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向耶和華尋求庇護嗎?守望台2017年(研讀版) | 11月
-
-
你向耶和華尋求庇護嗎?
耶和華救贖他僕人的性命,凡向他尋求庇護的人都不被定罪。——詩篇34:22
1.由於人都遺傳了罪,許多上帝的僕人有什麼感覺?
「我這人真苦啊!」(羅馬書7:24)許多上帝的僕人都認同保羅說的這句話。我們都想令上帝高興,但由於遺傳了罪,我們常做出令他不悅的行為,這讓我們苦不堪言。有些基督徒可能覺得,自己曾犯下嚴重的過錯,上帝一定不會原諒他們。
2.(甲)從詩篇34:22,我們怎樣看出上帝的僕人不用擔心被愧疚的感覺壓倒?(乙)本篇課文會談談什麼?(見附欄「庇護城有預表意義嗎?」)
2 然而,聖經向我們保證,尋求耶和華庇護的人不用擔心被愧疚的感覺壓倒。(請讀詩篇34:22)那麼,向耶和華尋求庇護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為了得蒙耶和華的慈悲和寬恕需要做什麼?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多了解古代以色列有關庇護城的安排。這個安排是根據律法之約設立的,在公元33年五旬節已經被取代了。既然律法來自於耶和華,我們了解庇護城的安排,就能明白耶和華對於罪的看法、他怎樣看待犯罪的人以及悔改的人。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設立庇護城的目的以及庇護城的用途。
你們要設立庇護城
3.古代以色列人怎樣處理蓄意殺人的案件?
3 耶和華嚴肅地看待任何殺人流血的事。在古代以色列,蓄意殺人的會被死者最親的男性親屬處死,聖經稱這些人是「報血仇的」。(民數記35:19)報血仇的把殺人者處死,就是讓對方以命償命。而且,如果殺人者沒有立刻被處決,應許之地就會受到玷污。耶和華曾吩咐:「不可玷污你們所在之地。[被殺的人的]血是玷污地的。」(民數記35:33,34)
4.以色列人怎樣處理誤殺人的情況呢?
4 那麼,以色列人怎樣處理誤殺人的情況呢?雖然殺人者是過失殺人,但畢竟讓無辜的人流血喪命就是有罪。(創世記9:5)不過,誤殺人的還是能得到仁慈的對待,他能躲避報血仇的人,逃到六座庇護城中的其中一座。誤殺人的能在庇護城裡得到保護,不過他必須要留在庇護城裡直到大祭司去世為止。(民數記35:15,28)
5.為什麼說庇護城的安排能使我們更認識耶和華?
5 設立這六座庇護城不是以色列人的想法,而是耶和華的安排。耶和華吩咐約書亞告訴以色列人要「設立庇護城」,這些城是「神聖的地方」。(約書亞記20:1,2,7,8)既然耶和華吩咐人要撥出這些城作為特別的用途,那麼明白庇護城的安排,怎樣使我們更了解耶和華的慈悲呢?從這個安排,我們可以學到怎樣向耶和華尋求庇護呢?
誤殺人的要把事情告訴長老
6,7.(甲)長老在處理誤殺的案件時,扮演什麼角色?(見課文開頭的圖片)(乙)為什麼誤殺者需要將事情告訴長老?
6 當一個人誤殺了人,他必須先逃到庇護城,在城門口「把事情告訴城裡的長老」。誤殺者會受到友善的對待。(約書亞記20:4)一段時間後,庇護城的長老會將誤殺者送回到兇案發生的那座城,那裡的長老會審理這宗兇殺案。(請讀民數記35:24,25)長老判定案件是誤殺的情況後,誤殺者才能回到庇護城。
7 為什麼案件需要由長老處理呢?長老這樣做是為了確保以色列會眾保持潔淨,也為了幫助誤殺者得蒙耶和華的慈悲。一位聖經學者提到,如果誤殺者沒有將事情告訴長老,誤殺者就要面對不利的情況,因為他沒有按照上帝的安排尋求保護,他喪命也是咎由自取。誤殺者是可以得到幫助的,但是他必須主動尋求幫助,也要接受這個安排。假如誤殺者沒有逃到耶和華設立的其中一座庇護城,死者最親的親屬就有權將誤殺者處死。
8,9.為什麼犯了嚴重過錯的基督徒應該尋求長老的幫助?
8 今天,假如基督徒犯下嚴重的罪,他需要向會眾的長老尋求幫助,才能恢復和上帝良好的關係。為什麼採取這個行動很重要呢?有三個原因。第一,聖經說耶和華安排長老來處理嚴重過犯。(雅各書5:14-16)第二,這個安排能幫助悔改的犯過者再次得到上帝的嘉許,讓他不再犯同樣的過錯。(加拉太書6:1;希伯來書12:11)第三,長老受到委任和培訓去安慰悔改的犯過者,幫助他得到安舒,不會因為所犯的過錯而過度自責,感到痛苦。耶和華說這些長老像「避暴雨之處」。(以賽亞書32:1,2)你看出長老幫助犯過者的安排是上帝慈悲的表現嗎?
9 許多上帝的僕人都曾向長老尋求幫助而得到安慰。例如,一個名叫丹尼爾的弟兄曾犯下嚴重的罪,但有幾個月的時間他遲遲不敢告訴長老。丹尼爾說:「過了那麼長的一段時間,我覺得長老應該也幫不了我了。我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總覺得自己犯的錯遲早會被人發現。而且,每次我向耶和華禱告時,都覺得需要先為自己犯的過錯道歉。」後來,丹尼爾決定向長老尋求幫助。丹尼爾回想這些事時,說:「我當時的確很害怕去找長老談,不過我這樣做後,我的感覺像是有人幫我把肩上沉重的負擔卸下了。現在,我可以毫無拘束地向耶和華傾訴心聲。」今天,丹尼爾再次擁有清白的良心,而且還受委任做助理僕人。
誤殺人的要逃到庇護城
10.誤殺者需要採取什麼行動才能得蒙慈悲?
10 誤殺者需要採取行動才能得蒙慈悲,他必須逃 到離他最近的一座庇護城。(請讀約書亞記20:4)誤殺者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要盡快逃到庇護城並且留在城裡!誤殺者也需要作出犧牲,他必須放棄工作和舒適的家。而且在大祭司過世前,他都不能離開庇護城。a(民數記35:25)這樣做對誤殺者來說並不容易,但卻很重要。假如誤殺者離開庇護城,他的行動就表明自己毫不在乎被殺的人,這樣他自己的生命就有危險了。
11.悔改的犯過者該怎麼做,表明自己沒有將上帝的慈悲視為理所當然?
11 今天,悔改的犯過者也需要採取行動,才能得蒙慈悲。犯過者必須徹底離棄錯誤的行為,也要避開任何會造成嚴重過犯的事,即使是較輕微的過錯也要避開。使徒保羅談到哥林多會眾裡基督徒採取悔改的行動,他說:「你們出於敬神的態度而傷心,這件事激勵你們顯出多大的熱誠!你們努力辯白,大發義憤、敬畏、渴望、熱心,除掉污名!」(哥林多後書7:10,11)犯過者採取行動離棄錯誤的行為,就表明自己真心悔改,並感激耶和華的慈悲。
12.為了得蒙上帝的慈悲,基督徒可能需要放棄什麼?
12 為了得蒙上帝的慈悲,基督徒必須放棄任何會導致自己犯罪的事物,就算這是他很喜愛的事物也要捨棄。(馬太福音18:8,9)假如有些朋友會影響你做出令耶和華不悅的事,你會不會停止跟他們來往呢?假如你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喝太多酒精飲料,你會不會避開那些可能使自己飲酒過量的場合?如果你在努力抵抗錯誤的慾望,你會不會避開任何會挑起不潔念頭的電影、網站或活動呢?不要忘記,我們為了持守對耶和華的忠義,放棄任何事都是值得的。我們絕不想失去與耶和華的友誼。沒有任何事能比得到上帝「永恆的忠貞之愛」,更令我們感到滿足的了。(以賽亞書54:7,8)
這些城要給你們庇護
13.請說明為什麼誤殺者能在庇護城裡安全又快樂地生活。
13 誤殺者逃到庇護城裡就能得到保護。耶和華提到這些城,說:「這些城要給你們庇護。」(約書亞記20:2,3)耶和華沒有要求誤殺者為同一個案件再次受審,也沒有允許報血仇的人進入庇護城殺死誤殺者。所以,誤殺者不用害怕別人來報仇,因為留在庇護城裡就會受到耶和華的保護。庇護城並不是像監獄 一樣的安排,誤殺者可以在城裡工作,幫助別人,也能在安全的環境中事奉耶和華,還能過著心滿意足的生活。
你可以確信耶和華願意寬恕人(見第14-16段)
14.犯過的基督徒悔改後可以確信什麼?
14 有些上帝的子民曾犯了嚴重的罪,雖然他們已經悔改,卻仍被愧疚感所困,甚至認為耶和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犯的罪。假如這是你的感覺,你可以放心,耶和華寬恕了你,他就會以慈悲待你。先前提到的丹尼爾就有這樣的感受。長老糾正他也幫助他恢復良心清白後,他說:「我覺得自己終於能夠呼吸了。我採取正確的行動後,就不再感到愧疚。悔改離棄惡行後,這個過錯就遠離我了。就像耶和華說的,他會卸下你的重擔,並且把重擔帶走,從此你的重擔就不見了。」如同誤殺者逃到庇護城,就不用再擔心被報血仇的人追殺,同樣地,耶和華寬恕了我們的過犯,我們就不必再擔心他會翻舊帳,或用以往的過犯來審判我們。(請讀詩篇103:8-12)
15,16.耶穌是我們的救贖者也是大祭司,明白這點怎樣使我們更確信能得蒙上帝的慈悲?
15 比起古代的以色列人,我們更加確信自己能得蒙耶和華的慈悲。保羅感到痛苦,因為他無法完美地服從耶和華,不過他接著說:「感謝上帝通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救了我!」(羅馬書7:25)保羅一直努力抵抗有罪的傾向,也為以往的過犯感到痛苦,儘管如此,他仍然確信上帝會按照耶穌所付出的贖價而寬恕他。耶穌是我們的救贖者,他使我們良心清白,享有內心的安寧。(希伯來書9:13,14)耶穌是我們的大祭司,所以「凡通過他親近上帝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他長遠活著,能為他們代求」。(希伯來書7:24,25)既然古代的大祭司能夠幫助以色列人,使他們的罪得蒙寬恕,我們的大祭司耶穌一定更能幫助我們,使我們「蒙慈悲,獲得分外恩典,作為合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15,16)
16 我們要向耶和華尋求庇護,就要對耶穌的贖價有信心。只是明白贖價能讓許多人得到益處是不夠的,要相信贖價能對你 有益。(加拉太書2:20,21)對贖價有信心才能使你 的罪得蒙寬恕,並且使你 享有永生的希望。耶穌犧牲生命付出的贖價是耶和華送給你 的禮物。
17.為什麼你想向耶和華尋求庇護?
17 庇護城的安排顯示耶和華的慈悲。通過這個安排,上帝讓人知道生命是神聖的。庇護城的安排也讓我們明白長老能怎樣幫助我們,悔改的人該採取什麼行動以及為什麼耶和華寬恕了人就不再追究過犯。你會向耶和華尋求庇護嗎?你這麼做就是逃到世上最安全的地方了。(詩篇91:1,2)耶和華在表現公正和慈悲方面是最佳的榜樣。下一篇課文會談談,庇護城的安排怎樣幫助我們效法耶和華表現公正和慈悲。
a 根據猶太人的文獻記載,誤殺者的家屬也能跟他一起逃到庇護城。
-
-
效法耶和華的公正和慈悲守望台2017年(研讀版) | 11月
-
-
效法耶和華的公正和慈悲
你們要按事實秉公審判人,以忠貞之愛和慈悲彼此相待。——撒迦利亞書7:9
1,2.(甲)耶穌怎樣看待上帝的律法?(乙)抄經士和法利賽派怎樣曲解上帝的律法?
耶穌喜愛摩西律法,對此我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這個律法來自耶和華。而對耶穌來說,耶和華是最重要的。詩篇40:8預告耶穌熱愛上帝的律法,經文說:「我的上帝啊,我樂於遵行你的旨意,你的律法在我內心深處。」耶穌以言行證明上帝的律法完美,對所有人都有益處,而且他強調律法一定會實現。(馬太福音5:17-19)
2 然而,抄經士和法利賽派曲解上帝的律法,耶穌看到這樣的情形,一定十分痛心!這些人只嚴守律法中細微的部分,像是「把薄荷、蒔蘿、大茴香,交納十分之一」,但耶穌指出他們的問題:「律法上更重大的事,就是公正、慈悲、忠信,反而漠視了。」(馬太福音23:23)耶穌與這些自以為義的法利賽派不同,他了解律法背後的精神,明白這些誡命反映出上帝的哪些特質。
3.本篇課文會回答哪些問題?
3 身為基督徒,我們不必遵守摩西律法。(羅馬書7:6)耶和華將摩西律法收錄在聖經的目的不是要我們拘泥於律法的細節,而是希望我們留意「更重大的事」,也就是律法的原則,並且運用出來。我們可以從庇護城的安排學到一些重要的原則。例如,前一篇課文說明我們從誤殺者 採取的行動學到什麼。這篇課文會幫助我們從庇護城的安排更認識耶和華,也更明白如何反映他的特質。接下來我們會討論以下三個問題:庇護城的安排怎樣使人看出耶和華充滿慈悲?上帝對生命有什麼看法?這個安排怎樣反映出上帝的公正?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幫助我們盡力效法天父。(請讀以弗所書5:1)
位置適中的城顯示上帝的慈悲
4,5.(甲)為什麼誤殺者要到庇護城並不困難?請解釋。(乙)我們從庇護城的安排看出耶和華是怎樣的上帝?
4 誤殺者要到這六座庇護城並不困難。耶和華命令以色列人在約旦河的兩邊各撥出三座城作為庇護城,這樣誤殺者能迅速逃到那裡。(民數記35:11-14)另外,通往庇護城的道路修築完善。(申命記19:3)根據猶太人的傳統,這幾條路必須設置路標,引導誤殺者逃到庇護城。因為有庇護城的安排,這些人不會被迫逃到外地去,而受引誘崇拜假神。
5 耶和華規定人必須處死蓄意殺人的罪犯,但他也保護那些誤殺者,對他們表現憐恤之心。一位評注家談到庇護城的安排,他說:「這個安排簡單清楚又有條理,反映出上帝是有恩典的。」耶和華不是無情的審判官,他「富於慈悲」,不會一心想要懲罰他的僕人。(以弗所書2:4)
6.法利賽派的態度與上帝的慈悲有什麼不同?
6 法利賽派卻不同,他們不願對人表現慈悲。根據他們的傳統,假如一個人因同樣的事被冒犯超過三次,就不必寬恕對方。耶穌提到他們的態度時講了一個比喻,一個法利賽派的人在禱告時說:「上帝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其他的人,敲詐、不義、通姦,也不像這個收稅人。」(路加福音18:9-14)但是,站在他旁邊的收稅人謙卑地懇求上帝以慈悲待他。為什麼法利賽派不願對人表現慈悲呢?聖經說他們「輕視別人」。(路加福音18:9-14)
你會樂意寬恕人,好像讓寬恕之路暢通無阻嗎?(見第4-8段)
7,8.(甲)當別人得罪你時,你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乙)為什麼我們必須表現謙卑,才能寬恕人?
7 要效法耶和華表現憐恤之心,不要像法利賽派一樣。(請讀歌羅西書3:13)表現憐恤之心的一個方式就是樂意寬恕人。(路加福音17:3,4)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即使一個人得罪我許多次,我仍然願意原諒對方嗎?我盡力 與冒犯我或傷害我的人和好嗎?」
8 我們要寬恕人,就必須表現謙卑。法利賽派無法寬恕人,因為他們看不起別人。然而,身為基督徒,我們要謙卑地「看別人比自己優越」,把他們視為我們必須寬恕的人。(腓立比書2:3)你效法耶和華表現謙卑嗎?當別人得罪你時,你會樂意寬恕人,好像讓寬恕之路暢通無阻嗎?我們要樂意表現慈悲,不要輕易動怒。(傳道書7:8,9)
尊重生命就不必承擔血債
9.耶和華怎樣使以色列人看出生命是神聖的?
9 設立庇護城的一個主要目的是,讓以色列人避免承擔血債。(申命記19:10)耶和華喜愛生命,恨惡蓄意殺人的行為。(箴言6:16,17)上帝公正又聖潔,即使是意外殺人的案件,他也不會坐視不理。誤殺者要得蒙慈悲,就必須先把事情告訴長老。如果案件被判定為意外殺人,他就要住在庇護城,直到大祭司去世為止。這代表他可能終生都要留在那裡。這項安排提醒以色列人生命是神聖的。他們尊重賜予生命的上帝,就必須避免做任何危害同胞生命的事。
10.為什麼說抄經士和法利賽派對別人的生命毫不在乎?
10 抄經士和法利賽派與耶和華不同,他們對別人的生命毫不在乎。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拿走了知識的鑰匙,自己不進去,連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阻礙!」(路加福音11:52)他們本來應該教導人上帝的話語,幫助人民行走永生的道路,但他們阻止人親近「領人得生的領袖」耶穌,使人民走向滅亡。(使徒行傳3:15)抄經士和法利賽派驕傲又自私,一點也不關心同胞的生命及福利。他們真是一群冷酷無情的人!
11.(甲)使徒保羅怎樣做,表明自己以上帝的觀點看待生命?(乙)我們怎樣才能在傳道方面效法保羅的精神?
11 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避免表現與抄經士和法利賽派一樣的態度呢?就是要尊重及珍視生命。使徒保羅徹底作見證,表明他尊重生命。因此,他能夠說:「我也是清白的,沒有欠誰的血債。」(請讀使徒行傳20:26,27)不過,保羅向人傳道,並不是因為責任感或愧疚感,而是因為他愛別人,把人的生命看得很寶貴。(哥林多前書9:19-23)我們也該努力以上帝的觀點看待生命,因為耶和華希望「人人最終都悔改」。(彼得後書3:9)你效法耶和華,培養慈悲的特質,就能在傳道時更熱心,也更喜樂。
12.為什麼上帝的子民應該注重安全?
12 我們注重安全,也能表明我們以上帝的觀點看待生命。我們在開車和工作時都必須小心,在興建、維修、往返崇拜場所時也要留意安全。健康與安全永遠比金錢、進度、效率來得重要。我們的上帝是公正的,他所做的總是 對的,我們應該效法他。長老尤其需要注意自己與他人的安全。(箴言22:3)因此,如果長老提醒你留意安全守則或規定,就要聽從他的勸告。(加拉太書6:1)我們像耶和華一樣尊重生命,就不必「承擔血債」。
按審判的條例作出判決
13,14.以色列的長老怎樣反映耶和華的公正?
13 耶和華要求以色列長老按照他的公正標準行事。首先,長老需要找出事情的真相。接著,他們要仔細衡量誤殺者的動機、態度、以往的行為,再決定是否對他表現慈悲。長老要像上帝一樣公正地審判人,就必須查明誤殺者的行為是不是懷著仇恨或惡意。(請讀民數記35:20-24)如果有人看見事情的經過,就至少要有兩個人作證,才能將殺人者定罪。(民數記35:30)
14 長老確立事實後,需要衡量的不只是誤殺者做的事,還有他是個怎樣的人。長老需要有洞察力,這種能力能使他們看出事情的全貌。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有耶和華的聖靈幫助他們洞悉事理、表現慈悲和公正。(出埃及記34:6,7)
15.耶穌和法利賽派看待罪人的方式有什麼不同?請解釋。
15 法利賽派只留意罪人做了什麼事,而不是留意他的內心。(馬太福音9:9-13)當法利賽派看見耶穌到馬太的家用餐時,他們問耶穌的門徒:「為什麼你們的老師跟收稅人和罪人一起用膳呢?」耶穌聽見了之後就說:「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生病的人才需要。『我要的是慈悲,不是祭牲。』你們去學習一下這句話的含意吧。我來不是要召義人,而是要召罪人。」(馬太福音9:9-13)耶穌並不是在替罪人找藉口。事實上,耶穌傳道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幫助罪人悔改。(馬太福音4:17)耶穌看出那些「收稅人和罪人」當中有些人願意改變。他們去馬太家不是為了吃飯,而是為了跟隨耶穌。(馬可福音2:15)然而,大部分的法利賽派不像耶穌那樣看待別人。他們口口聲聲說自己崇拜上帝,卻沒有效法上帝的公正和慈悲。他們把同胞視為罪人,還說這些人毫無希望。
16.司法委員會在處理案件時需要怎麼做?
16 今天,長老必須效法耶和華「喜愛公正」。(詩篇37:28)首先,他們需要「調查、徹底追問」,才能確定對方是否犯罪。如果罪行屬實,長老就要按照聖經原則處理案件。(申命記13:12-14)司法委員會的長老要仔細評估,才能判定犯過者是否真心悔改。不過,要看出人有沒有悔改之心並不容易,因為這牽涉到他的內心情況以及他如何看待自己犯的過錯。(啟示錄3:3)犯過者想得蒙慈悲,就必須悔改。a
17,18.長老怎樣看出犯過者是否真心悔改?(見課文開頭的圖片)
17 耶和華和耶穌清楚知道人心中的想法,但長老無法看透人心。如果你是長老,你怎樣才能看出一個人是否真心悔改呢?第一,你要祈求上帝賜你智慧,使你明辨事理。(列王紀上3:9)第二,你要查考聖經和忠信奴隸的出版物,這能幫助你分辨犯過者是為了「世俗的因素而傷心」,還是因「敬神的態度而傷心」。(哥林多後書7:10,11)你可以看看聖經怎樣描述悔改的人與不願悔改的人之間的差別,留意經文怎麼描述這兩種人的態度和行為,以及對過犯的感受。
18 第三,長老也要努力了解犯過者。他需要考慮犯過者的背景、動機、能力限度。聖經提到會眾的元首耶穌,說:「他行審判並不單憑眼見,責備人也不僅憑耳聞。他按正義審判卑微的人,憑正直糾正地上謙和的人。」(以賽亞書11:3,4)長老們,你們是耶穌手下的牧人,他一定會幫助你們在審理司法案件時表現公正及慈悲。(馬太福音18:18-20)我們真的很感謝長老這麼關心我們,也很感謝他們辛勤地付出,幫助我們以慈悲和公正待人。
19.有關庇護城的記載,你想實踐哪些原則?
19 摩西律法包括「知識和真理的綱領」,我們了解摩西律法,就能更認識耶和華和他的標準。(羅馬書2:20)例如,庇護城的安排幫助長老「按事實秉公審判人」,也讓我們學到如何「以忠貞之愛和慈悲彼此相待」。(撒迦利亞書7:9)雖然我們不必遵守摩西律法,但耶和華的標準從未改變,他仍然會表現公正和慈悲。我們能崇拜創造我們的上帝,效法他的特質,並向他尋求庇護,真是莫大的榮幸!
a 請看《守望台》2006年9月15日刊30頁的「讀者來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