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3 5/15 23-26頁
  • 在香港尋得真正的財富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在香港尋得真正的財富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小標題
  • 他們尋得屬靈的財富
  • 在上帝面前成為富足
  • 幫助其他許多人尋得真正財富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守》93 5/15 23-26頁

在香港尋得真正的財富

香港是一個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賺取大量金錢的地方——如果適逢地利人和的話。在過去40多年間,這塊英國殖民地已由一個平平無奇的港口發展成在經濟力量方面舉足輕重的大都市,在東南亞和環球的商業舞台上都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香港的低稅率政策吸引了不少外國投資者來港一展拳腳,同時也激勵香港六百萬人口當中的勞動力勤奮工作。另一項有利因素是,香港位於南中國和亞太區的要津。由於擁有現代化的交通和通訊設備,以及發展完善的批發和零售網,香港能夠迅速滿足國際貿易的需求。

經濟蓬勃使香港成為世界生活水平最高的地方之一。可是,擁有這一切物質繁榮有為香港居民帶來滿足和恆久的快樂嗎?絕沒有。然而,有些人卻尋得了一些遠較優越的財富。

他們尋得屬靈的財富

在香港出生的艾爾法雷德便已尋得這些無價的屬靈財富。他是一個總部設於英國的國際商業集團的董事,擁有一番成功的事業。像許多香港人一樣,他的人生目標便是要賺取大量金錢、擁有自己的房屋、豐衣足食、生活舒適。憑著他的地位和收入,他看來已得償所願了。但他感覺快樂嗎?艾爾法雷德嗟嘆說:「我從經驗學到,金錢的效用是有限的。」他經常憂慮自己一旦失業,他的積蓄究竟可以維持多久。他變得越來越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家庭難題遂由此而生。他的妻子安美莉因兒子突然去世而大感憂傷。她說:「我想知道他究竟去了什麼地方,好讓我替他做點事。」可惜她卻苦無頭緒,以致變得消極沮喪。

賈斯汀娜早年喪父,但她憑著自己的努力,得以在著名的香港大學畢業,後來更任職於政府部門。她得著了香港人稱之為金飯碗 的工作;這意味到職業既得到保障,薪酬亦相當優厚。然而,賈斯汀娜卻並不快樂,也不滿足。她時常納罕人生究竟有什麼目的,人的未來到底會怎樣。她丈夫弗朗西斯也同樣感到人生毫無意義。他覺得自己宛如一副巨大機器中的小齒輪一般,日復一日地過著單調沉悶的生活。

此外還有里奇,他是一間商業機構的經理。雖然他薪酬相當可觀,他卻開始看透人生的另一面:同事間存著殘酷的競爭精神,他的婚姻也遭遇難題。金錢並未能助他解決這些困難。他的妻子雲迪則認為,有一份體面的職業、擁有大量的金錢、居住在一個政治穩定的社會裡,便意味到安全了。可是,她所認為的安全生活會延續多久呢?這個問題令她大感困惑,死亡的現實使她不禁想到,人生是多麼缺乏意義和目的。

大衛也有自己的故事。他所受的大學教育使他找到一份優職,不需為衣食擔憂,但他卻未能感到滿足。何以故呢?他曾一度鑽研進化論和哲學,以致相信人的希望僅限於今生而已。所以他感到前景一片黯淡,他所擁有的物質財富並未能消弭他那無助的感覺。

雖然上述這些人具有不同的背景,他們卻有一個共通之點。他們都得著了一些他們一度以為可以使生活快樂滿足的東西。然而,他們一旦得償所願,便發覺生活依然迷惘空虛。

在上帝面前成為富足

艾爾法雷德、賈斯汀娜和以上提及的其他幾個人的處境正像耶穌在比喻中論及的財主一般。這個財主『為自己積財,但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路加福音12:21)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後來卻尋得了一些遠較優越的東西,一種充滿真正財富的生活。那些渴望得到真正快樂和滿足的人必須避免「把希望寄託在不可靠的財物上面,而[是]要倚靠那把萬物豐豐富富地賜給我們享受的上帝」。(提摩太前書6:17,《現譯》)不錯,以上提及的幾個人由於認識真實的上帝耶和華,並且全心信賴他,結果使他們的生活大為改觀。且讓我們來看看事情的經過。

艾爾法雷德和安美莉因兒子突然去世而大受打擊,所有物質東西都無法為他們帶來安慰。他們曾嘗試上教堂,卻依然感到空虛無奈。後來有一位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他們,見證人問他們:「人未來會有什麼希望?」艾爾法雷德遂根據教堂所說有關天堂地獄的道理作答。可是,見證人卻運用聖經向他指出,死者是『毫無知覺』的,那些受上帝記念的人乃是在墳墓裡等候復活。(傳道書9:5,10;約翰福音5:28,29)艾爾法雷德覺得這個見解非常合理。現在他意識到自己的兒子不是正在受苦,而是在死亡中沉睡,並且也許有機會復活過來與家人重聚。這為他帶來多大的安慰和舒解!後來艾爾法雷德和他的妻子接受了一個聖經研究的安排,並且開始緊緊持定聖經所提供的真正財富。

賈斯汀娜因為無法在同事當中見到樂於助人的精神而大感失望。她原本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卻由於看見一位神父像其他人一樣吸煙跳舞而大起反感。後來她接觸到耶和華見證人,並從聖經尋得了許多問題的答案。以往她從神父聽到的,除了是個人的見解之外,便一無所獲。雖然她上教堂已有16年之久,並為教會工作了10年,她卻從未打開過聖經。

在見證人跟賈斯汀娜和她丈夫弗朗西斯研讀聖經時,弗朗西斯對見證人在信仰和行為方面的團結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開始相信上帝是真實的,並且看出惟獨一位活著的上帝才能對這個國際團體操有這樣大的影響力。這對夫婦多麼慶幸自己尋得了真正的財富!

里奇和雲迪深知彼此漸漸被嚴重的個人難題壓倒,他們看出若要把難題解決,就必須從速想法子才行。由於他們以往曾與耶和華見證人接觸過,他們便分別採取主動與見證人聯絡。里奇和雲迪作出一番努力,最後他們不但尋得了解決難題的切實方法,而且也找到了真正的財富,那便是,與『快樂的上帝』耶和華締結個人的關係。——提摩太前書1:11,《新世》。

大衛的一生也在耶和華見證人探訪之後轉變過來。他起初同意見證人回去探訪他,目的是要找機會指證對方的錯誤。可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大衛看出事實的真相。他開始明白聖經是合乎科學、歷史和其他事實的。這一切最後幫助大衛看出聖經是一本可以使他的生活充滿真正意義的真理之書。他的轉變使他的生活變得多麼充實和快樂!

幫助其他許多人尋得真正財富

在香港芸芸眾多的人口中,許多人已尋得聖經真理的真正財富,並對耶和華上帝建立了信心;艾爾法雷德、安美莉、賈斯汀娜、弗朗西斯和以上提及的其他幾個人只是少數例子而已。在1992年,大約有2600個耶和華見證人花了將近90萬小時探訪香港的居民,並主持了超過3800個家庭聖經研究。可是,由於香港的生活步調非常急速,居民生活亦十分忙碌,所以當地的王國宣揚者除了從事逐戶傳道之外,也很成功地在街上作見證。他們也留意探訪辦公室的職員、店鋪商人、農夫以及在南中國海捕魚歸來的水上人家,使這些人也可以接觸到真理。

在香港,我們真的可以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馬太福音9:37)目前見證人與當地人口的比率是1比2300。由於體會到收割工作的緊急性,在2600名王國宣揚者當中,有接近600名是先驅,意即全時的好消息宣揚者。香港的耶和華見證人也像其他地方的許多見證人一樣,深深意識到「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箴言10:22)因此,他們正努力工作,以求能夠在這個物質繁榮的大都會裡幫助更多人尋得真正的財富。

[第23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南中國海

中國

香港

公里

哩

15

15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