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教士們何以要參與政治?
    警醒!1987年 | 10月8日
    • 民權,社會正義

      可是,正如上述,有些宗教領袖為了其他理由在政治上擔任活躍角色而大受尊崇。

      例證之一是美國的浸信會教士小馬丁·路德·金格(Martin Luther King Jr.)。他是一位民權領袖,曾有多年時間大力反對種族歧視。其他的教士也為了婦權和若干少數分子的權利而站在奮鬥的前線。教士和牧師們紛紛投入政治活動以爭取某些權利,如選舉權、同工同酬和就業機會均等。在較近期間,許多教士提倡「解放神學」以求改善窮人的處境,例如將土地分配給赤貧人士等。

      對於宗教領袖們為了鼓吹社會行動或「世俗人道主義」等問題而參與政治,你有什麼感想?甚至有些教士看到這種情形也深感不安。原教旨主義派的牧師格普哈特(Keith Gephart)評論說:「在我少年時,人們總是說教會應該與政治分離。現在幾乎看來不參與政治就是犯罪了。」一份報章的宗教問題作者指出:「從1970年代初期開始,原教旨主義派的基督徒逐漸認為參與政治活動乃是一項責任。」

      即使原因看來是可嘉的,請考慮一下這樣的步驟把教士們帶到什麼地步,看看你是否予以贊同。

      解放神學正怎樣行?

      一般意見認為祕魯的天主教教士古鐵雷斯(Gustavo Gutiérrez)是由於關注窮人的處境而首先提倡「解放神學」的人。這種趨勢正在拉丁美洲和其他地方迅速蔓延。英國的《曼徹斯特前衛週刊》報導,達拉謨郡的主教抨擊政府的政策,促請人「大力支持『解放神學』」。

      這種神學思想是否僅強調要關注窮人,正如聖經鼓勵人所為一般呢?絕不是。達拉謨郡的主教承認「英國的解放神學把馬克思主義的若干主張看得十分認真。」這包括用馬克思的理論去解釋窮人的階級鬥爭。這導致什麼後果呢?

      美國《全國天主教報導》(1986年7月4日)刊出一個大字標題:「巴西的土地鬥爭使教會與國家抗衡。」造成這項衝突的一件事實是:「大地主們控制了全國百分之83的土地。」教士所領導的抗議大會和示威遊行乃是「土地鬥爭」的一部分。「鬥爭」一詞用得很適切,因為文章聲稱「去年的700多次土地衝突有218人喪生,包括巴西教士兼土地改革領袖塔瓦雷斯(Josimo Tavares)在內,他在6月11日被人暗殺。」

  • 教士們何以要參與政治?
    警醒!1987年 | 10月8日
    • [第7頁的圖片]

      小馬丁·路德·金格在宗教領袖中以反對種族歧視知名

      [鳴謝]

      UPI/Bettmann Newsphotos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