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能戰勝疾病嗎?警醒!2007年 | 1月
-
-
◼ 基因組學專門研究基因結構的,稱為基因組學。人體內的每個細胞都由許多部分組合而成,而每部分都是構成生命的重要元素。遺傳基因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有3萬5000個基因在細胞內,這些基因決定了我們頭髮的顏色和質地、皮膚和眼睛的顏色、身體的高度及其他外貌特徵。基因也決定了我們體內各器官的素質是優是劣。
當基因受損,身體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事實上,有些研究員相信,人之所以生病,是由於某些基因發生故障,不能正常運作所引致的。有些基因缺陷是由父母遺傳的,其他的基因損害,則是由於環境裡的有害物質所導致的。
科學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找出使人容易染病的那些基因。這就能幫助醫生了解,為何某些人較易患癌病,為何某種癌病是某些人特別容易患上的。基因組學也可以解開一些現今仍未能解釋的迷,例如為何某些藥物對某些病人有效,但對另一些病人卻起不了作用。
掌握了病人的基因資料後,醫生就能做到以「量體裁衣」的方式,為病人調配個人藥物。你能夠從這門科技獲得什麼裨益呢?藥物個人化這個概念,預示未來的醫院,將會因應病人的基因特徵來提供醫護服務,以配合病人的需要。例如,醫生研究過你的基因後,認為你較易患上某些疾病,他就能在病徵出現之前很久,查出這個病來。積極支持納米科技的人聲稱,有些例子表明,疾病還沒有出現時,病人可從食物和改變行為習慣著手,採取最恰當的療法,防患未然。
你的基因資料也可以提醒醫生,你或許會對某些藥物有不良反應,因此醫生就能因應你的情況,為你揀選最合適的藥物和最恰當的分量。《波士頓環球郵報》報導:「到了2020年,[按個人基因而配製的個人藥物]將會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是遠遠超越我們今天的人所想像的。針對病人基因而設計的新型藥物,將會為糖尿病、心臟病、早老性痴呆病、精神分裂症及其他高死亡率疾病的患者而開發研製。」
-
-
科學能戰勝疾病嗎?警醒!2007年 | 1月
-
-
基因組學
從研究病人的基因結構著手,科學家希望甚至在病徵出現前,就能發現並治療有關疾病
[鳴謝]
染色體:© Phanie/Photo Researchers,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