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總不要放棄!
    守望台1995年 | 12月1日
    • 總不要放棄!

      「我們做好事,總不要放棄;如果不疲累鬆懈,到了既定的時節,就可以收割。」——加拉太書6:9。

      1,2.(甲)獅子用哪些方法獵食?(乙)撒但特別對什麼人感興趣?

      獅子用許多種方法獵食。牠有時在水坑埋伏,有時在路上突擊。《荒野寫真集》解釋,有時獅子「只是利用當時的情況,例如碰見小斑馬睡著了,就趁機獵食罷了」。

      2 使徒彼得解釋,我們的「敵人魔鬼好像咆哮的獅子一樣,走來走去,設法吞噬人」。(彼得前書5:8)魔鬼知道自己時候無多,就越發向人大施壓力,阻止人事奉耶和華。這頭「咆哮的獅子」特別對耶和華的僕人感興趣,一心要把他們捕獲。(啟示錄12:12,17)魔鬼的獵食方法跟動物王國裡的獅子所用的很相似。怎樣相似呢?

      3,4.(甲)撒但用什麼方法把耶和華的僕人捕獲?(乙)由於現在正是「難以應付的兇險時代」,這引起了一些什麼問題?

      3 撒但有時用埋伏的方法,例如迫害、反對,旨在打擊我們對上帝的忠誠,使我們不再事奉耶和華。(提摩太後書3:12)在其他時候,魔鬼也像獅子一樣,只是利用當時的情況。我們一旦感到困乏,魔鬼就伺機行事,看準我們意志消沉的時候發動攻擊,迫使我們放棄。我們切勿輕易成為他的捕獲物!

      4 我們正生活在人類有史以來最艱難的時期。在這個「難以應付的兇險時代」,我們大多不時感到灰心,受著重壓。(提摩太後書3:1)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避免疲乏困倦,輕易成為魔鬼的捕獲物呢?使徒保羅受靈示的勸告說:「我們做好事,總不要放棄;如果不疲累鬆懈,到了既定的時節,就可以收割。」我們可以怎樣聽從這項訓示呢?——加拉太書6:9。

      要是別人令我們失望

      5.什麼使大衛感到困乏?但他並沒有怎樣做?

      5 在聖經時代,即使是耶和華手下最忠信的僕人,有時也受著重壓。詩篇執筆者大衛寫道:「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淚,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濕透。我因憂愁眼睛乾癟。」為什麼大衛有這樣的感覺?他解釋說:「因我一切的敵人。」別人對大衛的傷害令大衛痛心疾首,禁不住潸然淚下。即使這樣,大衛卻沒有因同胞對他所做的事而離棄耶和華。——詩篇6:6-9。

      6.(甲)別人的言行可能使我們怎樣?(乙)有些人怎樣輕易給魔鬼捕獲了?

      6 照樣,別人的言行也許令我們疲憊不堪、痛心疾首。箴言12:18說:「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說話浮躁的人如果是基督徒弟兄姊妹,『刀傷』就可能更深。人的自然反應是惱怒,甚至懷恨在心。要是我們認為自己受到不仁慈或不公平看待,就更會有這樣的反應。我們可能覺得很難跟得罪我們的人交談,甚至可能刻意避開對方。有些人懷恨在心,受著重壓,結果灰心放棄,不再參加基督徒聚會。可悲的是,他們就這樣「給魔鬼留餘地」,輕易給他捕獲了。——以弗所書4:27。

      7.(甲)別人令我們失望痛心的時候,我們怎樣不讓魔鬼有隙可乘?(乙)為什麼我們萬不可懷恨在心?

      7 別人令我們失望痛心的時候,我們怎樣才能避免讓魔鬼有隙可乘呢?我們萬不可懷恨在心。正相反,我們應該採取主動,跟對方和好,盡快把問題解決。(以弗所書4:26)歌羅西書3:13敦促我們:「無論誰對人有不滿的地方,都要繼續……彼此甘心寬恕。」如果開罪人的一方承認錯失,衷誠道歉,我們就特別有理由要寬恕對方。(比較詩篇32:3-5和箴言28:13。)我們要記住,寬恕不等於默許對方的錯失,也不等於輕視問題的嚴重性。寬恕的意思是不再懷恨。懷恨是難擔的重擔,令我們思潮起伏,奪去我們的快樂,甚至可以危害健康。剛相反,在適當的情況下寬恕人,自己也有益處。我們要像大衛一樣,永不要因別人對我們的所言所行而放棄,也不要因而離棄耶和華!

      要是自己犯錯

      8.(甲)為什麼有些人有時特別感到內疚?(乙)如果我們讓罪咎感把我們完全壓倒,自暴自棄,這有什麼危險?

      8 雅各書3:2說:「我們人人都難免絆倒許多次。」我們犯了錯,內疚之心自會油然而生。(詩篇38:3-8)我們如果正跟肉體的軟弱搏鬥,而且不時經歷挫折,罪咎感就特別強烈。a一位基督徒正面對這樣的爭戰,她解釋說:「我不想活下去,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沒有犯了無可原諒的罪。我覺得自己何必多此一舉,竭力為耶和華服務,反正可能已經太遲了。」如果我們讓罪咎感把我們完全壓倒,以致自暴自棄,我們就讓魔鬼有隙可乘——他可能立即乘虛而入!(哥林多後書2:5-7,11)我們可能要對罪咎懷有較平衡的看法。

      9.為什麼我們應該對上帝的慈悲有信心?

      9 我們犯了罪,是應該感到內疚的。不過,基督徒有時可能覺得自己不配受上帝的慈悲,於是罪咎感持續不斷。聖經卻熱切地向我們保證說:「要是我們宣認自己的罪,他是忠信的,是正義的,總會寬恕我們的罪,潔淨我們,叫我們全無不正義的地方。」(約翰一書1:9)我們有充分理由認為上帝不會寬恕我們嗎?不要忘記,耶和華在他的話語裡說,他「樂意饒恕人」。(詩篇86:5;130:3,4)上帝不可能說謊,所以只要我們向他衷心悔改,他必定照自己話語所應許的寬恕我們。——提多書1:2。

      10.關於跟肉體的軟弱搏鬥,早期的《守望台》提出什麼暖人心窩的保證?

      10 如果你正跟肉體的軟弱搏鬥,而且不時故態復萌,你應該怎麼辦呢?總不要放棄!偶然故態復萌不一定使你前功盡棄。本雜誌在1954年2月15日刊(英語版)提出暖人心窩的保證說:「我們的惡習可能不時故態復萌,令我們一再重蹈覆轍;我們料不到以往生活的惡習竟然這麼根深柢固。……總不要絕望。不要妄下結論,認定自己犯了無可原諒的罪。撒但正喜歡你有這樣的想法。事實上,你感到憂愁,惱恨自己,正好表明你還沒有偏離很遠。對於尋求上帝,永不要感到困乏,反而應該謙卑、誠懇地轉向上帝,求他寬恕,求他潔淨和幫助。要向上帝求助,好像孩子出了岔子去向父親求助一樣。為了同樣的弱點,不論向他求助多少次都是可以的。耶和華會本著分外的恩慈,富於體恤地給你幫助。要是你衷誠悔改,上帝一定會賜你潔淨的良心。」

      要是自覺做得不足

      11.(甲)對於參與傳講王國的工作,我們應該有什麼看法?(乙)對於傳道工作,有些基督徒經歷怎樣的掙扎?

      11 宣揚王國工作是基督徒生活的重要環節,參與這件工作令人喜樂。(詩篇40:8)有些基督徒由於無法多點傳道,感到十分內疚。這種內疚甚至能奪去我們的喜樂,促使我們放棄,滿以為耶和華必然覺得我們所做的不足。我們暫且想想有些人在感情上經歷怎樣的掙扎。

      一位基督徒姊妹與丈夫一起撫養三名兒女。她寫道:「你知道貧窮多麼費時嗎?我必須盡量節省開支。我要花時間走遍廉價店,在清貨架上找特價品,還要自己縫製衣服。另外,我每週花一兩個鐘頭處理[食品]優待券,包括剪貼、記錄、換領食物。我做這些事有時感到十分內疚,覺得這些時間本該用來傳道才對。」

      一位姊妹有四名兒女,丈夫不是信徒。她說:「我認為自己一定愛耶和華愛得不夠深,所以我拼命為耶和華服務。我殫精竭力,卻總覺得不夠。既然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又怎能想像耶和華會滿意我所作的服務呢。」

      一位基督徒由於環境所迫,要終止全時服務。她說:「我無法忍受自己不再是耶和華的全時服事者。我多麼失望!我一想起這件事就禁不住要哭。」

      12.為什麼有些基督徒因為無法做更多傳道工作就感到十分內疚呢?

      12 基督徒渴望全力為耶和華服務是自然的事。(詩篇86:12)為什麼有些人因為無法做得更多就感到內疚呢?有些人這樣,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許是以往有過不愉快的經歷所致。另一些人懷有不適當的內疚,可能是因為他們對耶和華的要求缺乏現實的看法。一位基督徒承認:「我曾經以為,一定要精疲力竭才行,不然就是未盡全力。」她為自己定下過高的標準,結果無法達到,於是更感內疚。

      13.耶和華對我們有什麼期望?

      13 耶和華對我們有什麼期望呢?簡單來說,耶和華期望我們各按自己的環境,用全個魂事奉他。(歌羅西書3:23)不過,我們想 做的和我們實際能夠 做的可能有很大差異。我們可能受到年齡、健康、體能、家庭責任等因素限制。但我們可以放心,只要我們竭盡所能,就是用全個魂事奉耶和華了——比起有健康和環境條件可以參與全時服務的人,我們付出全個魂的程度其實不相伯仲。——馬太福音13:18-23。

      14.為了確定你對自己的要求合乎現實,你如果需要幫助,可以怎樣做?

      14 那麼,你怎樣才能確定你對自己的要求是合乎現實的呢?你不妨跟一位可靠成熟的基督徒討論這件事,對方可以是個長老或者一位富於經驗的姊妹,他應該對你的能力限度和家庭責任相當熟悉。(箴言15:22)要記住,在上帝眼中,你個人的價值不是以傳道時間來計算的。對耶和華來說,他手下所有 僕人都是寶貴的。(哈該書2:7;瑪拉基書3:16,17)你傳道的時間可能比別人多,也可能比別人少;但是,只要你盡力而為,耶和華就喜悅你,你無須感到內疚。——加拉太書6:4。

      要是上帝向我們多取

      15.上帝在哪些方面向會眾長老多取?

      15 耶穌說:「多給誰,就向誰多取。」(路加福音12:48)上帝的確向會眾長老「多取」。長老像保羅一樣,竭盡全力為會眾服務。(哥林多後書12:15)他們要預備演講,作牧養探訪,處理司法事件;另外,他們也不能忽略自己的家人。(提摩太前書3:4,5)有些長老還忙於協助建築王國聚會所,在醫院聯絡委員會服務,在環務和區務大會擔任志願工作。這些勤奮、忠貞的男子受著這許多責任的重壓,又可以怎樣避免困乏呢?

      16.(甲)葉忒羅向摩西提出什麼實用的建議?(乙)什麼特質促使長老把職責適當地分給其他人?

      16 摩西為人謙遜隨和、虛懷若谷。他盡心照料別人的難題,結果精疲力竭。摩西的岳父葉忒羅於是向他提出一項實用的建議:請其他具備資格的人分擔職責。(出埃及記18:17-26;民數記12:3)箴言11:2說:「謙遜人卻有智慧。」謙遜的意思是看出和承認自己的限度。謙遜的人不會不願把部分職責轉授別人;他們把職責適當地分給具備資格的人,並不怕失去什麼控制權。b(民數記11:16,17,26-29)正相反,他樂意幫助這些人進步。——提摩太前書4:15。

      17.(甲)會眾成員可以怎樣減輕長老的擔子?(乙)長老的妻子作出什麼犧牲?我們可以怎樣表明我們沒有把她們所作的犧牲視為當然?

      17 會眾成員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好減輕長老的擔子。要明白,長老有家人要照顧,其他人不應該提出不合情理的要求,要長老花時間關注他們。長老的妻子表現不自私的精神,讓長老把時間撥出來照料會眾,會眾成員也不應該把這種甘心的犧牲視為當然。一位有三名兒女的長老妻子說:「我從來沒有抱怨要負起額外的家庭擔子,好讓外子能承擔長老的職責,我是心甘情願的。我知道外子的服務會為我們的家帶來耶和華的豐盛祝福,所以我沒有埋怨外子為會眾付出這麼多時間和精力。但老實說,由於外子忙碌,打掃院子的落葉,管教兒女的責任就多數落在我身上了。」令這位姊妹難過的是,有些人非但沒有賞識她所負的額外擔子,還冷冰冰地問:「為什麼你不做先驅?」(箴言12:18)與其批評別人辦不到的事,不如稱讚別人做到的好得多!——箴言16:24;25:11。

      終結還未來到

      18,19.(甲)對於追求生命獎賞的賽程,為什麼現在絕不是停步的時候?(乙)使徒保羅向耶路撒冷的基督徒提出什麼適時的勸告?

      18 賽跑的人如果知道自己已接近長途賽的終點,一定不會放棄。他的身體可能快要支撐不住了——精疲力竭、體溫過高、出現脫水。可是,既然快要抵達終點,現在絕不是停步的時候。照樣,身為基督徒,我們正參與追求生命獎賞的賽程,而且快要抵達終點。現在也絕不是停步的時候!——參看哥林多前書9:24;腓立比書2:16;3:13,14。

      19 第一世紀的基督徒面對類似的情況。公元61年左右,使徒保羅寫信給耶路撒冷的基督徒。時候不多了,當時的邪惡「世代」,就是叛道的猶太事物制度,快要「過去」了。耶路撒冷的基督徒要特別保持警覺,忠心到底;他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安營的軍隊圍住,就要逃離這城。(路加福音21:20-24,32)保羅受靈示提出的勸告多麼適時:『總不要疲倦,魂也不要灰心。』(希伯來書12:3)在這節經文裡,使徒保羅用了兩個生動逼真的動詞:「疲倦」(卡姆諾)和「灰心」(厄克呂俄邁)。據一位聖經學者說,這些希臘語詞是「亞里士多德用來描述賽跑的人的,他們跑過終點以後鬆弛下來,倒在地上。[保羅書信的]讀者仍然在跑。他們絕不可半途而廢。他們也不應該讓自己疲勞過度,以致昏過去或倒下來。使徒再次敦促人:面對艱辛的時候要堅忍不拔。」

      20.為什麼保羅的勸告對我們今天十分適時?

      20 保羅的勸告對我們今天多麼適時!我們面對越來越多的壓力,有時覺得自己像個精疲力竭的賽跑者,雙腿快要支撐不住了。可是,我們快要抵達終點了,千萬不可放棄!(歷代志下29:11)我們的敵人,「咆哮的獅子」,正想我們這樣做。可幸,耶和華已作了種種安排,「疲乏的,他賜[力量]。」(以賽亞書40:29)這些安排是什麼呢?我們可以怎樣加以利用呢?下篇文章會詳細論述。

      [腳注]

      a 有些人可能要竭力奮鬥,克服品格上某個根深柢固的弱點,例如脾氣暴躁、手淫一類。——參看《儆醒!》1988年12月8日刊第28-30頁;1983年10月8日第25-28頁;《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198-211頁,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b 參看《守望台》1992年10月15日刊第20-3頁文章,題目是「長老們——要將部分職責轉授別人!」

  • 疲乏的,耶和華賜力量
    守望台1995年 | 12月1日
    • 疲乏的,耶和華賜力量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以賽亞書40:31。

      1,2.對信賴耶和華的人,耶和華必賜予什麼?現在我們要考慮什麼事?

      鷹是天空中一種力量強大的雀鳥。這種雀鳥能夠滑翔很遠而無需振動雙翼。金鷹是「百鳥之王」,雙翼伸展開來足有2米長。金鷹是「鷹類中叫人最為驚嘆的一種。金鷹一飛沖天數小時,越過高山平原,越過綿延山脊,一直盤旋上升,直到天空中只剩下一小黑點」。——《奧杜邦協會北美鳥類百科全書》。

      2 以賽亞想起鷹的飛翔能力,寫道:「疲乏的,[耶和華]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29-31)信賴耶和華的人,耶和華賜予力量支持下去,彷彿給他們裝上了永不疲累的雙翼,像那疾飛的鷹一樣。知道這件事令人多麼安慰!現在請考慮上帝賜力量給疲累的人的一些安排。

      禱告的力量

      3,4.(甲)耶穌敦促門徒怎樣做?(乙)我們可以期望耶和華怎樣答允我們的禱告?

      3 耶穌敦促門徒「要時刻禱告,不可放棄」。(路加福音18:1)有時候,生活的種種壓力差不多令人吃不消。在這樣的時刻,向耶和華傾心吐意真的能夠幫助我們從新得力,不致放棄嗎?不錯,但是有些事我們必須記住。

      4 關於耶和華答允我們禱告的方式,我們的期望必須合乎現實。一位基督徒曾陷於嚴重抑鬱,她後來說:「耶和華不會在這個時候施行醫治的奇跡,抑鬱也不是例外。不過,他會幫助我們應付,同時使我們獲得這個制度所能提供的醫治。」這位基督徒還解釋禱告確實有效的原因說:「我每天24小時都可以獲得耶和華的聖靈。」耶和華不會叫我們免受生活重擔所壓,但他會「把聖靈給求他的人」!(路加福音11:13;詩篇88:1-3)聖靈能叫我們受得住種種考驗和壓力。(哥林多前書10:13)有必要的話,聖靈甚至能夠賜我們「超凡的力量」,使我們忍受下去,直到上帝的王國在行將來臨的新世界,把一切惱人的難題除去。——哥林多後書4:7。

      5.(甲)我們如果想禱告有功效,哪兩件事是不可或缺的?(乙)我們如果要跟肉體的軟弱搏鬥,可以禱告求什麼?(丙)不屈不撓、明確具體的禱告向耶和華表明什麼?

      5 為了使禱告有功效,我們必須堅持不懈,也要明確具體。(羅馬書12:12)舉個例子:如果你正跟肉體的軟弱搏鬥,不時感到困乏,就不妨在每天早上向耶和華禱告,求他幫助你在當天不致向軟弱的肉體屈膝。要整天都作同樣的禱告,每晚臨睡前也要這樣做。一旦遇到挫折,只管求耶和華寬恕,同時向他說明你故態復萌的原因,告訴他你日後會怎樣避免這些情況。這種不屈不撓、明確具體的禱告向「聽禱告的主」表明,你衷誠渴望在這場搏鬥中得勝。——詩篇65:2;路加福音11:5-13。

      6.即使我們覺得自己不配向上帝禱告,為什麼我們可以合理地期望耶和華垂聽我們的禱告?

      6 有時,困乏的人可能覺得自己不配向上帝禱告。一位基督徒女子曾有這樣的感覺,她後來說:「這種想法非常危險;這意味著我們妄自審判自己,但我們無權這樣做。」其實,「上帝[才]是施行審判的。」(詩篇50:6)聖經向我們提出保證說,「不管我們的心在什麼事上定我們的罪,……上帝比我們的心大,知道一切。」(約翰一書3:20)我們可能判定自己不配向上帝禱告,耶和華卻沒有這樣看我們。知道這點令人感到多麼安慰!上帝『知道我們的一切』,包括促使我們自覺一無是處的種種人生經歷。(詩篇103:10-14)上帝富於慈悲,對人了解透徹,這些特質感動他垂聽「憂傷痛悔的心」所作的禱告。(詩篇51:17)上帝譴責那些「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人,既然這樣,他又怎可能不聽我們呼喊求助呢?——箴言21:13。

      弟兄團體的溫情

      7.(甲)為了使我們從新得力,耶和華所作的另一項安排是什麼?(乙)知道弟兄團體的什麼事足以強化我們?

      7 為了使我們從新得力,耶和華所作的另一項安排是基督徒弟兄團體。成為普世家庭的一分子是多麼寶貴的殊榮!(彼得前書2:17)我們受生活重擔壓著時,弟兄團體的溫情能夠幫助我們從新得力。為什麼呢?我們知道自己不是獨力掙扎,這點就足以叫我們振作了。弟兄姊妹當中有些無疑面對類似的壓力和考驗,他們也經歷我們同樣的感受。(彼得前書5:9)令人安慰的是,我們知道自己所經歷的,並非罕見,我們的感受也不是獨有的。

      8.(甲)什麼事例表明我們能夠在弟兄團體中尋得所需的幫助和安慰?(乙)你個人曾在哪方面受到『真正朋友』的幫助和安慰?

      8 在滿有溫情的弟兄團體中,我們可以找著『真正的朋友』。我們遭遇患難困苦的時候,這些朋友能夠給我們所需的幫助和安慰。(箴言17:17)幾句仁慈的話,一些體貼的行動往往就夠了。一位基督徒自覺一無是處,內心經歷很大的掙扎。她後來回憶說:「有些朋友向我談論我的優點,幫助我擺脫消極的思想。」(箴言15:23)一位姊妹自從幼女夭折之後,覺得很難在聚會裡唱出王國詩歌,特別是描述復活的詩歌。她回憶說:「有一次,坐在通道另一邊的一位姊妹看見我哭了,就走過來,用臂摟著我,與我一起把詩歌唱完。我多麼愛我的弟兄姊妹,參加聚會使我覺得很快樂。我知道,王國聚會所正是我們獲得幫助的地方。」

      9,10.(甲)我們可以怎樣促進弟兄團體的溫情?(乙)誰特別需要有益的交往?(丙)我們可以怎樣幫助需要鼓勵的人?

      9 促進基督徒弟兄團體的溫情,我們人人有責。因此,我們應該「開闊」自己的心,接納所有 弟兄姊妹。(哥林多後書6:13)困乏的人如果感到弟兄團體對他們的愛冷淡了,這是多麼可悲的事!可是,有些基督徒的確說他們感到孤單寂寞,被人忽略。一位姊妹丈夫反對真理,她請求說:「誰不想有互助互勉的知己?誰不需要鼓勵和洋溢愛心的交往?請提醒弟兄姊妹,我們需要他們關懷!」不錯,特別是那些受生活重擔壓著的人,包括有不信配偶的、單親的、長期患病的、年老的、其他的人,他們都需要有益的交往。我們當中有人需要受到這方面的提醒嗎?

      10 我們可以怎樣援手呢?我們可以開闊自己,顯出愛心。對人表現慷慨的時候,不要忘記需要鼓勵的人。(路加福音14:12-14;希伯來書13:2)與其假設他們的環境不容許他們領受你的慷慨,為什麼不嘗試邀請他們呢?由他們自己決定好了。他們即使無法接受,也會受到鼓勵,知道有人關心他們。這可能正是他們所需要的,叫他們從新得力。

      11.受著重壓的人也許在哪方面需要協助?

      11 受著重壓的人也許在其他方面需要協助。例如,單親的母親可能需要一位成熟的弟兄關注她那無父的男孩。(雅各書1:27)有嚴重健康問題的弟兄姊妹可能需要人替他們購物和料理家務。年老的人可能希望有人作伴或協助他出外傳道。這類需要如果持續不斷,就真的『試驗我們的愛有多真摯』了。(哥林多後書8:8)照顧有需要的人要花不少時間,也要人作出很大的努力;雖然這樣,我們不應該因此故意避開他們。我們應該留意別人的需要,敏於響應,務求通過基督徒愛心的試驗。

      上帝話語的力量

      12.上帝的話語怎樣幫助我們從新得力?

      12 人如果不進食,很快就會失去氣力。因此,耶和華使我們有力量支持得住的另一項安排是:確保我們獲得充足的靈糧供應。(以賽亞書65:13,14)上帝為我們提供了什麼靈糧呢?最重要的就是他的話語聖經。(馬太福音4:4;參看希伯來書4:12。)上帝的話語怎樣幫助我們從新得力呢?如果我們面對的壓力和難題漸漸削弱我們的力量,就可以讀讀聖經時代一些忠信男女的事跡,從他們的感受和他們在現實生活的奮鬥獲得力量。這些忠信男女都是緊守忠誠的傑出榜樣,但他們都不過是「跟我們性情相似的人」。(雅各書5:17;使徒行傳14:15)他們面對的考驗和壓力,跟我們的一樣。請考慮一些例子。

      13.有些什麼聖經例子表明,聖經時代的忠信男女跟我們性情相似,經歷相若?

      13 族長亞伯拉罕雖然相信復活的希望,卻為妻子的死大感哀傷。(創世記23:2;參看希伯來書11:8-10,17-19。)幡然悔悟的大衛認為自己所犯的罪使他不配事奉耶和華。(詩篇51:11)摩西覺得自己力有不逮,不能勝任。(出埃及記4:10)以巴弗提知道別人聽見他患了重病,在「主的工作」上能力有限,就抑鬱起來。(腓立比書2:25-30)保羅要跟墮落的肉體搏鬥。(羅馬書7:21-25)腓立比會眾兩位受膏的姊妹,友阿蝶和循都姬,看來相處有點困難。(腓立比書1:1;4:2,3)這些忠信的人跟我們性情相似,經歷相若,但他們並沒有放棄。知道這件事令我們多麼鼓舞!耶和華也沒有放棄他們。

      14.(甲)耶和華運用什麼工具幫助我們從他的話語獲得力量?(乙)為什麼《守望台》和《儆醒!》雜誌登載許多文章,討論社會、家庭、情緒等問題?

      14 為了幫助我們從上帝的話語獲得力量,耶和華任用忠信睿智的奴隸階級,經常『在適當的時候給我們食物』。(馬太福音24:45)這個忠信的奴隸階級一直運用《守望台》和《儆醒!》雜誌為聖經真理辯護,同時宣揚上帝的王國是人類的惟一希望。特別在近數十年間,這些雜誌登載許多基於聖經的適時文章,討論種種社會、家庭、情緒問題,這些問題是上帝的僕人有時也要面對的。出版這些資料有什麼目的呢?目的是幫助經歷這些困境的人,使他們能夠從上帝的話語獲得力量和鼓勵。這些文章也幫助我們所有人較了解有些弟兄姊妹所經歷的事。這樣,我們受到更好的裝備去聽從保羅的話:「要……安慰抑鬱的魂,支持軟弱的人,以恆忍待所有人。」——帖撒羅尼迦前書5:14。

      長老是「避風所」

      15.以賽亞預言長老會怎樣?長老因此有責任怎樣做?

      15 我們感到困乏的時候,耶和華有另一項安排幫助我們,就是會眾的長老。提到這些人,預言者以賽亞寫道:「[他們各人必]像避風所和避暴雨的隱密處,又像河流在乾旱之地,像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以賽亞書32:1,2)因此,長老有責任要符合耶和華預先描寫他們的話。他們務「必」予人安慰、令人舒暢,而且甘願「繼續互相擔當」彼此的「重擔」[又作「令人煩擾的事」;字面意思是「重物」(英語版腳注)]。(加拉太書6:2)他們怎樣才能辦得到呢?

      16.人如果覺得自己不配向上帝禱告,長老可以怎樣幫助他?

      16 上文提過,困乏的人有時覺得自己不配向上帝禱告。長老可以怎樣做呢?他們可以與這人一起禱告,也可以為他禱告。(雅各書5:14)長老可以當著困乏的人求耶和華幫助這個人明白,耶和華和其他的人都很愛他。困乏的人聽見這個禱告,就必然感到安舒。抑鬱的人聽見長老熱切、衷心地為他禱告,信心就會更堅強。這樣,抑鬱的人可能心想,如果長老深信耶和華必會垂聽為他而作的這個禱告,他自己也可以相信這一點了。

      17.為什麼長老必須好好傾聽,體恤別人的感受?

      17 雅各書1:19說:「無論是誰,要快一點聽,慢一點才講。」為了幫助困乏的人從新得力,長老必須好好傾聽,體恤別人的感受。有時,會眾成員所要應付的難題或壓力,是在這個事物制度無法解決的。他們所需的,不是什麼解困的「好辦法」,而是一個善於聆聽的傾訴對象。這個對象不會告訴他們,他們應該有怎樣的感覺,而是留心聆聽,不妄加評斷。——路加福音6:37;羅馬書14:13。

      18,19.(甲)長老快一點聽就可以怎樣避免使困乏的人百上加斤?(乙)長老「體恤」別人,會有什麼結果?

      18 長老們,如果你們快一點聽,就可以避免無意使困乏的人百上加斤了。例如,如果有弟兄姊妹錯過了聚會,或者在傳道工作上緩慢下來,他真的需要你勸他多點傳道,參加聚會要經常一點嗎?也許需要。但你了解得夠全面嗎?他的健康是不是越來越差呢?他的家庭責任最近改變了嗎?有其他情況或壓力壓得他透不過氣來嗎?不要忘記,對方可能已因為做得不夠而感到十分內疚。

      19 那麼,你可以怎樣幫助這樣的弟兄姊妹呢?妄下結論或提出勸告之前,要先好好聆聽!(箴言18:13)要運用具辨識力的問題「汲引」對方的內心感覺。(箴言20:5)不要輕視這些感覺,反而要加以認同。困乏的人需要獲得保證,耶和華是關心我們的,而且明白我們有時受環境所限。(彼得前書5:7)如果長老表現這種「體恤」,困乏的「魂就會尋得安舒」。(彼得前書3:8;馬太福音11:28-30)他們要是尋得這樣的安舒,就不用別人提醒,也會多做一點;他們的心自會推動他們竭盡全力事奉耶和華。——參看哥林多後書8:12;9:7。

      20.這個邪惡世代的終結正日益臨近,我們應該下定決心怎樣做?

      20 我們確是生活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吃力的時期。隨著我們深入末期,生活在撒但世界的壓力越來越大。要記住,魔鬼正像一頭狩獵的獅子,等待我們變得困乏,甚至放棄,就輕易捕食我們。我們多麼感激耶和華賜力量給困乏的人!耶和華作出種種安排賜我們力量,彷彿賜給我們鷹的翅膀,可以翼振雲霄,使我們能夠支持下去。願我們充分利用上帝所作的這些安排。這個邪惡世代的終結正日益臨近,對於追求永生的獎賞,現在絕不是停步的時候。——希伯來書12: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