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墳墓洞悉聖經(上冊)
-
-
耶穌和會眾被救脫離「海地斯」 馬太福音16:18記載,耶穌說基督徒會眾絕「不能被囚禁在墳墓的門[死亡的權勢,新譯]內」。希西家快要死去時也說過類似的話:「我的日子過了一半,就要走進墳墓的門」。(賽38:10)由此可見,耶穌預告墳墓必被征服,墳墓的「門」必敞開,死人必復活,重獲自由,就像耶穌自己所經歷的一樣。
既然「海地斯」指人類共同的、抽象的墳墓,因此耶穌被亞利馬太的約瑟埋葬後,可以說就走進「墳墓[海地斯]的門」了。公元33年五旬節,彼得論到基督說:「他必不撇在墳墓裡,他的肉身也必不見朽壞。這位耶穌,上帝已經使他復活了。我們全都是這件事的見證人。」(徒2:25-27,29-32;詩16:10)在彼得的日子,大衛仍然被囚禁(徒2:29)在「墳墓的門內」。(太16:18)可是,天父叫耶穌基督復活時,這道門就向耶穌打開了;耶穌從此獲賜使人復活的權柄(約5:21-30),持有「死亡和墳墓的鑰匙」。(啟1:17,18)
-
-
墳墓洞悉聖經(上冊)
-
-
啟示錄20:13,14除了提到死亡和墳墓(人在地裡 的共同葬身之處)之外,還特別提到海(即命喪大海的人的葬身之所)也要交出其中的死人。經文這樣說,目的是要強調海、死亡和墳墓裡的所有 死者都必獲釋。接下來,死亡和墳墓(但不包括海)都必摔到「火湖裡去」,即「第二種死亡」,意思是說死亡和墳墓都「死去」,不復存在了。在耶穌基督統治大地的一千年裡,隨著死人陸續復活,人類共同的、抽象的墳墓(「希屋爾」或「海地斯」)終必空無一物,永遠消逝,因亞當而來的死亡也從此絕跡了。
-
-
墳墓洞悉聖經(上冊)
-
-
《希臘語經卷》中「海地斯」一詞幾乎都跟死亡有關,這從經文本身或上下文足以見之;其中只有兩節經文是例外,下一段會加以探討。因此,讀者只要看看「海地斯」出現的10節經文,不難看出「海地斯」跟對應詞「希屋爾」是同義的,指人類共同的、抽象的墳墓。(見墓,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