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我們能從耶穌分餅的奇跡學到什麼?
    守望台2024年(研讀版) | 12月
    • 研究班課文 48

      唱詩第97首 人活著全憑上帝的話

      我們能從耶穌分餅的奇跡學到什麼?

      我就是使人得生命的食物。誰到我這裡來,就不會再餓。——約翰福音6:35

      中心思想

      看看我們能從約翰福音第6章的記載學到什麼。這一章談到耶穌施行奇跡,用五個餅、兩條魚讓一大群人吃飽。

      1.在聖經時代,餅有多重要?

      在聖經時代,餅是一種常見的主食。(創世記14:18;約翰福音21:9)因為餅在人們的飲食中非常重要,所以聖經有時候直接用「餅」來代表食物。(傳道書11:1及腳注;使徒行傳20:7,《精讀本》注釋)此外,耶穌有兩次在施行奇跡時都用到了餅。(馬太福音16:9,10)其中一次就記載在約翰福音第6章。在本篇課文中,我們會一邊分析這個記載,一邊看看能從中學到什麼。

      2.為什麼跟著耶穌的民眾需要食物?

      2 使徒們完成了傳道的旅程後,耶穌帶著他們乘船渡過加利利海。(馬可福音6:7,30-32;路加福音9:10)他們到了伯賽大附近一個偏僻的地方後,打算休息一下,但很快有很多人也到了那裡。耶穌沒有無視民眾的需要,他花時間教導他們認識上帝的王國,也醫治他們當中的病人。到了傍晚,門徒想到民眾沒有什麼食物吃。在場的大部分人沒有帶食物,需要去村裡買吃的。(馬太福音14:15;約翰福音6:4,5)耶穌會怎麼做呢?

      分餅的奇跡

      3.耶穌對使徒說了什麼?(另見圖片)

      3 耶穌對使徒們說:「他們不必離開,你們拿點東西給他們吃吧。」(馬太福音14:16)但這怎麼可能呢?當時在場的男人就有5000,加上婦女和小孩,總共可能有1萬5000人。(馬太福音14:21)安得烈說:「這裡有一個小男孩,他有五個大麥餅和兩條小魚,可是哪夠分給這麼多人呢?」(約翰福音6:9)大麥餅是當時一種常見的食物,小魚可能是醃製後曬乾的。小男孩身上的這麼一點食物怎麼夠那麼多人吃呢?

      耶穌把餅和魚分給門徒,門徒再把食物分給一大群人,這群人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耶穌照顧民眾在物質和心靈方面的需要(見第3段)


      4.我們可以從約翰福音6:11-13學到什麼?(另見圖片)

      4 耶穌很想款待民眾,於是就吩咐他們一組一組地坐在草地上。(馬可福音6:39,40;請讀約翰福音6:11-13)耶穌在把餅和魚分給民眾之前,先向上帝禱告。他這樣做是想表明這些食物其實都來自上帝,他為此十分感激。耶穌的好榜樣提醒我們,不論我們是獨自一人,還是有其他人在身邊,我們在吃飯前都應該向上帝禱告。接著,耶穌把食物分給民眾。大家都吃飽後,還剩下了很多。為了避免浪費,耶穌吩咐門徒把這些食物收集起來。在這方面我們也應該向他學習。如果你有孩子,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讀讀這個記載,看看能從中學到什麼。

      一組圖片:弟兄姐妹在吃飯前禱告。1、一個年輕的姐妹在學校的餐廳禱告,一些同學在她旁邊聊天。2、一個在工地工作的弟兄在吃午飯前禱告,旁邊有他的同事。3、一對夫妻和他們的女兒在餐桌前一起禱告。

      請問問自己:「我有沒有效法耶穌,在吃飯前禱告?」(見第4段)


      5.民眾看見耶穌做的事情後有什麼反應?耶穌怎樣應對?

      5 耶穌的教導方式和他施行的奇跡令民眾欽佩不已。他們知道摩西曾經預告,上帝會興起一個像摩西一樣的先知,所以他們可能在想:「耶穌會不會就是那個先知呢?」(申命記18:15-18)他們甚至可能覺得,耶穌會成為一位卓越的統治者,能夠為所有猶太人提供食物。因此,民眾想要「擁立他做君王」。(約翰福音6:14,15)當時,猶太人正受到羅馬的統治,要是耶穌順從民眾的意思,就等於參與猶太人的政治活動了。他有沒有這樣做呢?沒有。聖經說,耶穌「退到山上去了」。儘管別人給耶穌施加壓力,他還是拒絕參與政治。耶穌為我們樹立了多麼好的榜樣!

      6.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穌的榜樣?(另見圖片)

      6 當然,別人不會要求我們施行奇跡變出餅或為人治病,也不會推舉我們做統治者。不過,如果他們覺得一個人很有領導才能,就可能勸我們投票給這個人,或用其他方式支持他。但請想想耶穌的榜樣。他拒絕參與任何政治事務,後來還說:「我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約翰福音18:36;17:14)今天,基督徒也跟耶穌一樣,只忠於上帝的王國。我們會為這個王國作見證,也會祈求這個王國來臨。(馬太福音6:10)現在,讓我們回到耶穌分餅奇跡的記載,看看還能從中學到什麼。

      本丟·彼拉多審問耶穌。耶穌的身旁站著兩個羅馬士兵。

      耶穌拒絕參與猶太人或羅馬人的政治活動,為門徒樹立了優良的榜樣(見第6段)


      「分餅奇跡的意義」

      7.耶穌做了什麼?使徒們有什麼反應?(約翰福音6:16-20)

      7 民眾都吃飽之後,耶穌叫使徒們先乘船回到迦百農,他自己則獨自退到山上去,避開那些想要擁立他做君王的民眾。(請讀約翰福音6:16-20)使徒們在海上航行的時候,忽然狂風大作,波濤洶湧。後來,他們看見耶穌在海上向他們走過來。接著,耶穌叫使徒彼得也在海上行走。(馬太福音14:22-31)耶穌上船後,風暴就平息了。使徒們都非常驚訝,說:「你真是上帝的兒子!」a(馬太福音14:33)值得留意的是,使徒們現在才說這樣的話,而先前耶穌在施行分餅奇跡的時候,他們卻沒有這樣說。使徒們還不明白,耶和華給耶穌的能力不僅僅是提供食物而已。難怪馬可會說:「[使徒們]都非常驚訝,因為他們還沒有明白分餅奇跡的意義,心思仍然遲鈍。」(馬可福音6:50-52)不久後,耶穌自己提到了他分餅給民眾這件事,並說明了一個重要的道理。

      8-9.為什麼民眾要找耶穌?(約翰福音6:26,27)

      8 第二天,民眾又來到了耶穌給他們餅吃的地方,但耶穌和使徒已經不在那裡了。於是民眾上了從提比里亞來的船,去迦百農找耶穌。(約翰福音6:22-24)他們這麼做是因為想要進一步了解上帝的王國嗎?不是的。他們主要是希望耶穌給他們食物吃。我們怎麼知道呢?

      9 當民眾在迦百農附近找到耶穌時,耶穌坦率地指出,他們只是想滿足口腹之慾。他們先前「吃餅吃飽了」,所以現在又來找他。耶穌勸他們不要為了「會壞掉的食物」工作,倒要為了「那長存而帶來永遠生命的食物」工作。(請讀約翰福音6:26,27)竟然有食物能給人帶來永遠的生命!耶穌的話肯定令民眾驚訝不已。是什麼樣的食物呢?怎樣才能得到這樣的食物呢?

      10.民眾想要得到永遠的生命就需要做什麼?

      10 看來民眾以為他們需要做一些工作或做某些事,才能得到這樣的食物。他們想到的可能是摩西法典規定人要做的事。不過,耶穌告訴他們:「你們信從上帝派來的人,就是做上帝的工作了。」(約翰福音6:28,29)其實耶穌之前就說過,想要「得到永遠的生命」,就需要對上帝派來的人顯出信心。(約翰福音3:16-18,36)之後,耶穌還會再次談到怎樣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17:3)

      11.我們怎麼知道民眾還是只想著得到實際的食物?(詩篇78:24,25)

      11 民眾不認同耶穌說的話,他們問:「你會施行什麼神跡,讓我們看見就相信你呢?」(約翰福音6:30)接著,他們提到在摩西的日子,上帝從天上降下嗎哪給他們的祖先吃。(尼希米記9:15;請讀詩篇78:24,25)顯然,民眾還是只想著得到實際的食物,於是耶穌提到「從天上來的真食物」。(約翰福音6:32)這種食物跟嗎哪不一樣,能夠給人永遠的生命。可是民眾沒有問耶穌他的話是什麼意思,他們只關心物質需要,根本不在乎耶穌想要教他們的道理。我們可以從這段記載學到什麼呢?

      我們最應該重視什麼?

      12.耶穌說我們最應該重視什麼?

      12 我們從約翰福音第6章學到了重要的一課。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滿足自己的心靈需要,也就是跟耶和華有良好的關係。耶穌在拒絕撒但的引誘時就曾經說過這一點。(馬太福音4:3,4)此外,他也在登山寶訓中強調,滿足心靈需要是至關重要的。(馬太福音5:3)所以,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的生活方式真的表明,我更重視滿足自己的心靈需要,而不是物質需要嗎?」

      13.(甲)為什麼享受生活不是錯的?(乙)我們需要留意什麼提醒?(哥林多前書10:6,7,11)

      13 我們為了物質需要而禱告,或者享用自己擁有的東西,這樣做並沒有錯。(路加福音11:3)聖經說,在辛勤工作之後「吃喝享受」是來自上帝的禮物。(傳道書2:24;8:15;雅各書1:17)不過,我們要小心,不要讓物質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使徒保羅寫信給1世紀的基督徒時,提到了古代以色列人的歷史,包括他們在西奈山一帶發生的事。保羅警告基督徒:「不要貪戀惡事,像[以色列人]貪戀惡事一樣。」(請讀哥林多前書10:6,7,11)耶和華施行奇跡給以色列人食物,他們卻顯出貪慾,結果這些食物反而害了他們。(民數記11:4-6;31-34)還有一次,他們崇拜金牛犢像,又吃又喝,狂歡作樂。(出埃及記32:4-6)保羅的提醒對當時的基督徒來說非常適時,因為那時離公元70年猶太制度的毀滅很近了。今天,我們生活在這個制度的末期,因此我們也需要重視保羅的這些提醒。

      14.關於食物,聖經預告什麼?

      14 耶穌在談到為「我們今天需要的食物」禱告時,也吩咐我們要祈求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實現,像在天上一樣」。(馬太福音6:9-11)將來,當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實現時,我們的生活會是怎麼樣的呢?根據以賽亞書25:6-8,當上帝的王國統治整個地球時,我們會有享之不盡的美食。詩篇72:16也預告:「大地必五穀豐登,山頂必豐盈有餘。」你想不想在那時用這些出產做各種各樣的美食呢?此外,你還可以栽種自己的葡萄園,享用其中的出產。(以賽亞書65:21,22)別忘了,你還可以跟親朋好友一起享受這些美味的食物呢!

      15.復活過來的人需要學習什麼?(約翰福音6:35)

      15 請讀約翰福音6:35。那麼,那些吃過耶穌用奇跡變出來的餅和魚的民眾會怎樣呢?雖然當時他們大都沒有對耶穌顯出信心,但他們將來還是可能被復活。到時,你可能會見到其中的一些人。(約翰福音5:28,29)耶穌說:「我就是使人得生命的食物。誰到我這裡來,就不會再餓。」復活過來的人需要學習這句話的意思。他們需要對耶穌付出的贖價建立信心,相信耶穌為他們犧牲了生命。到時,會有一個教育計劃在地上展開,幫助復活的人和在樂園裡出生的孩子認識真理。能參與這項教育計劃,會讓我們多麼快樂!幫助別人建立與上帝的友誼,比吃任何美食都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快樂。

      16.下篇課文會談談什麼?

      16 我們已經討論了約翰福音第6章一部分的內容。不過,關於得到永遠的生命,耶穌還有更多事要說。當時在場的猶太人需要留意耶穌的話,今天的我們也一樣。所以,我們會在下篇課文繼續談談約翰福音第6章的內容。

  • 你怎樣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
    守望台2024年(研讀版) | 12月
    • 研究班課文 49

      唱詩第147首 上帝承諾賜人永生

      你怎樣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

      承認兒子並信從他的人都有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6:40

      中心思想

      看看受神聖力量任命的基督徒和另外的綿羊可以怎樣從耶穌的贖價獲益。

      1.談到永生,一些人有什麼想法?

      很多人為了健康長壽,非常重視自己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但談到永生,他們覺得不切實際,也覺得老了以後還要一直活下去是很痛苦的事,一點都不令人嚮往。不過,在約翰福音3:16和5:24,耶穌說人是有可能永遠活下去的,也說永生是來自上帝的獎賞。

      2.關於永遠的生命,耶穌在約翰福音第6章說了什麼?(約翰福音6:39,40)

      2 有一次耶穌施行奇跡,只用了一點餅和魚就讓成千上萬的人吃飽了。a第二天,民眾跟著耶穌到了迦百農,這座城位於加利利海邊。耶穌在那裡對民眾說的話,比他前一天施行的奇跡更讓他們感到驚訝。耶穌告訴他們,人有希望復活,而且可以永遠活下去。(請讀約翰福音6:39,40)請想想,耶穌的話對你已故的親友有什麼意義?他的話表明,很多死去的人都會被復活過來,你和親友都有機會永遠享受生命。不過,耶穌接下來說的話讓很多人覺得難以理解。耶穌說了什麼呢?讓我們繼續看看約翰福音第6章的記載。

      3.耶穌在約翰福音6:51說了什麼?

      3 耶穌施行奇跡給民眾吃的餅,讓他們想到了上帝在古代給他們祖先吃的嗎哪。他們知道聖經把嗎哪稱為「天上來的食物」。(約翰福音6:31;詩篇105:40)於是,耶穌從嗎哪入手,繼續教導民眾。耶穌說自己是「從天上來的真食物」「上帝賜下的食物」「使人得生命的食物」。(約翰福音6:32,33,35)雖然嗎哪是上帝賜下的,但那些吃嗎哪的人最終還是死了。(約翰福音6:49)接著耶穌作了個對比,他說:「我就是從天而降的、使人得生命的食物。誰吃了這種食物,誰就會永遠活著。」(請讀約翰福音6:51)在場的猶太人非常困惑,為什麼耶穌說他是從天而降的「食物」呢?為什麼他比上帝賜給他們祖先的嗎哪更好呢?耶穌接著又說:「我將要賜的食物就是我的肉。」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了明白我們和親友可以怎樣得到永遠的生命,我們需要理解耶穌的話。接下來讓我們分析一下。

      耶穌的話是什麼意思?

      4.為什麼有些人對耶穌的話感到十分震驚?

      4 民眾聽到耶穌說他的肉「是為了世人的生命而賜的」食物,就感到十分震驚。他們是不是以為耶穌真的要把自己的肉給他們吃呢?(約翰福音6:52)耶穌接下來的話可能更加駭人聽聞,他說:「要是你們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約翰福音6:53)

      5.為什麼耶穌的意思肯定不是要人實際喝他的血?

      5 早在挪亞的日子,上帝就明令禁止人吃血。(創世記9:3,4)後來,耶和華又通過摩西法典重申了這條誡命。法典規定,任何吃血的人「都必須處死」。(利未記7:27)耶穌自己遵守這套法典,也教導別人遵守。(馬太福音5:17-19)因此,他不可能讓人實際吃他的肉,喝他的血。耶穌說這些不同尋常的話,是要告訴人怎樣得到「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6:54)

      6.我們應該從什麼角度來理解耶穌在約翰福音6:53說的話?

      6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理解耶穌的話呢?顯然,耶穌是在說比喻。其實,他先前跟一個撒馬利亞女人講話時就這樣做過,當時他說:「誰喝了我給的水,就會永遠不渴。我給的水要在人裡面成為泉源,不斷湧出水來,使人得到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4:7,14)b耶穌不是說,這個撒馬利亞女子只要實際喝某一種水,就能得到永遠的生命。同樣,他在迦百農對民眾說話時,也不是說一個人如果實際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就能永遠活下去。

      耶穌的話跟主的晚餐有關嗎?

      7.有些人怎樣理解耶穌在約翰福音6:53的話?

      7 有些人聲稱,耶穌在約翰福音6:53說的話跟主的晚餐有關,因為耶穌在創立主的晚餐時也用了類似的措辭。(馬太福音26:26-28)他們認為,既然耶穌說每個人都要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那麼所有參加主的晚餐的人都應該吃餅喝酒。真的是這樣嗎?既然每年都有很多人跟我們一起出席主的晚餐,我們就更需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耶穌在約翰福音6:53說的話,和他在創立主的晚餐時說的話有不同的含意。接下來我們會分析一下,這兩個場合有什麼區別。

      8.耶穌兩次說話的場合有哪些差異?(另見圖片)

      8 我們先看看兩方面的差別。第一,耶穌在什麼地方以及在什麼時候說了約翰福音6:53-56的話?就是在加利利,當時是公元32年,也就是耶穌在耶路撒冷創立主的晚餐之前大約一年。第二,耶穌的這番話是對誰說的?當時耶穌是在對一群民眾說話。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更關心自己的物質需要,而不是心靈需要。(約翰福音6:26)他們覺得耶穌說的話難以理解時,很快就失去了對耶穌的信心,有些門徒甚至不再跟隨他了。(約翰福音6:14,36,42,60,64,66)然而,耶穌在公元33年創立主的晚餐時,在場的是他的11個忠心使徒。他們雖然不完全明白耶穌的教導,卻仍然堅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從天上來的。(馬太福音16:16)他們跟加利利的民眾多麼不同!耶穌稱讚他們說:「我受考驗的時候,你們並沒有離棄我。」(路加福音22:28)這兩個差異足以表明,耶穌在約翰福音6:53說的話,並不是在說明主的晚餐該怎樣進行。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另一個差異。

      一組圖片:1、耶穌對一大群人說話。民眾聽到他的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非常驚訝。2、創立主的晚餐時,耶穌跟忠心的使徒們在一起。

      根據約翰福音第6章,耶穌是在加利利對一大群猶太人說話(左圖)。大約一年後,耶穌是在耶路撒冷對一小群忠心使徒說話(右圖)(見第8段)


      耶穌的話對你意義重大

      9.在創立主的晚餐時,耶穌說話的對象是誰?

      9 在創立主的晚餐時,耶穌把無酵餅遞給使徒後,告訴他們餅象徵他的身體。之後,他又把酒遞給他們,並且說明酒代表「立約之血」。(馬可福音14:22-25;路加福音22:20;哥林多前書11:24)請留意耶穌提到「立約」。這個約就是新約,是上帝跟那些會在「上帝的王國」做君王的基督徒訂立的,而不是跟全人類訂立的。(希伯來書8:6,10;9:15)雖然當時在場的使徒沒有完全明白耶穌的話,但很快他們就會受神聖力量任命,成為新約的立約人,並且有機會跟耶穌一起在天上做君王。(約翰福音14:2,3)

      10.在加利利那一次和在創立主的晚餐時,耶穌說話對象的涵蓋範圍有什麼不同?(另見圖片)

      10 請留意,在創立主的晚餐時,耶穌說話的對象是「小群羊」,也就是一小群有希望到天上去跟他一起做君王的人。(路加福音12:32)既然如此,在出席主的晚餐時,就只有這群人才應該吃餅喝酒。當時在場的忠心使徒和後來的一些基督徒共同構成了這一小群數目有限的人。但在加利利那一次,耶穌說話對象的涵蓋範圍更廣。那時,他的話是對一大群數目不限的人說的。

      一個弟兄在主的晚餐時吃餅。

      雖然只有一小群人會在主的晚餐吃餅喝酒,但每個人都可以對耶穌顯出信心,並且得到永遠的生命(見第10段)


      11.我們怎麼看出耶穌在加利利說的話,不是只針對一群數目有限的人說的?

      11 大多數在加利利聽耶穌說話的人只想從他那裡得到食物。不過,比起實際的食物,耶穌更希望他們專注於能讓他們得到永遠生命的安排。耶穌告訴他們,死去的人有機會在最後的日子復活過來,而且永遠活下去。跟耶穌在創立主的晚餐時談到的福分不同,這一次耶穌談到的福分不是少數人才能得到的,而是所有人都有機會享有的。耶穌說:「誰吃了這種食物,誰就會永遠活著。我將要賜的食物就是我的肉,是為了世人的生命而賜的。」(約翰福音6:51)

      12.一個人想得到永遠的生命,就需要怎麼做?

      12 耶穌並沒有說,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會獲得永遠的生命。事實上,只有那些「吃了這種食物」,也就是信從耶穌的人,才可以得到這種福分。很多教會的人認為,他們只要信耶穌,把他看成救主,就能得永生了。(約翰福音6:29)但只是信耶穌是不夠的。很多在加利利聽耶穌說話的人一開始也信他,後來卻沒有繼續跟從他。

      13.想要成為耶穌真正的門徒,就必須怎麼做?

      13 民眾中的大多數人起初願意跟隨耶穌,只是因為能從耶穌那裡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例如得到醫治,獲得免費的食物,或者聽到符合他們心意的道理。不過,耶穌清楚說明,人不能只是為了得到這些東西才跟隨他。畢竟,他來到地上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滿足人的一些需求而已。人必須接受耶穌教的所有道理,並照著去做,才算是他真正的門徒。(約翰福音5:40;6:44)

      14.想從耶穌的肉和耶穌的血獲得益處,我們就必須怎麼做?

      14 耶穌強調,民眾需要顯出信心。這對當時的猶太人非常重要,對今天的我們也一樣重要。(約翰福音6:40)要對什麼顯出信心呢?就是要相信他的肉和他的血能帶來拯救。所以約翰福音6:53的意思是,我們需要對耶穌付出的贖價有信心,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能夠得到這個福分的人數沒有限制。(以弗所書1:7)

      15-16.我們從約翰福音第6章學到哪些重要的道理?

      15 約翰福音第6章的內容對我們和我們的親友都意義重大。我們從中看出耶穌多麼關心人。例如,他在加利利治好病人,教導民眾認識上帝的王國,也在他們飢餓的時候給他們食物。(路加福音9:11;約翰福音6:2,11,12)更重要的是,他幫助人明白他就是「使人得生命的食物」。(約翰福音6:35,48)

      16 每年在出席主的晚餐時,「另外的綿羊」不應該吃餅喝酒。(約翰福音10:16)不過,他們藉著對耶穌的贖價顯出信心,就能從耶穌基督的「肉」和「血」獲得益處。(約翰福音6:53)另一方面,新約的立約人,也就是將來會跟耶穌一起在天上王國裡做君王的人,應該在主的晚餐時吃餅喝酒。要記得,不論我們是受神聖力量任命的基督徒,還是「另外的綿羊」,約翰福音第6章的記載都對我們意義重大。我們必須信從耶穌,對他的贖價有信心,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