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賽亞書洞悉聖經(下冊)
-
-
歷史背景 以賽亞書1:1指出,以賽亞在猶大王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在位的日子見到異象。這段時期的國際情勢十分緊張,錯誤的宗教態度對猶大的人民產生了極不利的影響。在以賽亞作先知前不久,烏西雅王僭越狂妄,妄圖做祭司才能做的事,結果染上痲瘋,直到死的那天。(代下26:16,19-21)記載說,烏西雅的兒子約坦在位期間,自己雖然做對的事,但「人民仍舊行敗壞的事」。(代下27:2;王下15:34)
接著作王的是亞哈斯,他統治了16年。這個庸君熱中於崇拜巴力,奉行以人為祭的陋習,為國人樹立極壞的榜樣。在他治下,人民「對耶和華大大不忠」。(代下28:1-4,19)在這個時候,敘利亞王和以色列王合力攻打耶路撒冷,亞哈斯不理會以賽亞先知的勸告,擅自向亞述王提革拉比列色三世尋求軍事援助。(王下16:5-8;賽7:1-12)亞哈斯這樣做,無異於「倚靠血肉的臂膀,心裡離棄耶和華」。(耶17:5)亞述同意與猶大結盟,當然,主要是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亞述軍隊攻下了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城,看來也把約旦河東不忠的以色列居民擄去。(代上5:26)
後來,撒馬利亞沒有繼續納貢,亞述就前來攻打這城,把當地的居民擄到外地去。(王下16:9;17:4-6;18:9-12)十部族的以色列國就此滅亡,剩下猶大國被外邦國家四面包圍。接著亞述的統治者向西進軍,攻擊猶大的城鎮和鄰近各國。西拿基立甚至要求耶路撒冷投降。但在希西家作王期間,情勢改變了。希西家信賴耶和華,耶和華就與他同在。(王下18:5-7;賽36,37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