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赤道幾內亞提供靈性增長的理想環境
    守望台1996年 | 10月15日
    • 其中一個海外傳道員名叫聖地亞哥。他遇到一個高大魁梧的男子,名叫布埃納文圖拉;當地居民叫他做大力士。布埃納文圖拉雖然脾氣暴烈,卻虔信宗教、尊重聖經。由於布埃納文圖拉即使受到輕微的冒犯,也會勃然大怒、動手打人,每逢他在酒吧大動肝火,其他人就爭相躲避,甚至爬窗逃走,免得無辜挨打。事實上,聖地亞哥向布埃納文圖拉作見證的時候,要是提不出聖經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論據,布埃納文圖拉就想動武。他對自己說:『沒有人可以欺騙大力士!』雖然這樣,他聽過聖地亞哥的話之後深感興趣,他尤其喜歡在地上樂園裡享永生的希望,於是同意跟聖地亞哥研讀聖經。

      布埃納文圖拉越研讀聖經,就越渴望永遠生活在樂園裡。他從聖經學到,他必須調整自己的生活,符合上帝的標準,才能獲得永生的獎賞。他也看出真正的基督徒決不會「以惡報惡」,於是他決心要控制自己的脾氣。——羅馬書12:17。

      不久真正的考驗臨到了。一天,布埃納文圖拉在酒吧裡無意中打翻了一個男子的酒杯。那人大發雷霆,不由分說就揮拳打他。在場的人以為激烈的打鬥快要爆發,馬上四散奔逃。料不到布埃納文圖拉卻沒有大發脾氣。剛相反,他賠償杯子的費用,請那個男子喝另一杯酒,還謙恭地向對方道歉。有幾個鄰居眼見研讀聖經對布埃納文圖拉竟有這麼大的影響,就答應跟他研讀聖經。布埃納文圖拉甚至在受浸之前,已主持五個聖經研究了。五年前,他受任命成為長老。雖然今天仍然有人叫他做大力士,但只是跟他開玩笑罷了。

  • 赤道幾內亞提供靈性增長的理想環境
    守望台1996年 | 10月15日
    • 當地有一個西班牙姊妹名叫瑪麗,她跟一個年輕的女子瑪麗亞研讀聖經。瑪麗亞告訴瑪麗她的父母,弗朗西斯科和福斯塔,也想研讀聖經。由於瑪麗要主持15個聖經研究,加上路途遙遠,所以過了幾個星期還沒有機會探訪瑪麗亞的雙親。

      後來,瑪麗和丈夫塞拉芬終於有機會見到弗朗西斯科和福斯塔。當時兩人已經有一本《你能夠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a和聖經。他們很想研讀聖經,於是瑪麗和塞拉芬立即跟他們開始討論。塞拉芬發覺瑪麗亞的父母十分熟悉書裡的內容。第二次他們研讀第二章,兩人同樣對資料滾瓜爛熟。塞拉芬回憶說:「我好像跟兩個受了浸的見證人研讀一樣。」第三次研讀的時候,由於弗朗西斯科和福斯塔看來熟讀課文,塞拉芬提議來一次問答討論,看看他們實際對資料了解有多深。塞拉芬發現,原來弗朗西斯科和福斯塔把全本書都仔細閱讀過了!

      這對夫婦新近獲得的知識對他們有什麼影響呢?他們把所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行,因此不再參加任何跟通靈術有關的聚會,而且毅然跟天主教會斷絕關係。此外,弗朗西斯科戒了煙,他們不再吃未經適當放血的肉。既然弗朗西斯科和福斯塔顯然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完全實行出來,塞拉芬就鼓勵他們跟別人分享真理。他們坐言起行,馬上向鄰居傳道。僅三個月後,他們取得受浸的資格。弗朗西斯科目前是個服事僕人。由於他們立下好榜樣和熱心傳道,現在他們有三個女兒成為見證人,兩個兒子參加聚會,六個親屬跟見證人研讀聖經。

      弗朗西斯科受浸後不久遇到巴勃羅。巴勃羅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在教堂裡當聖器保管員。在教堂裡,每逢教士有事缺席,巴勃羅就代他發表傳道演講。要是有教友病倒,巴勃羅會去探望他。要是有人錯過做禮拜,巴勃羅會去鼓勵他。要是有人去世,巴勃羅會盡力安慰死者的家屬。所以難怪,巴勃羅深受教區裡其他教友所愛。

      弗朗西斯科鼓勵巴勃羅跟他研讀聖經。由於巴勃羅非常尊重聖經,他一口答應了。巴勃羅很快就看出聖經的信息合情合理。研讀了幾次之後,他決定把自己學到的經文在作「牧養探訪」時用來鼓勵一個患病的教友。不久之後的一個星期日,巴勃羅在傳道演講裡解釋運用上帝的名字耶和華是多麼重要,並且說明為什麼不應該運用偶像。

      由於巴勃羅很快就接受真理,他期望其他教友也像他一樣對真理有良好回應。他發表了三四個基於聖經的演講之後,發覺其他人並不喜歡他所提出的資料。於是巴勃羅決定離開教會,轉而經常跟耶和華見證人來往。幾個月後,巴勃羅取得受浸的資格。目前,他是個熱心的好消息傳道員。雖然環境不容許他成為全時傳道員,他卻主持十個聖經研究。

  • 赤道幾內亞提供靈性增長的理想環境
    守望台1996年 | 10月15日
    • 住得離王國聚會所很遠的人也許要作出頗大犧牲才能夠參加聚會。年輕的胡安就是個例子。胡安在1994年受浸。他在加蓬初次聽聞真理。研讀了《永遠生活》書的前半部分之後,他遷回赤道幾內亞的家鄉定居。由於胡安所住的村莊距離蒙戈莫100公里,要繼續跟見證人研讀聖經可不容易。可是胡安並沒有半途而廢。他每月一次,騎八小時腳踏車前往蒙戈莫,跟當地一個名叫聖地亞哥的長老研讀聖經。他每次在蒙戈莫逗留幾天,其間研讀三四次。藉著這樣做,胡安得以讀完整本《永遠生活》書,取得受浸的資格。

      既然胡安很少有機會跟其他基督徒同工交往,他怎樣保持靈性壯健呢?最重要的是,他熱心向人傳講好消息。胡安向村內所有的人傳道。到他受浸的時候,他已主持13個聖經研究。胡安跟六個學生一起出席在蒙戈莫舉行的特別大會日;他受浸的時候,他的學生都在場觀禮。目前胡安經常跟當地感興趣的人士主持一個《守望台》研究班。大約有20人經常出席。

      耐心澆灌

      然而,並非人人都在靈性上進步迅速。傳道員有時需要表現極大的忍耐,才能看見種子發芽生長、結出果實。帕卡的事例就足以說明這點。1984年,一個名叫埃迪塔的先驅姊妹在市場向帕卡作見證,當時帕卡首次聽到王國的好消息。一星期後,埃迪塔到帕卡家裡探訪,帕卡同意跟埃迪塔研讀聖經。雖然帕卡的進步不大,埃迪塔仍然鍥而不舍地幫助她,因為埃迪塔覺得帕卡有一些難能可貴的特質。「她像綿羊般馴良,」埃迪塔解釋說,「於是我禱告求耶和華敞開她的心眼。」

      帕卡斷斷續續研讀了四年半,但仍然在靈性上停滯不前。她讀完了整本《永遠生活》書之後,埃迪塔開誠布公地跟她談談,指出她需要認真實踐真理。埃迪塔設法打動帕卡的心,甚至禁不住哭起來。

      「這番肺腑之言真正打動了我,」帕卡回憶說,「自那時起,我開始在生活上作出改變。我報名參加神治傳道訓練班。同年,我成為未受浸的傳道員。後來我終於受了浸,那天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帕卡以往對真理無動於衷,現在卻變得非常熱心。目前,帕卡主持13個聖經研究。不用說,即使有些學生進步緩慢,帕卡也很耐心教導他們。

      幫助人改善生活質素

      由於按照聖經標準而生活,赤道幾內亞的耶和華見證人享有忠實可靠、行為正直的美譽。一個男子很賞識見證人的好品行,主動問巴塔會眾的一個長老說:「你有《推理》書b嗎?我實在厭倦世俗的行事方式。我想做個耶和華見證人!」

      有不少世俗人毅然改弦易轍,成為見證人,安東尼奧是個典型的例子。安東尼奧現在是馬拉博會眾的服事僕人。在研讀聖經之前,安東尼奧過著放浪形骸的生活。他靠修理鐘錶為生,卻把大部分入息用來喝酒。此外,他也過著不道德的生活。究竟什麼幫助他改過自新呢?哥林多前書6:9,10給他有力的提醒:「不要受迷惑了。無論是淫亂的……醉酒的……一概不能繼承上帝的王國。」安東尼奧看出,如果他想得到上帝的嘉許,就必須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安東尼奧開始小心留意自己的交往。(箴言13:20)每逢朋友請他去喝酒,他不但堅決拒絕,還向對方作見證。不久,那些朋友就不再找他了。

      這樣做值得嗎?「我很高興自己能夠改過自新,」安東尼奧說。「雖然我已60多歲,身體卻比以前好。我以往的朋友要不是已經死去,就是健康不良。現在我有很多真正的朋友,他們跟那些只想喝便宜酒的酒肉朋友有天淵之別。最重要的是,我能夠跟上帝享有親密的友誼。現在我是個正規先驅。我有一個聖經學生也有酗酒的難題,因此我可以用自己的經驗去幫助他。」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