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彌合醫生與見證人病人之間的隔閡
    警醒!1991年 | 6月8日
    • 醫院聯絡委員會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耶和華見證人的治理機構在各主要城市成立醫院聯絡委員會,負責與各大醫療機構聯絡。全美國約有100個委員會,每個委員會平均由五位服事者組成;這些委員會已經加強了醫學界與見證人的聯繫。在去年的較早時期,見證人在其他國家也作出同樣的安排。在1990年,由2月19日至3月27日,布洛克林的醫院諮詢服務部派出三名成員到太平洋區,探訪該區耶和華見證人的八個分社辦事處。

      這次探訪有三重目的:主持研討會以訓練預先甄選出來的見證人服事者執行醫院聯絡委員會的工作;訓練分社人員在每個分社設立醫院諮詢服務部;到各醫院與醫生會商,鼓勵他們繼續採用各種不輸血的治療法為耶和華見證人治病。在探訪期間一共安排了四個研討會:為澳洲及新西蘭的代表在悉尼舉行一個;為菲律賓、香港及台灣的代表在馬尼拉舉行一個;為日本及韓國的代表在海老名舉行一個;最後一個則為夏威夷的代表舉行,地點在檀香山。

      在研討會上,講者借助幻燈片及錄影帶一方面解釋血液的功用及成分,同時說明異體同型輸血以外越來越多的其他治療法。此外,討論涉及在耶和華見證人面對與血有關的難題時有些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們。研討會也強調見證人應與醫生及院方合作,這樣後者便會較易於尊重見證人的立場。日本委員會的一位委員說:「研討會確能幫助我們著手促進彼此的了解。」這四個研討會一共訓練了超過350名來自不同階層的見證人。

      在探訪前,各分社辦事處預先與各大醫院的著名外科醫生及高級職員約定時間討論為耶和華見證人進行無血治療的事宜。每個分社派出三組人員,每組由布洛克林派出的三名代表之一帶領,前往探訪上述人士。通過這項安排,奉派作醫院委員會委員的服事者不但獲得現場訓練,而且能夠勝任愉快地與醫生及健康護理專家商談。在六個星期內,各組人員總共作了55個這類的探訪。

      合作彌合隔閡

      這些安排獲得可喜的結果。在澳洲,探訪人員與新南威爾士衛生部長的助手見面。他們跟這位政府官員討論在各健康護理中心進行不用輸血的手術,並提出建議使澳洲在南太平洋地區中成為替耶和華見證人施行這類手術的中心。該官員看不出有什麼理由不可以設立多組醫生負責進行這類手術。耶和華見證人在澳洲作了二十二次探訪。一所醫院的院長說:「在血及不用血的治療法方面,你們比我們所知的還要多。」一位管理七所醫院的行政主任提出保證,他會委派一位外科手術教授在轄下一所醫院成立一支外科醫生隊伍專為耶和華見證人提供無血治療。

      馬尼拉的心臟中心被有些人視為全東方最好的醫療機構。探訪人員向該中心的院長指出,大約有100名等候施心臟手術的耶和華見證人由於不肯接受輸血,所以被排在最後才處理。院長表示她不會再容許這種情形出現。聖路加醫院是菲律賓名氣最大的醫院,探訪人員向該醫院的院長展示醫學刊物現正報導的無血外科手術,他也同意無血手術比較安全。「無血手術正日益流行,」他承認說。「這是惟一可以避免染上愛滋病和肝炎的方法。」他表示打算讓院內的耶和華見證人有機會獲得無血治療;他同時是醫院血庫的主席。

      在日本舉行的研討會為期三日。韓國派出44名耶和華見證人參加,其中有5位是醫生。日本有255名見證人服事者參加,其中有兩位是律師,41位是醫生,包括神經外科醫生及麻醉專家。在日本設立了二十個委員會,韓國則有七個。

      研討會結束之後,指導員陪同當地的醫院委員會委員探訪東京區的醫生及醫院以促進彼此間的合作關係。「我們與一間大學醫院的產科學助理教授見面,」日本的一位服事者報導說。「他最少曾替10名耶和華見證人孕婦接生。其中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失血2800立方厘米,血紅蛋白的水平降至每分升只有3.5克。(婦女的平均水平是每分升14克。)但醫生卻不用輸血替她接生。雖然醫生是佛教徒,他卻尊重病人的信仰。他同意繼續診治向他求診的耶和華見證人。」

      橫濱的一位醫務長同意將他轄下的醫院列為願意與見證人合作的醫院之一,並表示樂意收容被其他醫院拒諸門外的見證人。「為耶和華見證人進行無血治療,」該醫生說,「確是一項挑戰,但我很賞識見證人,因為他們使我有機會改善醫術。」橫濱的一位婦科醫生則說:「如果我由於尊重病人不肯接受輸血的意願而被控,我會在法庭上為病人爭取權利。」

      在韓國設立的委員會非常成功。去年5月26日,委員會探訪延世大學醫院。該醫院享譽全國,擁有三所分院。所有這些機構均派出代表參加會談,共有62人出席。一位麻醉學教授在席上發表演說,題目是「替耶和華見證人病人進行麻醉事宜」。演說資料會稍後在韓國一本麻醉學雜誌刊登出來。由於延世大學醫院是韓國的著名醫院之一,這應該對其他醫院及醫生產生良好影響。在日本舉行的研討會對一切有關事項均作了詳細討論。

      夏威夷設立了五個聯絡委員會,全都出席在檀香山舉行的研討會。大部分委員均參與探訪醫院的工作。在夏威夷健康護理中心,院長說他會在中心通訊撰寫一篇關於耶和華見證人的文章,然後寄給全夏威夷的醫院。

      檀香山的昆士健康護理中心是夏威夷規模最大的健康護理中心。委員會向中心當局指出,中心所用的同意書上有一個字眼不大準確,以致令人對耶和華見證人發生誤解。同意書暗示耶和華見證人寧死也不肯接受「救生」的輸血治療。見證人向中心當局作出澄清,指出這並不是見證人的立場。事實上,見證人到醫院求診正是要維持健康及保全性命。同意書上的措詞沒有顯示輸血可以致命,因此,病人根本無從按照有關資料決定是否願冒風險。院方的律師說:「讓我看看!」他一邊看一邊說:「這不是我寫的!」律師與中心的行政主任離開時,行政主任對律師說:『我認為我們應當一起仔細查閱一下這份文件。』

  • 彌合醫生與見證人病人之間的隔閡
    警醒!1991年 | 6月8日
    • [第29頁的圖片]

      Hospital Committee Seminar—March 12, 1990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