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寬容——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
    警醒!1997年 | 1月22日
    • 從寬容到偏執

      寬容豁達的相反是不容異己,而且強烈程度不一樣。起初,不容異己的精神可能只是思想狹隘,不滿意別人的行為,不贊成別人的處事方式罷了。雖然這樣,思想狹隘可以扼殺人生活的樂趣,妨礙人接受新事物。

      例如:孩童的熱情奔放可能叫嚴謹的人蹙額皺眉。長輩的深思穩重可能令年輕人感覺沉悶。一個謹慎的人跟愛冒險的人一起工作,兩人準會彼此激怒。為什麼會有蹙額皺眉、沉悶感、彼此激怒等事情發生呢?因為一方發覺很難忍受另一方的態度和行為。

      不容異己的精神一旦形成,狹隘的思想可以演變成偏見——對一組人、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宗教的反感。比偏見的態度更強烈的是偏執。偏執的態度可以通過強暴的仇恨發泄出來,結果造成悲劇,甚至血流漂杵。請想想十字軍東征期間,不容異己的精神怎樣為害人類!即使在今天,在波斯尼亞、盧旺達、中東各地爆發的種種衝突,不容異己的精神就是主要原因。

  • 適當平衡,人生更甜美
    警醒!1997年 | 1月22日
    • 美國密歇根州州立大學副教授阿瑟·梅爾澤寫道:「人類不都是寬容豁達的。偏見……是人類的自然傾向。」可見,不容異己的態度不光是少數人的品格缺陷。全人類都是不完美的,所以人人生來就思想狹隘。——參看羅馬書5:12。

      可能好管閒事

      1991年,《時代》雜誌報導,在美國,人越來越思想狹隘。文章描述有些人「好管閒事成了生活方式」。這些人企圖把自己的行為準則強加在所有人身上,不肯附從他們的人就成了受害人。例如:在波士頓,一個女子因為不肯化妝上班,就遭老闆開除。在洛杉磯,一個男子由於體重過量,給上司辭退。人們為什麼這樣熱切渴望別人聽從他們呢?

      思想狹隘的人大都蠻不講理,只顧自己,而且固執武斷。不過,人不都或多或少有點不合情理、自私自利、頑固武斷嗎?只是,這些品格特徵一旦扎根,我們就會變成思想狹隘了。

      你又怎麼樣呢?你對別人的品味嗤之以鼻嗎?與人交談時,你老是「霸氣」十足嗎?一組人一起工作的時候,你總要別人照你的意願辦事嗎?要是這樣,你最好在咖啡裡加點糖。

      正如上篇文章提到,不容異己的精神可以通過仇恨偏見發泄出來。凡事過度憂慮,容易助長不容異己的精神。

      「惶惶不安」

      文化人類學者探討人類的過去,要看看人類的種族偏見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顯露出來。他們發現這種不容異己的精神不是常常都顯露出來的,也不是隨處可見的,而且顯露的程度也不相同。德國一份自然科學雜誌(GEO)報導:危機一旦出現,「人就惶惶不安,覺得自己的身分、地位受到威脅」,這時,民族衝突就會一觸而發。

      今天,這種「惶惶不安」的情緒普遍嗎?非常普遍。人類從沒有像今天那樣經歷一個復一個的危機。失業率偏高,物價飛漲,人口過剩,臭氧層大受破壞,城市罪案激增,食水遭污染,全球氣溫上升——對這一連串危機所生的恐懼,加深了人們的憂慮。危機引起憂慮,過度的憂慮就容易形成不容異己的精神。

      舉個例:在歐洲一些國家,不同種族、文化的人聚居混雜,不容異己的精神就找到發泄的地方。據1993年的《全國地理雜誌》報導,西歐有些國家容納了2200萬移民。「湧入來的新移民」各操不同的語言,各有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令不少歐洲人「感到受不了」。奧地利、比利時、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典,都紛紛顯露出排外的情緒。

      世界領袖又怎麼樣呢?在30至40年代,希特勒當權時的政策是不容異己。可悲的是,今天有些政界和宗教界領袖同樣採用不容異己的手段去達成自己的目的。奧地利、法國、愛爾蘭、俄羅斯、盧旺達、美國都有這樣的情況。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