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上最古老的傳道地區接受挑戰
「天國近了」這個信息對現代以色列共和國裡的370個好消息宣揚者具有特別的意義。為什麼?原因是在2000多年前耶穌基督在以色列地首次宣講與王國有關的信息。(馬太福音4:17;24:14)他的工作使以色列成為全球最古老的宣揚好消息的地區。
然而,自古至今這個地區都深具挑戰性。雖然有很多人對耶穌傳講的信息表現興趣,但進一步毅然跟從他的人卻寥寥無幾。(約翰福音6:2,66)今日,挑戰來自宗教、文化和政治觀念方面的差異。
在220萬的阿拉伯人當中,其中包括名義上的基督徒,虔誠的和掛名的回教徒,朱斯教的信徒,以及自認的無神論者。他們在政治方面也有很大的分歧,部分人主張在約旦河西和加沙地帶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在另一方面,以色列的人口也包括350萬猶太人,在他們中間也是壁壘分明。其中有些從摩洛哥、也門、伊拉克和敘利亞遷回,有些來自歐洲和蘇聯,還有些來自印度、南北美洲、埃塞俄比亞,南非及其他國家。他們都按照本身的文化,傳統和對猶太教義的解釋及應用分清界限,各自結集成為社區。
舉個例來說,北歐的猶太人和中東的猶太人各自擁有一位教長。雖然大部分人對政治事務均深感興趣,也有若干篤信宗教的猶太人否認以色列國的存在而拒絕納稅。此外還有納粹大屠殺的生還者,他們當中有很多人仍舊被以往的苦難經歷所折磨,各自擁有令人傷心的經驗。此外,有數目越來越多的人公開承認是無神論者,他們採納的哲學思想則因人而異。在這種情況下,把整個以色列民族串連起來的惟一因素便是民族和國家的存亡。
面對挑戰
王國傳道工作中斷了1800多年後,於1913年以小規模恢復過來。當時有一位對聖經感興趣的青年人開始在耶路撒冷以北大約十哩(16公里)稱為雷馬拉的地方撒下王國的種子。從那兒,好消息散播到住在拜特-賈拉和海法的阿拉伯居民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兩位具有猶太背境的姊妹在台拉維夫/雅法重新發起傳道工作。今天,耶和華見證人在海法,台拉維夫,伯利恆,雷馬拉,盧德和別示巴地區總共有六群會眾和兩個小組。
情形正如19個世紀前一樣,逐家逐戶依然是尋得對好消息感興趣人士的最有效方法。(路加福音8:1;請參閱使徒行傳5:42。)事實上,在這裡從事逐戶傳道工作比在其他一些地方更易尋得喜樂。以一般而言,人們對我們傳講的信息感覺好奇而樂於邀請王國傳道員入內討論。好奇心時常導致戶主接受雜誌和聖經刊物。很多時候,留下的書刊會傳遍左鄰右里,結果使有些人尋得聖經的真理。
然而,同樣的好奇心卻很多時對新人內心脆弱的真理種子構成威脅。(馬太福音13:20,21)鄰舍、朋友,特別宗教領袖們會竭盡全力向愛慕王國信息的人施加壓力、嘲笑、恐嚇,在若干例子上甚至予以身體虐待。結果有些感興趣人士被解雇,有些則受朋友和家人抵制而與之斷絕關係。故此,那些站立得穩而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的人必須忍受如火的反對才行。——可參閱約翰福音9:22。
反對也來自其他方面。一群暴民曾經攻擊具有猶太教背境的見證人。位於台拉維夫的分社及王國聚會所和海法的王國聚會所均曾是縱火者的攻擊目標。目前不論是阿拉伯籍抑或猶太籍的見證人均大受壓力,要他們在建立巴勒斯坦共和國這個政治爭論上表明立場。弟兄們保持中立,並且機巧地解釋世上並無任何人為政府有能力解除人類的痛苦和難題。反之,見證人效法他們的領袖耶穌基督,向人指出上帝的王國乃是惟一的答案。——約翰福音17:16;18:36。
產生王國果實
即使這個最古老的傳道地區充滿挑戰,那些「聽道明白了的人」卻不斷結出美好的王國果實。(馬太福音13:23)「這兒有很多愛好正義的人渴慕真理,他們確實努力尋求真理,」一位富於經驗的全時傳道員評論說:「他們並沒有受別人的見解或壓力所影響。一有機會來到,他們便立刻對真理作出反應。」有很多經驗足以證實這點。
班慧妮達在希臘一間修道院長大。聖經指出,『清潔沒有玷污的崇拜,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這句話使她留下很深印象。(雅各書1:27)身為一個猶太少女,正如她自己說,她的確備嘗憂患。她經歷過納粹佔領時代的艱苦,後來又在內戰中喪失了丈夫。然而這些事並沒有削弱她要尋找一群忠實無偽的人的決心。
從1949年移居以色列到1974年退休,班慧妮達一直以接生為職業。「在那段歲月裡,」她說,「我不斷問自己,聖經所描述的善良忠實的人究竟在哪裡?這個世界的公平何在?」她歸信了猶太教,經常上猶太會堂守安息和慶祝所有節期。但是當地會眾成員之間的閒言閒語和爭吵使她更渴望能夠尋得『清潔、沒有玷污的崇拜』。
最後,在1985年,當班慧妮達每年一度前往希臘溫泉度假時,一位正接受治療的見證人姊妹與她攀談;接著她們作了一個悠長的討論。當晚,班慧妮達前往當地的王國聚會所參加第一次聚會,她對弟兄姊妹的熱心和誠懇十分讚賞。
班慧妮達返回以色列後繼續研究聖經。約一年半後,她以水浸禮象徵她獻身給耶和華——真理的上帝。她說:「經過漫長歲月,我終於在七十高齡找到了聖經所形容的謙卑自抑的人。他們以仁愛待我。現今我活著的每一天都充滿喜樂和目的。」
莫薩是另一位找尋真理的人。他渴望『聽見好牧人的聲音』。(可參閱約翰福音10:14-16。)雖然莫薩一向喜愛聖經,他卻是從弟弟打算拋掉的「新約」聖經初次認識耶穌基督,並且對此獲得深刻印象。稍後,莫薩加入一位女同事與見證人所作的聖經研究,並且參加聚會聆聽一位外來講者的演講。「這正是我一向想聽見的道理!」他參加完第一次聚會之後喊道。
莫薩克服了起初的障礙之後便進步神速。六個月後就受浸。但是他的進步卻帶來了家人的反對,特別是來自他的妻子。身為家中的長子,當莫薩拒絕參加父親的喪禮禱告時,家人的反對達到了頂點。此外,莫薩的朋友和親戚告訴他的妻子要盡快採取行動,否則莫薩便會把所有財產捐給會眾了。莫薩說:「我提議把住所的擁有權轉歸她名下,藉此減輕了她的恐懼。」藉著明智地運用時間,莫薩成功地在家庭和會眾的責任之間保持平衡。
不過,並非所有親屬都是反對真理的。妮霞把她從聖經學到的知識與當時熱中政治的丈夫漢拿分享。很快他倆便知道上帝的王國乃是飽受壓迫的人類的惟一希望。於是他們受浸成為耶和華的僕人,並開始向住在海法和鄰近村莊的阿拉伯家庭作見證。他倆也作了特別安排,向大約252名親屬作見證。
這是個挑戰嗎?不錯,探訪這些阿拉伯村莊,除了每程要行車九十分鐘以外,還需有極大的耐心和堅忍才行。漢拿評論說:「很多時別人告訴你他們不要聽了。在那種情況下,你必須暫時停止。之後,或者你能夠機巧地再次引入話題。情況好像被人從門口攆走,然後從窗口爬回屋內一樣。」這一切辛勞帶來了豐富的報酬。到目前為止,漢拿的36名近親中已有24位對聖經產生濃厚興趣,其中13位正跟漢拿或其他見證人研讀聖經。今天,漢拿的五位近親和他的兒女都獻了身給耶和華,另外有三位也接近獻身的階段。
新高峰在最古老的地區湧現
在以色列,上述一類令人鼓舞的經驗正不斷出現,王國擴展的希望十分優良。在1988年,王國傳道員的數目達到370人的新高峰。在感興趣人士家裡舉行的聖經研究每月平均數目從1979年的89個升到1988年的301個——增加了百分之240!
這些成就的確為這古老地區中的耶和華見證人帶來莫大的喜樂。當我們努力不懈地在世上這個最古老的傳道地區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之際,我們熱切期望我們的上帝耶和華賜予更大的祝福。
[第24,25頁的圖片]
上:花園墓穴,耶路撒冷
對頁:在以色列的市場和街上一景
下:位於台拉維夫的分社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