雖然已盡力而為,但這樣做是否值得。家主想到家人研讀和其他活動時,腦海裡也許會浮現以下的問題:「耶和華真的悅納我們所做的嗎?我們正履行對上帝的本分嗎?」傳道者的智慧之言有助於回答這些問題。
凡事都是虛空嗎?
3.正如傳道書12:8所說,最大的虛空莫過於什麼?
3 有些人也許認為,這位智者的話對大小老幼並沒有什麼鼓勵。「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道書12:8)其實,人最大的虛空,莫過於在年輕的日子不理會偉大的創造主,也不事奉他,到頭來年華老去,一生所得的只是年老力衰的無奈。在這個受惡者魔鬼撒但所控制的世界裡,人即使名成利就,但最後一切都會成為虛空,毫無意義。——約翰一書5:19。
4.為什麼我們可以說並非凡事盡都虛空?
4 可是,人如果忠心事奉耶和華而積財於天,就不致「凡事都是虛空」了。(馬太福音6:19,20)他們時刻多做主的工作,這樣的勞苦絕不是枉然的。(哥林多前書15:58)我們如果是獻了身的基督徒,在現今這最後的日子,我們是否忙於執行上帝委派給我們的工作呢?(提摩太後書3:1)還是我們的生活方式跟世上一般人根本沒有什麼分別?他們也許隸屬於各種宗教,甚至相當虔誠,經常到崇拜的地方去,並且努力符合他們宗教的要求。當然,他們並沒有宣揚王國的好消息。他們也沒有獲得確切的知識,看出現今就是「末時」,以致對現今這個時代毫無緊急之感。——但以理書12:4。
5.如果日常生活的事務成為了我們最關心的事,我們就應當怎樣?
5 耶穌基督論及我們這個兇險的時代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的兒子臨在也會怎樣。洪水以前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一日;他們毫不理會,直到洪水來到,把他們全都沖走,人的兒子臨在也會這樣。」(馬太福音24:37-39)只要保持節制和適中,吃喝並沒有什麼不對,嫁娶也是上帝所設立的安排。(創世記2:20-24)可是,如果我們發覺日常生活的事務成為了我們最關心的事,何不為此向上帝禱告求助呢?耶和華能夠幫助我們繼續把王國事務置於首位,行事明智,努力履行我們對他的本分。——馬太福音6:33;羅馬書12:12;哥林多後書13:7。
獻身與我們對上帝的本分
6.對有些受了浸的人來說,他們沒有履行對上帝的什麼重要本分?
6 有些受了浸的基督徒真的要向上帝懇切禱告,因為他們沒有切實履行獻身時所負起的義務。在過去幾年,每年都有三十多萬人受浸,可是活躍的耶和華見證人的數目卻沒有按著這個速率增加。有些人一度是王國的傳道員,但現在已不再向人傳講好消息了。人受浸之前,必須在基督徒的服事職務上作有意義的參與。因此他們必然知道,耶穌曾吩咐所有門徒說:「你們要去,使所有國族的人成為門徒,奉父親、兒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都要教導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除非由於健康或其他不能控制的因素所限,受了浸的人如果不再為上帝和基督作見證,他們就沒有切實履行對偉大創造主所負的本分了。——以賽亞書43:10-12。
7.為什麼我們應當經常聚集起來崇拜上帝?
7 古代的以色列是個獻了給上帝的國族。這個國族的人民生活在律法契約之下,因此對耶和華負有義務。例如,所有男丁都要聚集起來,守每年的三個節期;人如果蓄意不守逾越節,就會被「剪除」處死。(民數記9:13;利未記23:1-43;申命記16:16)以色列人既是個獻了給上帝的民族,他們要履行對上帝的本分,就必須聚集起來一同敬拜他。(申命記31:10-13)律法並沒有說,「你們如果有空,就聚集起來好了」。這無疑應當幫助獻了身的人看出,保羅以下的勸諭是不可掉以輕心的:「我們應該彼此關注,激發愛心,促進優良的作為。不要放棄聚會,像有些人習慣了一樣,倒要彼此鼓勵,既然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要這樣做。」(希伯來書10:24,25)不錯,獻了身的基督徒有義務要經常聚集起來,跟信徒同工一起崇拜上帝。
仔細衡量你的決定!
8.為什麼獻了身的年輕人應當嚴肅考慮一下自己的神聖服務?
8 也許你是個獻了身給耶和華的年輕人。你只要把王國的事務置於首位,就會享有很大的福分。(箴言10:22)憑著禱告和仔細計劃,你也許至少能夠把年輕的歲月用來從事某種全時服務。你想表明自己記住偉大的創造主,參與全時服務無疑是個好方法。要不然,物質利益就可能佔去你大部分的時間和精神了。像一般世人一樣,你可能很早就結婚,並且為了獲得各種物質東西而負債纍纍。一份報酬優厚的職業可能花去你很多時間和精力。你有兒女的話,就更要花幾十年的時光挑起家庭的擔子。(提摩太前書5:8)你也許沒有忘記偉大的創造主,但你如果是明智的話,就當知道年輕時有沒有為未來作妥計劃,可以對你成年後的一生有莫大影響。在較後的歲月,你可能回顧以往,但願自己在年輕的日子用多一點時間為偉大的創造主作神聖服務就好了。既然如此,何不現在就嚴肅地考慮一下怎樣善用自己的青春,努力為耶和華作神聖服務而尋得滿足呢?
9.對年紀較長、一度在會眾裡負有重大職責的弟兄來說,他們也許能夠怎樣做?
9 請想想另一種情況。有些弟兄一度是「上帝的羊群」的牧人。(彼得前書5:2,3)但為了某個原因,他自願放棄了這個殊榮。誠然,他現在的年紀大得多,做上帝的工作也許比以前較吃力。但他可以再次追求神治的服務特權嗎?這些弟兄要是能夠在會眾裡負起更多職責,會對別人有多大的造益!既然沒有人僅為自己而活,他能夠作出更大服務,不但為上帝增光,也叫他的親者朋友大感欣慰。(羅馬書14:7,8)最重要的是,耶和華絕不會忘記任何人對他所作的服務。(希伯來書6:10-12)那麼,什麼可以幫助我們記住偉大的創造主呢?
使人記住偉大創造主的良助
10.在提供指引、幫助人記住偉大的創造主方面,為什麼傳道者是個極佳的人選?
10 在提供指引、幫助我們記住偉大的創造主方面,傳道者是個極佳的人選。耶和華曾聽允他的衷心禱告,賜給他異乎尋常的智慧。(列王紀上3:6-12)所羅門對人生各種活動作過仔細的查考。不但如此,他更在上帝靈示下把考查的結果寫下來,好造益其他的人。他寫道:「再者,傳道者因有智慧,仍將知識教訓眾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多箴言。傳道者專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傳道書12:9,10。
11.為什麼我們應當接受所羅門的明智忠告?
11 希臘語的《七十子譯本》把這段經文譯為:「不但如此,因為傳道者有智慧,也將智慧傳授給世人,好使他們的耳能從比喻得知善道,傳道者就辛勤尋找可喜的話語和正確的言詞——真理的話語。」(引自《七十子聖經》,查爾斯·湯姆森譯)所羅門設法用可喜的言詞和有益有趣的課題打動讀者的心。他在聖經裡所寫的話既是受靈示的,我們可以毫無保留地接受他的結論和明智忠告。——提摩太後書3:16,17。
12.請用自己的話說出所羅門在傳道書12:11,12的意思。
12 在所羅門的日子,當時還沒有現代的印刷術,但流通的書籍卻不少。人應當對這些書籍有什麼看法呢?所羅門說:「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他們所彙集的箴言』,《新譯》]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我兒,還有一層,你當受勸戒: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道書12:11,12。
13.具有敬神智慧的人的話語怎樣好像刺棍一樣?誰好像「釘穩的釘子」一樣?
13 對具有敬神智慧的人來說,他們的話語就好像刺棍一樣。怎會是這樣呢?因為他們的話語可以激勵讀者或聽者,使人按照這些智慧之言作出進步。此外,努力「彙集」睿智「箴言」的人也像「釘穩的釘子」一樣。他們的良言反映出耶和華的智慧,因此能夠對讀者或聽者產生穩定和支持的作用。如果你是個敬畏上帝的父母,你豈不應該竭盡全力,把這樣的智慧灌輸到孩子的腦中和心裡嗎?——申命記6:4-9。
14.(甲)怎樣的書「多」讀無益?(乙)最值得我們專心研習的是什麼書?為什麼?
14 可是,所羅門為什麼對著書有這樣的評論呢?世上的書籍多得難以勝數,可是,跟耶和華的話語比較,這些書籍所含的僅是人的見解而已,其中很多想法更反映出魔鬼撒但的歪曲思想。(哥林多後書4:4)因此,「多」讀這類世俗書籍並不會帶來什麼恆久的裨益。事實上,很多資料甚至可以對靈性有損。關於人生,我們該像所羅門一樣,沉思上帝話語的訓誨。這樣做可以加強我們的信心,使我們更親近耶和華。我們花太多時間閱讀其他書籍或資料,只會令人精疲力竭。如果這些書籍是世俗思想的產品,是跟敬神的智慧背道而馳的,就尤其有害,甚至可以毀去人對上帝和他旨意的信心。因此我們要記住,在所羅門的日子和我們的日子,對人最有造益的著作,就是把「一個牧者」耶和華上帝的智慧反映出來的著作。上帝賜下了聖經的66卷書,這些著作無疑最值得我們專心研習。聖經和「忠信」的「奴隸」階級所提供的有益書刊,能夠幫助我們「認識上帝」。——箴言2:1-6。
人對上帝所盡的本分
15.(甲)所羅門談及「人所當盡的本分」,你會怎樣表達他的意思?(乙)我們要履行對上帝的本分,就必須怎樣?
15 傳道者所羅門把他的研究結果總括起來,說:「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傳道書12:13,14)我們對偉大的創造主懷有健康的畏懼,存有恭敬之心,可以保護我們和家人,不致行事愚妄而為自己和親者帶來許多煩惱和憂傷。敬畏上帝是有益的,這就是智慧和知識的開端。(詩篇19:9;箴言1:7)我們洞悉上帝靈示話語的智慧,凡事都按照其中的勸告而行,我們就是履行對上帝的「本分」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開一張單子,列出各項要遵守的義務。相反,上帝要我們尋求聖經的指引,好應付生活的種種難題,並且總是按上帝的方式行事。
16.關於審問,耶和華會怎樣做?
16 我們該知道,偉大的創造主是明察秋毫的,沒有什麼事能逃過他的注意。(箴言15:3)他會「審問」人所做的一切事。不錯,至高者會審判萬事,包括隱藏起來、不為人知的事。我們意識到這點,無疑可以激勵我們留意遵守上帝的誡命。可是,最能夠激勵我們的,應該是我們對天父的愛,正如使徒約翰寫道:「我們遵守上帝的誡命,就是愛他了;況且他的誡命並不是重擔。」(約翰一書5:3)既然上帝的誡命是為了促進我們的永久福利而設的,我們遵守他的誡命不但是應盡的本分,而且也是最明智的做法。對愛戴偉大創造主的人來說,這樣做絕不是重擔。他們很樂於履行對上帝的本分。
履行你的本分
17.我們真的想履行對上帝的本分,就會怎樣做?
17 如果我們是明智的人,真的渴望履行對上帝的本分,那麼除了謹守上帝的誡命之外,我們還得對他懷有敬畏之心,惟恐令他不悅。的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遵守他誡命的都是「聰明人」。(詩篇111:10;箴言1:7)因此,我們務要行事明智,在凡事上都服從耶和華。我們現今這樣做尤其重要,因為君王耶穌基督已經臨在了。上帝立他為審判官,他施行審判的日子近了。——馬太福音24:3;25:31,32。
18.我們切實履行對耶和華上帝的本分,就可以享有怎樣的前途?
18 現在我們人人都受上帝所鑑察。我們以屬靈的事為念嗎?還是容許世俗的影響削弱我們跟上帝的關係?(哥林多前書2:10-16;約翰一書2:15-17)不論老幼,我們都應當盡力取悅偉大的創造主。我們服從耶和華,謹守他的誡命,就會棄絕舊世界的種種空虛事物。這樣,我們就有希望永遠生活在上帝所應許的新事物制度裡。(彼得後書3:13)所有切實履行對上帝本分的人,享有多麼光明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