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忠義
    洞悉聖經(下冊)
    • 人的忠義關係重大 希伯來語tom(通)有時可純粹指動機純正、沒有機心。(參看創20:5,6;撒下15:11)但上述的希伯來語詞卻大都用來指一個人對正義原則的堅持。根據「忠義」在聖經裡的用法和例子,這個詞的重點在於對耶和華上帝這位個體 竭盡忠誠,將他啟示的旨意視為最重要的事。

      涉及宇宙間最大的爭議 在伊甸園,人類的始祖就有機會證明自己是否忠義。他們接獲禁令,不可吃辨識善惡樹上的果子,他們對造物主的效忠因此受到考驗。

  • 忠義
    洞悉聖經(下冊)
    • 約伯 在約瑟去世後和摩西受上帝任用前的一段時間,有一個人叫約伯,他「無可指責[希伯來語tam(坦)],為人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伯1:1;見約伯)有一次,天上的天使聚集在上帝面前,撒但也來到他們當中。從上帝問撒但關於約伯的事顯示,上帝和這個大仇敵之間的爭議的確涉及人的忠義。撒但指控約伯動機不良,說他崇拜上帝是為了利益;換言之,撒但質疑約伯對上帝的忠義。

  • 忠義
    洞悉聖經(下冊)
    • 不完美的人要堅守忠義意味著什麼?

      既然人人都不完美,無法完全達到上帝的標準,一個人能堅守忠義,顯然不是指他所言所行都十全十美。根據聖經,說一個人忠義,意思是這個人竭盡忠誠,全心全意效忠上帝。大衛因肉體的軟弱屢次犯下大罪,但由於他樂意接受管教,改過自新,所以仍能「行事秉著忠義正直的心」。(王上9:4)大衛由此證明,自己的心仍然深愛耶和華上帝。(詩26:1-3,6,8,11)

  • 忠義
    洞悉聖經(下冊)
    •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順境逆境,一個人都對上帝忠貞不渝,謹守正義的原則,就是「忠義」的人。詩篇執筆者指出,只有「心裡說真話」的忠義之輩才會蒙耶和華悅納,他們「發了誓,就算吃虧,也不反悔」。換言之,忠義的人一旦作出鄭重的承諾,即使實踐承諾意味著蒙受損失,也決心信守諾言。(詩15:1-5;對照羅1:31和提前1:10)因此,當一個人對上帝的效忠受到考驗,或者別人施壓要他放棄正義原則時,最能看出他是否忠義。

  • 忠義
    洞悉聖經(下冊)
    • 保羅和其他早期基督徒不怕反對,堅持不懈地執行上帝託付的任務,他們甘願忍受匱乏和迫害,為了謹守敬虔之道,不惜吃苦受罪,事事表明自己是忠義的人。(徒5:27-41;林後11:23-2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