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在處理難題方面學得教訓
    守望台1995年 | 2月15日
    • 以利法在第一次發言時說:「無辜的人有誰滅亡?那有正直的人被剪除呢?據我所見,耕耘罪孽的,必收割罪孽;種植毒害的,必收割毒害。」(約伯記4:7,8,《新譯》)以利法誤以為,無辜的人是不會遭受禍患的。他斷言既然約伯遭遇慘痛的災禍,這必然是因為他得罪了上帝。a比勒達和瑣法兩人也硬要約伯幡然悔悟,痛改前非。——約伯記8:5,6;11:13-15。

      約伯的三個朋友都沒有表現敬虔的智慧;他們所發表的個人見解甚至令約伯更灰心。以利法竟然說『上帝不信任他的僕人』,並且聲稱約伯公義與否對上帝來說是無關痛癢的事。(約伯記4:18;22:2,3)我們很難想像有什麼議論比這番話更不符事實和更令人灰心!難怪後來耶和華要就這項褻瀆斥責以利法和他的朋友。耶和華說,『你們議論我的話都不是正確的』。(約伯記42:7)但最傷害約伯的話,當時以利法還未說出。

      最後以利法竟直接指控約伯。由於他無法迫使約伯認罪,於是他捏造一些他認為約伯犯了的罪狀。以利法問道:「你的罪惡豈不是大嗎?你的罪孽也沒有窮盡;因你無故強取弟兄的物為當頭,剝去貧寒人的衣服。困乏的人,你沒有給他水喝;飢餓的人,你沒有給他食物。」(約伯記22:5-7)這些都是毫無根據的指控。耶和華自己曾把約伯視為「完全正直」的人。——約伯記1:8。

  • 在處理難題方面學得教訓
    守望台1995年 | 2月15日
    • 2.如果沒有確鑿證據,就絕不應提出指控。道聽途說和假設——像以利法的指控一樣——都不是提出責備的可靠根據。比如,長老萬一提出錯誤的指控,他不但可能失去別人的信任,同時也會引起緊張的情緒。約伯聽到錯誤的勸告時有什麼感覺呢?他用這句諷刺性的話道出內心的悲痛:「你對我這個無能的人確實給了不少幫助!」(約伯記26:2,《現譯》)對別人表現關注的監督會幫助「下垂的手……挺起來」,而非使問題進一步惡化。——希伯來書12:12。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