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經的第13本書——歷代志上「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9.我們為何沒有理由認為歷代志是在較後的時期寫成的?
9 族譜(1:1-9:44)。這幾章列出了從亞當直到所羅巴伯家系的族譜。(1:1;3:19-24)許多聖經譯本記述所羅巴伯的家系達十代之多。既然他於公元前537年才返回耶路撒冷,這並無足夠的時間讓他於公元前460年以斯拉寫成歷代志時便產生這麼多個世代。可是,這部分的希伯來經文並不完整,我們亦無法決定大部分列出的人與所羅巴伯究竟有何關係。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像有些人一般主張歷代志是於較後的時期才寫成的。
10.(甲)首先記述的是哪幾代的族譜?(乙)從第二章起,經文以合乎邏輯的方式追溯什麼族譜的發展?(丙)這項族譜記錄還列出什麼資料?最後列出什麼?
10 首先,經文記述從亞當到挪亞共十代的族譜記載,然後再經過十代伸展到亞伯拉罕。記載列出亞伯拉罕的子孫及他們的後裔,以掃及西珥的後裔(居於西珥的山區)和以東早期的諸王。但從第二章起,記載開始談及以色列(雅各)的後代,族譜從猶大起,經歷十代直到大衛。(2:1-14)這項族譜記錄亦包括其他各族,特別詳細提及利未支派和大祭司的家系,最後論及便雅憫支派的族譜,藉此引入到出自便雅憫支派的君王掃羅;至此經文便正式開始對歷史事件作出描述。有時從表面看來以斯拉的族譜記載與聖經的其他記載似乎有矛盾之處。然而,我們不可忘記若干聖經人物是有別名的;此外,隨著時間的流逝及語言的改變,人們亦會把名字的拼寫法改變了。仔細的查考會把絕大部分的疑難消除。
11.試舉出一些例子,說明以斯拉將什麼有價值的資料穿插在這些族譜記錄中。
11 以斯拉把若干歷史及地理資料穿插在他的族譜記錄內,此舉的目的在於澄清以及發揮重要的提醒作用。例如,以斯拉在列出呂便的後裔時附加了一項重要資料:「以色列的長子原是呂便;因他污穢了父親的床,他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只是按家譜他不算長子。猶大勝過一切弟兄,君王也是從他而出;長子的名分卻歸約瑟。」(5:1,2)寥寥數句便把事情交待清楚了。除此之外,聖經中惟有歷代志才向我們指出約押、亞瑪撒及亞比篩均是大衛的外甥,這些資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牽涉到這些人的各事。——2:16,17。
-
-
聖經的第13本書——歷代志上「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當時必須有一份準確的族譜記錄以確保惟獨蒙認可的人才可擔任祭司的工作,而祭司亦可憑此項記錄來決定產業的繼承權。有鑑於耶和華就王國所作的許多預言,我們必須擁有關於猶大和大衛家系的一份清晰、可靠的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