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讀者來函
    守望台1991年 | 4月1日
    • 就在約伯看來不久人世之際,以利戶對約伯那危在旦夕的處境作出評論,並且提出希望的根據。以利戶說:「他的肉消瘦,不得再見;……他的[魂]臨近深坑;他的生命近於滅命的。一千天使中,若有一個作傳話的與上帝同在,指示人所當行的事,上帝就給他開恩,說:救贖他免得下坑;我已經得了贖價。他的肉要比孩童的肉更嫩。」——約伯記33:21-25。

  • 讀者來函
    守望台1991年 | 4月1日
    • 可是,約伯後來害了看來危及性命的疾病。此外,他又對自己的公義懷有錯誤的看法,因而需要糾正。以利戶接著便提出了這種糾正。(約伯記32:6;33:8-12;35:2-4)以利戶告訴約伯,他無須繼續受苦,以致死亡下坑(希屋爾,即墳墓的總稱)。只要他肯悔改,就會有「贖價」。——約伯記33:24-28。

      我們無須以為以利戶提及「贖價」,就意味著必然有人曾為約伯犧牲。鑑於純真崇拜者一向以來所獻的祭物,以利戶就約伯的情況而提及的贖價也許是牲畜祭物。令人感興趣的是,上帝後來曉諭約伯那三個挑剔的朋友,說:「你們要……為自己獻上燔祭,我的僕人約伯就為你們祈禱。」(約伯記42:8)不論贖價以什麼形式付出,以利戶的要點是,約伯的過錯會被遮蓋,自己也會從中得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