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好一個生來瞎眼的男子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醫好一個生來瞎眼的男子
猶太人在聖殿裡要用石頭打耶穌,可是他卻沒有離開耶路撒冷。後來他在安息日和門徒在城裡經過,遇見一個生來瞎眼的男子。門徒問耶穌:「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正如有些律法師所相信一般,也許門徒也相信人可以在母腹裡犯罪。但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這人並不是由於自己或父母犯了某種過錯而遭受瞎眼的報應。由於第一個人亞當犯了罪,使全人類陷入不完美之中,從而導致種種缺陷,如生來就瞎眼等。這人的缺陷如今使耶穌有機會彰顯上帝的作為。
耶穌強調他行這些事乃是當務之急,他說:「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不久,耶穌的死亡會使他陷入墳墓的黑暗中而不能再有所作為。但在目前,他仍是世上的光的來源。
耶穌說完這番話之後,便吐唾沫在地上,把唾沫與泥混和,抹在瞎子的眼上,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裡去洗。」男子遵囑而行,他的視力果然恢復過來!這是他有生之日首次看見四周的景物,因此他從池子回來時多麼歡欣雀躍!
那些認識他的鄰舍和其他人都大感詫異。他們問道:「這不是那從前坐著討飯的人嗎?」有人說:「是他。」又有人說:「不是,卻是像他。」然而,那人說:「是我。」
「你的眼睛是怎麼開的呢?」眾人都想知道。
「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往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那個人在哪裡?」他們問道。
「我不知道,」他回答說。
眾人於是將這個從前瞎眼的人帶到他們的宗教領袖法利賽人那裡,法利賽人照樣追問這人他的視力是怎樣恢復過來的。這人解釋說:「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無疑,法利賽人理應為這個乞丐得以痊愈表示歡喜才對,可是他們非但沒有歡喜雀躍,反而指責耶穌。他們聲稱:「這個人不是從上帝來的。」他們何以這麼說呢?「因為他不守安息日。」然而,另一些法利賽人卻納罕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跡呢?」他們當中遂起了紛爭。
因此,他們問這人說:「他既然開了你的眼睛,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
「是個先知,」他回答說。
法利賽人拒絕相信這件事。他們認為耶穌一定和這人串通去欺騙眾人。因此,為了解決爭端,他們便召了乞丐的父母來查問一番。約翰福音8:59;9:1-18。
-
-
法利賽人蓄意不信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從前瞎眼的乞丐復明之後,他的父母被召到法利賽人面前。他們戰戰兢兢,因為他們知道法利賽人早已商議好,若有人表示相信耶穌,便會被逐出會堂。這會使當事人在社區裡與其餘的人隔絕,從而陷入極度的困境中,貧窮的家庭所受的打擊尤其大。因此,那人的父母很謹慎小心,步步為營。
法利賽人問道:「這是你們的兒子嗎?你們說他生來是瞎眼的,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
那人的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至於他如今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他們的兒子必然已經將事情的始末告訴他們,但他們卻謹慎地說:「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他自己必能說。」
法利賽人於是再次將那人召來。這次他們向他聲稱他們已有確鑿的證據控告耶穌,想藉此迫他就範。他們命令他說:「你該將榮耀歸給上帝,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
那從前瞎眼的人並沒有否認他們的指控,只是評論說:「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但他補充說:「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瞎眼的,如今能看見了。」
法利賽人想從他的證詞中找著把柄,於是再次問道:「他向你做什麼?是怎麼開了你的眼睛呢?」
那人埋怨說:「我方才告訴你們,你們不聽,為什麼又要聽呢?」他諷刺地問道:「莫非你們也要作他的門徒嗎?」
他的回答觸怒了法利賽人。他們指責他說:「你是他的門徒;我們是摩西的門徒。上帝對摩西說話是我們知道的;只是這個人,我們不知道他從哪裡來!」
卑微的乞丐對此表示詫異,他回答說:「他開了我的眼睛,你們竟不知道他從哪裡來,這真是奇怪!」他們應當從這件事獲得什麼結論呢?乞丐提出一個大家都公認的前提:「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惟有敬奉上帝、遵行他旨意的,上帝才聽他。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因此結論應當是顯而易見的:「這人若不是從上帝來的,什麼也不能做。」
法利賽人對這麼明確中肯的邏輯啞口無言。可是,他們仍然不願面對事實,便對那人破口大罵說:「你全然生在罪孽中,還要教訓我們嗎?」於是他們將乞丐趕出去,看來是把他逐出會堂。
耶穌知道了法利賽人所行的事,便找著那人,對他說:「你信上帝的兒子嗎?」
從前瞎眼的乞丐答道:「主啊,誰是上帝的兒子,叫我信他呢?」
耶穌回答說:「你已經看見他,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那人立刻跪在耶穌跟前說:「主啊,我信!」
耶穌接著解釋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