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所有生物都源自同一祖先?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個問題
    • 化石記錄顯示什麼?

      許多科學家說,化石記錄支持生物同祖的說法。例如,他們說化石記錄證明了魚演變成兩棲動物,爬行動物演變成哺乳動物。其實,化石記錄到底顯示什麼呢?

      支持進化論的古生物學家戴維·勞普說:「無論是在達爾文時代還是在今天,地質學家都發現:化石記錄是斷斷續續的,物種在生物史上都是突然出現的,出現後沒怎麼改變,然後突然消失。」32

      事實上,大多數化石都顯示,各種生物在悠長歲月裡都沒怎麼改變過。化石並沒有顯示一種生物演化成另一種生物。擁有特定軀體構造的生物突然出現,新特徵也突然出現。例如,有聲納功能和回聲定位系統的蝙蝠,看來跟蝙蝠出現前的原始物種沒有親緣關係。

      看來,各大類動物超過半數都是在一段相對較短的時期內出現的。化石記錄顯示,大量不同的嶄新物種在一段不長的時期內突然湧現,古生物學家稱之為「寒武紀大爆發」。寒武紀指的是哪一個地質年代呢?

      我們先假定科研人員對地球年齡的估計是正確的,然後用一條線來表示地球的年齡。假設這條線的長度跟足球場一樣(1),那麼你就得走八分之七個足球場,才來到古生物學家所說的寒武紀(2)。化石記錄顯示,在寒武紀中一段很短的時間內,上文提到的各大類動物就突然出現。有多突然呢?就像你行走時邁出一步,腳掌還在半空,各種各樣的動物就全都在你面前出現了!

      用一條長度跟足球場一樣長的線來表示地球的年齡,從地球出現到「寒武紀大爆發」

      由於不同物種都是突然出現的,一些研究進化的科學家開始質疑達爾文理論的傳統說法。舉個例,進化生物學家斯圖爾特·紐曼在2008年接受訪談時,就談到可能要創立一種新的進化學說,好解釋新物種突然出現的現象。他說:「達爾文的學說一直被用來解釋生物演化的整個過程,但我認為,在解釋大進化(生物軀體結構大變演化成另一類生物)方面,達爾文的學說將會被降級,變成芸芸學說之一,也許說不上是值得看重的說法。」33

      「證據」有問題

      一些教科書顯示的化石及其真正的相對大小

      對於那些所謂同系列的化石,為什麼有些教科書更改了化石的大小比例?

      左上圖:一些教科書插圖所顯示的大小

      右上圖:真正的相對大小

      有些化石被用來證明魚演變成兩棲動物,爬行動物演變成哺乳動物。雖然如此,這些化石真的能證實進化確曾發生嗎?我們要是研究一下這些化石「證據」,就會發現「證據」有幾個問題。

      首先,是化石的相對大小有問題。關於用來證明爬行動物演變成哺乳動物的一系列化石,有些教科書把化石描繪成大小相若,其實化石有些很大,有些很小。

      其次,是沒有證據表明化石系列中的生物有親緣關係。這個問題比上一個更嚴重。據科研人員估計,在化石系列中,化石的年份往往相距數百萬年。談到這些化石相距的時間,動物學家亨利·吉說:「由於化石之間年份相距極遠,我們實在不能斷言化石顯示生物之間存在親緣關係。」34c

      談到魚和兩棲動物的化石,生物學家馬爾科姆·戈登說,所找到的化石代表性不足,「不大可能反映那些年代這兩類生物的多樣性」。他又說:「我們無法知道化石顯示的生物彼此有沒有關係,跟後來出現的生物又有沒有關係。」35d

      圖表顯示物種之間假定的親緣關係

      「電影」說什麼?

      2004年,《國家地理雜誌》(英語)的文章曾把化石記錄比作「一部關於進化的電影。這部電影的膠片每1000個畫格就有999個遺落在剪接室的地上」。36請想想這個比喻的含意。

      一卷電影膠片和其中的畫格

      如果化石記錄的電影有「95個畫格」顯示動物沒有從一種演化成另一種,那為什麼古生物學家把「5個畫格」排列成某個次序,暗示進化曾經發生呢?

      假如一部電影所用的膠片有10萬個畫格,而你只有其中100個,你會用什麼方法來推斷電影的情節呢?也許你先在心中構想出一個故事,然後跟畫格比較一下。如果你發現100個畫格中只有5個符合你構想的情節,其餘95個卻天差地遠,那麼你會有什麼結論呢?單憑5個畫格,就斷言所構想的故事就是電影原本的情節,這合理嗎?你會不會只是按心中構想的故事來排列那5個畫格呢?如果想想其餘95個畫格的內容再下定論,不是更合理嗎?

      上述比喻怎麼會跟支持進化論的人有關呢?多年來,科研人員在分析化石記錄時,都否認一個事實:大部分化石顯示物種在悠長歲月裡幾乎沒怎麼改變過。科研人員否認這點,就等於否認95個畫格所顯示的情節。為什麼他們對這麼重要的事實絕口不提呢?作家理查德·莫里斯說:「顯然,以往的古生物學家都先入為主,認定生物是逐漸進化成另一種的。甚至當證據顯示情形恰恰相反時,他們也不會改變想法。他們分析化石記錄時,往往以公認的進化論觀點為依據。」37

      「拿出一系列化石,聲稱化石所顯示的生物有親緣關係,這不是個能驗證的科學假設,而是個一廂情願的說法,其可信程度相當於床邊故事,雖然動聽,也許還有點教育意義,卻並不符合科學。」——《探索遠古年代——放下化石記錄,走向新的生命史》116-117頁,亨利·吉著

      現代支持進化論的人又怎樣呢?他們把化石排列成某個次序,是因為這個次序得到化石記錄和基因研究的有力支持嗎?還是純粹因為這個次序符合現代公認的進化論觀點呢?e

  • 所有生物都源自同一祖先?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個問題
    • 化石記錄究竟顯示什麼

      事實:20世紀初,用來支持人與猿同祖這個理論的化石十分有限,可以全都放在一張檯球桌上。隨著時間過去,有關的化石數量增加了。現在,有人說這些化石足以塞滿一個火車的貨運車廂。38不過,大部分化石都只是零碎的骨頭和牙齒。且不說全副骨架,就是完整的頭骨也很罕見。39

      問:跟「人類系譜」有關的化石數量增加了,有助於研究進化的專家解答人類如何及何時從類猿生物進化而來的問題嗎?

      答:沒有,反而引起爭議。談到這些化石該怎樣分類,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羅賓·德里考特於2009年說:「現在,我們只有一點能達成共識:那就是大家沒有共識。」40《自然界》(英語)這本科學週刊在2007年刊載的一篇文章說,對於猿如何及何時逐漸演化成人,學術界仍一無所知。41文章的作者們是曾發現化石的人,這些化石據稱是演化之樹的一個失落環節。匈牙利羅蘭大學生物人類學系的研究員久洛·杰尼什在2002年寫道:「原始人類的化石該怎樣歸類,以及該放在人類進化史中什麼位置,一直備受爭議。」g他也指出,到那時為止所發現的化石,還不能解說類猿生物究竟在何時、何地及如何進化成人類。42

  • 所有生物都源自同一祖先?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個問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