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為什麼越來越沒耐性?警醒!2012年 | 12月
-
-
人為什麼越來越沒耐性?
沒耐性一直是人類的通病,不是什麼新鮮事。比如說,當交通堵塞或要排隊的時候,一些人就開始不耐煩了。有些專家認為,今天的人比以前的人更沒耐性,原因可能是你想不到的。
有些專家分析,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沒耐性,是科技造成的。根據加拿大蒙特利爾《新聞報》的報導,有些研究員指出:「數碼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不管是電郵、手機、照相機,還是多功能媒體播放器(iPod)……都能給人快速的回應。結果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人們也越來越想趕快滿足自己的需要。」
家庭心理學家珍妮弗·哈特斯坦所做的觀察發人深省。她說:「我們變得越來越想盡快滿足自己的需要,希望什麼事情都要快,效率都要高,而且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不然的話就會很急躁很惱怒。這就是不耐煩的[徵象]。……我們已經不懂得怎樣放慢腳步,享受生活了。」
有些人認為,電郵已經沒以前那麼受歡迎,很快就會沒人用了。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發出電郵之後,都沒耐性等別人回覆,別說幾個小時,連幾分鐘也不願等。另外,電郵跟寫信一樣,都少不了開頭和結尾的問候語,許多人覺得這些格式很沉悶,也很浪費時間。他們更喜歡即時通訊,因為沒有格式的規範。看來,人們連寫問候語的耐性也沒了!許多人也不願意花時間檢查自己所寫的內容。結果,信件或電郵不是寄錯了地址,就是內容中的語法和文字錯漏百出。
很多人都沒耐性看完一篇較多文字的東西
人們想得到即時的回應,這種情況不單單在數碼通訊中出現。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人們也失去忍耐的能力,不願意等候。比如說,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的話講得太快,飯吃得太快,車開得太快,連錢也花得太快呢?不論是等電梯,等交通燈,還是等電腦開機,雖然所需的時間很短,卻好像永遠也等不完。
專家觀察到,很多人都沒耐性看完一篇較多文字的東西。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都習慣快速瀏覽網頁,從這一頁跳到另一頁,從這一點跳到那一點,只想盡快找到重點。
人為什麼越來越沒耐性呢?關於這個問題,專家們還沒有完整的答案。不過,充分的證據表明,缺乏耐性是有害的。接著的文章會講講缺乏耐性所帶來的害處,以及你可以怎樣培養耐性。
很多人都習慣快速瀏覽網頁,從這一頁跳到另一頁
-
-
缺乏耐性,害處多多警醒!2012年 | 12月
-
-
缺乏耐性,害處多多
想想以下情景:一個男子在不容許超車的雙車道上駕駛。他前面有個女子開著車,正以稍低於最高車速限制的速度行駛。這個男子很不耐煩,覺得女子的車開得太慢,就緊緊地尾隨前車,看上去十分驚險。幾分鐘後,他再也無法忍耐了,終於高速超車。他這樣做不但犯了法,還可能造成意外。
再看一些例子:一個女子要是跟一個沒她那麼聰敏,做事沒她那麼快的人一起工作,就覺得不耐煩。一個男子等電梯的時候很不耐煩,不斷地摁電梯按鈕。有人常常對年長的父母或年幼的孩子沒耐性。也有人很容易因別人的過失而生氣。你也一樣嗎?
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個時候失去耐性。但這種情形要是經常出現的話,就可能有嚴重的後果。
影響健康:
缺乏耐心會使人焦躁不安,甚至感到憤怒。這些情緒會增加我們的壓力,而壓力又會損害我們的健康。美國醫學協會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指出高血壓的一個成因就是缺乏耐性。這種情況甚至在年輕人當中也會出現。
缺乏耐性也會帶來其他損害健康的難題。最近有項研究顯示,缺乏耐性會導致肥胖。《華盛頓郵報》報導:「研究員發現,沒耐性的人比一般願意等候的人更容易肥胖。」在一些地方,任何時候都能買到便宜的快餐,結果很多沒耐性的人都抗拒不了。
拖延成性:
倫敦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缺乏耐性的人通常都有拖延的習慣。他們總是拖延著不去做那些要花許多時間的事情,原因可能是他們沒耐性去完成工作。不管原因是什麼,喜歡拖延的人對自己和經濟都不利。研究員埃內斯托·魯本在英國《電訊報》指出:「拖延時間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浪費很多金錢,因為[沒耐性的人]會無限期地拖延文書工作。」
醉酒鬧事:
英國《南威爾士回聲報》刊登了加的夫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報告,研究員調查過幾百個男女,得出的結果顯示,這些人「通常喜歡在晚上醉酒鬧事」。結論是:「沒耐性的人通常都喜歡醉酒和暴力。」
判斷錯誤:
美國華盛頓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些分析人員發現,缺乏耐性的人「作決定時多數都很倉促,結果往往作出不理智的決定」。印度巴拉迪桑大學社會工作系的主任兼教授伊蘭戈·彭納斯瓦米博士指出:「缺乏耐性的人會吃虧,失去金錢、朋友,承受痛苦和其他不好的後果,這一切都是因缺乏耐性而作錯了決定。」
債台高築:
美國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發表的《研究綜論》指出,缺乏耐性會導致債台高築。例如有些人剛剛結婚,即使沒什麼錢也想趕快擁有舒適漂亮的居所,於是就借錢去買房子、家具、汽車,還有各種各樣的東西。這樣做對婚姻有害無益。美國阿肯色大學的研究員說:「跟那些沒有借錢或借錢不多的新婚夫婦相比,借了很多錢的新婚夫婦沒那麼快樂。」
有些人聲稱,人們之所以不耐煩是因為近年來美國經濟不景氣。《福布斯》雜誌指出:「現在的市場狀態,就是人們缺乏耐性和貪婪的結果。許多普通的民眾都想買一些自己負擔不起的東西,於是就借很多錢。這些債務要用很多年才能還清,他們甚至要負債一輩子。」
失去朋友:
缺乏耐性可以破壞我們跟別人的溝通。如果一個人沒耐性,就很難跟別人作有意義的交談,因為他講話前不願去想該說什麼,別人講話時他又不耐煩聽。這樣的人沒耐性等別人講完要說的話,他會在別人講話時插嘴,催促別人快點講,或試圖用其他方法去結束談話。
這種不耐煩的表現會令人失去朋友。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心理學家珍妮弗·哈特斯坦博士解釋:「誰會喜歡跟那些不停抖腳或看手錶的人做朋友呢?」不耐煩是一種令人討厭的品質,會嚇走你身邊的朋友。
關於不耐煩帶來的害處,以上提到的只是其中幾種而已。接著的文章會談談你可以怎樣培養和顯出耐性。
-
-
怎樣才能更有耐性警醒!2012年 | 12月
-
-
怎樣才能更有耐性
為無法控制的事而擔心是不必要的
看過前面的文章後,你大概會同意,有耐性的人會更健康,能作正確的決定,也有很多好朋友。那麼你怎樣才能更有耐性呢?請看看以下建議。
找出各種原因:
想想哪些人、哪些事情或情況會令你不耐煩。令你不耐煩的會不會主要是你的配偶和孩子呢?你不耐煩的原因會不會跟時間有關?比如說,你在等人或趕時間的時候,是不是特別容易失去耐性?你很累、很睏、肚子餓,或有壓力的時候,會覺得不耐煩嗎?你在哪裡比較容易失去耐性呢?是在家裡還是在工作的地方?
為什麼要找出不耐煩的原因呢?很久以前,所羅門王寫道:「精明的人見禍就躲藏,缺乏經驗的人上前就遭殃。」(箴言22:3)這句古老箴言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估計自己快要變得煩躁了,就要控制這種情緒。起初你可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這一點,但只要你不放棄,隨著時間過去,自然就會顯出耐性這種特質。
盡量簡化生活:
美國明尼蘇達州聖約翰大學電腦系的諾琳·赫茨菲爾德教授說:「人不能同時做兩件或更多的事,因為人腦不能同時集中在不同的事上。」她還說:「如果人經常在同一時間做不同的事,慢慢就無法集中精神,結果失去耐性、毅力、判斷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你有太多事情要做,太多地方要去,跟太多人聯繫,壓力就會很大,很難培養耐性。之前提過的珍妮弗·哈特斯坦博士提醒說:「基本上來說,不耐煩的主因就是壓力大。」
外國有句諺語說:「停下腳步來,聞聞玫瑰香。」意思就是放慢步調,享受生活。要撥出時間跟幾個人建立深厚的友誼,而不是跟很多人作泛泛之交。要明智運用時間,好好安排事情的先後次序。要小心,不要把時間耗費在某些嗜好或電子玩意上。
為了簡化生活,你可能需要看看自己日常所做的事情,哪些可以遲一點做或不需要做。聖經有句箴言說:「凡事都有特定的時期……有尋求的時候,有放棄的時候」。(傳道書3:1,6)或許你是時候放棄一些耗費時間的事物,這樣你就不會因太忙碌而失去耐性了。
看法合乎現實:
對生活要有現實的看法。首先,在現實生活中,不是說我們希望一件事快點發生它就會快點發生的。所以要接受事實,時間會按既定的速度前進,不會因你的期望而改變。要做到以上這一點,是需要耐性的。
其次,要記住你無法時刻控制情況,睿智的所羅門王寫道:「善於賽跑的人不一定得獎,勇敢的人不一定打勝仗,聰明的人不一定有飯吃,機智的人不一定富有,能幹的人不一定居高位。時運左右一切。人不知道自己的時運。」(傳道書9:11,12,《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不要因那些你無法控制的情況而失去耐性,反倒應該嘗試做些你能 控制的事。比方說,不要因為趕不上公共汽車或火車就生氣,想想還有什麼方法前往目的地。你甚至可以選擇走路,這總比在那裡煩躁、生氣來得好。你也可以在等候期間做些有建設性的事,例如閱讀或寫下你計劃要做的事情。
現實生活是,為無法控制的事而擔心是不必要的。聖經說得好:「誰能藉著憂慮多活幾天呢?」(路加福音12:25,《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滿足屬靈需要:
許多相信聖經的人發覺,實踐聖經的原則可以幫助他們培養耐性。聖經指出,屬靈的人比較容易顯出耐性,以及其他重要的特質,比如愛心、喜樂、和平、溫和、自制。(加拉太書5:22,23)聖經保證說:「什麼事都不要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和懇切祈求,連同感謝,把你們所請求的告訴上帝。這樣,上帝就必賜你們平安,超越人所能理解的。這種平安藉著基督耶穌,可以守護你們的內心和頭腦。」(腓立比書4:6,7)你學習聖經,就能學會怎樣減少憂慮,更有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