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事一定會發生」守望台1999年 | 5月1日
-
-
6.公元66年,羅馬人和猶太人有什麼衝突發生?
6 公元66年,在猶地亞炎熱的夏季,猶太的奮銳黨人帶頭襲擊耶路撒冷聖殿附近一個城堡的羅馬衛兵,結果在境內各地引起了叛亂。海因里希·格雷茨教授在《猶太人歷史》一書中說:「當時紹塞斯·加盧斯是敘利亞的總督,自然有責任要維護羅馬軍隊的尊嚴。……他目睹叛亂在四境蔓延,無法再袖手旁觀,於是結集手下的軍團出兵鎮壓,鄰近各地的諸侯也紛紛派兵前來相助。」這支為數三萬人的大軍包圍著耶路撒冷。經過多輪激戰之後,猶太人退到聖殿附近的城牆內。「一連五天,羅馬人不斷進攻城牆,卻在猶太人的投射襲擊下被迫撤退。直到第六天,羅馬人才成功地把聖殿前北面城牆的一部分拆毀。」
-
-
「這些事一定會發生」守望台1999年 | 5月1日
-
-
9,10.羅馬人攻城的日子怎樣「截短」了?這帶來什麼結果?
9 患難的日子有沒有「截短」,使耶路撒冷城裡蒙揀選的受膏者得以生還呢?格雷茨教授表示:「[紹塞斯·加盧斯]認為,在當時那個季節,秋雨已快到了,繼續跟負隅頑抗的猶太人長期作戰,實在不是明智之舉,……甚至可能使軍隊無法獲得所需的糧草供應。由於這緣故,他很可能覺得暫時撤退會較為明智。」不論紹塞斯·加盧斯的真正想法怎樣,羅馬軍隊突然撤退了。猶太人趁機追擊,使羅馬人蒙受重大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