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你是上帝所愛的人嗎?
    守望台2002年 | 2月1日
    • 讓我們仔細看看約翰福音13到17章。

      效法耶穌的愛

      4.(甲)耶穌設立紀念晚餐的時候跟門徒相聚,強調什麼事?約翰怎樣突出這個主題?(乙)耶和華愛耶穌的一大理由是什麼?

      4 第13到17章記述耶穌給門徒的臨別勸告,始終強調「愛」這個主題。記載裡用了「愛」這個詞31次。這幾章經文最能清楚顯示,耶穌深愛天父耶和華,也深愛他的門徒。福音書其他敘述耶穌生平的經文,固然處處流露出耶穌很愛耶和華,但只有約翰記載耶穌直接地說:「我愛父親。」(約翰福音14:31)耶穌也指出耶和華愛他,並且說明原因:「正如父親愛我,我愛你們,你們也要時刻在我的愛裡。你們要是遵守我的誡命,就時刻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父親的誡命,就時刻在他的愛裡。」(約翰福音15:9,10)不錯,耶和華愛他的兒子,因為兒子絕對服從他的誡命。所有基督徒都應該效法耶穌的好榜樣!

      5.耶穌怎樣表明他深愛門徒?

      5 約翰一開始敘述耶穌和使徒的最後一次會面,就強調耶穌深愛門徒:「逾越節前,耶穌知道自己的時候到了,要離開這個世界,到父親那裡去。他既然愛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翰福音13:1)在那個永垂青史的晚上,耶穌教門徒要懷著愛心為人服務,令門徒銘記於心,終生不忘。他以身作則,為使徒洗腳。使徒本該當仁不讓,侍候耶穌和弟兄,可惜沒有人甘願做這種卑下的工作。耶穌洗完使徒的腳,就對他們說:「我身為主,身為老師,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應當彼此洗腳。我為你們立下模範,我向你們怎樣做,你們也該照樣做。」(約翰福音13:14,15)真基督徒應該甘心樂意地為弟兄服務。——馬太福音20:26,27;約翰福音13:17。

      遵守新誡命

      6,7.(甲)關於耶穌設立受難紀念聚會的過程,約翰提供了什麼重要的細節?(乙)耶穌給門徒什麼新誡命?為什麼這條誡命可說是新的?

      6 關於尼散月十四日晚上發生的事,只有約翰福音明確地指出,猶大中途離去。(約翰福音13:21-30)綜合四福音的記載可以看出,耶穌在叛徒離開以後才為自己的死亡設立紀念晚餐。他跟忠心的使徒詳談,給他們臨別的勸告和指示。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快到了,我們應該做好準備,切切留意耶穌當日所說的話。我們既然渴望成為上帝所愛的人,就更要這樣做。

      7 耶穌為自己的死亡設立紀念晚餐後,一開始就給門徒新的訓示。他說:「我給你們一條新誡命,就是要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你們要是彼此相愛,所有人就因此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為什麼這條誡命可說是新的呢?當晚較後的時間,耶穌清楚解釋說:「我的誡命就是,你們要彼此相愛,好像我愛你們一樣。人為朋友捐棄生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更大的了。」(約翰福音15:12,13)摩西律法吩咐以色列人「要愛人如己」。(利未記19:18)耶穌的誡命比這條律法更勝一籌。基督徒要彼此相愛,好像基督愛他們一樣,甚至不惜為弟兄捨命。

      8.(甲)基督徒有自我犧牲的愛心,就會怎樣做?(乙)今天,耶和華見證人怎樣顯出自我犧牲的愛心?

      8 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臨近了,無論是整群會眾,還是個別基督徒,我們都應該省察自己的思想行為,看看我們有沒有彼此相愛,像基督愛我們一樣,從而標明我們是真基督徒。基督徒有自我犧牲的愛心,就寧可犧牲生命也不出賣自己的弟兄。有些基督徒確曾為弟兄捨命。但更常見的情況是,我們要樂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弟兄,為人服務。使徒保羅樂意為人犧牲,是我們的好榜樣。(哥林多後書12:15;腓立比書2:17)耶和華見證人的犧牲精神舉世聞名。他們不但幫助自己的弟兄,還幫助別人,竭盡所能向人傳講聖經的真理。b——加拉太書6:10。

      寶貴的關係

      9.為了維繫我們跟上帝和他兒子的寶貴關係,我們樂於怎樣做?

      9 在我們看來,沒有什麼比耶和華和他兒子基督耶穌的愛更寶貴。可是,我們要蒙上帝和基督所愛,就必須有相應的行動。耶穌在臨死前的晚上跟門徒相聚時說:「領受我的誡命又遵守的,這個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就蒙我父親所愛,我也愛他,而且要把自己向他顯明出來。」(約翰福音14:21)我們珍視自己跟上帝和他兒子的關係,所以樂於遵守他們的誡命。我們遵行新誡命,顯出自我犧牲的愛心,並且樂於聽從耶穌復活後的吩咐,「向民眾傳道,徹底作見證」,教導那些響應好消息的人成為基督徒。——使徒行傳10:42;馬太福音28:19,20。

      10.受膏基督徒和「另外的綿羊」可以跟誰享有寶貴的關係?

      10 在當晚較後的時間,忠心的使徒猶大(又名達太)問了耶穌兩個問題。耶穌回答他說:「誰愛我,就遵守我的話語,我父親也會愛他,而且我們會到他那裡去,跟他住在一起。」(約翰福音14:22,23)受膏的基督徒蒙召到天上跟耶穌一同作王。他們還在地上的時候,已經跟耶和華和他兒子享有特別親密的關係。(約翰福音15:15;16:27;17:22;希伯來書3:1;約翰一書3:2,24)受膏基督徒的同伴「另外的綿羊」有希望在地上永遠活下去。他們只要甘願服從,也可以「歸一個牧人」,跟耶穌基督和上帝耶和華享有寶貴的關係。——約翰福音10:16;詩篇15:1-5;25:14。

      「你們不屬於世界」

      11.耶穌鄭重地提醒門徒什麼事?

      11 耶穌臨死前跟忠心的門徒會面時,鄭重地提醒他們:上帝所愛的人會被世人憎恨。他說:「如果世人恨你們,你們知道,世人恨你們以前已經恨我了。要是你們屬於世界,世人自然會疼愛屬於自己的。但因為你們不屬於世界,而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你們出來,所以世人就恨你們。要謹記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奴隸不比主人大。他們要是迫害了我,也會迫害你們;要是遵守了我的話,也會遵守你們的話。」——約翰福音15:18-20。

      12.(甲)為什麼耶穌提醒門徒,世人會恨他們?(乙)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臨近的時候,人人都該仔細思量什麼事?

      12 耶穌這樣提醒十一個使徒,目的是讓他們和所有真基督徒有心理準備,即使世人憎恨他們,他們也不致灰心放棄。他說:「我把這些事告訴你們,免得你們站立不住。人會把你們開除,逐出會堂。事實上,時候要到,凡殺你們的,都自以為是敬奉上帝。他們做這些事,是因為未曾認識父親,也未曾認識我。」(約翰福音16:1-3)根據一部聖經詞典解釋,譯做「站立不住」的希臘語動詞,其中一種詞形有以下的意思:「使人不再信賴他應該信賴服從的人,捨對方而去;使人背棄信仰。」耶穌受難紀念聚會近了,我們人人都該仔細思量古今忠僕的生平,效法他們的榜樣,堅定不移,無懼考驗。千萬不要因為遭受反對或迫害,就離棄耶和華和耶穌。要決心信賴他們,服從他們。

      13.耶穌向天父禱告,為門徒祈求什麼?

      13 耶穌離開耶路撒冷那所房子前,向天父禱告說:「我把你的話語給了他們,世人卻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於世界,正如我不屬於世界一樣。我不是求你從世人當中取去他們,而是求你看顧他們,不讓惡者得逞。他們不屬於世界,正如我不屬於世界一樣。」(約翰福音17:14-16)我們可以放心,耶和華一定會看顧自己所愛的人。只要他們不沾染世俗,上帝就會賜力量給他們。——以賽亞書40:29-31。

      時刻在父親和兒子的愛裡

      14,15.(甲)耶穌把自己比作什麼?什麼好比相反的「壞葡萄樹」?(乙)誰是「真葡萄樹」的「枝子」?

      14 在尼散月十四日晚上,耶穌跟忠心的門徒傾心交談,把自己比作「真葡萄樹」。正好相反的是不忠的以色列,因為這個民族有如「壞葡萄樹」。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親是培植的人。」(約翰福音15:1)耶穌之前幾百年,耶和華曾經質問叛逆的子民。耶利米先知記下上帝的話,說:「我栽種你的時候,原是上等的紅葡萄樹……現在你怎麼變了質,向我長出野葡萄樹的壞枝子呢?」(耶利米書2:21)何西阿先知說:「以色列是壞葡萄樹,不斷為自己結出果實。……他們存心作假。」——何西阿書10:1,2。

      15 以色列不但沒有結出正確的宗教應有的果實,反而叛離耶和華,為自己結出果實。耶穌跟忠心的門徒最後會面之前三天,對虛偽的猶太領袖說:「我告訴你們,上帝的王國會從你們那裡取去,賜給一個能結果實的國族。」(馬太福音21:43)這個新國族就是「上帝的以色列」,由14萬4000個受膏基督徒組成。他們好比「真葡萄樹」基督耶穌的「枝子」。——加拉太書6:16;約翰福音15:5;啟示錄14:1,3。

      16.耶穌勸勉十一個忠心的使徒做什麼?在末期,忠心的剩餘受膏分子情況怎樣?

      16 耶穌對房間裡的十一個使徒說:「我的枝子,凡不結果實的,他就除掉;凡結果實的,他就修整乾淨,叫果實結得更多。你們要時刻跟我聯合,我也時刻跟你們聯合。枝子不留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實。同樣,你們要不是時刻跟我聯合,也不能結果實。」(約翰福音15:2,4)耶和華子民的現代歷史表明,剩餘的受膏基督徒一直保持忠心,時刻跟他們的領袖基督耶穌聯合。(以弗所書5:23)他們接受上帝糾正,已經被修整乾淨了。(瑪拉基書3:2,3)自1919年以來,他們不斷結出豐碩的王國果實。首先,他們招聚了其餘的受膏基督徒,然後從1935年起,他們召集人數日增的「大群」同伴。——啟示錄7:9;以賽亞書60:4,8-11。

      17,18.(甲)耶穌怎樣鼓勵受膏基督徒和另外的綿羊時刻留在耶和華的愛裡?(乙)出席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對我們有什麼益處?

      17 耶穌接著所說的話,對所有受膏的基督徒和他們的同伴都適用:「你們不斷多結果實,表明自己是我的門徒,我的父親就因此得榮耀了。正如父親愛我,我愛你們,你們也要時刻在我的愛裡。你們要是遵守我的誡命,就時刻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父親的誡命,就時刻在他的愛裡。」——約翰福音15:8-10。

      18 我們人人都想時刻在上帝的愛裡。既然這樣,我們就該做好基督徒的本分,多結果實,抓緊機會向人傳講「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我們也會竭盡全力,在生活上結出「聖靈的果實」。(加拉太書5:22,23)我們出席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就會更決心結出果實,因為這個聚會提醒我們,上帝和基督向我們顯出的愛實在偉大絕倫。——哥林多後書5:14,15。

      19.下一篇文章會說明耶穌的門徒得到什麼額外幫助?

      19 耶穌為自己的死亡設立紀念晚餐後,應許天父會差「幫助者」聖靈到忠心的門徒那裡去。(約翰福音14:26)下一篇文章會說明,聖靈怎樣幫助受膏基督徒和另外的綿羊時刻在耶和華的愛裡。

  • 你領受了「顯示真理的聖靈」嗎?
    守望台2002年 | 2月1日
    • 你領受了「顯示真理的聖靈」嗎?

      「父親……會賜給你們另一個『幫助者』,永遠與你們同在。那就是顯示真理的聖靈。」——約翰福音14:16,17。

      1.耶穌跟門徒最後一次相聚的時候,向他們透露什麼重要的事?

      「主啊,你要到哪裡去呢?」在耶路撒冷一所房子的樓上,使徒問了耶穌以上的問題。(約翰福音13:36)當時是耶穌跟使徒相聚的最後時刻,其間耶穌告訴使徒他快要離開他們,回到父親那裡去。(約翰福音14:28;16:28)他不會再跟使徒在人間共聚,不會親自教導他們,回答他們的問題。但耶穌安慰門徒,說:「我請求父親,他就會賜給你們另一個『幫助者』[或譯『安慰者』],永遠與你們同在。」——約翰福音14:16。

      2.耶穌應許門徒,他離去以後要差什麼到他們那裡去?

      2 稍後耶穌說明「幫助者」是什麼,以及怎樣幫助門徒。耶穌對門徒說:「可是,這些話我起先沒有告訴你們,因為那時我跟你們在一起。現在我要到那差我來的那裡去……我是為了你們的益處才離開的。我不離開,『幫助者』就絕不會到你們這裡來;我離開了,就要差他到你們這裡來。……等顯示真理的聖靈來到,他就會引導你們明白全部真理。」——約翰福音16:4,5,7,13。

      3.(甲)「顯示真理的聖靈」在什麼時候奉差到早期基督徒那裡去?(乙)聖靈「幫助」早期基督徒的一個主要方法是什麼?

      3 公元33年五旬節,耶穌的應許實現了。使徒彼得作證說:「這位耶穌,上帝已經使他復活了。我們全都是這件事的見證人。他既受顯揚,升到上帝的右邊,從父親那裡領受了應許的聖靈,就把聖靈傾注下來,讓你們看見聽見。」(使徒行傳2:32,33)下文會說明聖靈在五旬節傾注在早期基督徒身上,怎樣幫助他們成就了很多大事。但耶穌也應許,「顯示真理的聖靈」會讓門徒想起耶穌對他們說過的一切話。(約翰福音14:26)聖靈使他們記得耶穌的傳道事跡和教誨,甚至耶穌原本所用的字眼,讓他們把這一切記錄下來。公元1世紀末,年老的使徒約翰著手寫約翰福音。聖靈特別喚起他的記憶,因此他記載了耶穌設立受難紀念聚會時所說的金玉良言。——約翰福音13-17章。

      4.「顯示真理的聖靈」怎樣幫助早期的受膏基督徒?

      4 耶穌也應許早期門徒,聖靈會「把一切都教導」他們,引導他們「明白全部真理」。聖靈幫助他們明白聖經中高深的事,對真理有一致的理解,思想相合,目標相同。(哥林多前書2:10;以弗所書4:3)聖靈使早期基督徒充滿力量,共同組成「忠信睿智的奴隸」,「在適當的時候」供應屬靈的食物給個別的受膏基督徒。——馬太福音24:45。

      聖靈給他們作證

      5.(甲)公元33年猶太曆尼散月十四日晚上,耶穌向門徒提出什麼新希望?(乙)聖靈跟實現耶穌的應許有什麼關係?

      5 公元33年猶太曆尼散月十四日晚上,耶穌透露他將來會接門徒到天上跟他和天父同住。他對門徒說:「我父親家裡有很多住處,要是沒有,我早就告訴你們了。我現在要去為你們預備地方。我既然去為你們預備地方,就要再來,接你們到我家裡去,好叫我在哪裡,你們也在哪裡。」(約翰福音13:36;14:2,3)他們會在耶穌的王國裡,跟耶穌一起統治。(路加福音22:28-30)他們有希望到天上的王國,全因為他們是「從聖靈生」的,成了上帝的屬靈兒子,受膏跟基督在天上一起做祭司和君王。——約翰福音3:5-8;哥林多後書1:21,22;提多書3:5-7;彼得前書1:3,4;啟示錄20:6。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