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河記警醒!2000年 | 7月8日
-
-
雙河記
《儆醒!》駐印度通訊員報導
印度次大陸有兩大生命之河,滋養了億萬蒼生。兩河的出處相隔不遠,都在世界最高山脈的雪嶺,然後各自浩浩蕩蕩地流過2400多公里,主要經過兩個國家,最後分別流進兩個大海裡。兩條河分別是兩個古代文明的搖籃,也各自目睹兩個主流宗教的誕生。人們都感激這兩條河給人的恩澤,其中一條河至今仍然受人崇拜。這兩條河叫什麼名字?印度河與恆河,恆河現今稱為甘加河。
人類要有水才能生存繁衍,所以早期的文明都在河流兩岸發展。有時候人們把河流奉為男女神仙,所以早期的記錄往往給披上了神話的外衣。這說法對於印度河跟甘加河的歷史來說尤其真實,而甘加河在印度又稱為甘加河聖母。
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都認為西藏的岡底斯山和附近的馬納薩羅韋爾湖是神靈居住的地方。人們長久以來相信有四條大河從這個湖經過動物的口流出。獅泉河是印度河,孔雀河是甘加河。
以前的西藏人不歡迎外來探險家到來。但在1811年,有一個東印度公司的英國獸醫經過數度喬裝,竟走遍了整個西藏。他指出雖然確實有些山澗流入馬納薩羅韋爾湖,卻沒有河流從這湖中流出。一直到了20世紀初,人們才找到了印度河跟甘加河的源頭。印度河的源頭在西藏境內喜馬拉雅山脈北部,甘加河則是在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的冰洞裡流出。
-
-
雙河記警醒!2000年 | 7月8日
-
-
法拉卡壩位於甘加河,令甘加河的河水量保持穩定和足夠,應付加爾各答港日益增加的航運量。
污染是許多河流都面對的大難題,對甘加河來說也不例外。於是,在1984年,印度政府滿懷雄心壯志,實行甘加河行動方案。方案致力推動把污水轉化成肥料或生物氣,把通往甘加河的下水道改道,還有建築化學廢料處理廠。
-
-
雙河記警醒!2000年 | 7月8日
-
-
有些雅利安部族在印度境內向東遷移,在甘加河平原安頓了下來。這片次大陸的雅利安人於是在印度北部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文化。這種文化主要來自甘加河,到今天大部分仍然保存了下來。
-
-
雙河記警醒!2000年 | 7月8日
-
-
印度教發源自印度河一帶,而佛教則在甘加河附近植根。人稱佛陀的悉達多·喬答摩(即釋迦牟尼)就在瓦拉納西附近的薩爾納特第一次說法。據稱他在79歲高齡時曾在巴特那游泳橫渡遼闊的甘加河。
兩河至今如何
四千年前人們結集在印度河與甘加河的岸邊,為的是維持生命,到了今天,人們對河水的需求變得更殷切。為了供水給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龐大人口,兩條河必須受到小心管制。(參閱16-17頁的地圖。)由於河水流經超過一個國家,所以須要制定國際性的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