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君王讓人明白王國的真理
    上帝的王國統治了!
    • 收割工作著重召集受膏基督徒

      10.關於14萬4000人,上帝的子民早已看出什麼?

      10 1914年之前幾十年,真基督徒已經明白,耶穌基督會有14萬4000個忠心門徒跟他一同在天上統治。c當時的聖經研究者看出,14萬4000是個實數,而且在公元1世紀上帝已經開始召集14萬4000人。

      11.有希望成為基督「新娘」的那群人,怎樣看出自己在地上有任務要執行?

      11 這群人有希望成為基督的「新娘」。不過,他們還在地上的時候,要執行什麼任務呢?他們看出,耶穌很重視傳道工作,並將這件工作跟收割時期聯繫起來。(馬太福音9:37;約翰福音4:35)本書第2章說過,曾有一段時間,聖經研究者認為收割時期只會延續40年,在收割的高潮受膏基督徒會被召集到天上去。但40年過去了,傳道工作還是繼續擴展。顯然,當時聖經研究者有很多事還不完全明白。今天,我們知道收割時期始於1914年。在收割期間,小麥和毒麥會被分開,也就是說,忠心的受膏基督徒會跟假基督徒區分開來。是時候全力召集14萬4000人的剩餘分子了!

      在1914年左右參與傳道的受膏基督徒

      收割時期始於1914年(見第11段)

      12,13.在十個處女的比喻和銀元的比喻裡,耶穌提到的事怎樣在最後的日子應驗?

      12 從1919年起,在基督的引導下,忠信睿智的奴隸一直強調傳道工作十分重要。早在公元1世紀,基督已經差門徒去傳道。(馬太福音28:19,20)他也指出受膏門徒必須具備什麼特質才能完成傳道任務。我們怎麼知道呢?在十個處女的比喻裡,耶穌表明受膏門徒必須時刻守望,在靈性上保持警惕,才能得到最終的獎賞,到天上參加綿羊羔的盛大婚宴。在這個場合,綿羊羔基督會迎娶由14萬4000個忠心的受膏門徒組成的「新娘」。(啟示錄21:2)在銀元的比喻裡,耶穌說明受膏的僕人要勤懇地執行他所交託的傳道任務。(馬太福音25:1-30)

      13 過去一百年間,受膏基督徒不但保持警惕,而且勤奮地傳道。他們警醒守望,一定會蒙上帝獎賞。但這件偉大的收割工作所召集的,只是跟基督一同作王的14萬4000人的剩餘分子嗎?

      召集王國在地上的子民

      14,15.《完成的奧祕》談到哪四群人?

      14 許久以來,忠心的基督徒一直很想知道,啟示錄7:9-14提到的「大群人」是指哪些人。在基督讓人明白「大群人」的身份之前,聖經研究者就這個課題所發表的見解,大都複雜難懂,跟我們現在學到的淺顯真理相差甚遠。

      15 1917年出版的《完成的奧祕》(英語)指出,「得救到天上享永生的人有兩群或兩個階層,得救在地上享永生的人也有兩群或兩個階層」,也就是說,一共有四群人得救。哪四群呢?先講有希望到天上去的人。第一群就是跟基督一同作王的14萬4000人。第二群是大群人,當時的聖經研究者認為,他們是名義上的基督徒,但還沒正式脫離教會。這群人不是沒有信心,只是信心不夠堅定,在考驗下沒有緊守忠義,因此在天上居次要地位。再講講有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人。聖經研究者認為,第三群是古代的忠僕,例如亞伯拉罕、摩西等。他們會在地上管理第四群人,也就是全地的人。

      16.在1923年和1932年,上帝的子民得到什麼屬靈的亮光?

      16 今天,我們對基督徒所懷的希望有了清晰的理解。那麼,聖靈是怎樣引導基督徒清楚理解這些真理的呢?屬靈的亮光一次又一次地照耀他們,逐步幫助他們明白。早在1923年,英語版《守望台》已經提及有一群人並不嚮往到天上去,他們會在地上生活,受基督統治。1932年,英語版《守望台》談到,約拿達支持上帝所膏立的以色列王耶戶,願意跟他一同去對抗錯誤的宗教。(列王紀下10:15-17)文章指出現代有一群人好比約拿達,並說耶和華會帶領這群人「渡過哈米吉多頓大戰」,讓他們繼續在地上生活。

      17.(甲)1935年,上帝的子民得到什麼燦爛的屬靈亮光?(乙)關於「大群人」,忠心的基督徒對新的理解有什麼反應?(見附欄「大大鬆了一口氣」)

      17 1935年,一道燦爛的屬靈亮光照耀上帝的子民。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大會裡,上帝的子民明白了「大群人」的身份,他們就是耶穌所說的綿羊山羊比喻中的綿羊,有希望在地上享永生。(馬太福音25:33-40)大群人屬於「另外的綿羊」。論到「另外的綿羊」,耶穌說:「我必須把牠們帶來」。(約翰福音10:16)在大會上,盧述福對在場的人說:「凡是希望永遠在地上生活的人,請站起來。」聽眾中有超過半數的人都站了起來,於是盧述福宣布:「看!大群人!」許多人都感動不已,因為終於明白自己的希望是在地上享永生了。

      1935年,有很多人到美國首都華盛頓出席耶和華見證人的大會

      1935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大會場外擠滿了會場容不下的聽眾

      「大大鬆了一口氣」

      1935年5月3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大會上,題為「大群人」的演講對上帝的子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是當時在場的一些人的心聲。

      「1935年之前,弟兄之間常常談論怎麼確定自己是不是受膏基督徒。盧述福弟兄在大會上發表『大群人』這個演講。當天的情景,我還記得很清楚。我在食堂裡幫忙洗盤子,演講開始時,我走到樓上,找個座位,坐了下來。盧述福弟兄詳細解釋了『大群人』指哪些人,然後請聽眾中相信自己屬於『大群人』的站起來。我馬上站起來,然後看看四周,好像大部分聽眾都站了起來。從那天起,我就不用再懷疑自己是不是受膏的了。……我很高興知道自己屬於『另外的綿羊』。」——亨利·坎特韋爾

      「『大群人』這個演講令許多人感到非常振奮。過去我常常聽到弟兄說不肯定自己是不是受膏基督徒。但他們又不想承認自己屬於『大群人』,因為當時的理解是,大群人『信心不夠堅定』。聽了這個演講,許多人都很欣慰,大大鬆了一口氣。他們明白這個真理後,知道自己有希望在地上永遠敬奉耶和華,就更加熱心傳道。」——赫爾曼·菲爾布里克

      「這個大會確實有很多令人高興的事。現在我們可以向人傳講在地上享永生的希望了。以往在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裡吃餅喝酒的人,許多都不再這麼做了,因為他們明白自己屬於『大群人』。」——約翰·布夫

      18.(甲)基督的門徒全力召集哪群人?(乙)結果如何?

      18 「大群人」會安然渡過大患難。自1935年以來,基督一直引導他的門徒全力召集「大群人」。起初,大群人的數目並不多。有一次,盧述福弟兄甚至說:「聖經說的『大群人』看來不那麼大。」今天,我們當然知道,從1935年開始,耶和華就大大賜福給他的子民,大群人的數目不斷增多。在耶穌和聖靈的引導下,受膏基督徒和「另外的綿羊」已經「合成一群」,並肩工作,服從「一個牧人」,就像耶穌預告的一樣。

      盧述福跟內森·諾爾和海登·科溫頓走在一起

      盧述福弟兄怎麼也料不到,大群人的數目會有那麼多(從左到右:內森·諾爾,約瑟夫·盧述福,海登·科溫頓)

  • 君王讓人明白王國的真理
    上帝的王國統治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