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之聲
宗教與戰爭 我很欣賞一系列討論有關宗教參與戰爭的文章。(1997年4月22日刊)第一篇文章「『奉上帝之名』殺人」,的確引人入勝。文章內容扼要,一針見血,尤以論及為什麼耶和華上帝有充分理由贊成古代以色列人鏟除迦南人一事為然。
S.J., 美國
金格·克努斯的故事 請讓我告訴你們,我怎樣深受金格·克努斯的經歷「我欣幸自己現在能夠活著!」(1997年4月22日刊)的文章所激勵。跟她一樣,我完全失去了自信心,感覺自己一無是處,也有被人遺棄的感覺。在情緒極度不穩的情況下,我每天含著眼淚告訴上帝,我想一死了之。當時,我認為死亡就是最大的解脫。可是,有一天我向上帝禱告說:「如果是你的旨意,請賜給我勇氣繼續活下去。」就在那個時候,我收到了這期的《儆醒!》。在讀過這期文章之後,我想起了上帝的確垂聽我的禱告。我從金格學會表現幽默感,不自我為中心。這樣做能幫助我保持積極的態度。我衷心講一句,這本雜誌救了我一命。
M.K., 日本
我剛剛把這篇文章讀過六遍,但絕不是我最後的一遍!我今年21歲,是個全時的傳道員。我很欣賞金格·克努斯,因為她儘管要坐在輪椅上,仍然熱心從事傳道工作。她的經歷激勵我要更盡力事奉耶和華。
S.Z., 意大利
衷心感謝你們刊登這麼感人的經歷。由於我患有肌肉營養不良,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要臥在床上。我使用輪椅從事傳道工作,這使我遇上不少困難。金格的經歷大大鼓勵我,幫助我有勇氣面對由於長期患病而產生的沮喪感覺。
M.R., 意大利
為什麼身患重疾? 謝謝你們刊登「青年人問……我為什麼身患重疾?」(1997年4月22日刊)的文章。我今年21歲,身患鐮狀細胞性貧血病。我很明白這篇文章所提及那些青年人的感受。我時常感到詫異,是否有人會不計較我的健康難題而愛我,跟我結婚。然而,你們的文章幫助了我,因為現在我知道這種想法並非僅是我才有的。
D.R., 美國
形影不離的夥伴 謝謝你們刊登安娜瑪莉·埃瓦爾德松的經歷。(1997年4月22日刊)我欽佩這位姊妹,因她儘管有殘疾,卻繼續在靈性上進步。她的經歷的確發人深省。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卻沒有好好運用自己擁有的一切去事奉耶和華。我想稱讚這位姊妹和她的忠心夥伴。她的確是個好榜樣!
R.A., 厄瓜多爾
有些人雖然失明,卻繼續努力工作,參與有益的活動。他們逐家逐戶努力傳道,主持聖經研究,每週參加基督徒聚會,這一切都令人大感鼓舞。文章啟發了我,要全心全意地參與傳道工作,將屬靈的事務置於生活上的首位,這樣做的確是值得的。屬靈的眼光叫基督徒得益無窮。我很賞識、愛戴安娜瑪莉·埃瓦爾德松姊妹,不會忘記她的好榜樣。
J.O., 尼日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