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你是可以成功的!
    警醒!2012年 | 11月
    • 你是可以成功的!

      「有時候,兩個女兒會出其不意地走過來抱著我,說:『媽媽,我們愛你』,這令我十分開心。」——安娜,波蘭的一個單親媽媽

      「孩子們會不時感謝我悉心照顧他們,令我感到很滿足。他們有時會送給我小禮物,例如自己所畫的圖畫。我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很值得。」——馬西莫,意大利的一個單親爸爸

      「有時候,在我情緒低落時,我的一個兒子會走過來摟著我,親親我,告訴我他多麼愛我。」——婭絲明,南非的一個單親媽媽

      一項國際性的調查報告訪問了許多單親父母,左邊的摘錄只是報告的部分內容。許多單親父母(大多數是媽媽)都說,要是有一個好配偶支持,那該多好啊。a不過,這些父母的心底話也表明,他們已經適應了單親生活。

      什麼幫助這些單親父母適應單親生活,成功應付挑戰呢?我們會在以下幾篇文章,看看許多父母提出的坦誠而實用的建議,以及一路走來能夠幫助他們的一些重要原則。今天的世界變化無常,單親父母要成功應付挑戰並生活得快樂滿足,實在很不容易。如果你是個單親父母,我們希望你可以從這一系列文章得益。b

      這一系列文章會討論,單親父母在六方面可以怎樣做:

      1. 尋求別人的幫助

      2. 好好跟孩子溝通

      3. 先做真正重要的事

      4. 定下明確的家規

      5.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6. 向上帝尋求幫助

      a 世界各地的單親家長,絕大多數都是單親媽媽,這一系列文章所摘錄的話也大都來自單親媽媽。

      b 這一系列文章提出的許多原則,對健全的家庭同樣適用。

  • 1 尋求別人的幫助
    警醒!2012年 | 11月
    • 1 尋求別人的幫助

      向你信任的親友尋求幫助

      「我們在會眾裡有很好的朋友。他們很愛我們,支持我們,就像一家人那樣。」——莉桑,單親媽媽,有兩個十幾歲的兒女

      挑戰

       阿林娜有兩個年幼的兒子,她說:「我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身體很累,時間經常不夠用。」很多單親媽媽的情況都一樣,所以不少單親父母都加入支援網絡,尋求幫助時就沒那麼尷尬了。

      建議

       向你信任的親友尋求幫助。把一些可以提供援助的親友的名單列出來,他們可以幫你照顧孩子,提供交通和維修保養,還可以在精神上安慰你。這份名單要經常更新。你也可以看看政府和志願機構能提供什麼幫助。

      雷娜塔是個耶和華見證人,基督徒同工幫了她很大的忙。她說:「我需要幫忙時,他們總會伸出援手。有一次我和兩個九歲大的女兒患了感冒,我做不了飯,會眾的弟兄姊妹知道後,就每天都有人送食物來。他們的仁慈行動讓我想起約翰一書3:18的話:『孩子們,我們的愛,不要空口說白話,要有真誠的行動。』」

      沒有撫養權的一方能提供幫助嗎?如果沒有撫養權的一方(通常是爸爸)在法律上有權見孩子,而且有責任感,也願意提供幫助,就可以請對方幫忙,因為孩子也需要跟沒有撫養權的一方來往。a

      要訓練孩子助你一臂之力。你按照孩子的年齡和能力叫他們做一些事,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這樣,孩子既能養成良好的工作態度,又能成為有責任感的人。這對他成年後的生活也很有價值。

      a 在這方面,基督徒父母應該盡量實踐聖經原則,並為孩子的切身利益著想,也要尊重法庭的判決。

  • 2 好好跟孩子溝通
    警醒!2012年 | 11月
    • 2 好好跟孩子溝通

      孩子什麼時候想跟你說話,你都要留心聽

      「我學會了聆聽,聆聽,再聆聽。不管有多累,我都會讓孩子暢所欲言。」——米蘭達,南非

      挑戰

       克里斯蒂娜說:「我面對的挑戰是,即使很忙很累也得陪伴女兒,不但人要在她身邊,心也要在她身上。」

      建議

       製造容易溝通的環境。伊麗莎白有五個孩子,她說:「我以身作則,常常跟他們說話,孩子們就樂意跟我交談。我也鼓勵他們互相之間好好溝通。上床睡覺以前,就不要再惱怒兄弟姐妹。另外孩子們也知道,我是不會容忍他們『冷戰』,不跟兄弟姐妹說話的。」

      不要敷衍孩子。莉安說:「我兒子還小的時候,真的很愛說話,整天講個不停,所以我常常都不理他。後來,他十幾歲的時候就不再跟我講話了,那時我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我要作出很大的努力,幾經辛苦才能拆掉那堵『牆』。我找會眾的長老談及這個難題,長老叫我盡量放鬆,嘗試慢慢打開話題。我照長老的話去做,漸漸地,情況就有所改善了。」

      要有耐性。傳道書3:7說:「有靜默的時候,有說話的時候」。達爾茜有三個孩子,她告訴我們:「孩子們不想說話的時候,我就讓孩子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想跟我說話,都可以隨時來找我。」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倒要有耐性,態度溫和地鼓勵孩子說出心裡話。聖經也勸我們這樣做:「人心裡的思想好像深處的水,明辨事理的人卻能汲引出來。」(箴言20:5)

      「要敏於聆聽,不急於說話,不急於動怒」。(雅各書1:19)前文講到的莉桑說:「孩子們告訴我遇到什麼難題時,我得學會克制自己,盡量不衝口而出。幫助孩子處理苦惱的問題時,我不會很快就建議他們怎樣做,反而會冷靜地跟孩子交談。」莉莎有兩個兒子,她說:「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好的聆聽者。有時候,我覺得兒子所說的問題只不過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所以,我得學會去了解他們,更加體諒他們。」

      「你們的話要時刻帶著恩慈」。(歌羅西書4:6)莉安說:「為了不讓溝通受到阻礙,我得刻意保持冷靜,盡量輕鬆一些,即使難題看來不小。」

      如果你冷靜不下來,控制不住脾氣,大聲責罵孩子,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就遠不止一種!(以弗所書4:31)例如,孩子不會再跟你講話,還會產生行為上的難題。海迪有個十幾歲的女兒,她說:「孩子好比貝殼,要是你講話溫和仁慈,孩子就會開口;要是你大聲責罵孩子,甚至嘲笑她,孩子就會閉口,不跟你說話。為了提醒自己謹記這點,我就在冰箱上貼了一幅開口貝殼的圖畫。」

      了解你的孩子。前文講到的婭絲明說:「我的兩個兒子性格很不同,一個愛講話,一個不愛講話。對著安靜的那個,我學會最好不跟他正面起衝突,等大家一起做事時才跟他講話,例如玩遊戲或聽他講一些他感興趣的話題時。我會在那個時候機巧地問他對某件事的想法。」

      有的男孩覺得,跟媽媽講一些私事很不自在。日本一個單親媽媽就面對這個難題,她那處於青春期的兒子抱怨說:「你根本不了解我。」這個媽媽於是向一個成熟而又值得信任的弟兄求助。她說:「這個弟兄成了我兒子的輔導員,現在兒子冷靜多了」。

      不要把家長和朋友的角色混淆起來。伊翁娜有兩個孩子,她說:「我常向十幾歲的女兒講心事,雖然我知道這樣做不好,但還是跌進了這個陷阱,後來要努力改正。」雖然你很想跟孩子有親密的關係,但要記住,你是做父母的,有家長的權威。要保持你的尊嚴,讓孩子看出你是成熟和穩重的。這樣,孩子就更容易尊重你,也會聽從聖經的吩咐:「你們做兒女的,要……服從父母」。(以弗所書6:1,2)

      「愛[你的]兒女」。(提多書2:4)孩子很需要愛,就像需要食物一樣!所以,要經常 通過言行表達你對他們的愛。這樣,他們不但更有安全感,也更願意跟你溝通,並且 樂意服從你。

      你可以怎樣幫助單親父母

      梅基是個單親媽媽,有兩個孩子,她說:「有時候我下班回到家,覺得很累很累,再也沒力氣做別的事了。然後我看見門口有一些食物和一張卡。卡上寫著:『歡迎回家,你一定累壞了。』我的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下來,非常感謝上帝。」如果你知道有個單親父母為了照顧孩子而辛勤工作,可以稱讚她或幫忙做些事嗎?a比方說,有時候可以幫她照顧孩子,或送孩子上學。

      單親父母通常都覺得孤獨,所以你可以偶爾邀請一個單親家庭吃飯或跟你的家庭一起外出。單親家庭也需要有「家人」,你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另外,你的家庭要是有個做爸爸的,他就可以成為單親家庭兒女的模範。

      列出單親父母的名字,並跟家人商量一下,看看可以提供什麼幫助。

      a 由於大部分單親家長都是媽媽,所以這一系列文章用女性代詞稱呼家長。

  • 3 先做真正重要的事
    警醒!2012年 | 11月
    • 3 先做真正重要的事

      整家人每天至少輕鬆愉快地吃一頓飯

      「我經常都感到很累。要工作,要照顧孩子,要謹守屬靈的常規,還要做家務,也得安排時間休息,真不知道怎樣才可以面面俱到。」——陽子,日本

      挑戰

       米蘭達是個單親媽媽,有兩個兒子,她說:「我最大的挑戰,是在沒有配偶幫忙的情況下一邊工作一邊獨力照顧孩子,既要滿足他們的物質需要,也要在情感和屬靈方面照顧他們。」

      建議

       要清楚什麼事情對你和孩子真正重要,然後先做這些事。

      不要讓其他事情妨礙你做重要的事,並按輕重緩急去安排時間,管理好財務。比方說,孩子的健康很重要,所以要用你辛苦賺來的錢買些有營養的食物,這比花錢看醫生好得多。買東西前要列一份清單,避免因一時衝動而買下不需要的東西。美國的羅伯托有四個孩子,他說:「我喜歡煮東西,但我學會只做需要 的食物,就是當天必需的,而不是我想做的或平常需要的。」

      用你辛苦賺來的錢買些有營養的食物,這比花錢看醫生好得多

      丟掉那些你從沒用過的物品,例如書本、衣服或電子產品。一個單親媽媽說:「東西多,壓力就大。東西越多,清潔整理和維修保養的工作也越多。要簡化生活,就要減少家裡的物品。」

      訓練孩子學會每天晚上 都收拾好自己的物品。不要讓你的家變得亂七八糟。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負起責任,清理自己的房間,甚至幫忙做其他家務。當然,如果你以身作則,你的話就更有分量了。

      雖然你可能很忙碌,但還是應該 花時間陪伴孩子,不是只抽短短的「優質」時間,而是盡量花更多的時間。孩子需要你的陪伴和關愛。(申命記6:7)

      整家人每天至少輕鬆愉快地吃一頓飯。科莉特有三個孩子,她說:「晚上每個人都在家,我們會一起吃飯,談談屬靈的話題和大家的感受。這樣的美好時光是我們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4 定下明確的家規
    警醒!2012年 | 11月
    • 4 定下明確的家規

      立場要堅定,說得出就要做得到

      「自己一個人養大孩子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孩子踏進青春期,又受同輩影響反叛父母的那段時期。」——達爾茜,南非

      挑戰

       聖經曾經預告說,在「最後的日子」,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忤逆父母」。(提摩太後書3:1,2)

      建議

       你需要為孩子「定下規矩和時間表,他們才能做得好」。(《給單親父母的話》,布魯克·諾埃爾著)兒童和家庭心理學家巴里·金斯伯格說:「家規越明確,解釋越清楚,你和孩子的關係就越好,不會那麼緊張。」在這方面,你該怎樣做呢?

      立場要堅定,說得出就要做得到。(馬太福音5:37)澳大利亞一份研究指出,要是父母不懂得說「不」,或者經常妥協,孩子也就不會守規矩。聖經說:「放縱的孩子使母親蒙羞。」(箴言29:15)

      不要因自己有內疚感而放縱孩子。前文提到的婭絲明說:「有時候,我覺得對不起兩個兒子,因為我不能夠給他們一個健全的家。」單親父母感到內疚是正常的。不過,正如以下文章表明,婭絲明沒有讓這種感覺妨礙她作正確的判斷。

      管教要執行。《美國行為精神病學雜誌》(英語)指出:「要是孩子知道做錯了事就得承擔後果,他就不會那麼容易犯錯或鬧情緒了。」婭絲明說:「我會跟兒子坐下來談談所定的家規,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他們犯了錯,我就會執行管教。但我會先聽聽他們的解釋,然後溫和地告訴他們,他們所犯的錯誤對家人造成了什麼影響,最後才執行先前所定的家規。」

      要通情達理,避免意氣用事。雖然你必須堅守立場,不過,處理事情的時候也該通情達理。雅各書3:17說「從上頭來的智慧[是]通情達理」的。通情達理的人不會魯莽行事或意氣用事,也不會冷酷無情、過於死板。相反,他們會三思而後行,甚至為相關的事禱告,以求能夠保持冷靜,以適當的方式去處理事情。

      只要你定下明確的家規,並且始終貫徹執行,堅守立場,通情達理,以身作則,那麼你的家就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安樂窩。

  • 5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警醒!2012年 | 11月
    • 5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明智的父母會用聖經的正確價值觀教導孩子

      「以前我不是按聖經的標準生活,覺得教導孩子很不容易。但現在有聖經的幫助,我覺得容易多了。」——伊麗莎白,南非

      挑戰

       來自學校的同輩壓力,以及社會上日益墮落的道德觀念,都對孩子們造成極大的影響。要成功抵抗這些不良影響,父母就需要向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不然的話,他們長大以後就很難成為有責任心、有原則、有禮貌的人。

      建議

       很多單親家長,包括這一系列文章所提到的父母,都向聖經尋求指引,認為聖經包含上帝那無與倫比的智慧。例如,請看聖經怎樣談到最重要的原則——真摯的愛。

      「愛是長久忍耐、和藹仁慈的。愛不嫉妒,不吹噓,不自大,不罔顧規矩,不求自己的利益,不輕易動怒,不計較別人所加的傷害,不因不義而歡喜,只因真理而高興。愛能凡事包容……凡事希望,凡事忍耐。愛是永恆的。」(哥林多前書13:4-8)

      父母表現這種愛心,孩子就會做得好。前文提到的科莉特說:「我經常告訴孩子,我愛他們。我也告訴他們,他們是上帝賜給我的禮物,所以我會好好養育他們。反過來說,他們也要尊重我和(沒有撫養權的)爸爸,對我們有禮貌。這樣做有助於我們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詩篇127:3)

      波蘭的安娜說:「當孩子不同意我的話時,我會提起耶穌講過的話,指出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我們,我們也得怎樣對待別人。」(馬太福音7:12)前文提到的羅伯托面對很多單親父母遇到的問題。他說:「由於父母雙方的價值觀不同,孩子也受到不同的影響。當我堅持要他們接受聖經的價值觀時,我知道在那天或那個星期,自己在孩子心目中不是個好爸爸,而他們的媽媽可能會送禮物討好孩子。雖然這樣的情況很難避免,但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他們就能明白我的苦心。」

      雖然堅守聖經的價值觀有時不容易,但卻是值得的。來自南非的薩拉是個單親媽媽,她說:「我很高興我的孩子能夠有機會得到耶和華的教導。說句實話,我們在生活上雖然有困難,但總是可以得到上帝的幫助。」

  • 6 向上帝尋求幫助
    警醒!2012年 | 11月
    • 6 向上帝尋求幫助

      在養育孩子方面,你有沒有向上帝尋求幫助呢?

      「丈夫離開我和孩子後,我就祈求上帝幫助我們。他垂聽了我的禱告。我們從沒有缺乏真正需要的東西。上帝不但幫助我們,也指引我們。」——真紀,日本

      由於這個世界越來越鼓吹物質至上的精神,以致大部分人都不理會上帝。可是,我們的創造主不但關心我們,也希望我們生活得快樂。以賽亞書41:10記載了他的感受:「你不要怕,因為我與你同在……我必定幫助你」。

      上一篇文章談到,上帝通過聖經告訴我們正確的價值觀,好指引我們。(提摩太後書3:16)但聖經不但給我們指引,還讓我們認識上帝的美好品質和他對我們的愛。因此,許多做基督徒的父母(不論是單親的還是已婚的)都發現,他們要是實踐聖經的教導,就可以體驗 到上帝是多麼的良善。

      「耶和華上帝比任何父母都要好。他清楚知道孩子需要什麼,也知道怎樣保護他們。所以,我經常和女兒一起向上帝禱告。」——羅伯特,奧地利

      「我兒子說:『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一定沒有問題。』他這麼信賴耶和華,我真的很欣慰。」——鯰佐,日本

      「我沒辦法解決某個問題時,就向耶和華禱告,求他幫忙。我馬上感受到內心的安寧,知道上帝一定會讓問題以最好的方式得到解決。」——克里斯蒂娜,意大利

      「我可以肯定地說,耶和華確實賜福給我這個單親爸爸。他樂意救助那些淒苦和沒有父母的人。」——勞倫廷,法國

      「上帝是不偏心的。他關心所有的家庭,不管是單親的還是健全的。」(使徒行傳10:34)——惠子,日本

      耶穌基督談到上帝對我們表現的憐恤和關心,說:「你們所有辛苦勞碌、擔子沉重的人啊,到我這裡來吧,我要叫你們安舒……因為我性情溫和,心裡謙卑。這樣,你們的生命就會得享安舒。」(馬太福音11:28-30)耶穌和耶和華關愛我們,希望我們感到安全。上帝希望你看出詩篇34:8多真實:「你們來嘗嘗主恩,就知道耶和華是良善的」。他總是為你 設想。你會聽他的勸告嗎?

      媽媽的好榜樣感動了我

      不管多忙多累,不管在做什麼,媽媽都會在我睡前到床邊來跟我一起禱告。她的禱告幫助我看出,我真的可以成為耶和華上帝的朋友。——阿曼達,美國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