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庭齊心事奉上帝守望台1999年 | 2月15日
-
-
正如經常受到澆灌的樹能夠結出豐美的果實,同樣,經常獲得屬靈滋養的家庭也能結出敬神的果實,為耶和華增光。烏瓦迪格伍住在西非,他的家庭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烏瓦迪格伍和妻子要撫養八個兒女,可是他們都是正規先驅(耶和華見證人的全時傳道員)。他說:「二十多年來,我們一家經常舉行家人聖經研讀。兒女還是嬰孩的時候,我們就教導他們學習上帝的話語,不但在家人研讀期間,也在傳道期間和其他時候。我們所有兒女都是王國好消息的宣揚者,除了現年六歲的幺女以外,全都受了浸。」
-
-
大家庭齊心事奉上帝守望台1999年 | 2月15日
-
-
整家人群策群力也意味著,只要兒女有能力,就授予他們若干屬靈的責任。一個基督徒長老有十一個兒女,他清早起來,跟幾個兒女主持聖經研讀,然後才去上班。年紀較大的幾個兒女受浸後,就輪流協助弟妹,包括幫助他們學習聖經。父親負責督導這件事,並稱讚兒女所作的努力。現在他有六個兒女受了浸,其餘的也向著受浸的目標邁進。
溝通要良好,目標要一致
家庭要保持團結,家人就必須懷著愛心彼此溝通,並定下共同的屬靈目標。戈登是尼日利亞的一個基督徒長老,育有七個兒女,最大的27歲,最小的只有11歲。其中六個跟從父母的榜樣,成為先驅傳道員。最小的兒子最近也受了浸,並經常跟家人一起傳道,幫助別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此外,戈登兩個成年的兒子是會眾的服事僕人。
戈登親自跟每個孩子主持聖經研究。此外,整家人也有一個全面的聖經教育計劃。他們每天早上都一起討論一節經文,然後預先研讀會眾聚會的資料。
家裡各分子的一個目標是,閱讀《守望台》和《儆醒!》的所有文章。最近他們另外定了一個目標,就是要天天閱讀聖經。家人彼此交換閱讀的心得,從而互相勉勵繼續保持這個好習慣。
每週的家人聖經研讀是個固定的安排,所以沒有人需要受到提醒;相反,人人都期待研讀舉行。多年以來,隨著孩子的年齡和需要逐漸改變,家人研讀的資料、形式和時間長度都有所不同。此外,這個家庭跟其他忠心事奉上帝的人親密來往,兒女從這些交往得益不淺。
這個家庭不但一起辦事,也撥出時間一起消遣。他們每週都共度一個「家庭同樂夜」,有時玩玩問答遊戲,有時說些風趣的笑話,也有時彈奏鋼琴、講故事或從事其他鬆弛身心的活動。他們也會偶爾一起到海灘去,或到其他有趣的地方參觀。
全心依賴耶和華
無論父母怎樣努力,照料一個大家庭仍然困難重重。一個基督徒父親說:「要做個好爸爸,養大八個孩子,的確不容易。他們所需的實際食物和屬靈食物可不少。為了維持家人的生活,我必須辛勤工作才行。較大的幾個孩子已經十多歲了,八個孩子都在讀書。我知道屬靈的訓練非常重要,但有些孩子卻很頑固,常常不聽話,令我很傷心。可是,我知道自己有時也做了一些使耶和華傷心的事,但他卻寬恕我。所以,我必須保持忍耐,繼續糾正孩子,直到他們醒悟過來。
「耶和華對我們很有耐心,因為他希望所有人都悔改。我盡力效法耶和華的榜樣。我跟家人一起研讀聖經,有些兒女正努力向著受浸的目標邁進。我並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成就這些事,因為我的能力很有限。我希望藉著禱告跟耶和華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並且切實聽從箴言的這個勸告:『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在教養兒女方面,耶和華必定會給我所需的幫助。」——箴言3:5,6。
千萬不要氣餒!
有時,教養兒女看來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然而,千萬不要氣餒!要鍥而不舍地教養兒女!即使兒女目前並不賞識你的努力,也沒有良好反應,也許將來他們會改變過來。要幫助孩子長大成為一個滿有聖靈果實的基督徒,是需要時間的。——加拉太書5:22,23。
在肯尼亞,莫妮卡除了她自己以外,還有九個兄弟姊妹。她說:「我們還是嬰孩,父母就開始教導我們學習聖經的真理。爸爸每星期都跟我們研讀一些基督教刊物。由於他的工作不定時,我們的研讀並不總在一週裡的同一天舉行。有時,他下班回來看見我們在屋外玩耍,就吩咐我們在五分鐘內回到家裡,好舉行聖經研讀。研讀結束後,爸爸鼓勵我們發問或提出任何難題,跟他一起討論。
「爸爸很留意我們是否跟一些愛上帝的孩子來往。他不時到學校來,向老師探問我們的品行。有一次,他從老師口中獲知,我的三個哥哥跟別的男孩子打架,有時還相當粗魯無禮。爸爸因哥哥不守規矩而懲罰他們,可是他也撥出時間根據聖經向他們解釋,為什麼他們必須品行端正。
「爸媽也跟我們一起預先準備聚會的資料,幫助我們看出參加聚會的裨益。我們也在家裡一起練習介紹詞,藉此受到培訓成為傳道員。事實上,我們自小就跟父母一起從事傳道工作了。
「現今,我有兩個哥哥都是特別先驅,一個姊姊是正規先驅,另一個結了婚的妹妹則是個熱心的見證人。我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十八歲,一個十六歲,她們都是受了浸的傳道員。兩個年幼的弟弟也正受到屬靈的訓練。我在耶和華見證人的肯尼亞分社已服務了三年。我深愛爸媽,對他們實在感激不盡,因為他們都以屬靈的事為念,為我們立下好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