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迦百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返回迦百農
這時耶穌已聲名遠播,雖然他住在相當僻遠的地方,許多人卻遠道而來想要見他。過了幾天之後,耶穌從加利利海返回迦百農去。他歸來的消息很快便傳遍全城,有許多人來到他住的地方。法利賽人和律法師也從老遠的耶路撒冷前來謁見他。
來見耶穌的人如此眾多,以致門口也塞住了,房子裡已無法再容納更多的人。一件真正異乎尋常的事行將發生了。在這個場合發生的事深具重要性,因為它幫助我們體會到耶穌有能力把人類苦難的根源除去,也有能力使所有他願意幫助的人恢復健康。
耶穌正在教導群眾之際,有四名男子把一個臥在吊床上的癱子抬到屋前來。他們希望耶穌把他們的朋友治好。但由於人多的緣故,他們不得其門而入。這多麼令人失望!然而,他們並沒有就此罷休。於是他們攀上房頂,在平坦的房頂上開了一個洞,把吊床上的癱子從房頂的洞縋到耶穌身旁。
耶穌對這樣的打擾感到惱怒不悅嗎?絕沒有!相反,這些人的信心使耶穌深受感動。他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但是,耶穌能夠實際赦罪嗎?文士和法利賽人認為他不能。他們在心裡議論說:「這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他說僭妄的話了。除了上帝以外,誰能赦罪呢?」
耶穌知道他們心裡這樣議論,就對他們說:「你們心裡為什麼這樣議論呢?或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樣容易呢?」
然後,耶穌讓群眾——包括那些批評他的人在內——親眼目睹一件異乎尋常的事,這件事表明他有權柄赦免地上的人的罪,而且的確是有史以來世上最偉大的人物。他轉身向癱子說:「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癱子立刻就起來,拿著褥子在眾人面前出去了!眾人都大感驚奇,榮耀上帝,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
你留意到耶穌把罪和疾病相提並論,而且表示赦罪與恢復健康有關嗎?聖經解釋我們的始祖亞當犯了罪,結果所有人都因遺傳而受到罪的影響——疾病和死亡。但在上帝王國的統治之下,耶穌會寬恕所有愛戴事奉上帝的人的罪。屆時他會把一切疾病除去。這會是何等美好的事!馬可福音2:1-12;路加福音5:17-26;馬太福音9:1-8;羅馬書5:12,17-19。
-
-
馬太被召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馬太被召
耶穌醫好了癱子之後不久便離開迦百農城到加利利海去。群眾再次來到耶穌那裡,於是他開始教導他們。耶穌往前行的時候,看見馬太——也稱為利未——坐在稅關上。耶穌發出邀請說:「你跟從我來。」
馬太很可能早已熟悉耶穌的教訓,正如彼得、安得烈、雅各和約翰被召時一般。像這些門徒一樣,馬太立即接受了耶穌的邀請。他起來辭去稅吏的工作,開始跟從耶穌。
後來,馬太也許為了慶祝自己被召而在家裡大排筵席。除了耶穌和門徒之外,馬太以前的一些朋友也在場。以一般而言,這些人由於替猶太人所憎恨的羅馬政府收稅而受到他們的猶太同胞所鄙視。再者,除了通常的稅項之外,這些人也時常不忠實地索取額外的金錢。
法利賽人見到耶穌與這類人一同坐席,便問耶穌的門徒說:『你們的老師為什麼跟稅吏和罪人一起吃飯呢?』耶穌聽見了,就回答說:「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要的是憐憫,不是祭物』,你們去想一想這話的意思吧。我來不是要召義人,而是要召罪人。」(《新譯》)
看來馬太邀請這些稅吏到家裡來是要讓他們有機會聽見耶穌的教訓而獲得屬靈的醫治。因此耶穌跟他們交往是要幫助他們與上帝建立健康的關係。耶穌並沒有像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一樣藐視這些人。相反,他動了慈心而在實際上成為他們的屬靈醫生。
耶穌對罪人表現憐憫並不意味到他認可他們所犯的罪。相反,這只是反映出他對身體上有病的人所表現的同一憐憫之心而已。例如,試回憶一下耶穌曾滿心憐憫地伸手觸摸一個痲瘋患者,說:「我肯,你潔淨了吧!」讓我們也表現同樣的憐憫去幫助有需要的人,特別在靈性上對他們予以援手。馬太福音8:3;9:9-13;馬可福音2:13-17;路加福音5:27-32。
-
-
在禁食問題上受人質詢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在禁食問題上受人質詢
自從耶穌參加公元30年的逾越節以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已過去了。現在,施浸者約翰被關在監裡已有數月之久。雖然他希望自己的門徒都成為基督的跟從者,但卻不是他所有的門徒都已如此行。
被囚的約翰有幾個門徒來見耶穌,問他說:「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什麼呢?」法利賽人一週禁食兩次作為宗教儀式。約翰的門徒也許跟從類似的習俗。他們禁食也可能是為了哀悼約翰被囚的緣故,他們對於耶穌的門徒不參加這項表示憂傷的行動感覺奇怪。
耶穌在答話中解釋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
約翰的門徒應該記得,約翰自己曾經在談話中將耶穌比作新郎。因此,當耶穌在世時,約翰不認為禁食是適當的,耶穌的門徒亦然。後來到耶穌死去的時候,他的門徒的確哀悼和禁食。可是,耶穌復活升天之後,他們就沒有理由以禁食表示憂傷了。
接著耶穌說了以下的比喻:「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這些比喻跟禁食有什麼關係呢?
耶穌是要幫助約翰的門徒了解到,人不應該期望他的跟從者去附和猶太教的舊習俗,例如屬於儀式性質的禁食。他來不是要縫補和延長那行將被廢棄的舊崇拜制度。基督教不會附和當日的猶太教及其人為傳統。不,基督教絕不是補在舊衣服上的新布或裝在舊皮袋裡的新酒。馬太福音9:14-17;馬可福音2:18-22;路加福音5:33-39;約翰福音3:2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