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7 4/15 25-28頁
  • 馬基撒斯和杜莫圖斯群島應邀「永遠生活在樂園裡」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馬基撒斯和杜莫圖斯群島應邀「永遠生活在樂園裡」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 小標題
  • 島民的簡樸生活方式
  • 在努庫海雲
  • 到其他海島去
  • 到杜莫圖斯島去
  • 珍貴的回憶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守》87 4/15 25-28頁

馬基撒斯和杜莫圖斯群島應邀「永遠生活在樂園裡」

從大溪地向東北飛行約900英里(1450公里)之後,我和妻子抵達馬基撒斯群島中最大的海島努庫海雲。在地圖上,這些島嶼在龐大的南太平洋中只是一些小黑點而已,但我們卻深受島上豪壯的美所吸引。

高聳入雲的山峰和恍如百褶裙般嶙峋陡峭的懸崖巍然矗立在馬基撒斯群島的大部分島嶼上。深長、肥沃的山谷,其中佈滿椰林及其他繁茂的植物,向海伸延而形成許多舒適宜人的小海灣。可是,由於洶湧的海浪及湍急的水流環繞著島的四圍,而且沒有珊瑚礁,這使船隻頗難登岸。散布在杜莫圖斯群島中的環礁在地平線上幾乎不為人所見,這使我們領悟到何以早期的探險家稱之為低島或險島。

我們打算向島民發出與一本彩色聖經讀物的書名相似的邀請,「你能夠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在努庫海雲,我們登上一艘名叫亞華路亞的貨船作一次為期21日,共長2,500英里(4,000公里)的旅程,途中經過馬基撒斯及杜莫圖斯群島各地。由於船隻會停泊在不同的地點起卸貨物,我們便可藉此向各地的居民傳播好消息。

島民的簡樸生活方式

你可能納罕我們遇見些怎樣的人。大部分馬基撒斯人都居住在環繞海灣及沿河的小村落裡,鄉村的大小由三個家庭至數百住戶不等。大部分家庭都有8至10個子女,有些甚至多達18至20個。島民的生活很簡樸艱苦;他們吃海洋所出產的食物,並在屋的四周飼養一些豬及雞隻偶爾作為補充。村民亦深入內陸獵取野山羊或捕捉野馬,使之馴服而用作耕畜。大量的椰子樹供應他們椰肉乾(乾的椰肉,可榨油用來製肥皂及其他物品)。椰肉乾是這些島嶼的主要經濟來源,其他收入則來自木器雕刻,塔帕(用來做衣服的樹皮)及比艾(香蕉乾)。

馬基撒斯人一度有食人的惡習,並且把人當作祭物獻給他們的狄基神。今日,大部分人都是天主教徒,家中設有馬利亞和耶穌的肖像作為裝飾。頗有趣的一點是,在努庫海雲,天主教主教府的入口處卻排列了狄基神像。在宗教方面,杜莫圖斯島受摩門教、天主教及革新的末世聖徒教會——當地人稱之為『聖彌杜斯』——所支配。

島上居民都說馬基撒斯語,但亦懂得法語及大溪地語。他們所過的是典型的波利尼西亞人的生活方式——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悠閒步調。由於船隻往來稀疏,居民學會忍耐等候的美德。在1979年一月島上開始引進電力供應,目前電視機已在當地面世,從而使島上居民與現實世界有較多接觸。

在努庫海雲

擁有1,800居民的努庫海雲是馬基撒斯群島的行政中心,政府辦事處、主要海港及主教府都設於太奧豪灣上。那便是我們旅程的起點。

當地的房屋沒有門鈴,我們只是呼叫巧巧,若有人應門,我們便說基奧遐!(『喂!』),然後帶著友善的微笑道明來意。很多島民都樂於接受書刊,並對我們說:『多謝你們的探訪,我們從未有過這樣的書刊幫助我們明白上帝的道。』他們只能獲得大溪地文的天主教聖經及馬基撒斯文的三本福音。

有些接受刊物的人非常誠懇地邀請我們探訪其他的人。例如,一位青年男子力請我的妻子跟隨他,並向她指出:『在那裡的後面!』若沒有他的指點,我的妻子便會錯過了那位雕刻師的家。這人對我們帶來的教育性書刊十分賞識。

在遐高爾,當地只有兩個家庭,分住在狹窄的河口的兩岸。我們抵達時,第一個家庭看來很忙碌,因此,在仁慈的水手協助下,我們乘小艇到另一家人去。我們泊岸時看見一些豬在屋的四圍徘徊,有兩個婦人坐在其間——看來是個窮苦人家。然而,當我們向她們介紹書刊時,她們都很樂於付出僅有的錢留下一本。這使我們不禁想起路加福音21:2-4所載的窮寡婦,她把自己所有的東西獻給聖殿。

我們的下一站是努庫海雲東南岸的泰比維,這個地方由於梅爾威爾(Herman Melville)所寫的《泰比》一書成為頗著名。這是一個深長幽美的山谷,佈滿茂密的椰林。在清晨六時,我們乘小艇向河的上游前進。如鏡子般澄澈的河水反映著椰樹及第一線晨光,我們可以在樹叢中隱約見到好幾間房屋。

我們正納罕會在此逗留多久,有人告訴我們運送椰肉乾的貨車壞了。因此,我們若趕快的話,便會有足夠的時間騎馬行到山谷的盡頭,那裡有一道壯麗的瀑布從山頂傾入山下的羊齒植物叢中。當地約有十二個家庭對我們那『閃電式的探訪』表現良好反應。

到其他海島去

在努庫海雲東南約25英里(40公里)是約亞海迦。這是個較小的海島,多山而不甚肥沃。我們再次在清晨六時上岸,從多石的海灘攀上一條懸崖小徑,經過半小時的步行之後抵達主要的村莊海尼。通常當地的教堂是最受人矚目的建築物。由於近來神能運動頗受歡迎,教會的勢力大為擴張。但當地的一位青年男子卻對世界事態的重大轉變表示關注,因此樂於接受我們的『邀請』,聆聽關於生活在地上樂園裡的好消息。

我們的下一站是約亞葡島。我們抵步時立刻受到高達4,000英尺(1,200公尺),像塔尖般高聳入雲的黑色玄武岩山峰所吸引。這些山峰其實是一些受到侵蝕的火山熔岩。我們探訪島上的五個村落,許多人對我們的『邀請』表現出歡樂的笑容。我們屢次聽到他們說:『美亞根那奧!』(真是美麗啊!)這本書非常吸引當地的村民,以致他們感激地堅要把我們的背囊塞滿蜆殼及水果——檸檬、芒果、橙子及西柚。在一個位於懸崖邊緣上的村莊,海亞吉提,我們遇到一位婦人和她的女兒。她們對所聽到的好消息如此熱心,以致特地走到山下的碼頭,促請所有人聆聽我們所傳的信息及接受那本精美的書刊。

當我們抵達約亞葡島的主要村莊希卡豪時,我們擔心怎能接觸到所有人,因為我們在此只能作短暫的停留,但當地的居民卻超過一千人。可是難題終於獲得解決,一位對好消息感興趣的男子主動地提議我們可以使用他的汽車。他說:『我可以載你們到所要去的地方。』幾年前,當地的牧師沒收了耶和華見證人所留下的書刊而將其燒去,這使人民非常害怕。但我們所傳的信息如此深具吸引力,以致有十二個家庭毅然摒除對人的恐懼而留下我們所帶來的刊物。

我們旅程上的另一個海島,海雲奧雅,是馬基撒斯群島中最肥沃富庶的島嶼。由於高更(Paul Gauguin)所畫的彩色動人油畫、這個小島得以聞名世界。高更在亞推拿度過了他的晚年,那便是我們泊岸的地點。當地的人通常會問外來的訪客:『你去參觀過狄基神的像嗎?』在海灣的盡頭有一座身高8英尺(2.4公尺)的狄基石像是法屬波利尼西亞最大的石像。我們婉轉地回答他們:『這個像有眼卻看不見,有口卻不能說話。由於我們在這裡只能停留短暫的時間,我們希望對活人說話,給他們看一些有趣的東西。』一個女子對我們所介紹的書刊甚感興趣,因此鼓勵她的朋友也接受一本書,甚至借錢給她如此行。另一位女子評論說:『我開始看出研讀聖經比每晚上教堂祈禱更重要。』

黃昏的時候,我們在哈尼亞帕碼頭的燈光下與人傾談。後來談話轉到地獄的問題上,我們問道:『假若你有個非常頑皮的孩子,你會生一把火,把他拋進火裡嗎?』他們回答:『當然不會!』我們接著問:『既然如此,上帝會使他的兒女永遠在火裡受苦嗎?』我們指出上帝向人發出仁愛的『邀請』,讓人永遠生活在地上,屆時『惡人會歸於無有』,因為他們會被永遠毀滅而非永遠受苦;有四位婦女及一位男子對這個信息特別感興趣。——詩篇37:10。

從海雲奧雅只經過一段很短的航程便抵達一個稱為他戶亞他的小島。一位水手半說笑地告訴我們,大約僅在一百年前,有些白人在此被土人吃掉。可是我們這次探訪只能供給他們一些富於趣味的話題。村裡一位神能運動的負責人不願留下書刊,但卻堅持要我們接受一杯水。他誤用了耶穌在約翰福音4:14所說的話:『你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你裡頭成為泉源。』我們向他道謝後,對他說:『這些只是普通的水而已,我們尚且感激地接受,但我們邀請你領受賜人生命的水和屬靈糧食,你卻不願接受嗎?』這些話打動了他的心,他於是留下了幾本書刊。其後,在裝卸貨物的碼頭,有些人取笑我們說:『這裡甚至有一個人曾接受你們所介紹的書刊嗎?』然而,一位工頭卻主動地請求要看看那本書,並當著所有人的面留下。他們獲知還有其他好些人也留下我們的書刊而大感意外。

我們在馬基撒斯群島的最後一站是最南端的小島法杜海雲。這個小島在1595年被西班牙人內臘首先發現,他為這些島命名以紀念祕魯總督的妻子——門多薩侯爵夫人。法杜海雲是個風景非常幽美的海島,在主要的村莊奧蒙亞我們遇到一個家庭表現頗大興趣。當我們前往山谷探訪其他人之際,這家人的母親把她的所有朋友召集起來。當我們再回來時,所有人都面露笑容等待著我們。他們渴望獲得一些書刊,用來在黃昏的研經班中幫助他們學習上帝的道。及至我們回到碼頭時,我們的一個背囊已空無一物,另一個則載滿橙子和檸檬。

到杜莫圖斯島去

向西南經過一日兩夜的航程,我們抵達杜莫圖斯島的普卡布迦環礁(環狀珊瑚島)。亞華路亞號輪船作了特別安排,每天在兩個不同的環礁停留。這使我們有機會探訪一些很難以其他方法達到的環礁。

在這些島嶼上大約有一千個波姆圖斯人居住,其中有30個家庭欣然接受我們的『邀請』。在椰樹叢中一所簡陋的房子裡,一位婦人急忙出售椰汁,因為她渴望在我們離去前留下幾本書刊。這個家庭使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甚至堅持要把一些懸掛在屋簷下的鰹魚乾送給我們。

珍貴的回憶

還有其他很多歡樂的面孔留在我們的回憶中,我們信賴耶和華會照顧他們。能夠作這一次旅程,探訪馬基撒斯和杜莫圖斯群島,向他們發出『你能夠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的『邀請』,並且親自目擊這項『邀請』的有力影響,這使我們感到多麼喜樂!——外稿。

[第25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馬基撒斯群島

努庫海雲

太奧豪

約亞海迦

約亞葡

海雲奧雅

亞推拿

他戶亞他

法杜海雲

奧蒙亞

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著。——傳道書11: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